第158頁
重生後贅婿夫君人設崩了 作者:北沐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京城的事,早已經傳過來了,周尹得知沈沐被賜封為皇商,也是替他高興。他也是真沒想到,當初陶溪提出來的設想,短短時間內竟然真的實現了。
沈沐擺手客套了幾句,進屋坐定後,問道:「對了,這裏進行的還順利吧?」
「有於小七以及他帶來的人幫忙,這裏暫時沒有什麽問題。」周尹說完,又迫不及待的問,「你可跟陛下提過調派郭家軍來此的事?」
雖然朝廷政令已經快馬加鞭送過來了,可是具體的,周尹還是不太清楚。而且他最為關心的還是北地榷場後續如何才能立足的問題。
畢竟攻城容易守城難,他們建立榷場容易,可是要將這成果守住,可謂是十分艱難的。
以後的銅鼓關絕非一毛不拔之地,而是會變成北地一顆耀眼的明珠。
如果大衍沒有能力保護好它,那麽到最後隻怕會引起更大的紛爭,被更強大的勢力覬覦。
這也是他們一開始不敢大張旗鼓的原因。
周尹一問,沈沐已經明白他的意思了,點點頭道:「我已經提過了,魏丞相說了會在朝會上提出來,商議此事,盡快解決,不過我覺得此事應該不難,隻消等消息就是了。」
聽沈沐這樣說,周尹放心了一半,臉上也有了一抹笑意,「如此,便等著朝廷的好消息了。隻要郭大將軍能騰出手來,他的人馬調來銅鼓關,那我就放心了。」
之前因為跟張爺達成合作,原本以剿匪為要的郭家軍便沒有用武之地。雖然還有一處隴北趙爺的勢力還沒解決,不過沈沐卻不擔心,這股勢力隻是早晚的問題,如果他們願意如張爺一般選擇合作,那固然是好。可如果他們不願意歸順合作,一意孤行,那他們完全可以將此事交給張爺去解決。
他們隻需要在背後提供源源不斷的支持便能不費吹灰之力蕩平北地的匪患。
所以,郭大將軍的剿匪任務自然便落了空。可是,這麽大支軍隊,總不能無所事事,隻吃朝廷俸祿吧?為了物盡其用,正好這銅鼓關還沒有軍隊駐守,於是沈沐等人便商量著將這批人用上。
然而,調動軍隊絕非易事,必須經過朝廷任命才成,所以這次沈沐迴京,便也提出了這個建議。
魏丞相一個人也做不了主,必須要上奏皇帝,拿到朝會上商議後才能頒發旨意調動大軍。
至於為何沈沐話語中如此篤定,那是因為此事魏丞相也是贊同的,想來隻需要過一道手續便能整齊活了。
「等郭家軍過來,我們便能放開手腳了。」周尹說道。
然而沈沐卻沒有他那般樂觀,搖頭道:「雖說如此,但是我始終有些不放心,這裏的動靜遲早會傳入韃罕人耳中。我想他們也不可能置之不理,而韃罕人的戰力卻也是不可小覷,我們很難防範。」
沈沐將自己的擔心說了,周尹想了想也深以為然,韃罕騎兵經常深入北地境內,如入無人之境。如果他們前來,即便是郭家軍在,隻怕也很難與之對戰。
他眉頭緊鎖,「這……秦老將軍一直牽製韃罕人的軍隊,他們想要進攻銅鼓關隻怕也沒那麽容易吧?銅鼓關雖然是三國交界之地,可對於韃罕人來說,卻也是偏遠不毛之地,他們真會多此一舉前來?」
沈沐思索著道:「可能性很大,據我所知,與秦老將軍對峙的韃罕大軍,正是由韃罕四王子統領,而這四王子是個性子謹慎之人,這邊的動靜傳出去,他絕對會派人查探,屆時隻怕榷場之事會受到阻撓,他們派軍隊前來也是不可避免的。」
