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頁
[歷史同人] 開局給秦始皇科普法治思想[直播] 作者:爾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剛剛因為被誇獎得意摸鬍子的朱元璋:不嘻嘻。
「除此之外,明朝還有一種法律形式叫做榜文,朱元璋在全國各地設立了申明亭和旌善亭,一個用於懸掛罪犯和犯罪事實、一個用於懸掛孝子賢孫、貞女節婦,用來教化百姓。」
「這是秦朝之後,第一個試圖普及國家法律法規的朝代,不管是人手一本大誥,還是到處張貼榜文,朱元璋的立法思想裏就包括了不知者不罪和需要先教導再懲處的思想。」
「從這方麵來說,絕對是值得讚揚的。」
朱元璋再次露出微笑:嘻嘻。
【雖然但是,一聽到表彰節婦,我就想要激情開麥辱罵】
【一說節婦,我就想到了殉葬製度,英宗雖然垃圾,但是廢除了殉葬,太/祖雖然英明神武,但是是個封建迷信老畢登!】
【朱元璋你糊塗啊!如果殉葬管用,人家始皇的兵馬俑可是有上萬之眾,還能輪得到你?】
【杜絕封建迷信,從停止殉葬開始】
【人死後如果還有鬼和地府,人家被殉葬的第一件事就是化作厲鬼殺了你們老朱家!】
朱元璋:不嘻嘻。
第139章
殉葬這種事情,朱元璋已經不是第一次被罵了。
別說後世人,就是洪武年間,也不少人罵他。
隻是錦衣衛能夠監督京都和大城市,監督不了所有的城村。
在明朝廢除殉葬之前,選秀和招募宮女是老百姓們聞之色變的事情,一旦有聽聞一絲半點的消息,街麵上的適婚單身男性能夠全部被抓去成婚。
主要還是殉葬之風太烈。
明朝的殉葬不僅僅是妃嬪的殉葬,朱元璋的子孫們到了地下,單有妃嬪伺候怎麽夠?不也要下人伺候嗎?是以殉葬的宮女、宦官、小廝(藩王)的數量數十倍於妃嬪。
不僅平民家庭聞之色變,富戶人家也避之不及。
主要是宮女可以選擇平民女子,但是妃嬪最重要的是好看,好看的前提是什麽?膚白貌美要求不下地幹活,臉色紅潤身體健康要求從小吃飽穿暖。
按照這個標準,也是小富之家才能養的出的女兒了,所以除了那些想拿女兒博富貴的,怎麽讓人不憂心?
明朝也有沒有生育的妃嬪和藩王妃妾沒有殉葬的,那都是家裏有近親幹上了大官,可以說在明朝,家裏沒個近親當大官,都免不了選秀和殉葬的危險。
他升官早,不用選秀,他升官雖然晚但是在丈夫死之前升得足夠高,不用殉葬。
就是這麽現實。
伍愛華自然也簡單地給大家科普了一下殉葬製度。
感性如李世民已經不贊同了:「妃嬪宮女宦官也是爹生娘養,怎麽能直接讓人殉葬呢?」
理性如秦始皇則是說道:「如果戴戴殉葬,大秦要減少多少人口?還是用俑人更合適。」
喜歡用外戚如劉徹也是搖頭:「朕妃嬪家的人不少都是肱骨之臣,這法子可不行。」
知道明朝喜歡選小戶人家女兒當皇後妃嬪,劉徹沒有發表什麽意見,畢竟他的妃子娘家也不強大,還不是出現了帝國雙秀?加上霍光的話,就是一門三傑。
但是對於皇帝選了小戶人家女兒,還讓人家家屬全部閑置不在重用,劉徹非常不理解:人家女兒能養這麽好,多少有點本事吧?不用他們不是浪費了嗎?
伍愛華這時候正在從殉葬製度衍生出來新的知識點。
「明朝初期的宮女和妃嬪雖然很慘,但是女官的權力卻比中後期大很多。」
「女官製度是朱元璋時期就設立的一種製度,有品德有才學的女性在內宮擔任官職,有管理職務、有女醫,還有女教師教導小宮女和小宦官。」
「同時,因為明朝妃嬪很多出身於小戶人家,女官還會負責教導這些妃嬪。」
「明朝的女官主要是兩個途徑產生,一個是混出了名聲的賢亮才女通過考錄或者徵召擔任官職,另一個是考試選拔小宮女中接受了女官教育格外優秀的人。」
「女官的機構分為六局一司,分別是尚宮局、尚儀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寢局、尚宮局和宮正司。」
「眾人隻知道秉筆太監和掌印太監,卻不知道在明朝初期,掌印的其實是尚宮局女官。」
【哇塞,她們這麽牛逼嗎?】
【掌印女官?】
【明太祖不是說了後宮不得幹政?】
【女官是女官,後宮是後宮,不是一迴事,就和漢朝的男寵與朝堂的大臣一樣好嗎?】
漢朝皇帝:不是,單舉例我們,你們搞針對啊?
