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心情好的緣故,皇帝對於太子的態度也和善了不少。這個他寄予厚望的兒子,雖然近些年所作所為讓他有些許失望,可是,誰又沒有犯錯的時候?在他看來,這些小錯處,也並非是不可原諒的。
想到此處,皇帝倒是有了幾分好臉色,「都坐下說話吧。」
幾人謝過父皇,這才小心坐了下來。
「父皇剛剛在說什麽高興得事兒?也讓兒臣聽聽,跟著樂嗬樂嗬啊。」太子故作親近的說道。
皇帝不以為意,笑道:「老大帶了些宮外的趣事說與朕聽,聽著倒也稀奇可樂。」
他心中思緒百轉,麵上卻不動聲色,隻笑著道:「大皇兄能在市井百態中得趣味,並且讓父皇也體會一番別有趣味,實在是有心了。」
看起來,這兩人還沒有對父皇提及崔七七之事,難道是留著什麽後手不成?
不過他卻管不了這許多了,無論如何,崔家人的存在就如芒刺在背,如鯁在喉,不處置始終是不安。
「今日太子前來,可是有什麽事?」皇帝開口問道。
太子這才拉迴思緒,覺得還是應該將自己此行的目的先行解決了再說。
於是他起身行禮道:「父皇,兒臣此來,的確是有一件要事。」
皇帝聞言坐直了身子,聲音卻依舊懶洋洋的,「哦?什麽事?」
太子偷偷瞄了皇帝一眼,看不出來有什麽特別的,便大著膽子說道:「父皇,最近朝中沸沸揚揚,都在說崔七七在邊關通敵之事。已經有朝臣遞上摺子,望父皇詳查此事,不知父皇是否知曉此事?」
皇帝沉吟,卻沒有說話。
太子拿捏不準此時皇帝心中所想,不過該上的眼藥卻絕不會少。
「父皇,此事事關重大,本應該早就遞到父皇麵前的。可是父皇您卻對此一無所知,隻不知是何人手眼通天,欺上瞞下?」太子話語中隱隱的憤怒指責。
他雖然不知道誰人敢這麽大膽子,不過仔細想來,除了處處與他作對的大皇子有這樣的本事,還會有誰?
聞言的大皇子不由嗤笑一聲,諷刺道:「太子這是說的什麽話?這天底下,除了太子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不知道還能有誰手眼通天來著。況且,父皇明察秋毫之人,又豈會容忍小人欺上瞞下?」
此話一出,太子瞪了一眼大皇子,陰陽怪氣的說道:「這可說不準,大皇兄,底下的人是個什麽想法,誰又能知道?大皇兄如此說話,不知道是否可以保證沒人蒙蔽聖聽?如若不然,誤了國之大事,誰人承擔得起?大皇兄,難道你能擔責?」
「你……」大皇子臉色一變,這頂大帽子給他扣下來,他卻是不敢接的。他一甩袖子,悻悻然閉了嘴。
太子露出一個勝利的笑容,看到大皇子吃虧憋悶的樣子,他心中泰然舒暢至極。
大皇子不屑的勾勾嘴角,哼!太子這個道貌岸然之輩,嘴上說得大義凜然,說不得還是為了自己的私心罷了。嗬!看樣子,太子對於崔家是非得之置於死地不可啊。隻可惜,之前自己拉攏崔家,對方卻不領情,不然的話,他倒是可以據理力爭幫崔七七說幾句好話。
隻是崔七七到底不是自己人,他也沒有必要勞神費力去幫個外人吧?他可不想參與進這兩人的恩怨中。想到這裏,原本還想開口諷刺兩句的他便沒趣的閉了口。
然而就在這時,旁邊的八皇子卻在他耳邊說了一句,「崔家似乎與太子不太對付?有道是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大皇兄以為呢?」
