瞞天過海的技能卡籠罩著她們,少年修長的身形暴露在醫女麵前。她點了點頭,神色複雜:「轉過身去。」


    鹿鳴乖巧轉身,把後背對著她。


    「……好了,穿好衣服吧,別著涼了。這兩天倒春寒。」三嬸嬸認真和記憶比對著,再三確認,和和氣氣道。


    【過關了?】


    【過關了。】李世民篤定,【她是醫女,熟悉病人身體的細節。你本來就是鹿鳴,身上總有胎記、痣或是其它什麽標記,你自己看不到,醫女總是記得的。】


    【那就好。】鹿鳴暗暗鬆了一口氣。


    有醫女長輩給她作證,這個性別和身份問題,就算解決了。這也就意味著,她從此得扮演一個男性的身份,她所取得的所有成績,都是基於男性的社會性別上。為了更好地活下去,她丟掉了一部分真實的自己,向男權社會低了頭。歸根結底,是她太怯懦了。


    【其實等你穩住局勢了,再恢復女裝,也無人敢說什麽。】


    【並沒有被安慰到,感覺好遙遠啊。】鹿鳴悶悶不樂。


    【那就得看你的本事了。】


    三嬸嬸向眾人宣布了結果,全場譁然。叔公用拐杖敲了敲地麵:「肅靜,靈堂喧鬧,成何體統?此事就此揭過。」


    又對鹿鳴囑咐道:「——既如此,晚間辭靈摔盆科儀諸事,你要多盡心。你年紀輕,不曉事,叔伯們會提點你的。」


    他溫和的語氣驟然嚴厲起來,對著眾人振聲道:「此乃危急存亡之時,鹿家滅族事小,九江四十萬軍民,紺州上百萬生靈,都寄託於我等的肩膀上。誰要是在這時候再生起鬩牆之心,我必然親手將他逐出鹿家,族譜除名,以儆效尤!」


    眾人唯唯諾諾,唯有一人反駁:「太爺爺說的都是至理名言,孫兒並無異議,也無意與小……小叔叔相爭。隻是孩兒有一事擔憂,不吐不快,還請小叔叔多多包涵。」


    【又是他。這輩分讓我理一下,也就是說這驕傲的戰鬥雞是我侄子?我輩分這麽高的嗎?】


    【大概兩代都生得晚。別打岔,聽他怎麽挑釁。】李世民又開始看熱鬧了。


    「洗耳恭聽。」


    「不敢。沖之冒犯了。」這人假惺惺地說了句「不敢」,就開始叭叭叭一頓輸出了。「太爺爺方才說,此乃危急存亡之時,沖之萬分贊同。隻是越是危急關頭,越要三思後行,紺州生靈倒懸,水深火熱,需要一位身經百戰的老將軍來主持大局,才能安撫人心,團結上下,死守九江,以解危局。諸位以為沖之所言對否?」


    【他說的其實有道理哎。】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李世民搖頭,【聽他胡扯,死守什麽死守,總共半個月的糧食,我要是敵人我就圍它半個月,什麽也不幹,就跟你耗著,耗到你彈盡糧絕,拖都拖死你。再抓一些附近城鎮的老幼婦孺,每天推到陣前,射殺給城裏人看……一個一個殺,讓他們的哭聲一直環繞在城門口。更甚者,燒一口大鍋,把俘虜煮了分食……】


    他沒有再說下去,眼底是森然的怒火,跳動著,被他自己壓了下去。


    【……老大?】鹿鳴弱弱道。


    【沒事,一些陳年舊事罷了。戰場就是這麽個地方,不是寫寫文章,談談陣法,好像自己博古通今,就能所向披靡似的。一將功成萬骨枯,稍有不慎,就是馬革裹屍。你這個大侄子,大約沒上過戰場,下次你記得帶上他,讓他見識見識。】


    【老大,我也沒上過戰場。】鹿鳴苦笑。


    【你會習慣的。】李世民的聲音溫和下來,【唯有霹靂手段,才能保菩薩心腸。滅掉這些叛軍,你才能保住整個紺州。孰輕孰重,你明白的。】


    【……我明白。】


    眾人議論紛紛,莫衷一是。


    鹿鳴沉聲道:「沖之是信不過我?」


    表字沖之的年輕人直言不諱:「小叔叔從小到大,連兵書都未曾看過一本,所拿過的最重的東西大約就是一盞琉璃燈,我們要如何信你?」


    「麻煩諸位,誰給我取幾張弓來?」鹿鳴微微一笑,開了外掛,就像小智丟出了皮卡丘一樣。


    【上吧,老大,看你的了。請務必閃瞎他們的鈦合金狗眼。】


    少年從容不迫地卷了兩圈袖子,露出蒼白的手腕,骨節伶仃,實在纖細。


    【這也太瘦了,不行,得好好吃飯,長得高高的,拒絕白幼瘦,從我做起。】


    【安靜。】


    立時便有好奇的族人差了孩子去拿弓箭來,有一個垂髫幼童拿錯了,還哼哧哼哧地抱著一把長劍。


    「我們換個開闊的地方。」李世民顛了顛每把弓的重量,熟練地選了一把趁手的,提起箭筒。叔公率先而行,帶眾人到了一處能施展得開的地方。


    「諸位可看到牆頭的杏樹了?枝頭鼓了一朵花苞。」少年指著遠處的圍牆,眾人定睛一看,紛紛點頭。


    「哪呢,我怎麽沒看到?」拿錯劍的幼童跳了起來,被他父親抱了起來,喜道,「我看到啦,杏樹要開花了!」


    素衣的少年身姿單薄,仿佛一棵迅速抽條的嫩竹,雖然長的太快,風雨太大,仍然挺拔沉穩,自有一番雲淡風輕的氣度。


    他向後退了十步,又退了十步,一直退到百步的距離,才嫻熟地搭弓拉箭,對準柳樹的方向。


    所有人都屏住了唿吸。


    「嗖」的一聲,箭矢破空而去,在眾人眼中留下了一道灰黑色的殘影,等有人意識到箭已經射到了牆外時,那朵杏花的花苞也消失不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同人] 召喚秦皇漢武附身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煎鹽疊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煎鹽疊雪並收藏[歷史同人] 召喚秦皇漢武附身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