【那時候明太祖設置女官製度主要是為了防止宦官專權、加強皇權,並且也看到了部分優秀女性的能力,隻可惜後代沒有延續下去,最後宦官還是專權了】
朱元璋看到這些彈幕就生氣,但是想到那什麽堡宗都認太監當爹了,朱元璋隻覺得自己的承受能力也上升了。
伍愛華這時候還在繼續說道:「明朝的女官一開始規定為20歲以上可以應選,但是在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大批量選拔女官,將年齡修改成了婦人30歲以上40歲以下,女子13歲以上19歲以下。」
「根據當時的史料匯集,應該是為了不耽誤婦人生育,在這次的選拔中,朱元璋也選拔了好幾個天才少女進入宮闈擔任女官。」
後世的女人羨慕地看著天幕:「是不是去當了女官,就可以自己掙錢糧,而且不用嫁人生子了?」
「除此之外,明朝還有一種法律形式叫做榜文,朱元璋在全國各地設立了申明亭和旌善亭,一個用於懸掛罪犯和犯罪事實、一個用於懸掛孝子賢孫、貞女節婦,用來教化百姓。」
「這是秦朝之後,第一個試圖普及國家法律法規的朝代,不管是人手一本大誥,還是到處張貼榜文,朱元璋的立法思想裏就包括了不知者不罪和需要先教導再懲處的思想。」
「從這方麵來說,絕對是值得讚揚的。」
朱元璋再次露出微笑:嘻嘻。
【雖然但是,一聽到表彰節婦,我就想要激情開麥辱罵】
【一說節婦,我就想到了殉葬製度,英宗雖然垃圾,但是廢除了殉葬,太/祖雖然英明神武,但是是個封建迷信老畢登!】
【朱元璋你糊塗啊!如果殉葬管用,人家始皇的兵馬俑可是有上萬之眾,還能輪得到你?】
【杜絕封建迷信,從停止殉葬開始】
【人死後如果還有鬼和地府,人家被殉葬的第一件事就是化作厲鬼殺了你們老朱家!】
朱元璋:不嘻嘻。
第139章
殉葬這種事情,朱元璋已經不是第一次被罵了。
別說後世人,就是洪武年間,也不少人罵他。
隻是錦衣衛能夠監督京都和大城市,監督不了所有的城村。
在明朝廢除殉葬之前,選秀和招募宮女是老百姓們聞之色變的事情,一旦有聽聞一絲半點的消息,街麵上的適婚單身男性能夠全部被抓去成婚。
主要還是殉葬之風太烈。
明朝的殉葬不僅僅是妃嬪的殉葬,朱元璋的子孫們到了地下,單有妃嬪伺候怎麽夠?不也要下人伺候嗎?是以殉葬的宮女、宦官、小廝(藩王)的數量數十倍於妃嬪。
不僅平民家庭聞之色變,富戶人家也避之不及。
主要是宮女可以選擇平民女子,但是妃嬪最重要的是好看,好看的前提是什麽?膚白貌美要求不下地幹活,臉色紅潤身體健康要求從小吃飽穿暖。
按照這個標準,也是小富之家才能養的出的女兒了,所以除了那些想拿女兒博富貴的,怎麽讓人不憂心?
明朝也有沒有生育的妃嬪和藩王妃妾沒有殉葬的,那都是家裏有近親幹上了大官,可以說在明朝,家裏沒個近親當大官,都免不了選秀和殉葬的危險。
他升官早,不用選秀,他升官雖然晚但是在丈夫死之前升得足夠高,不用殉葬。
就是這麽現實。
伍愛華自然也簡單地給大家科普了一下殉葬製度。
感性如李世民已經不贊同了:「妃嬪宮女宦官也是爹生娘養,怎麽能直接讓人殉葬呢?」
理性如秦始皇則是說道:「如果戴戴殉葬,大秦要減少多少人口?還是用俑人更合適。」
喜歡用外戚如劉徹也是搖頭:「朕妃嬪家的人不少都是肱骨之臣,這法子可不行。」
知道明朝喜歡選小戶人家女兒當皇後妃嬪,劉徹沒有發表什麽意見,畢竟他的妃子娘家也不強大,還不是出現了帝國雙秀?加上霍光的話,就是一門三傑。
但是對於皇帝選了小戶人家女兒,還讓人家家屬全部閑置不在重用,劉徹非常不理解:人家女兒能養這麽好,多少有點本事吧?不用他們不是浪費了嗎?
伍愛華這時候正在從殉葬製度衍生出來新的知識點。
「明朝初期的宮女和妃嬪雖然很慘,但是女官的權力卻比中後期大很多。」
「女官製度是朱元璋時期就設立的一種製度,有品德有才學的女性在內宮擔任官職,有管理職務、有女醫,還有女教師教導小宮女和小宦官。」
「同時,因為明朝妃嬪很多出身於小戶人家,女官還會負責教導這些妃嬪。」
「明朝的女官主要是兩個途徑產生,一個是混出了名聲的賢亮才女通過考錄或者徵召擔任官職,另一個是考試選拔小宮女中接受了女官教育格外優秀的人。」
「女官的機構分為六局一司,分別是尚宮局、尚儀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寢局、尚宮局和宮正司。」
「眾人隻知道秉筆太監和掌印太監,卻不知道在明朝初期,掌印的其實是尚宮局女官。」
【哇塞,她們這麽牛逼嗎?】
【掌印女官?】
【明太祖不是說了後宮不得幹政?】
【女官是女官,後宮是後宮,不是一迴事,就和漢朝的男寵與朝堂的大臣一樣好嗎?】
漢朝皇帝:不是,單舉例我們,你們搞針對啊?
【那時候明太祖設置女官製度主要是為了防止宦官專權、加強皇權,並且也看到了部分優秀女性的能力,隻可惜後代沒有延續下去,最後宦官還是專權了】
朱元璋看到這些彈幕就生氣,但是想到那什麽堡宗都認太監當爹了,朱元璋隻覺得自己的承受能力也上升了。
伍愛華這時候還在繼續說道:「明朝的女官一開始規定為20歲以上可以應選,但是在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大批量選拔女官,將年齡修改成了婦人30歲以上40歲以下,女子13歲以上19歲以下。」
「根據當時的史料匯集,應該是為了不耽誤婦人生育,在這次的選拔中,朱元璋也選拔了好幾個天才少女進入宮闈擔任女官。」
後世的女人羨慕地看著天幕:「是不是去當了女官,就可以自己掙錢糧,而且不用嫁人生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