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讓眾人都熱血沸騰起來,賀校尉說得是。他們混吃等死還不如攢下功勳,將來迴京也大有麵子不是?


    賀寅繼續道:「行了,在軍中便聽從軍令行事,便是我也不例外。你們要是違抗軍令,我可保不住你們。」


    眾人其實也隻是發發牢騷而已,他們也不敢承認,被崔七七之前逮著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兒就小題大做的態度給整怕了。隻要不是讓他們白白送死的命令,他們也就還能接受。


    現在不過是讓他們少休息一點,多巡邏巡邏,那就認命巡邏唄。


    不經意經過於一旁帳篷轉角處的崔七七和宋連舟看著這一幕,不禁笑了。「這個賀寅,雖然別扭,但也不失為一條漢子。」


    宋連舟眉心的川字紋一直沒有鬆懈過。此時聽到崔七七的話,才看過去,賀寅已經離開了。


    看得出來崔七七有培養賀寅的心思,雖然不知道為何,他也無法幹涉。


    兩人一邊走,宋連舟將今日的事情都匯報了一遍。


    崔七七仔細聽著,「你說在西北之地發現了蛛絲馬跡?」


    宋連舟點頭,「是,不止西北,還有西南,西邊都有敵人的蹤跡,戎夷小隊應該是在那裏活動過。雖然不能確定是不是同一批人,可是看活動的痕跡,戎夷人數規模似乎有擴大,屬下推斷應該是敵人已經有合攏包圍之勢。目前看來,這批人的確是衝著我們來的。」


    可以想見得到,戎夷分成幾個小隊入境,主要目的就是找到並且對付他們這支隊伍。如今前方都發現了戎夷的蹤跡,應該是他們已經被發現了。敵人已經傳出訊息,正逐步靠攏合圍,就像潛伏在暗中的野獸,準備給他們致命一擊。


    崔七七手指摩挲著掛在腰間的劍柄,沉思了片刻才說道:「你認為戎夷這次的行動會有多少人?」


    宋連舟搖搖頭,「看不太出來,不過,應該不會少。屬下推斷以為,如果等他們全部聚攏,應該不下於十個百人隊。」


    「千多人啊!」崔七七臉上露出一抹笑,「戎夷素來有以一敵百之力,五千兵馬他們根本不會放在眼中。這次蕭昊能出動上千騎兵對付我們,應該也算的上是看得起我們的特殊待遇了。」


    他們這區區五千兵馬,還是從未經歷過戰爭洗禮的,上千的騎兵隻需要來迴一個衝鋒就能將他們殺得丟盔棄甲。


    「崔將軍,我們真不用連夜趕去阜城或者倒迴涼城去嗎?這裏野外地形平坦,正適合騎兵衝刺,我們在這裏隻會處於被動之中啊。」


    宋連舟還想再勸,崔七七卻笑道:「我要的也正是這樣的平坦地形啊。」


    第71章


    「派出去送消息的人可有了迴復?」崔七七問道。


    「涼城太守已經有了迴信, 說是有需要的話,涼城駐軍可以配合行動。至於阜城和鄴城的消息還沒有傳迴來。」宋連舟道。


    崔七七皺眉,到現在還沒有消息, 她也管不了這許多,大戰在即,不能耽誤太久了。


    說話間, 兩人已經迴到了中軍大帳中。


    崔七七屏退其他人,取出一張紙遞給了宋連舟,「這是我擬定的此次作戰計劃,你幫我看看還有沒有什麽疏漏的地方。當然了,你如果有什麽不明白的地方, 也可以問我。」


    宋連舟一愣, 作戰計劃?給他看?他一直以為崔七七不過是一時間任性妄為,才想著與戎夷硬碰硬。沒想到短短兩三天時間她就已經擬出一份作戰計劃書出來了。


    隻不過,崔七七真的不是紙上談兵嗎?懷著複雜的心情, 宋連舟雙手接過崔七七遞給他的那張紙?


    他深吸一口氣,打開來,一目十行掃完了一遍,又迫不及待的從頭仔細看起來。漸漸的, 宋連舟原本緊鎖的眉心舒展開來。


    許久之後,宋連舟抬起頭來,聲音有些顫抖,「七……崔將軍, 這是?」


    「可有什麽問題?」崔七七問道。


    宋連舟搖頭,「不是, 屬下的意思是這個對付戎夷的方法……」


    崔七七微微一笑,「宋首領覺得這個方法可行嗎?」


    「陷馬坑……」宋連舟臉上有了笑意, 「我怎麽沒想到?戎夷騎兵主要仰仗的就是馬兒,如果他們沒有了馬衝鋒,那麽騎兵的威力就減少了一大半。」


    「是這樣的沒錯。」崔七七臉上有了讚賞之意。宋首領不愧是崔家軍出來的,隻需要看一眼就明白了其中的精妙之處。


    宋連舟抬起頭來,「崔將軍,敢問這個方法是如何而來?」


    崔七七也並沒有隱瞞,「在京城之時,你可記得我曾經去找過徐盛老將軍?」


    宋連舟想起來徐盛交給崔七七的一本書冊,說是他大半生對戰戎夷的經驗以及想法俱都記載在這本書冊中了。


    他恍然,已經自行腦補了過程,「難道是徐老將軍想出來的?哎!如此好的辦法,怎麽不早些拿出來?如果早點……崔家軍不會敗得如此慘烈。」


    其實這個方法並非是徐盛書中所寫。徐老將軍的確提出過戎夷騎兵難以對付,以大周步兵對騎兵,十有九敗。


    要解決這個問題,唯有兩個辦法。


    其一,除非大周能培養出與戎夷差不多規模的騎兵。


    然而這個確實是天方夜譚,且不說西戎人從小就是在馬背上長大,馬兒是他們不可或缺的夥伴親人的關係,其騎術可想而知是怎樣的精湛。


    單單說養馬,馬兒的優良程度取決於水草豐茂,牧場的廣闊。然而大周水草不豐,地理條件根本就不適合大規模的養馬,哪怕朝廷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也無法養出好馬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夫君他總想和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沐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沐南並收藏夫君他總想和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