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行道便引著他在武林盟內信步閑逛,一路前往演武場。
兩人一前一後地走著,彼此之間話不多,隻聞行道偶爾會介紹兩句。但凡方柳不問,他便都簡略一筆帶過,態度可謂是不熱心也不怠慢。
逛了一圈之後,便來到了演武場。
武林盟的弟子訓練時,時常被人參觀,甚至也會有其他門派的專門來瞧,被人圍觀倒也不是什麽奇事。除了那些練了不傳秘籍的,都大大方方在演武場操練,你來我往的切磋。
方柳瞧了片刻,說:「武林盟中的弟子,倒是個個氣勢抖擻。」
聞行道便說:「比不上蕭然山莊。」
一般人聽到這樣恭維吹捧的話,定要推辭後,再互相奉承一番。
但方柳不與他虛與委蛇地寒暄,直說:「若我未曾記錯的話,聞大俠似乎並沒有見過幾個我蕭然山莊的弟子罷?」
竟是一點也不在乎人情往來之道。
方柳當然不是什麽都不懂的愣頭青,他既然如此問,便是怠於與聞行道做那麵子功夫。
他不按套路出牌,聞行道隻能見招拆招,冷靜分析說:「方莊主手段高明、武功深厚,培養出的弟子自然差不了。」
方柳不置可否,目光放在不遠處正在耍長槍的弟子身上,淡淡道:「聞大俠倒是很會說話和做人,可惜的是每次誇人的時候,全沒有半點真心實意。」
聞行道一臉平靜:「是麽。」
「不如去照照鏡子。」方柳建議他,「一看便知。」
「倒也不必。」聞行道板著一張英俊非常的麵容,「聞某不太在意這張臉上的表情。」
「聞大俠說的是。」方柳道,「話說一旦出口,表情能不能讓人信服反而沒那麽重要,隻看對方願不願意信了。」
聞行道:「那方莊主願意信麽。」
方柳:「聞大俠自己說呢?」
方柳與人閑聊時,言語中總有一股隨性散漫的腔調,悠悠然且洋洋盈耳,令與他談話者不自覺放下心防,聽之任之。
可聞行道早有防備。
無人知曉,他偶爾會想起初見時,方柳於瀟瀟雨中撐傘的朦朧身影。
隨後便想起淩晨被叫去賞月時,他月下的側顏;想起他神情散漫地笑說「栽花需捧泥」,便讓素白纖長的手指染了點點泥汙;想起他的隨性與善變;想起他的抬眸與上揚的唇角……最後想起他拉弓時射出的利箭,箭箭驚魂,月夜篝火中破風而去。
一旦想起一次,他便自省一次。
——看看那些戀慕者的下場。
故而心防甚高。
聞行道搖頭,跳過了這個問題:「方莊主可對雁山鎮感興趣?」
方柳抬眸:「怎麽?」
聞行道:「聽說方莊主一路前來,路遇城鎮時常駐足。」
方柳便懂了他的意思。
時常駐足,那是聞行道與他們同行之前的事了。之後,一行人馬趕路的速度便快了不少,停下的時間自然也不多了。
聞行道這是在感謝他的配合,想彌補不成?
「不必了。」方柳搖首,「與你一同閑逛,實在無趣得緊。」
聞行道:「方莊主的意思是?」
方柳輕揚下頜,瞧了眼人群中一直在耍槍的那名弟子:「不如讓他做這東道主。」
聞行道順著他的視線看去,看到那長相忠厚、皮膚黝黑的少年之後,雙眼微微斂起,沒有說話。
他懷疑方柳是故意而為之。
因為那人是武林盟中的重要弟子——武林盟主郭征的兒子,郭山。
郭盟主中毒之後,盟中之人求藥的求藥、料理事務的料理事務,監督弟子練功的事,便落在了郭山的身上。
但郭山也不過是個十八歲的少年人,自己的功夫尚要磨礪,所以與其說是督促、管理其餘弟子練武,不如說是和他們一起練武,並將他們的情況及時匯報給各位長老。
郭山和郭琦兒這一子一女,皆沒有繼承到郭征的武學天賦。
盡管郭山平日練武十分刻苦,在一眾弟子中卻隻處在中上上之流,雖算不上差,可作為盟主之子,卻難當大任。郭琦兒年紀小,隻在中下,因為大家都讓著她的緣故,還當自己很厲害,總是揚言要外出遊歷江湖。
幸而郭山性格忠善,倒是很得弟子們親待。
聞行道不信方柳隻是隨手點兵。
郭山在那一眾弟子中並不出眾,長得人高馬大的不止他一個人,且他既不是武功最強勁的,也不是長相最出色的。一眼看去,隻皮膚黝黑這點還算顯眼,實在難以令人將目光停在他身上。
憑藉直覺,聞行道認為方柳早就對武林盟中的重要人物了如指掌,他來之前應該就做了準備。
聞行道緘默片刻。
方柳笑了:「怎麽,不可?」
聞行道答非所問:「他還要練武。」
方柳毫不介意:「那就等他練武結束。」
「看來,方莊主不趕時間。」
「我既是來做客,還趕什麽時間?」
倒是郭山看到他們,放下長槍走了過來,問好道:「大師兄,這位是?」
方才他們那群弟子就在討論了,究竟是何方來的貴客,這般清貴絕艷,讓許多弟子都心思翩翩,無心練武了。
過了片刻,郭山竟然發現那貴客在看自己,然後和大師兄隨意聊著天,似乎就是在說自己。這讓他不禁有些束手束腳起來,便鬥膽走過來問問情況。
