賑災銀失蹤一事,在尋到對方破綻前,隻能緩慢調查。
聞行道聽見「遊街」二字,眼神冷了一瞬,後又恢復往常的平靜,看向了窗外。
街市上的行人駐足兩旁,正興奮地張望著,熱鬧極了。他們所在的酒館,是從皇宮到放榜處的必經之路,因此狀元等人遊街也將經過此處。
街尾漸漸浮現高頭大馬的模糊影子——想來金殿內已經傳臚唱名,欽點了狀元、榜眼、探花,將要遊街了。
方柳和聞行道身在二樓,從窗口望下去。
看著樓下的喧鬧,方柳悠悠道:「看來世人皆喜歡看少年意氣金榜題名,春風得意馬蹄疾。可惜加開恩科後,已然入了秋。」
聞行道冷聲道:「我怎麽記得那未來的狀元不會騎馬。」
方柳不覺有些好笑:「的確不會,聞大俠居然還記得。」
聞行道默而不語。
當初和方柳一行人趕路,為了加快速度,他提出過全員騎馬的建議,當時的方柳卻拒絕了,原因是顧擇齡未曾騎過馬。與其說聞行道還記得姓顧的不會騎馬,不如說他不知不覺記下了方柳說過的每一句話。
「既然不會,便總要學。」方柳雲淡風輕道,「顧擇齡原先酒也不喝,如今還不是能與你我小酌一二。」
聞行道:「方莊主對他了解得還真多。」
聞行道話中有話,竟還藏著一股子酸味。他本人或許尚未曾察覺,方柳倒是通過粉箋一事的試探,逐漸洞悉。
「大概因為對方坦誠。」方柳看向聞行道,故意說道,「聞大俠藏的太深,想了解可不容易。」
聞行道便不再言語,怕又被方柳牽著鼻子走。
正當此時,街市上更嘈雜了些,原來是狀元一行人馬走到了這條街上。
遠遠地望去,打頭的是走在前方旗鼓開路的侍從,他們都係了大紅色的絨花,敲鑼打鼓好不熱鬧。跟在他們身後騎著馬的,便是此次殿試的三鼎甲。
顧擇齡不負眾望是頭名,年紀輕輕的狀元郎頭戴烏紗帽,身穿紅袍腳跨高馬,手捧皇榜聖詔,前唿後擁風光過市。
跟在他身後的榜眼和探花同樣風光,都身穿禦賜的官帽和衣裳,春風滿麵。
都說那探花郎會欽點進士中容貌最盛之人,今朝的探花的確年輕端正,卻比不上走在前頭的狀元郎俊俏清朗。榜眼則是一位三十多歲的男人,不如何矚目。
街市兩旁的夫人和少女手中拿著花,砸向騎馬而過的三鼎甲,歡唿雀躍之聲此起彼伏。其中,身上被砸花最多的,自然便是今朝狀元。
隻見那狀元郎騎馬的動作生疏卻穩當,他目視前方昂首闊胸,儒雅俊朗之餘,笑起來還有些靦腆,似乎不太適應此等眾人追捧的盛況。
見此情景,路人便愈發熱切地往他身上扔花。
方柳撐著臉頰打量遠處動靜,見狀打趣道:「果真這幾類人最容易讓閨中少女情竇初開。」
聞行道便問:「哪幾類?」
「聞大俠不讀話本的麽。」方柳勾唇,「自然是少年將軍、新科狀元、仗義遊俠之類。」
聞行道:「確實不知。」
方柳打趣道:「說起來,聞大俠還能占其中一樣。」
聞行道:「方莊主亦然。」
金科進士的高頭大馬逐漸走近,酒館下麵的人群越發喧鬧。方柳搖搖看著那些人馬,卻似乎未將那些人群與喧囂放進眼中,眸底唯有一汪冷冽無波的清泉。
他緩緩說道:「當然,除了這些功成名就的,還有什麽懷才不遇的書生,身負血海深仇之人……也極其受歡迎。」
身負血海深仇之人,幾乎便是在指名道姓說聞行道。
聞行道雖聽懂了,也隻當做不知:「方莊主倒是十分了解。」
方柳:「手下的丫頭有段時間喜歡研究這個。」
聞行道:「原來如此。」
方柳未再與他閑聊,一來怠於開口,二來那遊街的人馬正逐漸走近。
真如聞行道所言,他們這段時間,竟是時常看遊街,先是花魁後是狀元,總坐在高處俯瞰下方的喧譁人群。
鑼鼓聲漸近,高頭馬上的清俊狀元郎開始左顧右盼,似乎在尋找什麽。
他拿下肩上的花,抬首尋找,終於對上了一雙極其漂亮的眼。
——是意中人。
狀元郎便在眾人的簇擁中,凝視著窗內的人,緩緩笑了出來,發自內心。
漸漸地,往他身上砸花的行人也意識到了狀元心不在焉,不知在思誰念誰。看客順著他的目光四處張望,還真有幾人尋到了方柳的身影,望見那絕世之人,登時也心神不寧起來。
方柳便無趣地撐著臉,在他路過酒館正下方時,無聲用口型對他說了句話。
——狀元郎,看我做什麽。
顧擇齡先是慌亂了一瞬,而後展顏而笑,仍定定地尋找方柳的雙眼。待到駕馬走過酒館,實在看不到了,這才依依不捨地收迴目光,朝著皇榜昭示處繼續前行。
金秋時節,他皇榜高中,方公子看他騎馬而過。
再沒有比這更好的事。
————
自顧擇齡高中之後,便忙了起來,官場上關係錯綜複雜,作為新科狀元自然無法置身事外。
因此,之後的一段時日,他都沒能再與方柳見過麵。無奈之下,隻有托準備返鄉的張園景與陸超,給方柳捎了一封信件。
