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的人一多難免七嘴八舌,晉帝叫他們鬧得心煩,揮手示意安靜,又看向右下首著靛青官服,闔著眼一言不發的老者,道:「他們說的,邱卿怎麽看?」
聽到皇帝發話,其他人隻好閉上嘴,把目光投向文臣最前頭站著的白髮老者。
此人正是榮貴妃之父,先後歷經兩朝的老臣邱韋邱閣老,在朝中的地位舉足輕重。盡管歲數已近古稀,瞧上去仍然精瘦矍鑠,甚至狀態比龍椅上的晉帝好上不少。
被皇帝點了名,邱韋恭順出列,掩去眼底掠過的精光,拱手道:「會試三年才舉辦一次,非同兒戲,陛下還是周全些為好。」
「……」
晉帝聽了,沒有立刻答覆。
他渾濁的眼珠轉了一圈,將底下朝臣或緊張、或憂慮的反應盡收眼底,目光最後落在左下首垂著頭,神色隱忍不滿的太子身上,哼笑一聲,心道還是年輕沉不住氣。
一轉念又想到此前常貴來報,太子這些天新納一名孌寵,正是新鮮熱乎的時候,不僅一擲千金為其尋了外地的名廚過來,還日日在那溫柔鄉裏作樂,連政務都懶怠了,一副被迷得神魂顛倒的荒唐樣。
如果放在別處,做父親的少不了生氣敲打兒子一番,但晉帝又不一樣,他巴不得太子玩物喪誌,驕奢淫逸,方便操控。
想起在北境手握重兵的孟氏,他的眼裏閃過忌憚,心底盤算片刻,和顏悅色道:「閣老說的不錯,崔卿這些年為朝事夙興夜寐,操勞甚多,有個人分擔也是好的。」
崔郢冷哼一聲,不接茬了。
說完又看向魏王:「魏王年紀不小了,是該當一番大事了。此事就交由你去辦吧。」
魏王上朝前得過邱韋提點,屏息凝神站在外祖後頭,生怕出了差錯,直到皇帝金口玉言把事敲定下來,才臉上一喜,暗自得意地瞧了眼另一側的太子,上前應承道:「兒臣定不負父皇期許!」
—
散朝之後,梁承驍沒有立刻離宮,而是屏退左右,在前廷走了走。
待行至一處無人的宮廊時,一個相貌端正的小太監抱著拂塵,從拐角繞出來,見到他低聲喊:「殿下。」
梁承驍免了他的禮,問:「最近宮內有無異常?」
這小內侍正是禦前大太監安公公的徒弟,名喚來喜,平日跟著師傅鞍前馬後地伺候皇帝,前朝後宮的事都摸得一清二楚,是太子放在宮裏的暗樁之一。
來喜機警地掃視一圈周圍,見四下無人後,才恭敬道:「其他倒是沒有。陛下每日下了朝之後,就是宣召那些道士,修習做法,服用丹藥,偶爾才去後宮轉轉。」
「兩日前常公公來見陛下,匯報東宮的事,奴才借倒茶悄悄進去聽了一迴,聽他說您……偏幸孌寵,行事十分荒唐。」
說到後半句時,饒是他心底也有些不忿,頓了頓,暗自抬頭去瞧太子爺的表情,卻看梁承驍神色鎮定,一副早有預料的模樣:「皇帝什麽反應?」
來喜迴想了下:「陛下好像沒什麽不高興的表現,叫人賞賜了常公公,就把他遣迴東宮了。」
正好說到了這裏,他躊躇了一會兒,忍不住道:「殿下,您既然知道常公公是……為何不尋個由頭將人處置了,何必留著他多生事端。」
「生事端?」梁承驍重複一遍,意味不明地諷笑,「孤還愁他不向皇帝匯報呢。」
來喜愣了愣,趕緊低下頭:「是奴才蠢笨,不懂殿下深意。」
