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盛明顯的不贊同,「你們崔家一門忠烈,為國盡忠。可是崔家的底蘊還在, 到底還沒有到讓你一個姑娘上戰場的地步。」


    崔七七苦笑,還有什麽底蘊?不過是皇帝還顧念著舊時情分罷了。等到新帝上位,崔家算什麽?一朝天子一朝臣, 總有新貴替換上來。


    「我已經跟皇帝陛下提及過此事,隻等晚輩成親之後,上書正式湊請旨意便可。」崔七七說道。


    「朝廷並非無人可用,陛下豈會同意讓你去邊關?」


    崔七七其實已經初步說服了皇帝陛下,拿出自己前往邊關的理由, 除了繼承父兄的遺誌, 還有便是替父兄報仇雪恨。皇帝念在老國公的情分上,對此並沒有過多反對,所以她才會如此肯定。


    「我自有說服陛下之法, 況且我們崔家代代與戎夷作戰,各種經驗以及對敵之法,還是有一些獨到的見解的。戎夷軍隊的強勢薄弱等等優缺點除了崔家,想必沒有誰能夠有更多的了解。」


    崔七七說到此處頓了頓, 看了一眼徐盛,見他點了點頭,這才繼續說道:「世伯卸甲以來,想來對於邊關之事也多有關注吧?自石鼓磯一戰之後, 戎夷士氣大漲。這幾來,更是變本加厲, 先後攻伐了大周的樊城,燎城……


    而大周軍隊根本無人能與之爭鋒, 節節敗退。如若再不進行製止,隻怕事態發展更加難以控製。


    朝廷的確有將軍可用,但是他們能挽迴局麵嗎?不能!我雖身為女兒身,從小與父兄學弓馬騎射,兵法韜略,我相信我並不輸於任何男兒。」


    徐盛臉上露出若有所思之色,「隻是,戰場瞬息萬變,並非兒戲……」


    崔七七笑笑,「晚輩如何不知?這些日子以來,晚輩一直在研究父兄留下來的對戎夷作戰記錄,心中已經大概有所了解。雖然現在在此不過是紙上談兵,但是,我卻有信心能與之一戰。」


    「如此,老夫也就放心了。你說你前來找老夫討教對戎夷之法,此言差矣,老夫不及老國公多矣。你也不必捨近求遠,隻需要將你父兄的作戰記錄鑽研透徹足矣。」


    「世伯何必妄自菲薄呢?您與戎夷作戰多年,想必亦有不同見解。晚輩也想取眾家之長,希望世伯不吝賜教。」


    徐盛嘆息一聲,「其實老夫也總結了一些這些年來對敵用兵之法,隻不過並不完善。」


    「世伯,晚輩以為,您與我父兄都是一樣的,對敵經驗和看法雖然不同,但是歸根結底都是同樣的目的。如果你們之間的經驗看法能夠結合起來,必能相輔相成,事半功倍。」


    她說到這裏,取出一本冊子,雙手奉上,「這便是父兄的手劄記錄,如果世伯需要的話可以看看。」


    徐盛接過,這確實是老友對戎夷作戰記錄,他長嘆一聲,「你說的沒錯,老夫會好好看的。等過上些時日,老夫將自己的心得整理成冊,屆時再派人送與你。」


    崔七七心中一喜,深深揖了一禮,「多謝世伯,晚輩在此謝過世伯。」


    如果有這一份對戰戎夷的心得體會,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她以後戰場之上,便能更多幾分把握。


    「慚愧慚愧,老夫閉門造車,竟然不如世侄想的通透。唉!你若已經決定了去邊關上戰場,那就多保重。


    你切記,雖然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但是,如果朝中無人,隻怕你在軍中也不能大展手腳啊。當年石鼓磯一戰,老夫雖然在涼城,可是仍然心有疑慮。這一戰本不應該發生的,特別是發生在崔國公身上,實在是令人有些不解。」


    說到這裏,他似乎想起來什麽,「我這裏有一封崔國公出兵之前給我的信,你可以看看。」


    崔七七驀地站起身來,心中激動。等徐盛拿了信件出來,她顫抖著雙手打開,看著熟悉的字跡,忍不住熱淚盈眶。


    「信中雖然並沒有提及關於即將出兵的事宜,卻隱晦提了一句朝中勢力傾軋,恐有變故,勸老夫盡早想退路。也是這樣,自從崔家軍出事之後,朝廷的態度讓老夫心灰意冷,才解甲歸田。」


    迴程的路上,崔七七有些心不在焉,徐盛最後的話讓崔七七不得不深思。


    石鼓磯一戰,朝廷對外宣稱是夷人大軍襲擊樊城,崔家軍奉命馳援樊城。然而戎夷對樊城隻是派了小部分的兵力佯攻,真正的目的卻是在馳援的崔家軍。


    等崔家軍馳援經過石鼓磯時,早就埋伏好的戎夷大軍出其不意,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徐盛說得不錯,以他們父兄對戰經驗來說,不可能沒有偵查防備,一頭就鑽進了敵人的埋伏圈。這是帶兵之人的大忌,但凡帶兵打仗之人都不可能犯下如此明顯的錯誤。


    所以,這其中到底隱藏著什麽呢?崔七七不知道。


    她之前已經找遍了朝廷分發下來的遺物,其中並沒有此戰的相關線索。她的父兄留下來的也僅僅隻有浴血的半幅盔甲,殘破的兵刃。而與此戰相關的人員俱全軍覆沒,更不可能打聽得到任何的情況。


    崔七七心中疑慮的種子越來越大,上輩子沒有接觸這些,所以朝廷說什麽就是什麽,她沒有絲毫的懷疑。可如今仔細一想,石鼓磯一戰,疑點重重。


    為何樊城連敵軍的虛實都沒搞清楚,就急急忙忙請求援軍?為何樊城被敵圍困之時,朝廷沒有調派離樊城最近的燎城兵馬,反而調派距離更遠,駐守鄴城的崔家軍?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夫君他總想和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沐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沐南並收藏夫君他總想和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