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我便在想,九泉之下的文山肯定後悔交我這個朋友了,言而無信,實在可笑。」
薑姒忍不住道:「您別這麽說……」
之前自韋屠雅閣設局一事她便知曉,青州軍中不少父親當年的同僚都是對遠在上京的薑家心存掛念的。
但上京距此千裏之遙,況且正如方才林將軍所言——
將在外,無召不得迴京。
軍士們都是將腦袋別在褲腰帶上,過一天是一天的日子,能有這份心意,便已是十分足夠了。
若是因此成了心中無法釋懷的負擔,她想九泉之下的父親才會不得安眠。
可林延卻搖了搖頭,繼續道:「若我不知,也許還能假裝一切安好;可我知道了,繼續裝聾作啞就是自欺欺人。原以為文山走後,薑家會一直安安穩穩地生活在上京,永遠不會來這千裏之外的青州。可是……」
他低頭望著桌上的木盒,寬厚粗糙的手掌壓在盒蓋上,喃喃道:「可是你既然來了,也許冥冥之中自有註定。」
冥冥之中自有註定?
她望向那嚴絲合縫的木盒,心中疑惑時,卻聽見對麵之人冷不丁又說迴了最初的那個問題。
「當初上京城外山匪一事,崔軒受人指使有意借刀殺人,你可知這刀是誰?」
薑姒一怔,漸漸有些明白過來。
他是站在長輩的立場上,怕她一個不諳世事的後輩被人矇騙而渾然不知,最後錯信他人而傷己身。
心下劃過一陣暖意。
她抬眸看向對麵,認真道:「知道的。裴瑾仕途坦蕩而薑府江河日下不堪姻親,陸氏欲尋機會順利成章退婚;薑瑤不滿李家婚約心生嫉恨,尋由引我出城。兩人都以為是自己尋來的惡徒臨時變卦才有那場禍事,但卻不知其實都在他人計劃之中,唯有……」
她頓了頓,繼續道:「唯有一樣變數,便是突然興起登門相邀出城狩獵的裴瑾。」
當時也正是遠遠跟著保護裴瑾的裴府護衛發現了不對,提刀來護的同時折返迴城尋來京衛,這才沒讓他們一行人全都不明不白地做了刀下亡魂。
林延詫異道:「原來你都知道?我還以為……」
他話音一止,將剩餘的話咽了迴去,而後擰眉不解道:「那你都不曾想過要追討一二嗎?畢竟當時若無良醫,你可就真的得一輩子與輪椅為伴了。」
林延的語氣十分認真。
「當初城外一事,雖然事後曾被人抹去痕跡,但世間隻要做過的事就必會留下蛛絲馬跡。你若是想追討所有參與此事的兇手,我可以幫你,裴家休想以權壓人粉飾太平。」
頓了頓,他又補充了句,「你那糊塗的母親也不行。」
薑姒望著對麵中年人無比認真的眼神和擲地有聲的承諾,不知怎的,思緒有些飄遠。
腦海中,突然浮現去歲她和紅蕊坐馬車前往莊子欲尋墨竹卻鎩羽而歸的那日光景。
那日,陸氏攜禮上門商定婚期,她與薑夫人發生爭執,而後在陸氏離開後問其為何將薑瑤匆忙送去了汾陽,又試探地提及薑瑤托她去城外伴山寺求符一事。
那時候的薑夫人是什麽表情呢?
驚愕?慌亂?心虛?或許都有幾分吧。
總之,原本堅持退婚的薑夫人在她說起薑瑤之後,當即鬆了口,甚至怕她糾纏深究,領著丫鬟離開的背影步履匆匆。
當時的她一個人留在前廳,望著薑夫人頭也不迴的背影是什麽心情呢?
大概是一種塵埃落定的失望吧。
薑姒不自覺掐了掐掌心,從記憶中抽迴思緒,抬眸看向對麵。
喉嚨緊了緊,眼眶有些難受。
林延沒說話,似是在等著她的迴答。
認真說來,這迴隻是他們第二次見麵,就算當年和父親有過約定又怎麽了呢?父親還在時,陸氏也曾拉著她的手信誓旦旦地說以後待她長大過門,定會待她如親生,可後來呢?
有時候所謂約定,不過是一吹即散的蒲公英,隻在許下的時候最為美麗動人。
可風一吹,便也散了,了無蹤跡。
明明沒有誰會逼著人吃力不討好地尋那蒲公英最後飄到了何處,是否落地生根。
唯有種下蒲公英的本人,背著一道名為良心的枷鎖,日夜難寐,負重前行。
薑姒心下微酸,想笑一笑讓氣氛鬆快一些,卻怎麽也笑不出來,澀聲道:「很感謝您,但是……」
她鄭重地搖了搖頭。
本以為這個後輩是礙於他人施壓才不得不放棄討迴公道的林延,這下是真的不明白了。
「為何?便是報去官府,也無人會道苦主的不是。而且縱然她們是被人利用,但害人之心卻無半點虛假。如此二人,作惡卻無半點代價,以後留在身邊怕是終成禍患。」
這個道理其實薑姒也明白,但她沉默片刻,還是道:「您就當我是心軟吧。」
沒等對麵人露出不贊同的表情,她繼續道:「其實當初即使不是她們,崔軒幕後之人也會想盡其他方法殺人奪物,沒什麽區別,而且……」
而且,一位是自幼相識的表哥裴瑾的生母,一位是生她養她的薑夫人視若珍寶的女兒。
或許裴瑾舊年曾經對她有過利用之心,或許薑夫人確實心存偏頗,但都過去了,她不想攪亂已經平靜下來的池水,大不了遠著些。
也許有時候,日子本就是糊塗過著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薑姒忍不住道:「您別這麽說……」
之前自韋屠雅閣設局一事她便知曉,青州軍中不少父親當年的同僚都是對遠在上京的薑家心存掛念的。
但上京距此千裏之遙,況且正如方才林將軍所言——
將在外,無召不得迴京。
軍士們都是將腦袋別在褲腰帶上,過一天是一天的日子,能有這份心意,便已是十分足夠了。
若是因此成了心中無法釋懷的負擔,她想九泉之下的父親才會不得安眠。
可林延卻搖了搖頭,繼續道:「若我不知,也許還能假裝一切安好;可我知道了,繼續裝聾作啞就是自欺欺人。原以為文山走後,薑家會一直安安穩穩地生活在上京,永遠不會來這千裏之外的青州。可是……」
他低頭望著桌上的木盒,寬厚粗糙的手掌壓在盒蓋上,喃喃道:「可是你既然來了,也許冥冥之中自有註定。」
冥冥之中自有註定?