因著韃罕與大衍對敵,兩方商路早已隔斷。韃罕王也有令,不允許任何人與大衍朝交易馬匹鐵礦等等軍備物資。
如今大衍建立榷場,他們也絕對會有防範。
周尹嘆了一口氣,也知道他們哪怕做得再小心也很難擺脫韃罕人的耳目。隻是他還抱有一絲希冀,「有秦家軍牽製,韃罕大軍應該不會大舉前來。隻要是小股騎兵,有銅鼓關天然要塞,還有郭家軍鎮守,想來他們也討不了什麽好。」
「希望如此吧,不過卻也不可不防,與其被動防守,不如主動出擊。」
周尹聞言一震,不由自主的抹了一把臉,驚訝的道:「主動出擊?沈公子,你讓陶郎君去秦老將軍處,可是為此事?」
沈沐點點頭,「沒錯,所以等我安排好這裏的事情,也會去一趟秦老將軍處。」
周尹還是有些擔心,「沈公子,聽說韃罕騎兵,無可匹敵,即便是秦老將軍戰功赫赫,也很難在韃罕騎兵手中討到好處。這些年,哪會不是避其鋒芒?主動出擊,隻怕很難取勝啊。」
「不試試怎麽知道,而且韃罕人也並非不能戰勝的。」沈沐說道。
這話說出來,周尹卻沒有信心,要是真能戰勝,秦家軍也不會拖到現在。
沈沐也不好在此事上說太多,其實這話他自己都不怎麽相信,前世今生,還真沒有有效的對抗之法,除非大衍朝也能訓練出一支能與之匹敵的鐵騎。
然而,陶溪卻並不以為然,用他的話來說,世界上就沒有不可戰勝的軍隊,如果有,那也是方法沒用對。
沈沐不知道他所說的是真是假,不過陶溪說他有法子,可以與韃罕有一戰之力。如今最壞的打算也隻不過是再失敗一次保持原樣了,而如果勝了,那麽大衍朝有了製敵之法,以後便不再受韃罕製約,甚至還有可能發起反攻。
沈沐擺手客套了幾句,進屋坐定後,問道:「對了,這裏進行的還順利吧?」
「有於小七以及他帶來的人幫忙,這裏暫時沒有什麽問題。」周尹說完,又迫不及待的問,「你可跟陛下提過調派郭家軍來此的事?」
雖然朝廷政令已經快馬加鞭送過來了,可是具體的,周尹還是不太清楚。而且他最為關心的還是北地榷場後續如何才能立足的問題。
畢竟攻城容易守城難,他們建立榷場容易,可是要將這成果守住,可謂是十分艱難的。
以後的銅鼓關絕非一毛不拔之地,而是會變成北地一顆耀眼的明珠。
如果大衍沒有能力保護好它,那麽到最後隻怕會引起更大的紛爭,被更強大的勢力覬覦。
這也是他們一開始不敢大張旗鼓的原因。
周尹一問,沈沐已經明白他的意思了,點點頭道:「我已經提過了,魏丞相說了會在朝會上提出來,商議此事,盡快解決,不過我覺得此事應該不難,隻消等消息就是了。」
聽沈沐這樣說,周尹放心了一半,臉上也有了一抹笑意,「如此,便等著朝廷的好消息了。隻要郭大將軍能騰出手來,他的人馬調來銅鼓關,那我就放心了。」
之前因為跟張爺達成合作,原本以剿匪為要的郭家軍便沒有用武之地。雖然還有一處隴北趙爺的勢力還沒解決,不過沈沐卻不擔心,這股勢力隻是早晚的問題,如果他們願意如張爺一般選擇合作,那固然是好。可如果他們不願意歸順合作,一意孤行,那他們完全可以將此事交給張爺去解決。
他們隻需要在背後提供源源不斷的支持便能不費吹灰之力蕩平北地的匪患。