大皇子微微一愣,隨即眼睛一亮,對啊!太子之前也曾經想要拉攏崔家人,隻不過那會兒崔老國公還在世,根本就不理會這一茬。想來就是因此,太子懷恨在心,所以才會一直針對崔七七。
八皇弟說得很有道理,崔七七雖然沒有答應自己的拉攏,可跟太子似乎也不對付。如此一來,說不定自己出手還能有拉攏崔家的機會。
大皇子這邊已經有了主意,而那邊的太子義正言辭的說完,他又轉頭朝著皇帝躬身說道:「父皇,崔七七通敵之事,還請父皇早做定奪。」
還沒等皇帝發話,大皇子立即上前一步道:「太子,你這話恐有不妥之處吧?你說崔七七通敵,可有證據?」
第127章
「證據?」太子被這句話弄懵了。什麽證據?這是他心腹之人飛鴿傳書匯報上來的, 就是真真切切發生過的事情。
然而,太子此時卻不敢說出口,倘若他露出半點馬腳, 隻怕以前的事兒都得被捅出來,那才是得不償失了。
大皇子似笑非笑的表情,仿佛就是對他剛剛的反擊, 太子恨的牙癢癢,卻又拿他毫無辦法。
不過他卻沒有因此退讓,隻皺了皺眉道:「大皇兄,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大皇子表麵上謙遜的拱拱手以示恭敬,心底卻極為不屑, 「太子殿下, 身為一國儲君,怎麽能夠沒有真憑實據就胡亂誣陷邊關守城之將?難道太子這是想要自毀長城?」
太子拿不出確切的證據,卻也不想被大皇子給胡亂攪局, 亂了他的計劃,當即據理力爭道:「正是因為邊關守城之責重大,所以孤才會重視。要知道空穴來風未必無因,如果崔七七安分守己, 沒有任何過失,又豈會有這樣傳聞出來?此事事關重大,崔家軍鎮守邊關,如果主帥通敵賣國, 那麽我大周門戶大開,屆時戎夷趁機南下, 隻怕連京城也都岌岌可危,到那個時候, 可就悔之晚矣了。這樣的後果,大皇兄你能夠承擔得起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想到此處,皇帝倒是有了幾分好臉色,「都坐下說話吧。」
幾人謝過父皇,這才小心坐了下來。
「父皇剛剛在說什麽高興得事兒?也讓兒臣聽聽,跟著樂嗬樂嗬啊。」太子故作親近的說道。
皇帝不以為意,笑道:「老大帶了些宮外的趣事說與朕聽,聽著倒也稀奇可樂。」
他心中思緒百轉,麵上卻不動聲色,隻笑著道:「大皇兄能在市井百態中得趣味,並且讓父皇也體會一番別有趣味,實在是有心了。」
看起來,這兩人還沒有對父皇提及崔七七之事,難道是留著什麽後手不成?
不過他卻管不了這許多了,無論如何,崔家人的存在就如芒刺在背,如鯁在喉,不處置始終是不安。
「今日太子前來,可是有什麽事?」皇帝開口問道。
太子這才拉迴思緒,覺得還是應該將自己此行的目的先行解決了再說。
於是他起身行禮道:「父皇,兒臣此來,的確是有一件要事。」
皇帝聞言坐直了身子,聲音卻依舊懶洋洋的,「哦?什麽事?」
太子偷偷瞄了皇帝一眼,看不出來有什麽特別的,便大著膽子說道:「父皇,最近朝中沸沸揚揚,都在說崔七七在邊關通敵之事。已經有朝臣遞上摺子,望父皇詳查此事,不知父皇是否知曉此事?」
皇帝沉吟,卻沒有說話。
太子拿捏不準此時皇帝心中所想,不過該上的眼藥卻絕不會少。
「父皇,此事事關重大,本應該早就遞到父皇麵前的。可是父皇您卻對此一無所知,隻不知是何人手眼通天,欺上瞞下?」太子話語中隱隱的憤怒指責。
他雖然不知道誰人敢這麽大膽子,不過仔細想來,除了處處與他作對的大皇子有這樣的本事,還會有誰?
