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頁
重生後贅婿夫君人設崩了 作者:北沐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陶溪也沒有賣關子的意思,他思索了一番,才組織語言說道:「恩威並施。」
「恩威並施?」
「沒錯,還需要聯合郭大將軍,咱們兩手抓。」
沈沐沒有說話,等著陶溪的解釋。
陶溪繼續道:「劉將軍送來的信,將審問結果細無巨細的送了過來,我看這些盜匪也並非鐵板一塊。表麵上看起來,那個叫張爺的似乎很有一套手段籠絡人心,可是盜匪終是桀驁不馴之輩,底下的勢力未必就全都服氣他,像隴北的趙爺似乎並不太買這個叫張爺的帳。」
沈沐點頭,信中的確提到過這事。都是從俘虜口中詢問出來的話,應該不會有假。
「根據這樣的情況,我們可以恩威並施,一麵示好拉攏招安一些勢力,另一麵派軍隊清剿拒不合作的勢力。如此一來,有了前車之鑑,你說這些人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沈沐想了想,說道:「人皆有趨利避害之心,這些盜匪雖然兇殘,可大多數人一開始未必不是抱著混一口飯吃,不至於餓死的想法才上山入夥來著。說不定這也的確是一條明路。」
陶溪笑道:「正是如此。所以我們隻要找到他們的弱點,就好辦了。」
「但是,要清剿拒不合作的勢力,這何其難?你又不是沒有聽說過劉將軍和郭大將軍所言,這些盜匪狡猾至極。一有風吹草動便躲起來,比山上的老鼠也不遑多讓,駐軍每次清剿不都是無功而返嗎?」
「的確是個問題,可是你想過沒有,為何會造成這樣的局麵?」陶溪問道。
沈沐搖頭,卻還是說道:「這些人消息靈通,各個山頭之間又結成聯盟互相通氣,很讓人頭疼。」
陶溪卻笑道:「這隻是其一。」
沈沐好奇,「難道這其中還有什麽其他的原因?」
陶溪點頭,沉吟道:「當然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還在官府。」
沈沐吃了一驚,不明白他為何會這樣說。
「每次官府剿匪,無論做得如何隱秘,總會有風聲透露出去,為何會如此?」
「官府剿匪,不管怎樣保密,可行動總要調派人手吧?既是調派人手,有所行動,動靜不會小,所以才會走漏風聲?」沈沐思來想去,也隻有這樣的解釋最為合理了。
陶溪搖搖頭,「不止如此,問題應該還是出在自己人身上,如果沒有官府的人通風報信,盜匪是不可能每次都能得到精準的消息,提前避讓開來的。」
他見沈沐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樣,解釋道:「你想想看,這些盜匪基本都是走投無路,實在沒有著落才進山為匪,說到底,還是一直生活在北地的百姓。這樣的人,又哪裏會沒有一點沾親帶故的人脈關係,隻要有了這一點,是人都不能眼睜睜看著什麽親戚送死吧?」
這一點陶溪之前也並未想到過,但是劉將軍送來的審訊結果,卻讓陶溪瞧出來一絲蛛絲馬跡,所以才了有這樣的想法。
沈沐倒吸了一口涼氣,仔細想想,也的確有這個可能。官府軍中之人也多是北地本地人,照陶溪的說法聯繫起過往的剿匪經歷來看,這樣的可能性還不小。
「如此一來,那還真就沒有辦法對付了啊,咱們總不能越過地方駐軍,就靠這區區兩百多人就能剿滅一個山頭的盜匪吧?可隻要請駐軍出馬,便會有消息泄露,如此便是一個惡性循環,無可解之法了啊。」
「那也不一定。」陶溪笑笑,悄然在沈沐耳邊低語了一陣。
沈沐聽著,眉眼也漸漸舒展開來,仔細想過之後也覺得此法可行,便說道:「如此,我們便找周大人以及曹將軍一起再商量商量,看看能否商討出一個個具體的行之有效的實施方案來。」
張爺陰沉著臉,看著麵前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漢子。
「張爺,咱鳳鳴山一夜之間全軍覆沒了,這十餘個弟兄可是拚盡了全力,才僥倖逃出來的。」這人叫王宗全,正是鳳鳴山的頭目之一。
「到底是怎麽一迴事?咱們接到消息,不是說官軍向伏牛山進發,要清剿伏牛山嗎?你們鳳鳴山隔著大老遠,怎麽可能會一聲不響便被官軍圍剿了?」張爺沉聲問道。
這個消息很確切,他們也提前讓伏牛山的弟兄們做好了準備,隻是事情結果卻與預料的大不一樣。
王宗全明顯也是不知道怎麽一迴事,他隻知道,天還沒亮,山下就傳來喊殺聲。他慌忙從女人肚皮上爬起來,就發現外麵火光沖天,官軍已經衝殺上山來了。
「那些官軍密密麻麻,最少也有上千人,將我們鳳鳴山圍了個水泄不通,我們幾個弟兄也是好不容易才殺出重圍的。張爺,如今鳳鳴山已經滅了,還求張爺收留,以後重整旗鼓,為弟兄們報仇。」
張爺心情沉重,點頭道:「我等本就應該守望相助,既然鳳鳴山遭難,我也不能袖手旁觀。你們且先在此地安頓下來,至於報仇之事,還需慢慢圖謀才是。」
王宗全已經被嚇破了但,此時聽得這話,也暫時安下心來。
而張爺也立馬召集人手,全力調查此事。
然而,沒兩天,就又有消息傳來,又有兩三處聚集處被官府剿滅。
此時他才大感到此事的不尋常來。