兩人一前一後地走著,彼此之間話不多,隻聞行道偶爾會介紹兩句。但凡方柳不問,他便都簡略一筆帶過,態度可謂是不熱心也不怠慢。
逛了一圈之後,便來到了演武場。
武林盟的弟子訓練時,時常被人參觀,甚至也會有其他門派的專門來瞧,被人圍觀倒也不是什麽奇事。除了那些練了不傳秘籍的,都大大方方在演武場操練,你來我往的切磋。
方柳瞧了片刻,說:「武林盟中的弟子,倒是個個氣勢抖擻。」
聞行道便說:「比不上蕭然山莊。」
一般人聽到這樣恭維吹捧的話,定要推辭後,再互相奉承一番。
但方柳不與他虛與委蛇地寒暄,直說:「若我未曾記錯的話,聞大俠似乎並沒有見過幾個我蕭然山莊的弟子罷?」
竟是一點也不在乎人情往來之道。
方柳當然不是什麽都不懂的愣頭青,他既然如此問,便是怠於與聞行道做那麵子功夫。
他不按套路出牌,聞行道隻能見招拆招,冷靜分析說:「方莊主手段高明、武功深厚,培養出的弟子自然差不了。」
方柳不置可否,目光放在不遠處正在耍長槍的弟子身上,淡淡道:「聞大俠倒是很會說話和做人,可惜的是每次誇人的時候,全沒有半點真心實意。」
聞行道一臉平靜:「是麽。」
「不如去照照鏡子。」方柳建議他,「一看便知。」
「倒也不必。」聞行道板著一張英俊非常的麵容,「聞某不太在意這張臉上的表情。」
「聞大俠說的是。」方柳道,「話說一旦出口,表情能不能讓人信服反而沒那麽重要,隻看對方願不願意信了。」
聞行道:「那方莊主願意信麽。」
方柳:「聞大俠自己說呢?」
方柳與人閑聊時,言語中總有一股隨性散漫的腔調,悠悠然且洋洋盈耳,令與他談話者不自覺放下心防,聽之任之。
可聞行道早有防備。
無人知曉,他偶爾會想起初見時,方柳於瀟瀟雨中撐傘的朦朧身影。
隨後便想起淩晨被叫去賞月時,他月下的側顏;想起他神情散漫地笑說「栽花需捧泥」,便讓素白纖長的手指染了點點泥汙;想起他的隨性與善變;想起他的抬眸與上揚的唇角……最後想起他拉弓時射出的利箭,箭箭驚魂,月夜篝火中破風而去。
一旦想起一次,他便自省一次。
——看看那些戀慕者的下場。
故而心防甚高。
聞行道搖頭,跳過了這個問題:「方莊主可對雁山鎮感興趣?」
方柳抬眸:「怎麽?」
聞行道:「聽說方莊主一路前來,路遇城鎮時常駐足。」
方柳便懂了他的意思。
時常駐足,那是聞行道與他們同行之前的事了。之後,一行人馬趕路的速度便快了不少,停下的時間自然也不多了。
聞行道這是在感謝他的配合,想彌補不成?
「不必了。」方柳搖首,「與你一同閑逛,實在無趣得緊。」
聞行道:「方莊主的意思是?」
方柳輕揚下頜,瞧了眼人群中一直在耍槍的那名弟子:「不如讓他做這東道主。」
聞行道順著他的視線看去,看到那長相忠厚、皮膚黝黑的少年之後,雙眼微微斂起,沒有說話。
他懷疑方柳是故意而為之。
因為那人是武林盟中的重要弟子——武林盟主郭征的兒子,郭山。
郭盟主中毒之後,盟中之人求藥的求藥、料理事務的料理事務,監督弟子練功的事,便落在了郭山的身上。
但郭山也不過是個十八歲的少年人,自己的功夫尚要磨礪,所以與其說是督促、管理其餘弟子練武,不如說是和他們一起練武,並將他們的情況及時匯報給各位長老。
郭山和郭琦兒這一子一女,皆沒有繼承到郭征的武學天賦。
盡管郭山平日練武十分刻苦,在一眾弟子中卻隻處在中上上之流,雖算不上差,可作為盟主之子,卻難當大任。郭琦兒年紀小,隻在中下,因為大家都讓著她的緣故,還當自己很厲害,總是揚言要外出遊歷江湖。
幸而郭山性格忠善,倒是很得弟子們親待。
聞行道不信方柳隻是隨手點兵。
郭山在那一眾弟子中並不出眾,長得人高馬大的不止他一個人,且他既不是武功最強勁的,也不是長相最出色的。一眼看去,隻皮膚黝黑這點還算顯眼,實在難以令人將目光停在他身上。
憑藉直覺,聞行道認為方柳早就對武林盟中的重要人物了如指掌,他來之前應該就做了準備。
聞行道緘默片刻。
方柳笑了:「怎麽,不可?」
聞行道答非所問:「他還要練武。」
方柳毫不介意:「那就等他練武結束。」
「看來,方莊主不趕時間。」
「我既是來做客,還趕什麽時間?」
倒是郭山看到他們,放下長槍走了過來,問好道:「大師兄,這位是?」
方才他們那群弟子就在討論了,究竟是何方來的貴客,這般清貴絕艷,讓許多弟子都心思翩翩,無心練武了。
過了片刻,郭山竟然發現那貴客在看自己,然後和大師兄隨意聊著天,似乎就是在說自己。這讓他不禁有些束手束腳起來,便鬥膽走過來問問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