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崔七七更是特意進宮了一趟,就為了尋一名治療眼疾頗有名望的太醫。而據調查,林母正是患有多年的眼疾。
一個上門的贅婿, 值得崔七七待他如此嗎?八皇子眼中帶著探究, 難不成此人有什麽過人之處?
崔七七聽了林初一的話,迴過神來,想了想, 搖搖頭,「父兄常年鎮守邊關,很少會在朝堂中有什麽糾葛矛盾。我也想不明白,太子這麽做的原因是什麽?」
「人要做一件事情, 總會有他的動機。崔家軍覆亡,對大周又何嚐不是天大的損失,太子如此做對他有什麽好處?」林初一道。
八皇子收起摺扇,輕輕敲打著手心, 「本王聽說過這麽一件事,有關於……太子和崔姑娘。」
崔七七微微皺眉, 「我?什麽事?」
八皇子微微笑道:「聽說四五年前,父皇私底下召見老國公, 曾玩笑提起過將國公府崔七七指給太子之事。」
「什麽?」崔七七不可置信,這不可能吧?她怎麽從未聽父親提起過。
八皇子繼續說道:「雖然是父皇一時興起,私下玩笑之言,可是老國公卻當了真,聽到此事,很是認真的一口迴絕了。父皇見老國公拒絕,倒也沒有在意,畢竟你還小,那個時候指婚也不是時候。
不過此事不知為何卻被傳了出去,進了太子耳朵。太子之前處處對老國公示好,老國公卻無意與之結交,每每總是客氣迴絕,太子本就對國公頗為不滿。再加上這件事,本王以為,太子拉攏不成,由此生恨也不是不可能。」
崔七七臉色青一陣白一陣,太子素來心胸狹窄睚眥必報,這是眾所周知的事。隻怕父親無心的一句話,就已經讓太子記在心上了。難怪她成親當日,太子態度古怪,隻怕還記著這事兒吧?
林初一也咋舌,「就因為這麽件小事,就要置人於死地,不顧江山社稷,這樣的人,還配做一國儲君嗎?」
林初一這話也是崔七七的心聲,說實話,崔七七與太子也並無什麽交集,因此關於太子這個人大多都是傳聞聽說而已。
迴想起上輩子,太子登基之後,大肆清除異己,甚至不惜血洗朝堂,其手段之狠辣,實在是令人髮指。
朝中大臣敢怒不敢言,許多人都明哲保身,不敢有任何的異議,就怕不知道什麽時候,懸在頭上的刀就落到自己的腦袋上了。
林初一的話令十三皇子嗤笑一聲,「放在別人身上可能不會發生這種事,可是太子……他做出任何事都不足為奇。如果他真是個好的,我們兄弟又豈會不服氣他?」
「嗯哼!」八皇子出聲打斷了十三皇子的快人快語。
十三皇子不情不願的住了口,最後還呢喃了一句:「我說的可是實話,宮裏誰不知道?太子的東宮隔三差五抬了屍首出來處理的也不在少數。」
八皇子的扇子輕敲了一下十三的頭,「你不說話沒人拿你當啞巴。」
十三皇子撇撇嘴,手一揮,不耐煩的說道:「行了行了,你們說你們的,我去查我的帳目去。」說完便起身要離開。
崔七七看了一眼坐立不安的林初一,便也說道:「夫君你若是不願意多待,便與十三皇子一同去罷,說不定你們還能談談生意買賣上的事。」
十三皇子斜睨了林初一一眼,「你?也懂得生意買賣的事?」
崔七七幫著林初一說話,「我過些時日就會去往邊關,家中的產業也俱都交由我夫君打理。以後還望十三殿下多多關照。」
十三這才正眼看向林初一,驚訝的說道:「你居然放心將家中產業交由一個農家子打理?話說林公子看得懂帳本嗎?哈哈哈。」
「所以才要請教十三殿下的生意經,隻要多看多學,自然就會了。」崔七七的話說的很謙虛。
十三皇子倒是感興趣起來,隻要說到生意買賣的事,十三皇子往往不厭其煩,當即笑道:「既如此,那本皇子就勉為其難的答應了。」
他還真就想要知道,崔七七究竟是看中了林初一哪一點。
等到林初一跟著十三皇子離開,崔七七才站起身來,朝著八皇子深深一揖,「八殿下,父兄之事,崔七七勢必要查個水落石出。我就要去邊關,假以時日,我定會找出確鑿證據來,希望八殿下以後能為七七討個公道。」
八皇子點點頭,「不用你多說,我也會繼續調查此事的。」
崔七七沉吟一陣,猶疑不定的說道:「有句話七七不知該不該說。」
「你想說什麽盡管說來就是。」
「此事非同小可,七七甚至懷疑太子為了除掉崔家軍,不惜勾結戎夷。否則七七實在很難想像當初石鼓磯的蹊蹺之處該做何解釋。」
八皇子心中一震,如果是這樣,就太可怕了。一國太子竟然與戎夷勾連,謀害國之柱石,這是何等的大逆不道。
想想也不是不可能,如今短短時間,樊城燎城也歸於戎夷之手,朝廷一直以來都想要派大軍收迴。然而太子一黨卻持反對意見,認為不過是兩座貧瘠的邊地城池,無傷大體,犯不著興師動眾。所以此事便一直拖了下來。
而崔七七說出這話來,也不是沒有依據。
她還記得,上輩子奪嫡到最後之時,戎夷大軍突然犯境,皇帝不知是何緣由派出了三皇子親自領軍督戰。那樣恰到好處的時機,很難不讓人相信這是一場陰謀。之前,崔七七並沒有往這方麵去想,可現在,卻不讓人不多想。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一個上門的贅婿, 值得崔七七待他如此嗎?八皇子眼中帶著探究, 難不成此人有什麽過人之處?
