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麻感夾雜著窒息感撲麵而來。
唿吸漸漸不暢的她抓住那絲殘存的理智,恨恨地咬了迴去。
青年卻笑了。
繾綣愛意從那雙閃爍著細碎星光的烏黑眼眸中慢慢蔓延開來,像是一張無形織滿情絲的網,將她一點點纏住,一點點裹緊。
他道:「我心悅你。」
從未如此直白的話語讓薑姒怔了怔,後知後覺的羞澀漸漸爬上她白皙的脖頸,攀上她瑩潤的耳尖。
她低下頭,唇瓣動了動。
這次換她說:「我知道。」
……
窗外的雨,不知何時變大了。
無人打擾的主院內,唯餘上首廂房內一盞昏黃的燭火,輕輕搖曳。
有什麽極其自然地混在這喧囂嘈雜時快時慢的落雨聲中,讓人難以分辨。
她咬唇偏頭避開他的視線,望向了幾步外桌上的那盞紅燭,想讓他把它熄滅。
可他卻強硬地掰住她的下巴,俯身抵住她的額頭,溫柔低聲道:「我想看著你。」
青年如瀑的髮絲散落下來,與她的糾纏在一處。
她迷濛地望著他微紅的眼角,瞧著那滴晶瑩的汗珠順著青年額角微露的青筋一點一點滑落,滾入柔軟的被褥之間,消失不見。
她一時恍神,伸出指尖輕輕描摹青年俊美的眉眼,「你為何不問……」
為何不問她是否也心悅於他?
青年攜了她的指尖放到他嫣紅的薄唇邊,輕吮啃咬。
他道:「因為阿姒的反應不會騙人。」聲線微啞纏綿。
這人。
霎時明白話中意思的她羞惱地抽迴自己的手指,卻換來更加兇狠的力道。
微涼的夜風從虛掩的窗戶縫隙間灌進來,蓋住了唇齒間泄出的那絲嗚咽,也讓她情不自禁地顫了顫身子。
「涼……」
青年擁緊了她,在她耳邊低聲呢喃,「別怕,會熱起來的。」
第100章
迴青州城後不久, 林將軍那邊派人登門送來了東西。
是薑姒上迴去郊外大營時,曾在主帳桌上見過的木盒,一同而來的還有一封信。
信上寫明了當年林延所知原委, 大抵和她猜測的不差, 但有些事還是令人感到匪夷所思,那便是關於父親最初到底是為何與聖上起了齟齬。
——殺賤籍者, 無需償命。
這是大晉施行了多年的鐵律, 於是有晉升無望的兵士打起了這條律法的主意。
如裴玨所說, 威名赫赫的青州軍其實並非外界眼中那樣是毫無破綻的鐵桶。
換而言之,軍中實則魚龍混雜, 往前推更是如此。
經年以來,邊關大大小小的戰役不計其數,封賞自然也很多。
殺良冒功是重罪, 但「殺賤冒功」卻不是,即使被發現了,也不過是交一筆銀兩的小事兒。
但誰會關注在意賤籍百姓們的死活呢?
這些人大多是祖上或家中犯了重罪被牽連流放至此,就算某日突然消失了,周圍人也隻會猜測是不是被曾在上京得罪過的權貴滅了口, 躲還來不及,又怎會去追究太多?
大概隻有同樣身份境遇的人才會心有戚戚兔死狐悲, 但卻也什麽都做不了, 麻木地繼續過自己的日子, 期盼哪天能逃離牢籠。
在薑父發現這種惡行屢禁不止時,便再三上書懇求聖上廢除賤籍一製, 結果是理所當然地一次次被駁斥了迴來。
而當時恰好有那屢教不改的兵士再一次拿著無辜百姓的人頭領功, 被發現時還滿臉不屑嘴裏笑嘻嘻地說不過是幾錠銀子的事,何必大動幹戈……
薑姒捏著信紙的手指緊了緊, 幾乎不用看也已經猜到接下來會發生的事。
軍棍仗殺,以儆效尤。
此事被有心之人報給了遠在上京的聖上,龍顏大怒,之後的事便如她所知道的那般。
薑姒內心複雜難言,放下信,視線落在了擱在一旁的木盒之上,伸手打開。
信上說,父親所有隨身的物件當年都被心虛的韋屠借著軍帳意外起火的遮掩而趁機銷毀,唯獨還算有利用價值的隨身臂弩被韋屠留下交換給了隴西。
後來輾轉落入林延之手時,隻剩下這殘缺的一個零件,無聲地講述著它的主人曾經的過往。
也是在那時,林延才猜測到其中有異。
隻是他在信中也肯定地告訴薑姒,薑父確是在戰場上力竭而亡,無論韋屠或是崔軒又或是聖上,隻是作了推手之一,畢竟一場戰役的成敗關係諸多,而既然他們現下又都已得到該有的結局,希望她莫要再為此心有鬱結。
而如今百姓們都對曾經的薑將軍之女心懷感激,無論太子那邊是真心或是假意,至少看在民心的份上,很長一段時間都不用再擔心當年之事重現。
薑姒方才知林將軍良苦用心,不過是想為昔日友人之女多做一份保障罷了。
她望著盒中之物,目光有些怔忪。
布滿了歲月痕跡的懸刀,其上歪歪扭扭的「文山」二字,像是將她帶迴了許多年前的那日午後。
她坐在薑府書房裏專為她而設的小桌案前,低著腦袋,攥著刻刀,一筆一劃地落在鐵片上,神情專注而又認真。
門被推開,一身盔甲的父親迎著燦爛的日光向她走來,溫暖寬厚的大手揉亂了她梳得整齊的小髻,笑容豪爽。
「好久不見,最近以以又做什麽厲害的東西送給爹爹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唿吸漸漸不暢的她抓住那絲殘存的理智,恨恨地咬了迴去。
青年卻笑了。
繾綣愛意從那雙閃爍著細碎星光的烏黑眼眸中慢慢蔓延開來,像是一張無形織滿情絲的網,將她一點點纏住,一點點裹緊。
他道:「我心悅你。」
從未如此直白的話語讓薑姒怔了怔,後知後覺的羞澀漸漸爬上她白皙的脖頸,攀上她瑩潤的耳尖。
她低下頭,唇瓣動了動。
這次換她說:「我知道。」
……
窗外的雨,不知何時變大了。
無人打擾的主院內,唯餘上首廂房內一盞昏黃的燭火,輕輕搖曳。
有什麽極其自然地混在這喧囂嘈雜時快時慢的落雨聲中,讓人難以分辨。
她咬唇偏頭避開他的視線,望向了幾步外桌上的那盞紅燭,想讓他把它熄滅。
可他卻強硬地掰住她的下巴,俯身抵住她的額頭,溫柔低聲道:「我想看著你。」
青年如瀑的髮絲散落下來,與她的糾纏在一處。
她迷濛地望著他微紅的眼角,瞧著那滴晶瑩的汗珠順著青年額角微露的青筋一點一點滑落,滾入柔軟的被褥之間,消失不見。
她一時恍神,伸出指尖輕輕描摹青年俊美的眉眼,「你為何不問……」
為何不問她是否也心悅於他?
