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內風雨如晦,昭武門的守衛於雷鳴中驚聞由遠及近的馬蹄聲,冒著大雨提燈上前,高聲質問:「宮闈禁地,誰人敢擅闖?」
為首的精兵騎著高頭駿馬,揚手出示帝王欽賜的令牌:「聖上迴宮,還不速速開門相迎!」
守衛大驚,借雨中微弱的燈光,瞧見了停在宮道上的皇帝禦駕,當即顧不上查驗令牌的真偽,趕緊連滾帶爬地上前開宮門。
宮門大敞後,開道的騎兵並未停留,如一陣風似的馳過,緊隨其後則是黑壓壓的鐵衛,聲響浩大,勢若雷霆,連地麵都要為之震動。
帝王迴歸,整座皇宮從夜色中醒來,火光與燈光照亮雨幕,無數侍官和衛尉於宣政殿前會聚相迎。
……
高逢已經等候了半夜,終於聽得隨從來報,一張陰冷的麵孔浮現成竹在胸之色。
他施施然從宮殿中走出,身後是佩刀隨行的金翎衛正使,在高聳的漢白玉階上站定。隔著一簾驚風驟雨,與中庭內被重重精兵拱衛,步下馬車的皇帝對視。
宣政殿外空闊無垠,唯有大雨如注,轉瞬打濕外袍。這一帝一相遙遙對立,旁側各有侍衛僕從環繞,竟突兀有了幾分劍拔弩張之態。
蕭元征冷然望著台階上的人,問:「高相這是何意?」
「何意?」高逢哈哈一笑,像是聽見了什麽荒唐話,「聖上深謀遠慮,怎麽到了這時候,反倒問起我來了。」
仿佛要扯破兩波人馬間最後一層虛假的表象一般,話音還未落下,宮外陡然升起火光,染紅半邊天幕。廝殺聲、兵戈相撞聲越過高牆,伴著轟然炸開的雷鳴,在整片中庭迴響。
已經到了這等地步,庭中眾人哪裏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周邊的宮侍紛紛迎頭拜倒,戰戰兢兢,渾身顫抖。從宮門隨禦駕而來的禁衛勃然變色,上前拔出刀刃,怒斥道:「放肆!高丞相,你是想做那萬人唾棄的亂臣賊子嗎!」
迎著眾人或憤怒,或驚懼的目光,高逢緩緩從玉階上走下。
雨水很快浸透他的冠服,他也全然不在意,一雙蒼老渾濁的眼眸已然被壓倒一切的振奮占據。
他居高臨下地站在宣政殿前,隻要想到自己成為此間主人的場景,就激動得脊背隱隱戰慄。
「古來盡是成者王,敗者寇。」高逢眼中精光閃爍,「史書如何,俱由得權者書寫,何須擔心後世罵名!」
「你……!」
禁衛統領沒想到他能把造反一事說得如此冠冕堂皇,一時氣急攻心,餘光瞥見他背後沉默不語的齊正使,更是怒意翻湧,高聲叱罵:「齊大人,你身為金翎衛正使,理應行拱衛天子之責,如今與亂臣謀逆混於一黨,難道忘了先帝曾經的囑託,要行那背信棄義,狼心狗肺之事麽!」
在入金翎衛之前,齊正使也曾在禁軍供職過,麵對往昔同僚的指責,不免臉紅耳熱,顏麵無光,隻好把頭轉過去,當作沒有聽見。
「齊正使洞察世事,慧眼如炬,我瞧是諸位看不明白啊。」
高逢搖頭詭笑了一聲,在隔著幾丈遠的地方停下腳步,點了點禦駕旁的蕭元征。
「諸位將領的忠君之心,本相見識了。隻是你們忠的君,是否還是原來的君,你們就能確定嗎?」
他這話說得十分蹊蹺,禁衛統領起初皺起眉,麵露疑惑,不消片刻就想到了近來臨安甚囂塵上的傳聞,登時臉色變換了一番,喝道:「大膽,休要胡言亂語!」
