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
[歷史同人] 召喚秦皇漢武附身後 作者:煎鹽疊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真讓丫頭子去啊?」
「那可不?家裏都揭不開鍋了,可得不讓她去試試嗎?要是考上了,可比單純賣布掙得多多了,官府還管一頓飯呢!我聽外甥媳婦她娘說官府的飯可好吃了,還有肉食呢!」
「哎呀,可惜我家沒有閨女……」
「你家不是好幾個小子嗎?送去當兵啊,既省了一份口糧,還能多分幾畝地,每個月發五百文呢,從來不拖欠糧餉!我表弟就在鹿家軍,剛打贏了一場大仗,又多發了三份響銀做獎賞呢!」
「當兵就算了吧……刀劍無眼,折了一個孩兒我和他娘可怎麽活?」
「說的也是……要不是活不下去了,誰去當兵呢!」
「說出來不怕你們笑話,昨天我餓急眼了跑去徵兵的地方,結果體檢的時候人家軍爺嫌我矮,跑得還慢,第一輪就刷下來了……想當兵都沒當上,丟人了。」
「鹿家軍這麽嚴格的?」
「鹿家軍一直很嚴格啊!那天我挑碳進城來賣,路上遇到軍爺招手,我心想完了,我這兩筐碳不知道還能不能剩下筐……結果你猜怎麽著?」
四周的人忙問道:「怎麽著?」
「結果軍爺讓我稱了稱重,一分錢沒少給,一百零八文,連零頭都沒抹,數得清清楚楚,全都給我了。我說零頭就不要了,軍爺說不行的,鹿家軍不能拿人民群眾一針一線,要是被督查發現了,他要被記大過的……」
「哇!」
眾人一片譁然:「管這麽嚴,不會有逃兵嗎?我怎麽聽說以前這些大頭兵吃喝嫖賭樣樣都來,而且從來不給錢呢。」
「別說給錢了,給你欠條就不錯了!」
「也有受不了的,我媳婦她娘家親戚,就好賭錢,以前也就算了,大家都這樣,也沒人管,結果這小鹿將軍一上任,那查得叫一個嚴,他說他就喝了點酒點名的時候遲到了,晚上悄悄溜出去賭了一把,就被全軍通報批評,直接開除滾蛋了!好傢夥,這麽嚴格,那不得開除一大堆啊!」
「聽說鹿家軍總共就五千來人,楚江邊上打那個叛軍,還死了幾百個,哎呀,這麽好的兒郎,想想還怪可惜的。」
「報紙上說會在麒麟山給戰死的人建一座烈士陵園,碑上有所有烈士的名字,過幾天就做好了,大家可以去上柱香,拜一拜。」
「這麽快就建好了?」
「城外那麽多難民呢,官府讓他們幹的,有活幹就有飯吃,大傢夥都搶著幹,當然就幹的快些。」
「不止呢,我大伯娘在那邊幫忙做飯,那個烈士陵園本來是皇家園林,文昌公主拜佛的地方,現在就是修一修,放點碑文牌位,所以才這麽快的。不然哪能幾天就平地起高樓?」
「哦……」
眾人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又討論了一下哪裏有慈善的粥棚。
「崔家有的,城裏兩處,城外一處,雖然粥比較稀,但也比沒有強,至少餓不死。」
「崔家也是好人啊……」
「是呀,比這些殺千刀的糧商要好多了……」
「呸!一幫土匪!就知道搶錢!」
「別說了,再說他不賣給你了,喝西北風去吧。」
「唉……」
大家唉聲嘆氣的,腳下不得不誠實地等著,一個接一個,期盼糧價別再漲了,肚子咕咕亂叫,忍飢挨餓受凍,舔著嘴唇繼續擁擠,數著可憐的錢,買點可憐的糧。
糧商賺得盆滿缽滿,一日之內,跟商量好了似的,價格飛升,不到中午就漲到了一百五十文。
百姓們怨聲載道,罵罵咧咧。
庫存的糧食賣得飛快,眼看就要不夠了,糧商們心花怒放,連忙催促商隊快點調運糧食過來。
其中以富商錢萬思最為得意。他家在城西有堅固堡壘,莊子內外部曲三千,存糧十萬斤有餘,一年比一年囤得多,五穀雜糧應有盡有,不知養肥了多少老鼠。
他家有良田千頃,收的租子最多,夏秋兩季低價收糧,冬春高價賣糧,他賣得價格最高,糧價漲得最快,賺得則最多,風頭一時無兩。
按照一開始的計劃,鹿鳴本打算等糧價飆升,糧商們紛紛被錢燒紅了眼,彼此搶著從外地調運糧食過來,再開倉放糧,平抑物價的。
到時候那些糧商看著自家賣不出去的糧食,也隻能吃了這個啞巴虧,跟著調低價格。
這是很溫和的策略,沒有什麽風險。
但是遇刺的事改變了她的想法。
引蛇出洞的話,還是得鬧得大一點,才能吸引刺客。
於是她派糧長去和這幾家糧商商量,請他們不要再抬高糧價,自然不歡而散。
然後她又派衙役和文書,隔三差五地去查糧店,查稅收,查店麵,查安全,查所有能查的東西。
隻要官府想查,哪家店查不出點問題來,誰家是百分百合乎規定,完美無缺的?
