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
[歷史同人] 開局盤點十大少年天子 作者:魚籽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過呢,也有不同的聲音,根據《武宗實錄》記載,雙方十萬大軍打了一整天,結果蒙古軍死了十六個人,大明軍隊死了五十二個人。就是說這場戰爭很兒戲。】
【可是,up主卻覺得不盡然,先不論這《武宗實錄》是誰寫的,有什麽目的,我們單看結果。】
【如果真如這本書說的這麽兒戲的話,河套地區怎麽會有幾十年的和平呢?很明顯,這不符合邏輯。】
【那我們反過來再想,如果被大臣們千方百計阻撓的朱厚照打勝了,那些大臣們的勸誡豈不都成了笑話。】
【所以對一個這麽有軍事天分的皇帝來說,讓這場仗勝得兒戲些,更有利於哪一方呢?】
【嗯嗯,給大家提個醒。可以對標之前我們提到的始皇帝的焚書坑儒。】
秦始皇:「焚書坑儒?是我做過的?」
此時的鹹陽宮大殿上,有兩個帶著重重枷鎖的犯人正跪在中間,正是趙高和李斯。
而在秦始皇的旁邊,有兩個小小少年靜靜站立著。
其中一個長身如玉,溫文爾雅,正是公子扶蘇。而另一個身材微胖,比扶蘇的個子略低一些,卻是始皇帝的另一個兒子胡亥。
兩個孩子此時正盯著天卷不眨眼的看著,而在一旁跪著的趙高和李斯則麵如死灰。沉重的枷鎖讓他們根本就抬不起頭來,隻能靜靜聽著天卷的講述。
【別忘了,正德之前可是讓文臣們吃了大虧的,現在又讓他們落了麵子,當然是越把這場仗說的越兒戲越好呀。這樣才符合後世文人們對正德設定的「人設」。】
「人設?」正德眉頭一皺,「什麽意思?」
他聰明得很,一下子就聽明白了天卷中隱晦的意思,但是這個「人設」是什麽意思?
他籠統的感覺,天卷這麽說,應該是在隱喻後世不想讓他落下好名聲。
他的子孫後代竟然不想讓他落下好名稱?難道說後來他又做了什麽讓後世子孫不喜歡的事情嗎?
哼哼,這些不肖子孫們。你爺爺我再不靠譜也是你爺爺,你們竟敢詆毀你爺爺,那你爺爺就把這大明國庫裏的銀子吃光花光,讓你們受窮去。
正德聽得直磨牙,已經開始暗暗盤算怎麽給那些不肖子孫一些教訓了。
【當然了,這些都是假設,我們需要以事實說話。還是那句話,倘若這次的應州大捷這麽兒戲,那麽蒙古為何幾十年不敢扣邊?】
【事實勝於雄辯。正是因為正德這場仗將蒙古人打怕了,打掉了他們的氣焰,他們才會怕了,才會老老實實呆在自己的地盤不敢出來。】
【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任何語言都是蒼白的。】
【由果推因,正德這場仗一定打得很漂亮。隻不過正是由於我之前說的原因,沒有文人甘心記錄下來,作為後是帝王禦駕親征的參考罷了。】
天卷下,朱元璋聽了嘖嘖有聲的贊道:「沒錯。要是沒打疼他們,他們怎麽會蜷縮在草原上不出來。這個小子,倒是擔得上這個『武』字。」
這一次天卷出現,正巧老二老三也迴來了,他幹脆又將五個兒子湊齊了,甚至連兩個大孫子和馬皇後也叫上了。
他覺得,縱然天卷會透漏些不好的內容,甚至是錯誤的內容,比如那個所謂的「火燒慶功樓」,但是對整個歷史的走向不會有太大的錯處。
不管過去如何,知道未來的發展,總會可以提前預判和解決一些事情。
而且,上次看到留言的時候,他也對那個所謂的會飛的鐵鳥和會跑的火車充滿了興趣。
若是真如天卷所說日後有這種東西,他豈不是可以天天去全國各地巡查了,專抓那些貪官汙吏、作奸犯科之人。
那樣的話,他的大明豈不是比當日的大唐盛世還要繁華清明。
當然了,朱元璋還有另外一點不能宣之於口的原因,是他也發現了「威用戶」的權限不是一般的大,可惜他觀看天卷這麽久,竟然一個「威用戶」都沒有撈上。
因此他也決定了,這次不管別的,一定要在最後的時候搶到發言,抽中「威用戶」資格。哪怕不是他,是他的兒孫也好呀。
【不過,正德帝才不在乎那些文人怎麽寫他,他隻在乎自己能不能玩得盡興。】
【於是,應州大捷後,朱厚照玩角色扮演玩上了癮,真的在邊境處給自己建了一座鎮國公府。】
還真建了座鎮國公府呀!