然而禁軍久居京內,不少人都是高門世家子弟,曾受家中長輩對此事的警醒,聽言紛紛有些動搖起來,不自覺將目光投向立於人群中心的皇帝。
驟雨之中,蕭元征披風盡濕。
他沉沉望著台階上的高逢,像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觀一出鬧劇,並無開口的意思。
高逢自以為占據上風,笑容愈發擴大,指著東麵燈火葳蕤的長樂宮,一語激起千層浪:「真正的聖上在數月前已然病重,代為出巡北境的是個掩人耳目的冒牌貨。」
他擲地有聲道:「今夜之事,滿宮皆知……若非事實如此,太後身為聖上生身母親,怎會謀害自己的親子!」
—
與此同時的北境,嘉陵關。
暮色蒼茫,守將在城牆上舉目遠眺許久,隻見晉軍左右兩翼簇著中軍,鐵蹄滾滾,勢不可當。兵陣裏亮光的星星點點,幾乎連成一片火海,照明了空中張揚的旌旗。
關外的晉軍已經按兵不動多日,這時驟然反撲,值守城門樓的兵卒見之大驚,連忙請示守將:「大人,是敵襲!可要點兵出城迎戰?」
嘉陵關如今的守將姓鍾,原本不是戍北軍中兵士,而是蕭元景受罰禁閉在王府之後,從沂郡守備軍裏臨時提拔。
他早就被高家打點買通,知道今晚有此一役,因而並不慌亂。麵上裝作沉著冷靜,命兵卒趕緊去傳令各大營,待對方剛轉身,便抽出腰間匕首,一刀了結了他性命。
兵卒震驚睜大了眼,靠著城垛倒下了。
守將把屍體一腳踢到一邊,眼底閃過狠毒的光,吩咐心腹道:「快去開城門,把晉軍放進來!」
……
嘉陵關的城門已有百年之數,伴隨守衛一聲令下,千斤閘轟然向上吊起,沂郡城內的景象逐漸顯露無遺。
這座晉人歷經兩朝,仍然久攻不下的城池,終於在寒夜裏展現出了原本的麵目。
為首的精兵騎著高頭駿馬,揚手出示帝王欽賜的令牌:「聖上迴宮,還不速速開門相迎!」
守衛大驚,借雨中微弱的燈光,瞧見了停在宮道上的皇帝禦駕,當即顧不上查驗令牌的真偽,趕緊連滾帶爬地上前開宮門。
宮門大敞後,開道的騎兵並未停留,如一陣風似的馳過,緊隨其後則是黑壓壓的鐵衛,聲響浩大,勢若雷霆,連地麵都要為之震動。
帝王迴歸,整座皇宮從夜色中醒來,火光與燈光照亮雨幕,無數侍官和衛尉於宣政殿前會聚相迎。
……
高逢已經等候了半夜,終於聽得隨從來報,一張陰冷的麵孔浮現成竹在胸之色。
他施施然從宮殿中走出,身後是佩刀隨行的金翎衛正使,在高聳的漢白玉階上站定。隔著一簾驚風驟雨,與中庭內被重重精兵拱衛,步下馬車的皇帝對視。
宣政殿外空闊無垠,唯有大雨如注,轉瞬打濕外袍。這一帝一相遙遙對立,旁側各有侍衛僕從環繞,竟突兀有了幾分劍拔弩張之態。
蕭元征冷然望著台階上的人,問:「高相這是何意?」
「何意?」高逢哈哈一笑,像是聽見了什麽荒唐話,「聖上深謀遠慮,怎麽到了這時候,反倒問起我來了。」
仿佛要扯破兩波人馬間最後一層虛假的表象一般,話音還未落下,宮外陡然升起火光,染紅半邊天幕。廝殺聲、兵戈相撞聲越過高牆,伴著轟然炸開的雷鳴,在整片中庭迴響。
已經到了這等地步,庭中眾人哪裏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周邊的宮侍紛紛迎頭拜倒,戰戰兢兢,渾身顫抖。從宮門隨禦駕而來的禁衛勃然變色,上前拔出刀刃,怒斥道:「放肆!高丞相,你是想做那萬人唾棄的亂臣賊子嗎!」