她望向那嚴絲合縫的木盒,心中疑惑時,卻聽見對麵之人冷不丁又說迴了最初的那個問題。
「當初上京城外山匪一事,崔軒受人指使有意借刀殺人,你可知這刀是誰?」
薑姒一怔,漸漸有些明白過來。
他是站在長輩的立場上,怕她一個不諳世事的後輩被人矇騙而渾然不知,最後錯信他人而傷己身。
心下劃過一陣暖意。
她抬眸看向對麵,認真道:「知道的。裴瑾仕途坦蕩而薑府江河日下不堪姻親,陸氏欲尋機會順利成章退婚;薑瑤不滿李家婚約心生嫉恨,尋由引我出城。兩人都以為是自己尋來的惡徒臨時變卦才有那場禍事,但卻不知其實都在他人計劃之中,唯有……」
她頓了頓,繼續道:「唯有一樣變數,便是突然興起登門相邀出城狩獵的裴瑾。」
當時也正是遠遠跟著保護裴瑾的裴府護衛發現了不對,提刀來護的同時折返迴城尋來京衛,這才沒讓他們一行人全都不明不白地做了刀下亡魂。
林延詫異道:「原來你都知道?我還以為……」
他話音一止,將剩餘的話咽了迴去,而後擰眉不解道:「那你都不曾想過要追討一二嗎?畢竟當時若無良醫,你可就真的得一輩子與輪椅為伴了。」
林延的語氣十分認真。
「當初城外一事,雖然事後曾被人抹去痕跡,但世間隻要做過的事就必會留下蛛絲馬跡。你若是想追討所有參與此事的兇手,我可以幫你,裴家休想以權壓人粉飾太平。」
頓了頓,他又補充了句,「你那糊塗的母親也不行。」
薑姒望著對麵中年人無比認真的眼神和擲地有聲的承諾,不知怎的,思緒有些飄遠。
腦海中,突然浮現去歲她和紅蕊坐馬車前往莊子欲尋墨竹卻鎩羽而歸的那日光景。
那日,陸氏攜禮上門商定婚期,她與薑夫人發生爭執,而後在陸氏離開後問其為何將薑瑤匆忙送去了汾陽,又試探地提及薑瑤托她去城外伴山寺求符一事。
那時候的薑夫人是什麽表情呢?
驚愕?慌亂?心虛?或許都有幾分吧。
總之,原本堅持退婚的薑夫人在她說起薑瑤之後,當即鬆了口,甚至怕她糾纏深究,領著丫鬟離開的背影步履匆匆。
當時的她一個人留在前廳,望著薑夫人頭也不迴的背影是什麽心情呢?
大概是一種塵埃落定的失望吧。
薑姒不自覺掐了掐掌心,從記憶中抽迴思緒,抬眸看向對麵。
喉嚨緊了緊,眼眶有些難受。
林延沒說話,似是在等著她的迴答。
認真說來,這迴隻是他們第二次見麵,就算當年和父親有過約定又怎麽了呢?父親還在時,陸氏也曾拉著她的手信誓旦旦地說以後待她長大過門,定會待她如親生,可後來呢?
有時候所謂約定,不過是一吹即散的蒲公英,隻在許下的時候最為美麗動人。
可風一吹,便也散了,了無蹤跡。
明明沒有誰會逼著人吃力不討好地尋那蒲公英最後飄到了何處,是否落地生根。
唯有種下蒲公英的本人,背著一道名為良心的枷鎖,日夜難寐,負重前行。
薑姒心下微酸,想笑一笑讓氣氛鬆快一些,卻怎麽也笑不出來,澀聲道:「很感謝您,但是……」
她鄭重地搖了搖頭。
本以為這個後輩是礙於他人施壓才不得不放棄討迴公道的林延,這下是真的不明白了。
「為何?便是報去官府,也無人會道苦主的不是。而且縱然她們是被人利用,但害人之心卻無半點虛假。如此二人,作惡卻無半點代價,以後留在身邊怕是終成禍患。」
這個道理其實薑姒也明白,但她沉默片刻,還是道:「您就當我是心軟吧。」
沒等對麵人露出不贊同的表情,她繼續道:「其實當初即使不是她們,崔軒幕後之人也會想盡其他方法殺人奪物,沒什麽區別,而且……」
而且,一位是自幼相識的表哥裴瑾的生母,一位是生她養她的薑夫人視若珍寶的女兒。
或許裴瑾舊年曾經對她有過利用之心,或許薑夫人確實心存偏頗,但都過去了,她不想攪亂已經平靜下來的池水,大不了遠著些。
也許有時候,日子本就是糊塗過著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