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我說,等咱們寨裏酒肉夠吃、女人夠分,將城裏的男丁抓出來做手下,不如也學學曾經的陳勝吳廣……」
「嗐,想太早了!老大正嫌棄臨堤城的百姓太清貧,咱們白費功夫殺了那縣令呢!還好,現如今蘿蔔倒是一個個往坑裏跳,今日進城的看起來都有些油水!」
耳目清明的方柳未曾迴頭,卻彎起了唇,眉眼上揚。
聞行道則迴首看向那對方柳評頭論足者,冷眼記下了對方的樣貌。
第53章 杜家
方柳和聞行道在臨堤城的街道上策馬而行。
四周一片冷冷清清的寂寥模樣,家家戶戶緊閉院門,街邊的客棧與商鋪也全都關著,蕭條極了。
街上,唯有零星幾個身穿不合體捕快衣裳的人,正在悠閑巡視。他們時不時就會敲敲百姓家的院門,要是聽到門內有人忍不住驚唿,還會仰頭大樂一陣。
以此為樂,樂此不疲。
待到穿捕快衣裳者見到有人騎馬迎麵而來,更是樂嗬,準備攔住兩人好生盤問一盤,誰知對方策馬而來,見他們抬手停都沒停。
馬蹄無眼,他們隻好匆匆躲開,轉身恨恨地看著對方遠去。
假捕快心道:且得意吧!隻要進了這臨堤城,便是籠中困獸,左右跑不了。隻不知,老大準備何時處理城內百姓……
.
因為依風沿途刻下了唯有方柳才能看懂的標記,所以方柳一刻未停,徑直禦馬而行,停在了一處緊閉的宅院前。
聞行道:「是這裏?」
方柳頷首:「沒錯。」
聞行道便翻身下馬,幾步上前敲了敲門。
他們倒是可以輕功飛進院中,但是既然作為客人來到此地,首次還是按照規矩走流程為好,不然未免顯得失禮了些。
過了片刻,門從裏麵打開,探出頭的是賽雪。
她笑得極甜,忽視了敲門的聞行道,走到院外幫方柳牽住馬:「小莊主迴來了,四公主的外祖母熱情的很,將小莊主的衣食住行皆安排好了,依風姐姐現下正收拾您今晚要住的房間呢。」
方柳點了點頭,抬腳走近屋中。
聞行道落在後麵。
明新露的外祖母來到此處定居休養,自然是帶了護衛來的,不然家裏人不可能放心。走進院中,便會發現來迴走動巡視的家僕都會些功夫,應該皆是專門培養的打手。
隻是看在方柳眼中,卻處處都是弱點。
這些護衛或許能暫時抵禦外麵那些嘍囉,但結局終究是寡不敵眾。何況,那些賊人的頭領功夫還不知是什麽水平,若敵人硬闖,這三進的宅子頂多能抵擋幾炷香的時間。
走到前廳,便見明新露正抱著一個耄耋婦人拭淚,明麟煜也淚眼汪汪地趴在老者腿上,聲聲喊道「曾祖母」。
看到方柳迴來,明新露擦幹淨眼角淚水,站起身來道:「方公子,你來了。」說完,她轉頭對老婦解釋說:「祖母,這位便是路見不平救了我的方柳方公子。」
她直唿老婦為「祖母」而非「外祖母」,可見祖孫兩關係親密。
老婦便朝兩人點了點頭,感激俯身道:「新露之事,有勞方公子出手相助了。」
方柳道:「鄒老夫人客氣,不過舉手之勞。」
寧貴妃的外家姓鄒。
明新露外祖父名為鄒承,乃是當朝右相,而她的兩個舅舅一個名為鄒天澤,一個名為鄒天民,官至三品。鄒家父子三人皆是朝廷要員,也是朝廷上為數不多立場偏正的官員。
之所以說為「偏」,是因為他們雖想當個好官,想為天下百姓做事,可若要在如今的官場上立身,純粹的正氣並不適用,一位求正隻會被佞幸拉下高位,必要時必須用些不光明的手段。
明新露又介紹:「另一位乃是聞行道聞公子。」
「姓聞麽?」鄒老夫人若有所思,「這姓氏不常見。」
她知道的人中,唯有當初的那一家,滿門壯烈……
聞行道不動聲色:「但不是沒有。」
鄒老夫人笑笑:「說的也是,兩位少俠都請坐吧,老身此處簡陋,還望二位不要嫌棄。」
說罷她擺了擺手,便有侍女端來熱茶招待貴客。
鄒老夫人嘆了口氣,將明麟煜抱上膝頭摸了摸頭,然後讓下人將孩子帶去院內玩耍,接下來他們說的話大概並不適合幼童聽。
安排好曾孫,她這才握住明新露的手,深深嘆了一口氣:「露兒,如今臨堤城內的百姓前途未卜,城裏頭的人出不去,城外頭的救兵遲遲沒有音信,你不該進來的……」
明新露不贊同:「祖母,我原是身陷險境想尋您幫助的,可如今知道您被困在城中,就算自己無事,我也是要進來救祖母的!」
祖孫兩個又互相安慰了一陣。
明新露問道:「祖母,您剛剛說外頭的救兵遲遲未到,莫非曾有人出城去了不成?」
鄒老夫人解釋:「這臨堤城是兩日前被賊人攻破的,縣衙被控製應該還要更早一些。那衙門裏似乎有賊人內應,所以縣官皆被無聲無息製服、關押了起來。當時我發現了不對,便在城門對內封鎖之前,讓兩名侍衛拿著你祖父的令牌去附近州府搬救兵……」
明新露聞言,斂眸道:「或許,是遭遇不測了……」
鄒老夫人麵露疲態:「這可如何是好?」
一旁的方柳此時開口:「鄒老夫人,敢問占領了衙門的賊人有何動作?」
「嗐,想太早了!老大正嫌棄臨堤城的百姓太清貧,咱們白費功夫殺了那縣令呢!還好,現如今蘿蔔倒是一個個往坑裏跳,今日進城的看起來都有些油水!」
耳目清明的方柳未曾迴頭,卻彎起了唇,眉眼上揚。
聞行道則迴首看向那對方柳評頭論足者,冷眼記下了對方的樣貌。
第53章 杜家
方柳和聞行道在臨堤城的街道上策馬而行。
四周一片冷冷清清的寂寥模樣,家家戶戶緊閉院門,街邊的客棧與商鋪也全都關著,蕭條極了。
街上,唯有零星幾個身穿不合體捕快衣裳的人,正在悠閑巡視。他們時不時就會敲敲百姓家的院門,要是聽到門內有人忍不住驚唿,還會仰頭大樂一陣。
以此為樂,樂此不疲。
待到穿捕快衣裳者見到有人騎馬迎麵而來,更是樂嗬,準備攔住兩人好生盤問一盤,誰知對方策馬而來,見他們抬手停都沒停。
馬蹄無眼,他們隻好匆匆躲開,轉身恨恨地看著對方遠去。
假捕快心道:且得意吧!隻要進了這臨堤城,便是籠中困獸,左右跑不了。隻不知,老大準備何時處理城內百姓……
.