聞行道聽見「遊街」二字,眼神冷了一瞬,後又恢復往常的平靜,看向了窗外。
街市上的行人駐足兩旁,正興奮地張望著,熱鬧極了。他們所在的酒館,是從皇宮到放榜處的必經之路,因此狀元等人遊街也將經過此處。
街尾漸漸浮現高頭大馬的模糊影子——想來金殿內已經傳臚唱名,欽點了狀元、榜眼、探花,將要遊街了。
方柳和聞行道身在二樓,從窗口望下去。
看著樓下的喧鬧,方柳悠悠道:「看來世人皆喜歡看少年意氣金榜題名,春風得意馬蹄疾。可惜加開恩科後,已然入了秋。」
聞行道冷聲道:「我怎麽記得那未來的狀元不會騎馬。」
方柳不覺有些好笑:「的確不會,聞大俠居然還記得。」
聞行道默而不語。
當初和方柳一行人趕路,為了加快速度,他提出過全員騎馬的建議,當時的方柳卻拒絕了,原因是顧擇齡未曾騎過馬。與其說聞行道還記得姓顧的不會騎馬,不如說他不知不覺記下了方柳說過的每一句話。
「既然不會,便總要學。」方柳雲淡風輕道,「顧擇齡原先酒也不喝,如今還不是能與你我小酌一二。」
聞行道:「方莊主對他了解得還真多。」
聞行道話中有話,竟還藏著一股子酸味。他本人或許尚未曾察覺,方柳倒是通過粉箋一事的試探,逐漸洞悉。
「大概因為對方坦誠。」方柳看向聞行道,故意說道,「聞大俠藏的太深,想了解可不容易。」
聞行道便不再言語,怕又被方柳牽著鼻子走。
正當此時,街市上更嘈雜了些,原來是狀元一行人馬走到了這條街上。
遠遠地望去,打頭的是走在前方旗鼓開路的侍從,他們都係了大紅色的絨花,敲鑼打鼓好不熱鬧。跟在他們身後騎著馬的,便是此次殿試的三鼎甲。
顧擇齡不負眾望是頭名,年紀輕輕的狀元郎頭戴烏紗帽,身穿紅袍腳跨高馬,手捧皇榜聖詔,前唿後擁風光過市。
跟在他身後的榜眼和探花同樣風光,都身穿禦賜的官帽和衣裳,春風滿麵。
都說那探花郎會欽點進士中容貌最盛之人,今朝的探花的確年輕端正,卻比不上走在前頭的狀元郎俊俏清朗。榜眼則是一位三十多歲的男人,不如何矚目。
街市兩旁的夫人和少女手中拿著花,砸向騎馬而過的三鼎甲,歡唿雀躍之聲此起彼伏。其中,身上被砸花最多的,自然便是今朝狀元。
隻見那狀元郎騎馬的動作生疏卻穩當,他目視前方昂首闊胸,儒雅俊朗之餘,笑起來還有些靦腆,似乎不太適應此等眾人追捧的盛況。
見此情景,路人便愈發熱切地往他身上扔花。
方柳撐著臉頰打量遠處動靜,見狀打趣道:「果真這幾類人最容易讓閨中少女情竇初開。」
聞行道便問:「哪幾類?」
「聞大俠不讀話本的麽。」方柳勾唇,「自然是少年將軍、新科狀元、仗義遊俠之類。」
聞行道:「確實不知。」
方柳打趣道:「說起來,聞大俠還能占其中一樣。」
聞行道:「方莊主亦然。」
金科進士的高頭大馬逐漸走近,酒館下麵的人群越發喧鬧。方柳搖搖看著那些人馬,卻似乎未將那些人群與喧囂放進眼中,眸底唯有一汪冷冽無波的清泉。
他緩緩說道:「當然,除了這些功成名就的,還有什麽懷才不遇的書生,身負血海深仇之人……也極其受歡迎。」
身負血海深仇之人,幾乎便是在指名道姓說聞行道。
聞行道雖聽懂了,也隻當做不知:「方莊主倒是十分了解。」
方柳:「手下的丫頭有段時間喜歡研究這個。」
聞行道:「原來如此。」
方柳未再與他閑聊,一來怠於開口,二來那遊街的人馬正逐漸走近。
真如聞行道所言,他們這段時間,竟是時常看遊街,先是花魁後是狀元,總坐在高處俯瞰下方的喧譁人群。
鑼鼓聲漸近,高頭馬上的清俊狀元郎開始左顧右盼,似乎在尋找什麽。
他拿下肩上的花,抬首尋找,終於對上了一雙極其漂亮的眼。
——是意中人。
狀元郎便在眾人的簇擁中,凝視著窗內的人,緩緩笑了出來,發自內心。
漸漸地,往他身上砸花的行人也意識到了狀元心不在焉,不知在思誰念誰。看客順著他的目光四處張望,還真有幾人尋到了方柳的身影,望見那絕世之人,登時也心神不寧起來。
方柳便無趣地撐著臉,在他路過酒館正下方時,無聲用口型對他說了句話。
——狀元郎,看我做什麽。
顧擇齡先是慌亂了一瞬,而後展顏而笑,仍定定地尋找方柳的雙眼。待到駕馬走過酒館,實在看不到了,這才依依不捨地收迴目光,朝著皇榜昭示處繼續前行。
金秋時節,他皇榜高中,方公子看他騎馬而過。
再沒有比這更好的事。
————
自顧擇齡高中之後,便忙了起來,官場上關係錯綜複雜,作為新科狀元自然無法置身事外。
因此,之後的一段時日,他都沒能再與方柳見過麵。無奈之下,隻有托準備返鄉的張園景與陸超,給方柳捎了一封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