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
重生後贅婿夫君人設崩了 作者:北沐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方狼狽為奸,加上上頭的指示,於是各種陰私陷害手段使出來,令人防不勝防。
沈沐走這一趟,當然是想要助周大人一臂之力的,他可不想換來那害他家破人亡的李縣令。如果沒有了李縣令,沈家二房還會像上輩子那般,如魚得水,肆意妄為嗎?
至於沈纖,沒有了李縣令,她還會狐假虎威,作威作福嗎?
當然了,現在說這些還太早,沈沐的主要目的,還是想要現在就趁機攀上周縣令。
他上輩子也是後來才聽說,這個周尹沉寂了幾年後才在恩師的幫助下洗清了罪名。又後來,因其能力不俗,被調入京城,一步步高升成了正四品的中書舍人。
這一迴,如果周縣令在這一次旱災中有了功勞,想來升遷的路途會更加順利吧?
如果周縣令承他們沈家的情,以後他們大房也算有了個靠山。總而言之一句話,此時結交周縣令,利大於弊。
鳳寧縣縣衙正廳。
「喲!什麽風將沈員外給吹來了?快請坐。」周大人笑眯眯的客套著,又吩咐人上茶。
沈老爺與沈沐等了半晌,公務繁忙的周大人才得以歇空,出來相見。
兩人不敢有半分不滿,沈沐更是低眉順眼跟著父親行禮。
「草民見過周大人,周大人公務繁忙還能撥冗相見,草民幸甚。」
周大人擺擺手,「沈員外今日前來,所為何事?」
沈老爺斟酌一下,就將沈沐所發現關於地裏莊稼,以及河水水位的事情都講述了一遍,「周大人,去歲冬便不見下雨,地裏莊稼已經需要人力擔水澆灌了。如果繼續這樣下去,不出意外,隻怕今年會有大旱。」
周大人喝茶的手頓了頓,之前朝廷的邸報似乎也有提到過,南邊的雲陽郡,慶豐縣等地旱情嚴重,他們這鳳寧縣離那邊有一段距離,他倒還沒有注意到旱情。
如今有沈員外特意過來提及,他自然要放在心上的。
他們當官的,每年都是要進行考核的,像是興修水利、平決獄訟、維持地方治安,以及水旱災害及時賑濟等都是要算進去的。
如果真出了災情,地方官員毫無作為,那麽輕則受朝廷苛責,重則丟官。
周大人還算是一個好官,聽到沈員外的話,自然不會坐視不理。
「地裏旱情嚴重?莊稼可還有救?」周大人仔細詢問起來。
沈老爺來之前早已經跟沈沐商量過了,此時聽周大人詢問,沈沐便站出來,詳細說明情況,還算是對答如流。
「沈家莊子尚是如此,其他地方想來也不遑多讓。如今沈家莊子上的人已經開始準備抗旱,能盡量減少一點損失算一點。」
周大人好奇,「你們準備如何抗旱?」
天災人禍,人力始終難與天抗衡,天災來臨,除了賑濟糧食救災,還真沒有什麽太好的辦法能消除禍端。
麵對縣令大人的提問,沈老爺早有準備,將水窖之事說了出來。「這法子還是我那贅婿提出來的,我想沈家莊子上修建幾個水窖,現在儲滿水,到了真正幹旱缺水的時候,定然能派上用場。」
「這居然是那陶郎君想出來的法子?」
沈家贅婿之事在鳳寧縣是鬧得沸沸揚揚,周大人也是早就聽說過了的。跟其他人的想法一樣,一個讀書人去入贅,說實在的,也未免太可惜了。
陶郎君他也是聽說過的,年紀輕輕就考中了秀才。聽聞其人姣姣如明月,才華橫溢,有誌向有抱負,實在想不通他為何突然轉變想法。
此時聽沈員外說起這水窖之事是陶溪提起來的,也多了幾分好奇。
沈老爺點頭,「是的,我們都覺得這個辦法不錯,才想用在沈家莊子上。周大人,如果旱情持續,鳳寧縣內早做準備,將水窖之用推廣出去,想來也能挽迴一點損失,讓百姓門辛苦種下的糧食不至於顆粒無收。」
周大人手指輕撚著鬍鬚,他剛剛也想到了這一點。聽到沈員外如此說,便開口道:「你們沈家願意將修建水窖之法散布出來,讓鳳寧縣境內都能用上?」
沈老爺微微一笑,「如果沈家敝帚自珍,那草民便不會走這一趟了。我們沈家雖為商賈,然從不做不義之事。」
周大人撫掌輕笑,「都說沈家是難得的儒商,誠不欺我也。如果這水窖能讓鳳寧縣的百姓順利度過旱災,本官必定上奏朝廷,為沈家表功。」
「這本就是草民應有之義,何談功勞?」沈老爺謙遜道。
周大人很是高興,又與沈老爺說了水窖之事。沈老爺有意鍛鍊沈沐,便將沈沐推出來,「這些事,草民打算讓犬子打理,周大人有什麽問題,盡管問就是。」
沈沐站出來,謙遜有禮,不卑不亢,言辭鑿鑿,一個哥兒能做到這樣,倒是令周縣令刮目相看。
幾人相談甚歡,最後周縣令決定派人手去往沈家莊子上觀摩學習水窖的修建之法,以方便在全縣推廣。
第29章
從縣衙出來,沈沐舒了一口氣,陽光照在身上,驅散了一身的陰霾,沉寂多日的沈沐總算看到了前路一抹光明。
不管如何,總是與前世不一樣了。
沈沐跟父親告辭,他還要趕去莊子上,他現在時間緊迫,災情如火,半點拖不得。
沒想到剛準備離開,沈老爺卻攔住了他,「沐兒,你此去莊子上,最好還是多帶一個人罷。」
沈沐走這一趟,當然是想要助周大人一臂之力的,他可不想換來那害他家破人亡的李縣令。如果沒有了李縣令,沈家二房還會像上輩子那般,如魚得水,肆意妄為嗎?
