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摸過了一刻鍾,依風落在了方柳身側,朝他做了個手勢。方柳見狀,看了聞行道一眼,聞行道立時意會。
三人便暫時抽身離開此地,藏在寺外的樹林中,這才放心交流。
依風從袖口掏出一角封條交於方柳。
方柳定睛看去,發現那果真是此次賑災銀的封條,該是貼在箱子外封口的。
看來承庵寺幫朝廷賊喊追賊之後,得到的迴報中有賑災的一部分銀錢。想來那賑災銀大頭被朝廷收迴去之後,小頭便賞賜給了寺院。
方柳:「在何處發現的?」
依風答說:「後山腳的高山榕下,土為新翻,應是匆匆忙忙藏到了此處,沒留意斷了一角封條,蓋在掩飾的葉子下。我不敢多留,拿上封條便趕緊過來了。」
後山腳的高山榕下,先前方柳和聞行道也曾探查過那地方。
那裏泥土沒有翻過的跡象,想必是陳安他們行蹤敗露後,寺廟的人重新藏匿的緣故,原來的銀錢應該沒有埋入泥土,而是藏在不知名的房間暗格內。方聞二人暫時還未尋到所謂的暗格,對方倒不如按兵不動,放在舊處總比重新埋藏穩妥,現下反而讓他們抓了個正著。
慌亂果然最易讓人露出馬腳。
方柳稱讚:「做得很好。」
依風忙欠身:「謝小莊主。」
方柳將封條以及劉玨的信皆遞給聞行道:「有了這些便有了證據,哪怕他們重新挖出箱子,你們到時將封條再給他們埋迴去便是。」
如此一來,哪怕不能拿那皇帝和劉玨如何,也能讓承安寺撇不清幹係,讓對方放棄逼迫武林盟的想法,重新井水不犯河水。
聞行道接過封條:「聞某先行一步,迴武林盟給義父報信。」
二長老已經走了快兩刻鍾,他要趕在其之前迴去,將對方的內奸身份告知郭征,避免武林盟中的其他人被其套路,也好讓郭征放心大膽地尋證據將之定罪。至於封條,便當做證據向張大人施壓,讓其搜查承安寺,必須立即搜查,且要帶著武林盟的人,否則便是心中有鬼。
之後朝廷要怎麽處理此事,是否要讓承安寺背鍋,他們暫時無法幹涉。總之,要先將武林盟摘出來,洗幹淨罪名。
聞行道說罷,卻沒有立刻飛身離去,而是靜候方柳迴答。
方柳打趣:「聞大俠想去便去,不必與我報備。」
聞行道沉默片刻,忽然問:「那想來呢?」
「尚陽城並非方某管轄,若想來,誰能攔著聞大俠不成。」
「隻怕方莊主的刀劍無眼。」
「那便——」方柳說,「離我遠些。」
————
聞行道輕功比二長老好上太多,且二長老並沒有全力趕路,滿心以為他背叛一事隱藏的很好,因此聞行道比二長老早迴去半個多時辰。
郭征拿到證據,再聽聞行道說其所言所聞,深嘆了一口氣:「我自認待二長老不薄,不曾想他竟有如此野心勃勃,還妄圖勾結他人陷害武林盟! 」
「這次能發現亦是意外。」聞行道解釋,「我從公主府歸來去尋方莊主,聽聞陳安犯了錯,引起承安寺的懷疑,便立刻趕去了寺廟。二長老想必也是聽了此消息,坐不住身,這才讓我等逮了個正著。」
郭征沉思片刻,道:「若能就此將武林盟撇清,劉駙馬的事你暫時先別查了,現在不是你暴露在朝廷眼中的好時候。」
聞行道:「我有分寸。」
郭征拍拍他的肩膀:「這次麻煩你了,自你縱夕刀大成後,我便未曾幫過你什麽,反而總要你做事。這武林盟的擔子,本也不該你來承擔……」
「義父言重,此次方莊主幫了不少忙。」聞行道說,「時間不等人,不如立時解決此事。」
「也好,待此事了了,我定再去重謝方莊主。」郭征頷首,「你先去尋大長老和三長老,讓他們拿著證據找到張大人,向他施壓徹查承安寺。不過此次便先隻暴露封條之事,劉駙馬的信件先壓在手裏,不要聲張是你們拿到,隻說仍舊懷疑承安寺,誰知今日隨便去逛了逛便撿到封條。」
至於對方信不信……根本不重要,因為張大人心中其實早有了計較。
所有說辭不過皆是為了尋個合適的藉口罷了。
聞行道:「我明白。」
「至於我,便留在武林盟等二長老迴來。」郭征又說,「不僅要拖住他,還要與四長老等人一起定了他的罪。」
聞行道提醒說:「今日,告知所有弟子不要獨行,最好有個正大光明的理由,證明自己未離開過雁山鎮。」
郭征疑惑:「為何?」
「主持無明。」聞行道平靜說,「恐怕活不過今夜。」
郭征忍不住「嘶」了一聲:「……這、這是?」
武林盟以外之人,此時還在尚京這一帶、能刺殺無明的,他能想到的唯有一個人,便是方柳了。
聞行道:「正如義父所想。」
郭征不禁感慨:「果真是英雄出少年。」
便是他中毒前全盛的時候,也不敢輕易對上無明,蓋因勝算太低。
方才聽聞行道所言,那主持無明如今已將九玄杖法煉至九重,武功比從前更高深,方柳竟還要殺他。
論練武的天賦,無論是聞行道還是方柳,都令郭征瞠目且艷羨。若是他們活在郭征那一輩,哪還會有幾大門派能風光的時候。
