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自縊
明新露貴為大周朝的四公主,二十多年來卻過得並不如意。
上有父兄沉迷酒池肉林,下有皇弟最長不過六歲,祖父鄒相常苦惱於堂堂大周皇室,竟無一人可堪天下大任。
而他思索苦悶時,從不曾想到過明新露。
祖父貴為當朝右相,不曾限製明新露讀書習字,也曾認真教她策論文章、誇她靈慧聰敏,勝過男子。即便如此,他卻不覺得明新露一介女子之身,習得聖賢書以後除了當作後宅無聊的消遣,還能做旁的什麽事。
如此,明新露偶爾生出的念頭,便仿佛是大逆不道之事,不能說與外人聽。
祖父亦成了外人。
可方柳卻說達者為先,告訴她不拘男女。
明新露沉思之際,方柳又淡淡說道:「四公主之慮,並非空穴來風。世道如此,公主登基比起皇子定然困難重重,若公主覺得為難……」
未盡之言,二人皆明了。
若覺得為難,也可扶持公主之子或宗室皇子。
「不必。」明新露神情果決,斬釘截鐵道,「方公子,本宮願奪取大周皇位,請方公子助本宮一臂之力。」
聞言,方柳倏然莞爾一笑,似月影照水,清風拂麵。
「如公主所願。」
.
顧擇齡疑惑:「……公主?」
明新露恍然,將思緒從迴憶中抽離。
「抱歉,顧大人。」她歉意道,「方才在想些旁的事情,不小心走神了。」
顧擇齡搖了搖頭:「無事,公主心繫江南雪災,是百姓之福。」
明新露笑:「顧大人莫要說違心的話,本宮還未做過什麽有益於百姓的實事,不過動嘴問了幾句罷了。有方公子這般為國為民的英傑,顧大人這般克己奉公的好官,才是天下百姓之福。」
顧擇齡笑而不言,悄然輕撫藏於袖口的匕首。
刻著「柳」字的匕首。
約摸又等候了半炷香的時間,林大人姍姍來遲。
林大人抬眼一望,這會客的堂廳內雖隻有寥寥幾人,卻包含武林之主、朝堂重臣和大周巨賈,此外方府上還有一位醫術超群的神醫。若非因著方柳,怕是很難聚齊這一屋子各有來路的貴客,更遑論令他們坐下一同商討家國大事。
壓下心中思緒,林大人朝眾人一一見禮:「四公主,諸位,我來遲了。」
他對待一眾江湖中人態度慎重,不擺什麽朝廷命官的架子,故而從不自稱本官。
眾人迴禮:「林大人。」
方柳道:「林大人,請坐。」
林大人落座於顧擇齡旁邊的空位。
這段時間以來,他始終與方柳保持聯繫,好讓方柳立時得知朝堂發生的大小事宜,繼而能未雨綢繆。此次接到線人消息,方柳又邀他來方府小聚,他便已提前將近來朝廷重要之事梳理成冊。
林大人將書冊遞給賽雪,由賽雪交予坐於主位的方柳,道:「方莊主,此乃近來朝廷六品以上官員的動向,因著江南雪災的事,大部分官員行事變得謹小慎微,讓人抓不到把柄。」
方柳大致翻閱過後,便將之傳給右手邊的聞行道。
聞行道問:「福林和尤常如何?」
尤常尤太傅與右相針鋒相對並非一日兩日,近來因賑災和軍餉的事,更是在禦書房明裏暗裏吵了許多次。
但聞行道所問,定然不是這些早就人盡皆知的事。
想了想,林大人迴答道:「福林身處深宮,是最不容易打聽的人,我隻知他前幾日又為皇上尋來幾名伶人,很受寵愛。至於尤太傅……聽說尤太傅一派,有幾名官員無故懸樑於家中,待到家僕察覺早已死去多時了,大理寺卿都查不出第二個人的痕跡,隻好說是自殺身亡。」
言至此,林大人壓低聲音,於脖頸處比了一個手刀:「這事詭異的很,再加上天罰大周傳言一事,不少同僚私底下都說是百姓冤魂索命來了。」
方柳輕笑:「索命?那該先索尤常的命。」
「嘶——」林大人倒吸一口冷氣,反應過來之後不尷不尬笑道,「抱歉,方莊主,尤太傅官居正一品,又有皇上的恩寵手握實權,我尚不能習慣方莊主提起他時不以為意的口吻。」
不止是方莊主,新上任的聞盟主提起福林和尤常兩位寵臣,也像是在說鎮上的惡霸似的,言語中難掩批判與不屑。
燕家的這位燕少主倒還好,盡管散漫風流,卻不乏對朝廷命官的敬畏之心。畢竟燕家是陛下欽點的皇商,不算是武林中人,尚且需要仰仗朝廷辦事。
方柳隻道:「不妨事。」
顧擇齡安慰道:「林大人畢竟官場沉浮這些年,一時不習慣也是情有可原。」
林大人不由得發笑:「小顧大人為官半載,該是比本官要敬畏尤太傅和福大總管才是,怎麽這話說的也像江湖豪傑似的,不將堂堂正一品的寵臣放在眼裏了。」
顧擇齡垂眸淺酌一口清茶,掩去眼底神情:「或許如此。」
「說起來……」林大人忽然福至心靈,「右相提到過,顧大人從江南那邊傳過來的的謠言,乃是方莊主授意散播的,可有此事?」
顧擇齡:「正是。」
得到肯定迴答,林大人被心中猜測驚的一身冷汗:「近日家中離奇吊死的官員,又與江南百姓冤魂索命的謠言有所關聯,莫非、莫非那些官員也是……」
明新露貴為大周朝的四公主,二十多年來卻過得並不如意。
上有父兄沉迷酒池肉林,下有皇弟最長不過六歲,祖父鄒相常苦惱於堂堂大周皇室,竟無一人可堪天下大任。
而他思索苦悶時,從不曾想到過明新露。
祖父貴為當朝右相,不曾限製明新露讀書習字,也曾認真教她策論文章、誇她靈慧聰敏,勝過男子。即便如此,他卻不覺得明新露一介女子之身,習得聖賢書以後除了當作後宅無聊的消遣,還能做旁的什麽事。
如此,明新露偶爾生出的念頭,便仿佛是大逆不道之事,不能說與外人聽。
祖父亦成了外人。
可方柳卻說達者為先,告訴她不拘男女。
明新露沉思之際,方柳又淡淡說道:「四公主之慮,並非空穴來風。世道如此,公主登基比起皇子定然困難重重,若公主覺得為難……」
未盡之言,二人皆明了。
若覺得為難,也可扶持公主之子或宗室皇子。
「不必。」明新露神情果決,斬釘截鐵道,「方公子,本宮願奪取大周皇位,請方公子助本宮一臂之力。」
聞言,方柳倏然莞爾一笑,似月影照水,清風拂麵。
「如公主所願。」
.