他此番溜出來,是湊了皇帝身邊換值的空當,時間並不長,很快就要迴去復命,將宮中情況揀著緊要的稟報了之後,便等著太子的指示。
宮裏的事,梁承驍大致有數。這些年他刻意藏拙,為的就是降低皇帝的警惕,另一麵將內宮中的人逐步置換成自己的心腹——誰也沒規定隻能螳螂捕蟬,不許黃雀在後。
想起早朝上發生的事,梁承驍忖度了片刻,吩咐來喜:「如果邱韋單獨進宮麵聖,立刻派人傳信給孤。」
來喜連忙應了是。
梁承驍嗯了一聲,正打算離開時,步子忽然頓了下,偏頭問:「景恆宮怎麽樣了。」
景恆宮是歷朝皇後的居所,如今正住著太子的生母孟氏。
太子和皇後不算親近,也不像魏王時常進宮請安,但每次問及宮裏事,總會關心一句皇後娘娘的情況。
來喜知道他還是掛心孟皇後的身體的,忙說:「奴才派人盯著呢,娘娘其他都好,就是常犯老毛病,這麽多帖藥下去也不見好轉。」
停了下,又小心翼翼道:「於太醫給開的方子,奴才都按您的吩咐另找大夫瞧了,都說是沒問題的。您說這……」
不用他多言,暗部早就通過各種手段驗證過,皇後服用的藥物沒有任何不對,隻是不知出於什麽原因,孟氏一直久病不愈。
聞言,梁承驍擰起眉,原本想說過幾天他親自去看看,話到嘴邊,忽然想起了如今在翠玉軒的人。
紀聞說過,謝南枝無論對醫還是對毒,都有不小的造詣。
他能一眼認出阿紅花,沒準也能看出孟氏病情的不對。
於是他沉吟了一瞬,道:「把藥方謄抄一遍,找機會交給影衛,孤另有安排。」
—
書棋從外麵迴來,就看院門口圍著幾個清秀宮女,明麵上做著自己的活,餘光卻有意無意往院子裏瞟,偶爾相互私語,麵頰羞得緋紅。
聽到皇帝發話,其他人隻好閉上嘴,把目光投向文臣最前頭站著的白髮老者。
此人正是榮貴妃之父,先後歷經兩朝的老臣邱韋邱閣老,在朝中的地位舉足輕重。盡管歲數已近古稀,瞧上去仍然精瘦矍鑠,甚至狀態比龍椅上的晉帝好上不少。
被皇帝點了名,邱韋恭順出列,掩去眼底掠過的精光,拱手道:「會試三年才舉辦一次,非同兒戲,陛下還是周全些為好。」
「……」
晉帝聽了,沒有立刻答覆。
他渾濁的眼珠轉了一圈,將底下朝臣或緊張、或憂慮的反應盡收眼底,目光最後落在左下首垂著頭,神色隱忍不滿的太子身上,哼笑一聲,心道還是年輕沉不住氣。
一轉念又想到此前常貴來報,太子這些天新納一名孌寵,正是新鮮熱乎的時候,不僅一擲千金為其尋了外地的名廚過來,還日日在那溫柔鄉裏作樂,連政務都懶怠了,一副被迷得神魂顛倒的荒唐樣。
如果放在別處,做父親的少不了生氣敲打兒子一番,但晉帝又不一樣,他巴不得太子玩物喪誌,驕奢淫逸,方便操控。
想起在北境手握重兵的孟氏,他的眼裏閃過忌憚,心底盤算片刻,和顏悅色道:「閣老說的不錯,崔卿這些年為朝事夙興夜寐,操勞甚多,有個人分擔也是好的。」
崔郢冷哼一聲,不接茬了。
說完又看向魏王:「魏王年紀不小了,是該當一番大事了。此事就交由你去辦吧。」
魏王上朝前得過邱韋提點,屏息凝神站在外祖後頭,生怕出了差錯,直到皇帝金口玉言把事敲定下來,才臉上一喜,暗自得意地瞧了眼另一側的太子,上前應承道:「兒臣定不負父皇期許!」