那麽發生點爭執和口角摩擦,是在所難免的了。
再一一徹查店員的身份履歷,抓到兩個履歷作假有案犯背景卻隱藏的,逮起來,罰款,查封店麵。
錢家十分窩火,但沒有發作。誰知沒過兩天,官府帶一群人浩浩蕩蕩地來錢家,查隱田和漏稅,重新丈量他家土地,清點所有佃農奴僕。
這怎麽經得起查?像他們這樣的大戶人家,隱沒田地,少交賦稅,瞞報人口,都是習以為常的操作。
「那可不?家裏都揭不開鍋了,可得不讓她去試試嗎?要是考上了,可比單純賣布掙得多多了,官府還管一頓飯呢!我聽外甥媳婦她娘說官府的飯可好吃了,還有肉食呢!」
「哎呀,可惜我家沒有閨女……」
「你家不是好幾個小子嗎?送去當兵啊,既省了一份口糧,還能多分幾畝地,每個月發五百文呢,從來不拖欠糧餉!我表弟就在鹿家軍,剛打贏了一場大仗,又多發了三份響銀做獎賞呢!」
「當兵就算了吧……刀劍無眼,折了一個孩兒我和他娘可怎麽活?」
「說的也是……要不是活不下去了,誰去當兵呢!」
「說出來不怕你們笑話,昨天我餓急眼了跑去徵兵的地方,結果體檢的時候人家軍爺嫌我矮,跑得還慢,第一輪就刷下來了……想當兵都沒當上,丟人了。」
「鹿家軍這麽嚴格的?」
「鹿家軍一直很嚴格啊!那天我挑碳進城來賣,路上遇到軍爺招手,我心想完了,我這兩筐碳不知道還能不能剩下筐……結果你猜怎麽著?」
四周的人忙問道:「怎麽著?」
「結果軍爺讓我稱了稱重,一分錢沒少給,一百零八文,連零頭都沒抹,數得清清楚楚,全都給我了。我說零頭就不要了,軍爺說不行的,鹿家軍不能拿人民群眾一針一線,要是被督查發現了,他要被記大過的……」
「哇!」
眾人一片譁然:「管這麽嚴,不會有逃兵嗎?我怎麽聽說以前這些大頭兵吃喝嫖賭樣樣都來,而且從來不給錢呢。」
「別說給錢了,給你欠條就不錯了!」
「也有受不了的,我媳婦她娘家親戚,就好賭錢,以前也就算了,大家都這樣,也沒人管,結果這小鹿將軍一上任,那查得叫一個嚴,他說他就喝了點酒點名的時候遲到了,晚上悄悄溜出去賭了一把,就被全軍通報批評,直接開除滾蛋了!好傢夥,這麽嚴格,那不得開除一大堆啊!」
「聽說鹿家軍總共就五千來人,楚江邊上打那個叛軍,還死了幾百個,哎呀,這麽好的兒郎,想想還怪可惜的。」
「報紙上說會在麒麟山給戰死的人建一座烈士陵園,碑上有所有烈士的名字,過幾天就做好了,大家可以去上柱香,拜一拜。」
「這麽快就建好了?」
「城外那麽多難民呢,官府讓他們幹的,有活幹就有飯吃,大傢夥都搶著幹,當然就幹的快些。」
「不止呢,我大伯娘在那邊幫忙做飯,那個烈士陵園本來是皇家園林,文昌公主拜佛的地方,現在就是修一修,放點碑文牌位,所以才這麽快的。不然哪能幾天就平地起高樓?」
「哦……」
眾人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又討論了一下哪裏有慈善的粥棚。
「崔家有的,城裏兩處,城外一處,雖然粥比較稀,但也比沒有強,至少餓不死。」
「崔家也是好人啊……」
「是呀,比這些殺千刀的糧商要好多了……」
「呸!一幫土匪!就知道搶錢!」
「別說了,再說他不賣給你了,喝西北風去吧。」
「唉……」
大家唉聲嘆氣的,腳下不得不誠實地等著,一個接一個,期盼糧價別再漲了,肚子咕咕亂叫,忍飢挨餓受凍,舔著嘴唇繼續擁擠,數著可憐的錢,買點可憐的糧。
糧商賺得盆滿缽滿,一日之內,跟商量好了似的,價格飛升,不到中午就漲到了一百五十文。
百姓們怨聲載道,罵罵咧咧。
庫存的糧食賣得飛快,眼看就要不夠了,糧商們心花怒放,連忙催促商隊快點調運糧食過來。
其中以富商錢萬思最為得意。他家在城西有堅固堡壘,莊子內外部曲三千,存糧十萬斤有餘,一年比一年囤得多,五穀雜糧應有盡有,不知養肥了多少老鼠。
他家有良田千頃,收的租子最多,夏秋兩季低價收糧,冬春高價賣糧,他賣得價格最高,糧價漲得最快,賺得則最多,風頭一時無兩。
按照一開始的計劃,鹿鳴本打算等糧價飆升,糧商們紛紛被錢燒紅了眼,彼此搶著從外地調運糧食過來,再開倉放糧,平抑物價的。
到時候那些糧商看著自家賣不出去的糧食,也隻能吃了這個啞巴虧,跟著調低價格。
這是很溫和的策略,沒有什麽風險。
但是遇刺的事改變了她的想法。
引蛇出洞的話,還是得鬧得大一點,才能吸引刺客。
於是她派糧長去和這幾家糧商商量,請他們不要再抬高糧價,自然不歡而散。
然後她又派衙役和文書,隔三差五地去查糧店,查稅收,查店麵,查安全,查所有能查的東西。
隻要官府想查,哪家店查不出點問題來,誰家是百分百合乎規定,完美無缺的?
那麽發生點爭執和口角摩擦,是在所難免的了。
再一一徹查店員的身份履歷,抓到兩個履歷作假有案犯背景卻隱藏的,逮起來,罰款,查封店麵。
錢家十分窩火,但沒有發作。誰知沒過兩天,官府帶一群人浩浩蕩蕩地來錢家,查隱田和漏稅,重新丈量他家土地,清點所有佃農奴僕。
這怎麽經得起查?像他們這樣的大戶人家,隱沒田地,少交賦稅,瞞報人口,都是習以為常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