顧擇齡疑惑:「……公主?」
明新露恍然,將思緒從迴憶中抽離。
「抱歉,顧大人。」她歉意道,「方才在想些旁的事情,不小心走神了。」
顧擇齡搖了搖頭:「無事,公主心繫江南雪災,是百姓之福。」
明新露笑:「顧大人莫要說違心的話,本宮還未做過什麽有益於百姓的實事,不過動嘴問了幾句罷了。有方公子這般為國為民的英傑,顧大人這般克己奉公的好官,才是天下百姓之福。」
顧擇齡笑而不言,悄然輕撫藏於袖口的匕首。
刻著「柳」字的匕首。
約摸又等候了半炷香的時間,林大人姍姍來遲。
林大人抬眼一望,這會客的堂廳內雖隻有寥寥幾人,卻包含武林之主、朝堂重臣和大周巨賈,此外方府上還有一位醫術超群的神醫。若非因著方柳,怕是很難聚齊這一屋子各有來路的貴客,更遑論令他們坐下一同商討家國大事。
壓下心中思緒,林大人朝眾人一一見禮:「四公主,諸位,我來遲了。」
他對待一眾江湖中人態度慎重,不擺什麽朝廷命官的架子,故而從不自稱本官。
眾人迴禮:「林大人。」
方柳道:「林大人,請坐。」
林大人落座於顧擇齡旁邊的空位。
這段時間以來,他始終與方柳保持聯繫,好讓方柳立時得知朝堂發生的大小事宜,繼而能未雨綢繆。此次接到線人消息,方柳又邀他來方府小聚,他便已提前將近來朝廷重要之事梳理成冊。
林大人將書冊遞給賽雪,由賽雪交予坐於主位的方柳,道:「方莊主,此乃近來朝廷六品以上官員的動向,因著江南雪災的事,大部分官員行事變得謹小慎微,讓人抓不到把柄。」
方柳大致翻閱過後,便將之傳給右手邊的聞行道。
聞行道問:「福林和尤常如何?」
尤常尤太傅與右相針鋒相對並非一日兩日,近來因賑災和軍餉的事,更是在禦書房明裏暗裏吵了許多次。
但聞行道所問,定然不是這些早就人盡皆知的事。
想了想,林大人迴答道:「福林身處深宮,是最不容易打聽的人,我隻知他前幾日又為皇上尋來幾名伶人,很受寵愛。至於尤太傅……聽說尤太傅一派,有幾名官員無故懸樑於家中,待到家僕察覺早已死去多時了,大理寺卿都查不出第二個人的痕跡,隻好說是自殺身亡。」
言至此,林大人壓低聲音,於脖頸處比了一個手刀:「這事詭異的很,再加上天罰大周傳言一事,不少同僚私底下都說是百姓冤魂索命來了。」
方柳輕笑:「索命?那該先索尤常的命。」
「嘶——」林大人倒吸一口冷氣,反應過來之後不尷不尬笑道,「抱歉,方莊主,尤太傅官居正一品,又有皇上的恩寵手握實權,我尚不能習慣方莊主提起他時不以為意的口吻。」
不止是方莊主,新上任的聞盟主提起福林和尤常兩位寵臣,也像是在說鎮上的惡霸似的,言語中難掩批判與不屑。
燕家的這位燕少主倒還好,盡管散漫風流,卻不乏對朝廷命官的敬畏之心。畢竟燕家是陛下欽點的皇商,不算是武林中人,尚且需要仰仗朝廷辦事。
方柳隻道:「不妨事。」
顧擇齡安慰道:「林大人畢竟官場沉浮這些年,一時不習慣也是情有可原。」
林大人不由得發笑:「小顧大人為官半載,該是比本官要敬畏尤太傅和福大總管才是,怎麽這話說的也像江湖豪傑似的,不將堂堂正一品的寵臣放在眼裏了。」
顧擇齡垂眸淺酌一口清茶,掩去眼底神情:「或許如此。」
「說起來……」林大人忽然福至心靈,「右相提到過,顧大人從江南那邊傳過來的的謠言,乃是方莊主授意散播的,可有此事?」
顧擇齡:「正是。」
得到肯定迴答,林大人被心中猜測驚的一身冷汗:「近日家中離奇吊死的官員,又與江南百姓冤魂索命的謠言有所關聯,莫非、莫非那些官員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