這幾次,幾乎都是沒有任何的消息,或者是送出來的都是假消息。明明得知是官府出兵攻打某一座山頭,結果卻往往是另外的山頭遭了殃。如此一來,他們的人根本來不及撤退,便被剿滅了個幹淨。
「恩威並施?」
「沒錯,還需要聯合郭大將軍,咱們兩手抓。」
沈沐沒有說話,等著陶溪的解釋。
陶溪繼續道:「劉將軍送來的信,將審問結果細無巨細的送了過來,我看這些盜匪也並非鐵板一塊。表麵上看起來,那個叫張爺的似乎很有一套手段籠絡人心,可是盜匪終是桀驁不馴之輩,底下的勢力未必就全都服氣他,像隴北的趙爺似乎並不太買這個叫張爺的帳。」
沈沐點頭,信中的確提到過這事。都是從俘虜口中詢問出來的話,應該不會有假。
「根據這樣的情況,我們可以恩威並施,一麵示好拉攏招安一些勢力,另一麵派軍隊清剿拒不合作的勢力。如此一來,有了前車之鑑,你說這些人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沈沐想了想,說道:「人皆有趨利避害之心,這些盜匪雖然兇殘,可大多數人一開始未必不是抱著混一口飯吃,不至於餓死的想法才上山入夥來著。說不定這也的確是一條明路。」
陶溪笑道:「正是如此。所以我們隻要找到他們的弱點,就好辦了。」
「但是,要清剿拒不合作的勢力,這何其難?你又不是沒有聽說過劉將軍和郭大將軍所言,這些盜匪狡猾至極。一有風吹草動便躲起來,比山上的老鼠也不遑多讓,駐軍每次清剿不都是無功而返嗎?」
「的確是個問題,可是你想過沒有,為何會造成這樣的局麵?」陶溪問道。
沈沐搖頭,卻還是說道:「這些人消息靈通,各個山頭之間又結成聯盟互相通氣,很讓人頭疼。」
陶溪卻笑道:「這隻是其一。」
沈沐好奇,「難道這其中還有什麽其他的原因?」
陶溪點頭,沉吟道:「當然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還在官府。」
沈沐吃了一驚,不明白他為何會這樣說。
「每次官府剿匪,無論做得如何隱秘,總會有風聲透露出去,為何會如此?」
「官府剿匪,不管怎樣保密,可行動總要調派人手吧?既是調派人手,有所行動,動靜不會小,所以才會走漏風聲?」沈沐思來想去,也隻有這樣的解釋最為合理了。
陶溪搖搖頭,「不止如此,問題應該還是出在自己人身上,如果沒有官府的人通風報信,盜匪是不可能每次都能得到精準的消息,提前避讓開來的。」
他見沈沐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樣,解釋道:「你想想看,這些盜匪基本都是走投無路,實在沒有著落才進山為匪,說到底,還是一直生活在北地的百姓。這樣的人,又哪裏會沒有一點沾親帶故的人脈關係,隻要有了這一點,是人都不能眼睜睜看著什麽親戚送死吧?」
這一點陶溪之前也並未想到過,但是劉將軍送來的審訊結果,卻讓陶溪瞧出來一絲蛛絲馬跡,所以才了有這樣的想法。
沈沐倒吸了一口涼氣,仔細想想,也的確有這個可能。官府軍中之人也多是北地本地人,照陶溪的說法聯繫起過往的剿匪經歷來看,這樣的可能性還不小。
「如此一來,那還真就沒有辦法對付了啊,咱們總不能越過地方駐軍,就靠這區區兩百多人就能剿滅一個山頭的盜匪吧?可隻要請駐軍出馬,便會有消息泄露,如此便是一個惡性循環,無可解之法了啊。」
「那也不一定。」陶溪笑笑,悄然在沈沐耳邊低語了一陣。
沈沐聽著,眉眼也漸漸舒展開來,仔細想過之後也覺得此法可行,便說道:「如此,我們便找周大人以及曹將軍一起再商量商量,看看能否商討出一個個具體的行之有效的實施方案來。」
張爺陰沉著臉,看著麵前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漢子。
「張爺,咱鳳鳴山一夜之間全軍覆沒了,這十餘個弟兄可是拚盡了全力,才僥倖逃出來的。」這人叫王宗全,正是鳳鳴山的頭目之一。
「到底是怎麽一迴事?咱們接到消息,不是說官軍向伏牛山進發,要清剿伏牛山嗎?你們鳳鳴山隔著大老遠,怎麽可能會一聲不響便被官軍圍剿了?」張爺沉聲問道。
這個消息很確切,他們也提前讓伏牛山的弟兄們做好了準備,隻是事情結果卻與預料的大不一樣。
王宗全明顯也是不知道怎麽一迴事,他隻知道,天還沒亮,山下就傳來喊殺聲。他慌忙從女人肚皮上爬起來,就發現外麵火光沖天,官軍已經衝殺上山來了。
「那些官軍密密麻麻,最少也有上千人,將我們鳳鳴山圍了個水泄不通,我們幾個弟兄也是好不容易才殺出重圍的。張爺,如今鳳鳴山已經滅了,還求張爺收留,以後重整旗鼓,為弟兄們報仇。」
張爺心情沉重,點頭道:「我等本就應該守望相助,既然鳳鳴山遭難,我也不能袖手旁觀。你們且先在此地安頓下來,至於報仇之事,還需慢慢圖謀才是。」
王宗全已經被嚇破了但,此時聽得這話,也暫時安下心來。
而張爺也立馬召集人手,全力調查此事。
然而,沒兩天,就又有消息傳來,又有兩三處聚集處被官府剿滅。
此時他才大感到此事的不尋常來。
這幾次,幾乎都是沒有任何的消息,或者是送出來的都是假消息。明明得知是官府出兵攻打某一座山頭,結果卻往往是另外的山頭遭了殃。如此一來,他們的人根本來不及撤退,便被剿滅了個幹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