青年攜了她的指尖放到他嫣紅的薄唇邊,輕吮啃咬。
他道:「因為阿姒的反應不會騙人。」聲線微啞纏綿。
這人。
霎時明白話中意思的她羞惱地抽迴自己的手指,卻換來更加兇狠的力道。
微涼的夜風從虛掩的窗戶縫隙間灌進來,蓋住了唇齒間泄出的那絲嗚咽,也讓她情不自禁地顫了顫身子。
「涼……」
青年擁緊了她,在她耳邊低聲呢喃,「別怕,會熱起來的。」
第100章
迴青州城後不久, 林將軍那邊派人登門送來了東西。
是薑姒上迴去郊外大營時,曾在主帳桌上見過的木盒,一同而來的還有一封信。
信上寫明了當年林延所知原委, 大抵和她猜測的不差, 但有些事還是令人感到匪夷所思,那便是關於父親最初到底是為何與聖上起了齟齬。
——殺賤籍者, 無需償命。
這是大晉施行了多年的鐵律, 於是有晉升無望的兵士打起了這條律法的主意。
如裴玨所說, 威名赫赫的青州軍其實並非外界眼中那樣是毫無破綻的鐵桶。
換而言之,軍中實則魚龍混雜, 往前推更是如此。
經年以來,邊關大大小小的戰役不計其數,封賞自然也很多。
殺良冒功是重罪, 但「殺賤冒功」卻不是,即使被發現了,也不過是交一筆銀兩的小事兒。
但誰會關注在意賤籍百姓們的死活呢?
這些人大多是祖上或家中犯了重罪被牽連流放至此,就算某日突然消失了,周圍人也隻會猜測是不是被曾在上京得罪過的權貴滅了口, 躲還來不及,又怎會去追究太多?
大概隻有同樣身份境遇的人才會心有戚戚兔死狐悲, 但卻也什麽都做不了, 麻木地繼續過自己的日子, 期盼哪天能逃離牢籠。
在薑父發現這種惡行屢禁不止時,便再三上書懇求聖上廢除賤籍一製, 結果是理所當然地一次次被駁斥了迴來。
而當時恰好有那屢教不改的兵士再一次拿著無辜百姓的人頭領功, 被發現時還滿臉不屑嘴裏笑嘻嘻地說不過是幾錠銀子的事,何必大動幹戈……
薑姒捏著信紙的手指緊了緊, 幾乎不用看也已經猜到接下來會發生的事。
軍棍仗殺,以儆效尤。
此事被有心之人報給了遠在上京的聖上,龍顏大怒,之後的事便如她所知道的那般。
薑姒內心複雜難言,放下信,視線落在了擱在一旁的木盒之上,伸手打開。
信上說,父親所有隨身的物件當年都被心虛的韋屠借著軍帳意外起火的遮掩而趁機銷毀,唯獨還算有利用價值的隨身臂弩被韋屠留下交換給了隴西。
後來輾轉落入林延之手時,隻剩下這殘缺的一個零件,無聲地講述著它的主人曾經的過往。
也是在那時,林延才猜測到其中有異。
隻是他在信中也肯定地告訴薑姒,薑父確是在戰場上力竭而亡,無論韋屠或是崔軒又或是聖上,隻是作了推手之一,畢竟一場戰役的成敗關係諸多,而既然他們現下又都已得到該有的結局,希望她莫要再為此心有鬱結。
而如今百姓們都對曾經的薑將軍之女心懷感激,無論太子那邊是真心或是假意,至少看在民心的份上,很長一段時間都不用再擔心當年之事重現。
薑姒方才知林將軍良苦用心,不過是想為昔日友人之女多做一份保障罷了。
她望著盒中之物,目光有些怔忪。
布滿了歲月痕跡的懸刀,其上歪歪扭扭的「文山」二字,像是將她帶迴了許多年前的那日午後。
她坐在薑府書房裏專為她而設的小桌案前,低著腦袋,攥著刻刀,一筆一劃地落在鐵片上,神情專注而又認真。
門被推開,一身盔甲的父親迎著燦爛的日光向她走來,溫暖寬厚的大手揉亂了她梳得整齊的小髻,笑容豪爽。
「好久不見,最近以以又做什麽厲害的東西送給爹爹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