崔七七聽了林初一的話,迴過神來,想了想, 搖搖頭,「父兄常年鎮守邊關,很少會在朝堂中有什麽糾葛矛盾。我也想不明白,太子這麽做的原因是什麽?」
「人要做一件事情, 總會有他的動機。崔家軍覆亡,對大周又何嚐不是天大的損失,太子如此做對他有什麽好處?」林初一道。
八皇子收起摺扇,輕輕敲打著手心, 「本王聽說過這麽一件事,有關於……太子和崔姑娘。」
崔七七微微皺眉, 「我?什麽事?」
八皇子微微笑道:「聽說四五年前,父皇私底下召見老國公, 曾玩笑提起過將國公府崔七七指給太子之事。」
「什麽?」崔七七不可置信,這不可能吧?她怎麽從未聽父親提起過。
八皇子繼續說道:「雖然是父皇一時興起,私下玩笑之言,可是老國公卻當了真,聽到此事,很是認真的一口迴絕了。父皇見老國公拒絕,倒也沒有在意,畢竟你還小,那個時候指婚也不是時候。
不過此事不知為何卻被傳了出去,進了太子耳朵。太子之前處處對老國公示好,老國公卻無意與之結交,每每總是客氣迴絕,太子本就對國公頗為不滿。再加上這件事,本王以為,太子拉攏不成,由此生恨也不是不可能。」
崔七七臉色青一陣白一陣,太子素來心胸狹窄睚眥必報,這是眾所周知的事。隻怕父親無心的一句話,就已經讓太子記在心上了。難怪她成親當日,太子態度古怪,隻怕還記著這事兒吧?
林初一也咋舌,「就因為這麽件小事,就要置人於死地,不顧江山社稷,這樣的人,還配做一國儲君嗎?」
林初一這話也是崔七七的心聲,說實話,崔七七與太子也並無什麽交集,因此關於太子這個人大多都是傳聞聽說而已。
迴想起上輩子,太子登基之後,大肆清除異己,甚至不惜血洗朝堂,其手段之狠辣,實在是令人髮指。
朝中大臣敢怒不敢言,許多人都明哲保身,不敢有任何的異議,就怕不知道什麽時候,懸在頭上的刀就落到自己的腦袋上了。
林初一的話令十三皇子嗤笑一聲,「放在別人身上可能不會發生這種事,可是太子……他做出任何事都不足為奇。如果他真是個好的,我們兄弟又豈會不服氣他?」
「嗯哼!」八皇子出聲打斷了十三皇子的快人快語。
十三皇子不情不願的住了口,最後還呢喃了一句:「我說的可是實話,宮裏誰不知道?太子的東宮隔三差五抬了屍首出來處理的也不在少數。」
八皇子的扇子輕敲了一下十三的頭,「你不說話沒人拿你當啞巴。」
十三皇子撇撇嘴,手一揮,不耐煩的說道:「行了行了,你們說你們的,我去查我的帳目去。」說完便起身要離開。
崔七七看了一眼坐立不安的林初一,便也說道:「夫君你若是不願意多待,便與十三皇子一同去罷,說不定你們還能談談生意買賣上的事。」
十三皇子斜睨了林初一一眼,「你?也懂得生意買賣的事?」
崔七七幫著林初一說話,「我過些時日就會去往邊關,家中的產業也俱都交由我夫君打理。以後還望十三殿下多多關照。」
十三這才正眼看向林初一,驚訝的說道:「你居然放心將家中產業交由一個農家子打理?話說林公子看得懂帳本嗎?哈哈哈。」
「所以才要請教十三殿下的生意經,隻要多看多學,自然就會了。」崔七七的話說的很謙虛。
十三皇子倒是感興趣起來,隻要說到生意買賣的事,十三皇子往往不厭其煩,當即笑道:「既如此,那本皇子就勉為其難的答應了。」
他還真就想要知道,崔七七究竟是看中了林初一哪一點。
等到林初一跟著十三皇子離開,崔七七才站起身來,朝著八皇子深深一揖,「八殿下,父兄之事,崔七七勢必要查個水落石出。我就要去邊關,假以時日,我定會找出確鑿證據來,希望八殿下以後能為七七討個公道。」
八皇子點點頭,「不用你多說,我也會繼續調查此事的。」
崔七七沉吟一陣,猶疑不定的說道:「有句話七七不知該不該說。」
「你想說什麽盡管說來就是。」
「此事非同小可,七七甚至懷疑太子為了除掉崔家軍,不惜勾結戎夷。否則七七實在很難想像當初石鼓磯的蹊蹺之處該做何解釋。」
八皇子心中一震,如果是這樣,就太可怕了。一國太子竟然與戎夷勾連,謀害國之柱石,這是何等的大逆不道。
想想也不是不可能,如今短短時間,樊城燎城也歸於戎夷之手,朝廷一直以來都想要派大軍收迴。然而太子一黨卻持反對意見,認為不過是兩座貧瘠的邊地城池,無傷大體,犯不著興師動眾。所以此事便一直拖了下來。
而崔七七說出這話來,也不是沒有依據。
她還記得,上輩子奪嫡到最後之時,戎夷大軍突然犯境,皇帝不知是何緣由派出了三皇子親自領軍督戰。那樣恰到好處的時機,很難不讓人相信這是一場陰謀。之前,崔七七並沒有往這方麵去想,可現在,卻不讓人不多想。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