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工坊看了看。」


    諸葛亮笑道:「最近復原出了連紡二十根線的繅絲機與飛梭紡織機,能夠連接蒸汽機使用,很是不錯。」


    懂了,新機器很好,諸葛亮肯定是上手試了,然後蹭上了機油之類的東西,結果沒洗掉。


    劉琰有些驚訝,她印象中那些工匠還處於手工製作的狀態,什麽時候忽然能生產工業化製品了?


    「咦?最近工匠們的復原產品速度明顯快了不少啊,連初級工業化的紡織機器也造出來了?」


    「是。」


    諸葛亮頷首應道:「還是調整過製造成本的,可以大規模生產。」


    這可真是件喜大普奔的好事!


    他們現在的發展路徑和近現代比較相似,都是依靠外力強行提升國內的工業發展,隻不過是思想先行,後跟工業。


    倒不是為了求穩,相反,經濟基礎決定社會政治製度以及思想意識,先提工業才是最重要的,沒有先提它,完全是工業提不起來。


    第三次工業時代的機械,小型的還好說價格便宜實惠好用,但大的工廠化設備價格就開始飆升,倘若隻有設備,那還能夠接受,但它們運轉起來用電,電壓不同,需求量還太大。


    那想用太陽能供給,成本將暴漲到一個可怕的數字,用油發電成本倒是低一些,但持續更久了,照樣難以承受,更不要說還有操作難度,機械效率太高之類的問題了。


    卡在這個前後銜接不上的檔口,的確有些要命,但劉琰也沒辦法,她原以為還要再等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復原一些基礎的機械設備,再慢慢衡量價格進行生產,沒想到忽然就復原成功了?


    哪怕是初級機械設備,那也是機械設備!比全靠手工不知道快了多少,尤其還可以與蒸汽機相連,不僅生產效率能夠極大幅度提高,還不用愁動能供給,這就可以建紡織廠了!


    有國營工廠,就能將大量的人力吸收進來,創造更多的商品,進而推動商業經濟的發展,形成正向的循環,更能有效的推行新政——


    腦海中略過這些的劉琰止不住吸氣:


    「等等,我這才離開四天吧?怎麽感覺像是離開了一年?工匠是不是也開了掛,繅絲機與紡織機都可以量產了?」


    諸葛亮開口道:「曦玉忘了?石門已經建了冶鐵坊與加工鐵廠,這月產鐵量已經達到三百五十一噸,不然如何供應得上這麽多農具,還有百姓所需的日常用具?」


    他有些感慨。


    「昔日鐵礦年產鐵最多時,也不過是四百噸上下,如今翻了近十倍,全賴煤與後世高爐之功,這麽說起來,怪不得曦玉你對武昌周圍的煤鐵礦如此念念不忘啊!」


    「你說這個,我總算想起來了。」


    劉琰迴想著這幾個月所購買的物資,將那些分散但相關聯的支出統計在一起,粗略的估加了一下,再次倒抽了口冷氣:


    「等等,為了建這個石門鐵廠,你陸陸續續砸進去近一個多億?我怎麽記得之前你說隻用一千來萬,啊,你那時候說是增加一倍產量,現在近十倍……也還行吧。」


    上億的支出對普通個人來說著實有些可怕,但對於鐵廠來說,已經便宜到不能再便宜。


    清末有名的漢陽鐵廠,建造了整整三年,累計耗資五百萬兩白銀,折合現代人民幣大概是七億多近八億元。


    不過人家產鐵量也足夠駭人,三年產能達到十四萬噸,平均每年生產四點七萬噸鐵,四千噸的產量還夠不到對方年產的一個零頭。


    但他們這也不能單看鐵產量,技術上的不足與時間緊短在那兒擺著呢,鐵廠滿打滿算也就建造了四個月,能靠現代工業設備縮短差距,穩步推進到月產三百五十七噸的數目,幾乎可以說是奇蹟了。


    隻不過,當初建設時並不是全投入在『鐵廠』上,而是大量相關的上下遊行業,又根據需求和能力分成了若幹項目,譬如修路造車,挖礦工具,工匠培訓等等,再讓合適的人去推進。


    於是,諸葛亮送給劉琰的購買清單就極為詳細,詳細到不同項目需要多少個油鋸和多少油都寫得極為清楚,可她哪有興致看這個?最後隻看統計起來的最終需求,項目合起來要做什麽?那是啥?可以吃的嗎?


    「鐵廠的鐵也不是憑空來的,還有那麽多相關配套設施呢,你要是再算上修路和麥城煤礦,那這個數字差不多就近兩億了。」


    諸葛亮有些無奈。


    建造這些的錢財不僅用了公帳,還從劉琰那邊借了大量的私款,不僅現在還沒有返還,支出加起來差不多占據了神器獎勵的三分之二,誰麵對這麽大的支出都得留點心,她倒好,不清楚也硬是不過問一句……


    這信任,哎。


    「下次曦玉再看財報時,也看看實際用途?不然,都不知道做了什麽,那我可真是白忙嘍。」


    「又不是統一項目,而且財報比練習冊都長,我一看就犯困。」


    劉琰還是不想看財報,沒別的,她看自己研究所的預算的都快看吐了,再詳細看全州的支出,那還不如殺了她。


    「再說了,這種忽然豐收的驚喜也很不錯嘛!」


    「罷了。」


    內容太多,不想看也正常,諸葛亮不強求,下次他盡量做的更清晰些就是。


    「這也是上計不足之故,如今與過往不同,不能再像過往那般按年計算,下方各縣最好以一季,一月,或事件本身來進行上報,再加以刊登,讓上下都知曉如今民力物力才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同人] 人在三國,金手指是拚夕夕暢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學做飯的兔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學做飯的兔子並收藏[三國同人] 人在三國,金手指是拚夕夕暢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