聞言的大皇子不由嗤笑一聲,諷刺道:「太子這是說的什麽話?這天底下,除了太子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不知道還能有誰手眼通天來著。況且,父皇明察秋毫之人,又豈會容忍小人欺上瞞下?」
此話一出,太子瞪了一眼大皇子,陰陽怪氣的說道:「這可說不準,大皇兄,底下的人是個什麽想法,誰又能知道?大皇兄如此說話,不知道是否可以保證沒人蒙蔽聖聽?如若不然,誤了國之大事,誰人承擔得起?大皇兄,難道你能擔責?」
「你……」大皇子臉色一變,這頂大帽子給他扣下來,他卻是不敢接的。他一甩袖子,悻悻然閉了嘴。
太子露出一個勝利的笑容,看到大皇子吃虧憋悶的樣子,他心中泰然舒暢至極。
大皇子不屑的勾勾嘴角,哼!太子這個道貌岸然之輩,嘴上說得大義凜然,說不得還是為了自己的私心罷了。嗬!看樣子,太子對於崔家是非得之置於死地不可啊。隻可惜,之前自己拉攏崔家,對方卻不領情,不然的話,他倒是可以據理力爭幫崔七七說幾句好話。
隻是崔七七到底不是自己人,他也沒有必要勞神費力去幫個外人吧?他可不想參與進這兩人的恩怨中。想到這裏,原本還想開口諷刺兩句的他便沒趣的閉了口。
然而就在這時,旁邊的八皇子卻在他耳邊說了一句,「崔家似乎與太子不太對付?有道是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大皇兄以為呢?」
大皇子微微一愣,隨即眼睛一亮,對啊!太子之前也曾經想要拉攏崔家人,隻不過那會兒崔老國公還在世,根本就不理會這一茬。想來就是因此,太子懷恨在心,所以才會一直針對崔七七。
八皇弟說得很有道理,崔七七雖然沒有答應自己的拉攏,可跟太子似乎也不對付。如此一來,說不定自己出手還能有拉攏崔家的機會。
大皇子這邊已經有了主意,而那邊的太子義正言辭的說完,他又轉頭朝著皇帝躬身說道:「父皇,崔七七通敵之事,還請父皇早做定奪。」
還沒等皇帝發話,大皇子立即上前一步道:「太子,你這話恐有不妥之處吧?你說崔七七通敵,可有證據?」
第127章
「證據?」太子被這句話弄懵了。什麽證據?這是他心腹之人飛鴿傳書匯報上來的, 就是真真切切發生過的事情。
然而,太子此時卻不敢說出口,倘若他露出半點馬腳, 隻怕以前的事兒都得被捅出來,那才是得不償失了。
大皇子似笑非笑的表情,仿佛就是對他剛剛的反擊, 太子恨的牙癢癢,卻又拿他毫無辦法。
不過他卻沒有因此退讓,隻皺了皺眉道:「大皇兄,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大皇子表麵上謙遜的拱拱手以示恭敬,心底卻極為不屑, 「太子殿下, 身為一國儲君,怎麽能夠沒有真憑實據就胡亂誣陷邊關守城之將?難道太子這是想要自毀長城?」
太子拿不出確切的證據,卻也不想被大皇子給胡亂攪局, 亂了他的計劃,當即據理力爭道:「正是因為邊關守城之責重大,所以孤才會重視。要知道空穴來風未必無因,如果崔七七安分守己, 沒有任何過失,又豈會有這樣傳聞出來?此事事關重大,崔家軍鎮守邊關,如果主帥通敵賣國, 那麽我大周門戶大開,屆時戎夷趁機南下, 隻怕連京城也都岌岌可危,到那個時候, 可就悔之晚矣了。這樣的後果,大皇兄你能夠承擔得起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