至於沈纖,沒有了李縣令,她還會狐假虎威,作威作福嗎?
當然了,現在說這些還太早,沈沐的主要目的,還是想要現在就趁機攀上周縣令。
他上輩子也是後來才聽說,這個周尹沉寂了幾年後才在恩師的幫助下洗清了罪名。又後來,因其能力不俗,被調入京城,一步步高升成了正四品的中書舍人。
這一迴,如果周縣令在這一次旱災中有了功勞,想來升遷的路途會更加順利吧?
如果周縣令承他們沈家的情,以後他們大房也算有了個靠山。總而言之一句話,此時結交周縣令,利大於弊。
鳳寧縣縣衙正廳。
「喲!什麽風將沈員外給吹來了?快請坐。」周大人笑眯眯的客套著,又吩咐人上茶。
沈老爺與沈沐等了半晌,公務繁忙的周大人才得以歇空,出來相見。
兩人不敢有半分不滿,沈沐更是低眉順眼跟著父親行禮。
「草民見過周大人,周大人公務繁忙還能撥冗相見,草民幸甚。」
周大人擺擺手,「沈員外今日前來,所為何事?」
沈老爺斟酌一下,就將沈沐所發現關於地裏莊稼,以及河水水位的事情都講述了一遍,「周大人,去歲冬便不見下雨,地裏莊稼已經需要人力擔水澆灌了。如果繼續這樣下去,不出意外,隻怕今年會有大旱。」
周大人喝茶的手頓了頓,之前朝廷的邸報似乎也有提到過,南邊的雲陽郡,慶豐縣等地旱情嚴重,他們這鳳寧縣離那邊有一段距離,他倒還沒有注意到旱情。
如今有沈員外特意過來提及,他自然要放在心上的。
他們當官的,每年都是要進行考核的,像是興修水利、平決獄訟、維持地方治安,以及水旱災害及時賑濟等都是要算進去的。
如果真出了災情,地方官員毫無作為,那麽輕則受朝廷苛責,重則丟官。
周大人還算是一個好官,聽到沈員外的話,自然不會坐視不理。
「地裏旱情嚴重?莊稼可還有救?」周大人仔細詢問起來。
沈老爺來之前早已經跟沈沐商量過了,此時聽周大人詢問,沈沐便站出來,詳細說明情況,還算是對答如流。
「沈家莊子尚是如此,其他地方想來也不遑多讓。如今沈家莊子上的人已經開始準備抗旱,能盡量減少一點損失算一點。」
周大人好奇,「你們準備如何抗旱?」
天災人禍,人力始終難與天抗衡,天災來臨,除了賑濟糧食救災,還真沒有什麽太好的辦法能消除禍端。
麵對縣令大人的提問,沈老爺早有準備,將水窖之事說了出來。「這法子還是我那贅婿提出來的,我想沈家莊子上修建幾個水窖,現在儲滿水,到了真正幹旱缺水的時候,定然能派上用場。」
「這居然是那陶郎君想出來的法子?」
沈家贅婿之事在鳳寧縣是鬧得沸沸揚揚,周大人也是早就聽說過了的。跟其他人的想法一樣,一個讀書人去入贅,說實在的,也未免太可惜了。
陶郎君他也是聽說過的,年紀輕輕就考中了秀才。聽聞其人姣姣如明月,才華橫溢,有誌向有抱負,實在想不通他為何突然轉變想法。
此時聽沈員外說起這水窖之事是陶溪提起來的,也多了幾分好奇。
沈老爺點頭,「是的,我們都覺得這個辦法不錯,才想用在沈家莊子上。周大人,如果旱情持續,鳳寧縣內早做準備,將水窖之用推廣出去,想來也能挽迴一點損失,讓百姓門辛苦種下的糧食不至於顆粒無收。」
周大人手指輕撚著鬍鬚,他剛剛也想到了這一點。聽到沈員外如此說,便開口道:「你們沈家願意將修建水窖之法散布出來,讓鳳寧縣境內都能用上?」
沈老爺微微一笑,「如果沈家敝帚自珍,那草民便不會走這一趟了。我們沈家雖為商賈,然從不做不義之事。」
周大人撫掌輕笑,「都說沈家是難得的儒商,誠不欺我也。如果這水窖能讓鳳寧縣的百姓順利度過旱災,本官必定上奏朝廷,為沈家表功。」
「這本就是草民應有之義,何談功勞?」沈老爺謙遜道。
周大人很是高興,又與沈老爺說了水窖之事。沈老爺有意鍛鍊沈沐,便將沈沐推出來,「這些事,草民打算讓犬子打理,周大人有什麽問題,盡管問就是。」
沈沐站出來,謙遜有禮,不卑不亢,言辭鑿鑿,一個哥兒能做到這樣,倒是令周縣令刮目相看。
幾人相談甚歡,最後周縣令決定派人手去往沈家莊子上觀摩學習水窖的修建之法,以方便在全縣推廣。
第29章
從縣衙出來,沈沐舒了一口氣,陽光照在身上,驅散了一身的陰霾,沉寂多日的沈沐總算看到了前路一抹光明。
不管如何,總是與前世不一樣了。
沈沐跟父親告辭,他還要趕去莊子上,他現在時間緊迫,災情如火,半點拖不得。
沒想到剛準備離開,沈老爺卻攔住了他,「沐兒,你此去莊子上,最好還是多帶一個人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