所以,郭大將軍的剿匪任務自然便落了空。可是,這麽大支軍隊,總不能無所事事,隻吃朝廷俸祿吧?為了物盡其用,正好這銅鼓關還沒有軍隊駐守,於是沈沐等人便商量著將這批人用上。
然而,調動軍隊絕非易事,必須經過朝廷任命才成,所以這次沈沐迴京,便也提出了這個建議。
魏丞相一個人也做不了主,必須要上奏皇帝,拿到朝會上商議後才能頒發旨意調動大軍。
至於為何沈沐話語中如此篤定,那是因為此事魏丞相也是贊同的,想來隻需要過一道手續便能整齊活了。
「等郭家軍過來,我們便能放開手腳了。」周尹說道。
然而沈沐卻沒有他那般樂觀,搖頭道:「雖說如此,但是我始終有些不放心,這裏的動靜遲早會傳入韃罕人耳中。我想他們也不可能置之不理,而韃罕人的戰力卻也是不可小覷,我們很難防範。」
沈沐將自己的擔心說了,周尹想了想也深以為然,韃罕騎兵經常深入北地境內,如入無人之境。如果他們前來,即便是郭家軍在,隻怕也很難與之對戰。
他眉頭緊鎖,「這……秦老將軍一直牽製韃罕人的軍隊,他們想要進攻銅鼓關隻怕也沒那麽容易吧?銅鼓關雖然是三國交界之地,可對於韃罕人來說,卻也是偏遠不毛之地,他們真會多此一舉前來?」
沈沐思索著道:「可能性很大,據我所知,與秦老將軍對峙的韃罕大軍,正是由韃罕四王子統領,而這四王子是個性子謹慎之人,這邊的動靜傳出去,他絕對會派人查探,屆時隻怕榷場之事會受到阻撓,他們派軍隊前來也是不可避免的。」
因著韃罕與大衍對敵,兩方商路早已隔斷。韃罕王也有令,不允許任何人與大衍朝交易馬匹鐵礦等等軍備物資。
如今大衍建立榷場,他們也絕對會有防範。
周尹嘆了一口氣,也知道他們哪怕做得再小心也很難擺脫韃罕人的耳目。隻是他還抱有一絲希冀,「有秦家軍牽製,韃罕大軍應該不會大舉前來。隻要是小股騎兵,有銅鼓關天然要塞,還有郭家軍鎮守,想來他們也討不了什麽好。」
「希望如此吧,不過卻也不可不防,與其被動防守,不如主動出擊。」
周尹聞言一震,不由自主的抹了一把臉,驚訝的道:「主動出擊?沈公子,你讓陶郎君去秦老將軍處,可是為此事?」
沈沐點點頭,「沒錯,所以等我安排好這裏的事情,也會去一趟秦老將軍處。」
周尹還是有些擔心,「沈公子,聽說韃罕騎兵,無可匹敵,即便是秦老將軍戰功赫赫,也很難在韃罕騎兵手中討到好處。這些年,哪會不是避其鋒芒?主動出擊,隻怕很難取勝啊。」
「不試試怎麽知道,而且韃罕人也並非不能戰勝的。」沈沐說道。
這話說出來,周尹卻沒有信心,要是真能戰勝,秦家軍也不會拖到現在。
沈沐也不好在此事上說太多,其實這話他自己都不怎麽相信,前世今生,還真沒有有效的對抗之法,除非大衍朝也能訓練出一支能與之匹敵的鐵騎。
然而,陶溪卻並不以為然,用他的話來說,世界上就沒有不可戰勝的軍隊,如果有,那也是方法沒用對。
沈沐不知道他所說的是真是假,不過陶溪說他有法子,可以與韃罕有一戰之力。如今最壞的打算也隻不過是再失敗一次保持原樣了,而如果勝了,那麽大衍朝有了製敵之法,以後便不再受韃罕製約,甚至還有可能發起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