—
散朝之後,梁承驍沒有立刻離宮,而是屏退左右,在前廷走了走。
待行至一處無人的宮廊時,一個相貌端正的小太監抱著拂塵,從拐角繞出來,見到他低聲喊:「殿下。」
梁承驍免了他的禮,問:「最近宮內有無異常?」
這小內侍正是禦前大太監安公公的徒弟,名喚來喜,平日跟著師傅鞍前馬後地伺候皇帝,前朝後宮的事都摸得一清二楚,是太子放在宮裏的暗樁之一。
來喜機警地掃視一圈周圍,見四下無人後,才恭敬道:「其他倒是沒有。陛下每日下了朝之後,就是宣召那些道士,修習做法,服用丹藥,偶爾才去後宮轉轉。」
「兩日前常公公來見陛下,匯報東宮的事,奴才借倒茶悄悄進去聽了一迴,聽他說您……偏幸孌寵,行事十分荒唐。」
說到後半句時,饒是他心底也有些不忿,頓了頓,暗自抬頭去瞧太子爺的表情,卻看梁承驍神色鎮定,一副早有預料的模樣:「皇帝什麽反應?」
來喜迴想了下:「陛下好像沒什麽不高興的表現,叫人賞賜了常公公,就把他遣迴東宮了。」
正好說到了這裏,他躊躇了一會兒,忍不住道:「殿下,您既然知道常公公是……為何不尋個由頭將人處置了,何必留著他多生事端。」
「生事端?」梁承驍重複一遍,意味不明地諷笑,「孤還愁他不向皇帝匯報呢。」
來喜愣了愣,趕緊低下頭:「是奴才蠢笨,不懂殿下深意。」
他此番溜出來,是湊了皇帝身邊換值的空當,時間並不長,很快就要迴去復命,將宮中情況揀著緊要的稟報了之後,便等著太子的指示。
宮裏的事,梁承驍大致有數。這些年他刻意藏拙,為的就是降低皇帝的警惕,另一麵將內宮中的人逐步置換成自己的心腹——誰也沒規定隻能螳螂捕蟬,不許黃雀在後。
想起早朝上發生的事,梁承驍忖度了片刻,吩咐來喜:「如果邱韋單獨進宮麵聖,立刻派人傳信給孤。」
來喜連忙應了是。
梁承驍嗯了一聲,正打算離開時,步子忽然頓了下,偏頭問:「景恆宮怎麽樣了。」
景恆宮是歷朝皇後的居所,如今正住著太子的生母孟氏。
太子和皇後不算親近,也不像魏王時常進宮請安,但每次問及宮裏事,總會關心一句皇後娘娘的情況。
來喜知道他還是掛心孟皇後的身體的,忙說:「奴才派人盯著呢,娘娘其他都好,就是常犯老毛病,這麽多帖藥下去也不見好轉。」
停了下,又小心翼翼道:「於太醫給開的方子,奴才都按您的吩咐另找大夫瞧了,都說是沒問題的。您說這……」
不用他多言,暗部早就通過各種手段驗證過,皇後服用的藥物沒有任何不對,隻是不知出於什麽原因,孟氏一直久病不愈。
聞言,梁承驍擰起眉,原本想說過幾天他親自去看看,話到嘴邊,忽然想起了如今在翠玉軒的人。
紀聞說過,謝南枝無論對醫還是對毒,都有不小的造詣。
他能一眼認出阿紅花,沒準也能看出孟氏病情的不對。
於是他沉吟了一瞬,道:「把藥方謄抄一遍,找機會交給影衛,孤另有安排。」
—
書棋從外麵迴來,就看院門口圍著幾個清秀宮女,明麵上做著自己的活,餘光卻有意無意往院子裏瞟,偶爾相互私語,麵頰羞得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