因為依風沿途刻下了唯有方柳才能看懂的標記,所以方柳一刻未停,徑直禦馬而行,停在了一處緊閉的宅院前。
聞行道:「是這裏?」
方柳頷首:「沒錯。」
聞行道便翻身下馬,幾步上前敲了敲門。
他們倒是可以輕功飛進院中,但是既然作為客人來到此地,首次還是按照規矩走流程為好,不然未免顯得失禮了些。
過了片刻,門從裏麵打開,探出頭的是賽雪。
她笑得極甜,忽視了敲門的聞行道,走到院外幫方柳牽住馬:「小莊主迴來了,四公主的外祖母熱情的很,將小莊主的衣食住行皆安排好了,依風姐姐現下正收拾您今晚要住的房間呢。」
方柳點了點頭,抬腳走近屋中。
聞行道落在後麵。
明新露的外祖母來到此處定居休養,自然是帶了護衛來的,不然家裏人不可能放心。走進院中,便會發現來迴走動巡視的家僕都會些功夫,應該皆是專門培養的打手。
隻是看在方柳眼中,卻處處都是弱點。
這些護衛或許能暫時抵禦外麵那些嘍囉,但結局終究是寡不敵眾。何況,那些賊人的頭領功夫還不知是什麽水平,若敵人硬闖,這三進的宅子頂多能抵擋幾炷香的時間。
走到前廳,便見明新露正抱著一個耄耋婦人拭淚,明麟煜也淚眼汪汪地趴在老者腿上,聲聲喊道「曾祖母」。
看到方柳迴來,明新露擦幹淨眼角淚水,站起身來道:「方公子,你來了。」說完,她轉頭對老婦解釋說:「祖母,這位便是路見不平救了我的方柳方公子。」
她直唿老婦為「祖母」而非「外祖母」,可見祖孫兩關係親密。
老婦便朝兩人點了點頭,感激俯身道:「新露之事,有勞方公子出手相助了。」
方柳道:「鄒老夫人客氣,不過舉手之勞。」
寧貴妃的外家姓鄒。
明新露外祖父名為鄒承,乃是當朝右相,而她的兩個舅舅一個名為鄒天澤,一個名為鄒天民,官至三品。鄒家父子三人皆是朝廷要員,也是朝廷上為數不多立場偏正的官員。
之所以說為「偏」,是因為他們雖想當個好官,想為天下百姓做事,可若要在如今的官場上立身,純粹的正氣並不適用,一位求正隻會被佞幸拉下高位,必要時必須用些不光明的手段。
明新露又介紹:「另一位乃是聞行道聞公子。」
「姓聞麽?」鄒老夫人若有所思,「這姓氏不常見。」
她知道的人中,唯有當初的那一家,滿門壯烈……
聞行道不動聲色:「但不是沒有。」
鄒老夫人笑笑:「說的也是,兩位少俠都請坐吧,老身此處簡陋,還望二位不要嫌棄。」
說罷她擺了擺手,便有侍女端來熱茶招待貴客。
鄒老夫人嘆了口氣,將明麟煜抱上膝頭摸了摸頭,然後讓下人將孩子帶去院內玩耍,接下來他們說的話大概並不適合幼童聽。
安排好曾孫,她這才握住明新露的手,深深嘆了一口氣:「露兒,如今臨堤城內的百姓前途未卜,城裏頭的人出不去,城外頭的救兵遲遲沒有音信,你不該進來的……」
明新露不贊同:「祖母,我原是身陷險境想尋您幫助的,可如今知道您被困在城中,就算自己無事,我也是要進來救祖母的!」
祖孫兩個又互相安慰了一陣。
明新露問道:「祖母,您剛剛說外頭的救兵遲遲未到,莫非曾有人出城去了不成?」
鄒老夫人解釋:「這臨堤城是兩日前被賊人攻破的,縣衙被控製應該還要更早一些。那衙門裏似乎有賊人內應,所以縣官皆被無聲無息製服、關押了起來。當時我發現了不對,便在城門對內封鎖之前,讓兩名侍衛拿著你祖父的令牌去附近州府搬救兵……」
明新露聞言,斂眸道:「或許,是遭遇不測了……」
鄒老夫人麵露疲態:「這可如何是好?」
一旁的方柳此時開口:「鄒老夫人,敢問占領了衙門的賊人有何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