朱厚照心裏美滋滋。
【意思就是,他這個鎮國大將軍因為軍功被賞賜了,成為了鎮國公。而鎮國公的府邸就在邊境處,很有「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豪情壯誌。】
【要知道,當初朱棣遷都北京,就是為了實現這句話。】
【不過這次朱厚照更是幹脆,索性去了邊陲建府。實在是永樂大帝之後,難得一見的馬上帝王。】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朱元璋喃喃的念著這句話,瞥了一旁比上次又瘦了一圈兒的老四,輕輕嘆了口氣。
作者有話要說:
第46章 拽作狂10
不管如何,他朱家的兒郎,在騎馬打仗這件事上,都是一等一的。
而他的曾曾曾曾曾曾曾孫兒,也終究是有一點沒讓他失望。
雖然……做法是荒唐了點。
【據說,朱厚照登基後,很少住在皇宮中,要麽住在豹房,要麽住在鎮國公府。說起這兩個地方,也親切地稱之為家裏。】
【可是,up主卻覺得不盡然,先不論這《武宗實錄》是誰寫的,有什麽目的,我們單看結果。】
【如果真如這本書說的這麽兒戲的話,河套地區怎麽會有幾十年的和平呢?很明顯,這不符合邏輯。】
【那我們反過來再想,如果被大臣們千方百計阻撓的朱厚照打勝了,那些大臣們的勸誡豈不都成了笑話。】
【所以對一個這麽有軍事天分的皇帝來說,讓這場仗勝得兒戲些,更有利於哪一方呢?】
【嗯嗯,給大家提個醒。可以對標之前我們提到的始皇帝的焚書坑儒。】
秦始皇:「焚書坑儒?是我做過的?」
此時的鹹陽宮大殿上,有兩個帶著重重枷鎖的犯人正跪在中間,正是趙高和李斯。
而在秦始皇的旁邊,有兩個小小少年靜靜站立著。
其中一個長身如玉,溫文爾雅,正是公子扶蘇。而另一個身材微胖,比扶蘇的個子略低一些,卻是始皇帝的另一個兒子胡亥。
兩個孩子此時正盯著天卷不眨眼的看著,而在一旁跪著的趙高和李斯則麵如死灰。沉重的枷鎖讓他們根本就抬不起頭來,隻能靜靜聽著天卷的講述。
【別忘了,正德之前可是讓文臣們吃了大虧的,現在又讓他們落了麵子,當然是越把這場仗說的越兒戲越好呀。這樣才符合後世文人們對正德設定的「人設」。】
「人設?」正德眉頭一皺,「什麽意思?」
他聰明得很,一下子就聽明白了天卷中隱晦的意思,但是這個「人設」是什麽意思?
他籠統的感覺,天卷這麽說,應該是在隱喻後世不想讓他落下好名聲。
他的子孫後代竟然不想讓他落下好名稱?難道說後來他又做了什麽讓後世子孫不喜歡的事情嗎?
哼哼,這些不肖子孫們。你爺爺我再不靠譜也是你爺爺,你們竟敢詆毀你爺爺,那你爺爺就把這大明國庫裏的銀子吃光花光,讓你們受窮去。
正德聽得直磨牙,已經開始暗暗盤算怎麽給那些不肖子孫一些教訓了。
【當然了,這些都是假設,我們需要以事實說話。還是那句話,倘若這次的應州大捷這麽兒戲,那麽蒙古為何幾十年不敢扣邊?】
【事實勝於雄辯。正是因為正德這場仗將蒙古人打怕了,打掉了他們的氣焰,他們才會怕了,才會老老實實呆在自己的地盤不敢出來。】
【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任何語言都是蒼白的。】
【由果推因,正德這場仗一定打得很漂亮。隻不過正是由於我之前說的原因,沒有文人甘心記錄下來,作為後是帝王禦駕親征的參考罷了。】
天卷下,朱元璋聽了嘖嘖有聲的贊道:「沒錯。要是沒打疼他們,他們怎麽會蜷縮在草原上不出來。這個小子,倒是擔得上這個『武』字。」
這一次天卷出現,正巧老二老三也迴來了,他幹脆又將五個兒子湊齊了,甚至連兩個大孫子和馬皇後也叫上了。
他覺得,縱然天卷會透漏些不好的內容,甚至是錯誤的內容,比如那個所謂的「火燒慶功樓」,但是對整個歷史的走向不會有太大的錯處。
不管過去如何,知道未來的發展,總會可以提前預判和解決一些事情。
而且,上次看到留言的時候,他也對那個所謂的會飛的鐵鳥和會跑的火車充滿了興趣。
若是真如天卷所說日後有這種東西,他豈不是可以天天去全國各地巡查了,專抓那些貪官汙吏、作奸犯科之人。
那樣的話,他的大明豈不是比當日的大唐盛世還要繁華清明。
當然了,朱元璋還有另外一點不能宣之於口的原因,是他也發現了「威用戶」的權限不是一般的大,可惜他觀看天卷這麽久,竟然一個「威用戶」都沒有撈上。
因此他也決定了,這次不管別的,一定要在最後的時候搶到發言,抽中「威用戶」資格。哪怕不是他,是他的兒孫也好呀。
【不過,正德帝才不在乎那些文人怎麽寫他,他隻在乎自己能不能玩得盡興。】
【於是,應州大捷後,朱厚照玩角色扮演玩上了癮,真的在邊境處給自己建了一座鎮國公府。】
還真建了座鎮國公府呀!
朱厚照心裏美滋滋。
【意思就是,他這個鎮國大將軍因為軍功被賞賜了,成為了鎮國公。而鎮國公的府邸就在邊境處,很有「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豪情壯誌。】
【要知道,當初朱棣遷都北京,就是為了實現這句話。】
【不過這次朱厚照更是幹脆,索性去了邊陲建府。實在是永樂大帝之後,難得一見的馬上帝王。】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朱元璋喃喃的念著這句話,瞥了一旁比上次又瘦了一圈兒的老四,輕輕嘆了口氣。
作者有話要說:
第46章 拽作狂10
不管如何,他朱家的兒郎,在騎馬打仗這件事上,都是一等一的。
而他的曾曾曾曾曾曾曾孫兒,也終究是有一點沒讓他失望。
雖然……做法是荒唐了點。
【據說,朱厚照登基後,很少住在皇宮中,要麽住在豹房,要麽住在鎮國公府。說起這兩個地方,也親切地稱之為家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