迎著眾人或憤怒,或驚懼的目光,高逢緩緩從玉階上走下。
雨水很快浸透他的冠服,他也全然不在意,一雙蒼老渾濁的眼眸已然被壓倒一切的振奮占據。
他居高臨下地站在宣政殿前,隻要想到自己成為此間主人的場景,就激動得脊背隱隱戰慄。
「古來盡是成者王,敗者寇。」高逢眼中精光閃爍,「史書如何,俱由得權者書寫,何須擔心後世罵名!」
「你……!」
禁衛統領沒想到他能把造反一事說得如此冠冕堂皇,一時氣急攻心,餘光瞥見他背後沉默不語的齊正使,更是怒意翻湧,高聲叱罵:「齊大人,你身為金翎衛正使,理應行拱衛天子之責,如今與亂臣謀逆混於一黨,難道忘了先帝曾經的囑託,要行那背信棄義,狼心狗肺之事麽!」
在入金翎衛之前,齊正使也曾在禁軍供職過,麵對往昔同僚的指責,不免臉紅耳熱,顏麵無光,隻好把頭轉過去,當作沒有聽見。
「齊正使洞察世事,慧眼如炬,我瞧是諸位看不明白啊。」
高逢搖頭詭笑了一聲,在隔著幾丈遠的地方停下腳步,點了點禦駕旁的蕭元征。
「諸位將領的忠君之心,本相見識了。隻是你們忠的君,是否還是原來的君,你們就能確定嗎?」
他這話說得十分蹊蹺,禁衛統領起初皺起眉,麵露疑惑,不消片刻就想到了近來臨安甚囂塵上的傳聞,登時臉色變換了一番,喝道:「大膽,休要胡言亂語!」
然而禁軍久居京內,不少人都是高門世家子弟,曾受家中長輩對此事的警醒,聽言紛紛有些動搖起來,不自覺將目光投向立於人群中心的皇帝。
驟雨之中,蕭元征披風盡濕。
他沉沉望著台階上的高逢,像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觀一出鬧劇,並無開口的意思。
高逢自以為占據上風,笑容愈發擴大,指著東麵燈火葳蕤的長樂宮,一語激起千層浪:「真正的聖上在數月前已然病重,代為出巡北境的是個掩人耳目的冒牌貨。」
他擲地有聲道:「今夜之事,滿宮皆知……若非事實如此,太後身為聖上生身母親,怎會謀害自己的親子!」
—
與此同時的北境,嘉陵關。
暮色蒼茫,守將在城牆上舉目遠眺許久,隻見晉軍左右兩翼簇著中軍,鐵蹄滾滾,勢不可當。兵陣裏亮光的星星點點,幾乎連成一片火海,照明了空中張揚的旌旗。
關外的晉軍已經按兵不動多日,這時驟然反撲,值守城門樓的兵卒見之大驚,連忙請示守將:「大人,是敵襲!可要點兵出城迎戰?」
嘉陵關如今的守將姓鍾,原本不是戍北軍中兵士,而是蕭元景受罰禁閉在王府之後,從沂郡守備軍裏臨時提拔。
他早就被高家打點買通,知道今晚有此一役,因而並不慌亂。麵上裝作沉著冷靜,命兵卒趕緊去傳令各大營,待對方剛轉身,便抽出腰間匕首,一刀了結了他性命。
兵卒震驚睜大了眼,靠著城垛倒下了。
守將把屍體一腳踢到一邊,眼底閃過狠毒的光,吩咐心腹道:「快去開城門,把晉軍放進來!」
……
嘉陵關的城門已有百年之數,伴隨守衛一聲令下,千斤閘轟然向上吊起,沂郡城內的景象逐漸顯露無遺。
這座晉人歷經兩朝,仍然久攻不下的城池,終於在寒夜裏展現出了原本的麵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