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聞言,哈哈大笑起來,口氣十分不屑的道:「這個老十三,不務正業,是想在商人這條道上走到黑了?也不怕丟了皇家的麵子?也是,十三這樣的人,沒什麽大本事,他也就隻配做點買賣罷了。」
「那殿下,我們是隨他去,還是跟以往一樣從中破壞?」
太子想了想,「先不急,按兵不動讓他折騰去,我看他還能折騰出個什麽花樣來。」
幕僚應聲答是。
十三皇子折騰買賣之事是眾所周知的,以前還能有所顧忌,隻能私底下倒騰。沒想到現在他膽子倒是越發大了,也敢明目張膽的擺上檯麵來了。
不過這種事情,太子是不準備插手的了。因為隻要老十三敢鬧大,朝臣和父皇那一關就過不了。自己實在沒有必要去陪著十三瞎胡鬧。
而此時他的心思還是應該著重放在崔七七以及崔家軍身上。可不能讓崔七七就這麽舒舒服服功成名就了。
那人說得對,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誰能想到國公府僅僅剩下老弱婦孺了,還能翻了身,讓崔七七一介女流之輩頂門立戶起來?
哼!以前是他太過大意,才放了崔家一馬,現在,他可不想再留任何情麵。崔七七能一戰揚名,就說明其能力還是有的。
之前就有人在暗中調查石鼓磯一戰的真相,除了她,不做第二人想,所以崔七七是對這件事有了懷疑了啊。若是被她順藤摸瓜,查出些什麽蛛絲馬跡來,事情就會變得麻煩。
而他一向都討厭麻煩,所以還是盡快解決這個麻煩為好。如果一時解決不了這個麻煩,那就盡量給她多找點麻煩,讓她自顧不暇的好。
第100章
京城風雲詭譎, 而邊關的崔七七一直在等林初一的迴信,隻不過左等右等,連影子都不見一個。
她心中不由泛起嘀咕, 是她的信沒有送到還是有什麽意外?林初一不可能一封信也不迴啊?
她根本就沒想到林初一會決定親自走這一趟。
……
林初一接到崔七七的信之後,才知道崔家軍現在的處境。沒想到崔老國公一去,這支隊伍竟然有了窮途末路之感。
崔七七這一去當然要改變這一現狀, 隻不過,邊關的情況誰都清楚,戰亂頻繁、盜賊叢生,隻要一提起來,能想到的唯有荒涼, 滿目瘡痍。
可以說在這種惡劣環境下想要自力更生, 不指望朝廷養活一支軍隊,是很難做到的。
不過崔七七既然想到了邊關貿易,以此來養軍, 林初一還是很贊同的。
他將興起榷場貿易的計劃安排在後一步,是因為,他現在實在是分、身乏術,隻有京城的事情告一段落之後才能去往邊關, 親自查看選址。
因為,榷場貿易需要一個合適的地方。第一必須要安全,其次場地的大小,還有交通道路是否通暢, 這些各方麵的因素都要考慮到才行。
崔七七的來信中,似乎已經有了這麽個地方, 合乎條件。既然如此,那計劃不如變化, 何不趁此機會就將此事給定下來?
先將基礎框架搭建起來,隻要形成規則,萬變不離其宗,日後的榷場自有其規矩方圓。想到這裏,林初一就生出了親自去一趟看看的想法。
林初一接下來就一直在為此事做準備,首先要安排妥當國公府以及自己家中的事才能放心去邊關。
隻是,這些事情雖然都不大,卻都很繁瑣。林初一忙的腳不沾地,一連忙活了好幾日,總算才將一切事務安排妥當。
一忙起來,就忘了時間,更是將迴信的事情給忘到了腦後。
直到出發,林初一才想起來應該給崔七七去封信,說明情況。
於是,崔七七去了好幾封信,林初一的信件才堪堪送到。
看到信中說明林初一會親自過來一趟,而且已經在路上了,是跟著欽差的隊伍出發的。
此時的崔七七不知道怎麽形容她的心情。一開始還忐忑不定的心頓時落了下來,不知道為什麽,她相信,隻要林初一一來,崔家軍就真的有希望了。似乎也隻有林初一才能給她巨大的信心。
她原本以為林初一併沒有打算先行走到建立榷場的一步。因為她也聽過林初一的計劃,京城中的皇商才是林初一踏出的第一步。
皇商可以代朝廷經營鹽鐵,茶馬,礦產……
鹽茶就不必多說,百姓人人都能用到。其利巨大,隻要朝廷掌控得好,國庫就能有穩定的財源收益,進而穩定民心。
而鐵,馬,礦藏,俱與軍事有關。而大周對此的管控並不嚴格,大周民間是可以私自採礦製作鐵器的。
世家貴族幾乎都有成建製的護衛,這些護衛的兵器,也都是各家私人的冶鐵作坊打造出來的。
當然了,朝廷也有官營的冶鐵坊,主要就是打造大軍所用的武器甲冑這類軍需以及官用鐵器。
如今朝廷國庫空虛,戶部尚書為了能讓國庫增收,提出官家冶鐵坊減少兵器甲冑的製作。多製作些農具或者手工用具,賣與百姓。一來百姓有了好的農具耕種,田地就能增收,二來,如此也能讓國庫多些收益,以緩解目前入不敷出的窘境。
所以,近些年來,朝廷派發給邊關將士的軍需物資是逐年下降。邊關將士的兵器甲冑哪怕用鈍了,用舊了,也沒有可置換的。
這樣一來,沒有了兵器之利,原本就不強悍的戰鬥力瞬間又下降了好幾個層次。將士們哪裏願意拿些破銅爛鐵上戰場?遇到戎夷,那不是送死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那殿下,我們是隨他去,還是跟以往一樣從中破壞?」
太子想了想,「先不急,按兵不動讓他折騰去,我看他還能折騰出個什麽花樣來。」
幕僚應聲答是。
十三皇子折騰買賣之事是眾所周知的,以前還能有所顧忌,隻能私底下倒騰。沒想到現在他膽子倒是越發大了,也敢明目張膽的擺上檯麵來了。
不過這種事情,太子是不準備插手的了。因為隻要老十三敢鬧大,朝臣和父皇那一關就過不了。自己實在沒有必要去陪著十三瞎胡鬧。
而此時他的心思還是應該著重放在崔七七以及崔家軍身上。可不能讓崔七七就這麽舒舒服服功成名就了。
那人說得對,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誰能想到國公府僅僅剩下老弱婦孺了,還能翻了身,讓崔七七一介女流之輩頂門立戶起來?
