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不要一視同仁了真的!】


    「作為一個老農民,朱元璋是看不得人閑著的。」


    「他甚至規定,京城有養鳥的、遊手好閑的、和人賭博的、飲酒唱歌的,都要抓住他們,讓她們沒辦法這麽逍遙,關起來餓死!」


    「對於村裏的,出遠門的和遊手好閑的都被綁到官府治罪,鄰裏鄰居如果不積極捉拿遊手好閑的人,一起治罪!」


    聽到伍愛華這番說法,彈幕完全噴發了。


    【這朱元璋竟是法家不成?】


    【秦律嚴苛,最多也就是道這種地步了吧?】


    【不是,國子監沒有退學?隻有畢業和喪命?這太離譜了吧?】


    聽著天幕的科普,劉邦飲酒大笑:「天幕還說我是秦始皇實際的繼承人,這朱元璋才是他始皇真正的繼承人吧?!」


    【忽然想到蘇老洵,二十七,始發奮,讀書籍,要是蘇洵生在洪武,咱們就可以不用背過秦論了】


    【有沒有可能,蘇洵寫的是六國論,不是過秦論?】


    蘇軾和蘇轍兩個熊孩子一起帶著笑意看向親爹。


    親爹蘇洵摸著鬍鬚大言不慚:「也許在明朝需要發奮讀書的情況下,我二十歲就能進士也說不定呢?」


    蘇軾和蘇轍隻覺得無法反駁。


    「而且吧,」伍愛華繼續說道:「朱元璋自己當過和尚,可能知道當時的寺廟道觀有多麽不事生產,所以當了皇帝後就規定,遁入空門的人要砍頭!」


    「然後朝野中不為他所用的人,也要砍頭!」


    【司馬懿就是碰到了曹操,不然早就被砍頭了】


    【老朱:不來給我效力的都砍頭砍頭!】


    「不能納糧也不能幹活的,讓他們活著幹什麽?」朱元璋覺得自己有理有據。


    「其實朱元璋時期製定的這些讓我們後代覺得有點奇葩的法律,歸根到底是明朝建國初期的重刑主義。」伍愛華說道:「這其實是有時代背景的影響的。」


    「因為元朝末年中央朝廷的怠政,導致各個地方官員基本不受規製,貪汙腐敗盛行,民不聊生,所以明朝初年,朱元璋和他的班子都認同一個觀點:刑亂國用重典。」


    「他們認為新王朝必須要吸取元朝末年的教訓,用嚴格的法律來重整綱紀,這樣才能讓民間最快地平定下來,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重刑主義。」


    第135章


    「作為個體平民,我們會覺得重刑主義太過嚴格,但是重刑主義就是錯的嗎?」伍愛華微微搖頭:「並不一定。」


    「是否應該採用重刑其實應該結合當時的背景,刑亂世用重典這個原則在歷史上證明並不算錯。」


    「試想,之前廢除死刑的國家也有很多慘絕人寰的犯罪事件,但是因為刑罰的上限就是無期徒刑甚至十幾年的有期徒刑,所以犯罪成本很低,在亂世的時候,國家的秩序又如何恢復?」


    「朱元璋和他的執政集團對於當時的社會情況認知的並沒有問題,開國之處採用的刑罰原則也沒有問題,甚至於朱元璋也考慮了第二代繼承人,並且明確告知第二代繼承人需要減輕刑罰,治理太平之世。」


    「大家對於朱元璋時期法律的唯一詬病,就是重刑主義不應該是殘忍又輕重不適應的刑罰,而應該是重罪用重刑,輕罪用輕刑。」


    【明朝初期的刑罰還能比五代十國的時候重?】


    有古人不禁發出了疑問。


    看到這番疑問,伍愛華不由笑了笑:「因為部分史料的遺失,將明朝的刑罰和五代十國對比的話,不一定誰重誰輕,但是就名聲而言,還是明朝的立法名聲更差。」


    「主要還是因為老朱得罪了筆桿子們。」


    伍愛華這話一說,現代人都覺得心照不宣。


    【人家都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老朱是貪汙六十兩以上統統死啦死啦滴,讀書人能不恨他嗎?】


    【就是,要是不能貪汙受賄,讀書人的宣紙、徽墨、狼毫、歙硯要從哪裏拿錢來買呢?】


    【還有他們的紅袖添香和軟玉溫香】


    【連畫畫的顏料都買不起,這官當的還有什麽意思呢?「狗頭」】


    【你老朱家的子孫蠢豬一個,一年花幾萬兩,咱們官老爺都是千軍萬馬裏考上來的人才,一年不應該用個幾百幾千兩嗎?】


    【關鍵其實是老朱太摳不願意高薪養廉,所以風評才那麽差,就連咱們現代人都難以理解,要是他和宋朝一樣俸祿給夠,那貪官殺就殺了,貪汙一兩殺了我都覺得應該!】


    看到天幕上噴發的彈幕,前人都有點咋舌:「貪汙六十兩就死刑?這……」


    除了那些清官,有幾個官員一年六十兩的孝敬都沒有的?


    伍愛華看到彈幕之後笑了笑,對著直播鏡頭說道:「其實貪汙六十兩死刑本身並沒有問題,我們現代可能覺得六十兩太少,這主要是因為古代貧富分化過於嚴重,我們看到統治階層動不動就是幾萬兩,所以覺得六十兩不算什麽,但實際上在古代,特別是明朝初年,六十兩大概能夠換算成120石大米。」


    朱元璋原本看到彈幕頗為生氣,聽到伍愛華的話才稍稍沒那麽生氣,連連點頭:「可不是,連六十兩都能貪汙出來,難道還不該殺?而且咱給的俸祿哪裏少了?平民百姓種地一年都掙不到他們一個月的俸祿!」


    「明初一石米大概約等於現代150斤,六十兩大約相當於一萬八千斤大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同人] 開局給秦始皇科普法治思想[直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爾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爾徽並收藏[歷史同人] 開局給秦始皇科普法治思想[直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