三人便暫時抽身離開此地,藏在寺外的樹林中,這才放心交流。
依風從袖口掏出一角封條交於方柳。
方柳定睛看去,發現那果真是此次賑災銀的封條,該是貼在箱子外封口的。
看來承庵寺幫朝廷賊喊追賊之後,得到的迴報中有賑災的一部分銀錢。想來那賑災銀大頭被朝廷收迴去之後,小頭便賞賜給了寺院。
方柳:「在何處發現的?」
依風答說:「後山腳的高山榕下,土為新翻,應是匆匆忙忙藏到了此處,沒留意斷了一角封條,蓋在掩飾的葉子下。我不敢多留,拿上封條便趕緊過來了。」
後山腳的高山榕下,先前方柳和聞行道也曾探查過那地方。
那裏泥土沒有翻過的跡象,想必是陳安他們行蹤敗露後,寺廟的人重新藏匿的緣故,原來的銀錢應該沒有埋入泥土,而是藏在不知名的房間暗格內。方聞二人暫時還未尋到所謂的暗格,對方倒不如按兵不動,放在舊處總比重新埋藏穩妥,現下反而讓他們抓了個正著。
慌亂果然最易讓人露出馬腳。
方柳稱讚:「做得很好。」
依風忙欠身:「謝小莊主。」
方柳將封條以及劉玨的信皆遞給聞行道:「有了這些便有了證據,哪怕他們重新挖出箱子,你們到時將封條再給他們埋迴去便是。」
如此一來,哪怕不能拿那皇帝和劉玨如何,也能讓承安寺撇不清幹係,讓對方放棄逼迫武林盟的想法,重新井水不犯河水。
聞行道接過封條:「聞某先行一步,迴武林盟給義父報信。」
二長老已經走了快兩刻鍾,他要趕在其之前迴去,將對方的內奸身份告知郭征,避免武林盟中的其他人被其套路,也好讓郭征放心大膽地尋證據將之定罪。至於封條,便當做證據向張大人施壓,讓其搜查承安寺,必須立即搜查,且要帶著武林盟的人,否則便是心中有鬼。
之後朝廷要怎麽處理此事,是否要讓承安寺背鍋,他們暫時無法幹涉。總之,要先將武林盟摘出來,洗幹淨罪名。
聞行道說罷,卻沒有立刻飛身離去,而是靜候方柳迴答。
方柳打趣:「聞大俠想去便去,不必與我報備。」
聞行道沉默片刻,忽然問:「那想來呢?」
「尚陽城並非方某管轄,若想來,誰能攔著聞大俠不成。」
「隻怕方莊主的刀劍無眼。」
「那便——」方柳說,「離我遠些。」
————
聞行道輕功比二長老好上太多,且二長老並沒有全力趕路,滿心以為他背叛一事隱藏的很好,因此聞行道比二長老早迴去半個多時辰。
郭征拿到證據,再聽聞行道說其所言所聞,深嘆了一口氣:「我自認待二長老不薄,不曾想他竟有如此野心勃勃,還妄圖勾結他人陷害武林盟! 」
「這次能發現亦是意外。」聞行道解釋,「我從公主府歸來去尋方莊主,聽聞陳安犯了錯,引起承安寺的懷疑,便立刻趕去了寺廟。二長老想必也是聽了此消息,坐不住身,這才讓我等逮了個正著。」
郭征沉思片刻,道:「若能就此將武林盟撇清,劉駙馬的事你暫時先別查了,現在不是你暴露在朝廷眼中的好時候。」
聞行道:「我有分寸。」
郭征拍拍他的肩膀:「這次麻煩你了,自你縱夕刀大成後,我便未曾幫過你什麽,反而總要你做事。這武林盟的擔子,本也不該你來承擔……」
「義父言重,此次方莊主幫了不少忙。」聞行道說,「時間不等人,不如立時解決此事。」
「也好,待此事了了,我定再去重謝方莊主。」郭征頷首,「你先去尋大長老和三長老,讓他們拿著證據找到張大人,向他施壓徹查承安寺。不過此次便先隻暴露封條之事,劉駙馬的信件先壓在手裏,不要聲張是你們拿到,隻說仍舊懷疑承安寺,誰知今日隨便去逛了逛便撿到封條。」
至於對方信不信……根本不重要,因為張大人心中其實早有了計較。
所有說辭不過皆是為了尋個合適的藉口罷了。
聞行道:「我明白。」
「至於我,便留在武林盟等二長老迴來。」郭征又說,「不僅要拖住他,還要與四長老等人一起定了他的罪。」
聞行道提醒說:「今日,告知所有弟子不要獨行,最好有個正大光明的理由,證明自己未離開過雁山鎮。」
郭征疑惑:「為何?」
「主持無明。」聞行道平靜說,「恐怕活不過今夜。」
郭征忍不住「嘶」了一聲:「……這、這是?」
武林盟以外之人,此時還在尚京這一帶、能刺殺無明的,他能想到的唯有一個人,便是方柳了。
聞行道:「正如義父所想。」
郭征不禁感慨:「果真是英雄出少年。」
便是他中毒前全盛的時候,也不敢輕易對上無明,蓋因勝算太低。
方才聽聞行道所言,那主持無明如今已將九玄杖法煉至九重,武功比從前更高深,方柳竟還要殺他。
論練武的天賦,無論是聞行道還是方柳,都令郭征瞠目且艷羨。若是他們活在郭征那一輩,哪還會有幾大門派能風光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