哼!以前是他太過大意,才放了崔家一馬,現在,他可不想再留任何情麵。崔七七能一戰揚名,就說明其能力還是有的。
之前就有人在暗中調查石鼓磯一戰的真相,除了她,不做第二人想,所以崔七七是對這件事有了懷疑了啊。若是被她順藤摸瓜,查出些什麽蛛絲馬跡來,事情就會變得麻煩。
而他一向都討厭麻煩,所以還是盡快解決這個麻煩為好。如果一時解決不了這個麻煩,那就盡量給她多找點麻煩,讓她自顧不暇的好。
第100章
京城風雲詭譎, 而邊關的崔七七一直在等林初一的迴信,隻不過左等右等,連影子都不見一個。
她心中不由泛起嘀咕, 是她的信沒有送到還是有什麽意外?林初一不可能一封信也不迴啊?
她根本就沒想到林初一會決定親自走這一趟。
……
林初一接到崔七七的信之後,才知道崔家軍現在的處境。沒想到崔老國公一去,這支隊伍竟然有了窮途末路之感。
崔七七這一去當然要改變這一現狀, 隻不過,邊關的情況誰都清楚,戰亂頻繁、盜賊叢生,隻要一提起來,能想到的唯有荒涼, 滿目瘡痍。
可以說在這種惡劣環境下想要自力更生, 不指望朝廷養活一支軍隊,是很難做到的。
不過崔七七既然想到了邊關貿易,以此來養軍, 林初一還是很贊同的。
他將興起榷場貿易的計劃安排在後一步,是因為,他現在實在是分、身乏術,隻有京城的事情告一段落之後才能去往邊關, 親自查看選址。
因為,榷場貿易需要一個合適的地方。第一必須要安全,其次場地的大小,還有交通道路是否通暢, 這些各方麵的因素都要考慮到才行。
崔七七的來信中,似乎已經有了這麽個地方, 合乎條件。既然如此,那計劃不如變化, 何不趁此機會就將此事給定下來?
先將基礎框架搭建起來,隻要形成規則,萬變不離其宗,日後的榷場自有其規矩方圓。想到這裏,林初一就生出了親自去一趟看看的想法。
林初一接下來就一直在為此事做準備,首先要安排妥當國公府以及自己家中的事才能放心去邊關。
隻是,這些事情雖然都不大,卻都很繁瑣。林初一忙的腳不沾地,一連忙活了好幾日,總算才將一切事務安排妥當。
一忙起來,就忘了時間,更是將迴信的事情給忘到了腦後。
直到出發,林初一才想起來應該給崔七七去封信,說明情況。
於是,崔七七去了好幾封信,林初一的信件才堪堪送到。
看到信中說明林初一會親自過來一趟,而且已經在路上了,是跟著欽差的隊伍出發的。
此時的崔七七不知道怎麽形容她的心情。一開始還忐忑不定的心頓時落了下來,不知道為什麽,她相信,隻要林初一一來,崔家軍就真的有希望了。似乎也隻有林初一才能給她巨大的信心。
她原本以為林初一併沒有打算先行走到建立榷場的一步。因為她也聽過林初一的計劃,京城中的皇商才是林初一踏出的第一步。
皇商可以代朝廷經營鹽鐵,茶馬,礦產……
鹽茶就不必多說,百姓人人都能用到。其利巨大,隻要朝廷掌控得好,國庫就能有穩定的財源收益,進而穩定民心。
而鐵,馬,礦藏,俱與軍事有關。而大周對此的管控並不嚴格,大周民間是可以私自採礦製作鐵器的。
世家貴族幾乎都有成建製的護衛,這些護衛的兵器,也都是各家私人的冶鐵作坊打造出來的。
當然了,朝廷也有官營的冶鐵坊,主要就是打造大軍所用的武器甲冑這類軍需以及官用鐵器。
如今朝廷國庫空虛,戶部尚書為了能讓國庫增收,提出官家冶鐵坊減少兵器甲冑的製作。多製作些農具或者手工用具,賣與百姓。一來百姓有了好的農具耕種,田地就能增收,二來,如此也能讓國庫多些收益,以緩解目前入不敷出的窘境。
所以,近些年來,朝廷派發給邊關將士的軍需物資是逐年下降。邊關將士的兵器甲冑哪怕用鈍了,用舊了,也沒有可置換的。
這樣一來,沒有了兵器之利,原本就不強悍的戰鬥力瞬間又下降了好幾個層次。將士們哪裏願意拿些破銅爛鐵上戰場?遇到戎夷,那不是送死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