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歷史同人] 開局盤點十大少年天子 作者:魚籽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竇太後得了這麽一個台階,哪有不用的道理,隻得臉色難看地道:「哼,都孝順的很那!」
不過經過這一次,周圍眾人總算能好好地安心看天卷了。
【隻是,明堂的設立起初雖然並不是為了專門對付竇家。但長安城中盤根錯節,在漢武帝推行此事的過程中,少不了會觸動有些竇氏族人的利益。】
【而被觸動利益的竇氏族人又怎麽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吃虧,自然要去太皇太後那裏告狀。而告狀的時候,自然少不得添油加醋一番,於是立即惹得竇老太後大怒。】
【就這樣,竇老太後立即讓劉徹取消了明堂。不但如此,她心中還不是很解恨,甚至還將力主推進此事的兩個官員拿下問斬了。】
【好吧,講到這裏,大家想想看。】
【這種做法,讓新登基的漢武帝怎麽看怎麽想?】
【這不等於是把他的臉按在地上使勁摩擦嗎?】
【不但如此,通過這件事情可以看出,竇老太後的權力在當時已經無人能出其右。】
【而竇氏族人仗著這位老太後的加持,已經囂張跋扈到連皇帝陛下都不放在眼裏的地步。】
【皇帝尚且要聽取百官諫言,顧慮百官態度,看顧百姓。而他們竇家根本不會計較這些。朝堂上的官員,隻要得罪了他們,說殺就殺,皇帝都管不了。】
【也就是說,得罪了他們竇家人,比得罪皇帝還可怕。】
講到這裏,天卷中出現了一個老太後在前方怒氣沖沖指揮著砍人腦袋,小皇帝在一旁瑟瑟發抖的動態簡筆漫畫。
看著天卷中小皇帝戰戰兢兢地樣子,朱元璋氣得直瞪眼睛:「nnd,這個劉徹小兒,也太窩囊了。要是老子,直接將那搬能是非的小人一刀砍了,再用他的腦袋祭天。」
「外戚之患的確不容小覷,我朝日後也要注意。」太子朱標頻頻點頭,「我讀史書,記得西漢正是因此而亡。所以漢武帝此時的手段也不算是太過激烈,隻能算是未雨綢繆罷了。」
「標兒以為我大明該如何防患外戚之亂?」朱元璋問道。
「父王不是早就在實行了嗎?又何必考教兒子。」
「哦?你說說看。」
「父皇選秀女從來都是從民間女子中選出,如此一來,便絕了不少想要借著女子上位的佞臣們的後路。」
「標兒說的沒錯,不過還遠遠不夠。」
朱元璋眼神閃爍。
這一次,朱元璋隻叫了太子朱標作陪,其餘人等一概沒叫。
因為他越發覺得,能上天卷的事情,未必是一件好事。所以算著天卷差不多又要出現了,便派他們兄弟幾個去京郊巡營了。
在他打天下之初,他的兒子娶的都是他那些老夥計家裏的女娃。那會兒隻想著結通家之好,並未想太多。如今看來,是要好好合計合計了。
正想著的時候,卻聽朱標突然問道:「父王,我記得天卷中曾說過什麽火燒慶功樓。
但是後來兒臣派人找遍我大明的樓宇寺廟道觀,甚至連酒樓都找過,但並未聽說過這個名字。父王可曾有印象,難不成是在鳳陽老家?」
「火燒慶功樓?標兒還記得這件事?」朱元璋眼中閃過一絲欣慰,心道不愧是他家標兒,連關注的點都同他一模一樣。
「父王可有什麽想法?」朱標也不點破。
朱元璋哈哈一笑:「這天卷所言,我看就像是茶館裏的說書人。固然有些故事是根據真事兒改編的,但是在有些地方也未免會誇大其詞,博人眼球。
而且就算沒有什麽慶功樓,其他的樓宇殿閣也一樣,不過是一個名字罷了,就看到時事情發生不發生了。」
朱標沉吟片刻,對著父親拱了拱手:「父皇英明,兒臣自嘆不如。」
秦朝。
秦始皇:「外戚之禍,果然不能小覷,趙高……」
「陛下。」
「上次讓你查的事情可曾辦好了。」
「陛下聖明。奴婢已經將後宮嬪妃們登記造冊,凡是家中有親人的都在上麵了。不過很多妃嬪都是當初六國進獻的公主貴女,她們的國家已經都亡了。」
「很好。」秦始皇頷首。
小皇帝戰戰兢兢地畫麵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雷小萌從史籍中找出來的漢武帝畫像,卻是氣宇軒昂,威風赫赫。
【可這些外戚們萬萬沒想到的是,他們麵對的可不是一般皇帝,而是後世幾乎能同秦始皇齊名的漢武帝。】
【於是,這個梁子便在此時徹底結下了。而事實證明,漢武帝此人是最記仇的!】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3-07-24 15:00:30~2023-07-27 10:39:18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魚籽醬 1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33章 高富帥15
【適時,竇家的竇嬰和王家的田蚡都支持漢武帝開設明堂。而因為這件事,兩人全都被懲罰,被趕迴了家,遠離了朝堂。漢武帝開始提拔新的官員。】
【而對於此,竇老太後也說不出什麽。因為竇嬰雖然是她家的子弟,但是田蚡還是王家的國舅呢。漢武帝兩個人都罰了,等於是兩家各打一頓大板,誰都挑不出理兒去。】
【更何況,竇嬰此人也算是竇家比較耿直的子弟,竇老太後對他也不是多喜歡。他完全是靠自己的功績才成為了大漢朝的宰輔。看到他被貶,竇老太後更是一句話都沒給他說。】
不過經過這一次,周圍眾人總算能好好地安心看天卷了。
【隻是,明堂的設立起初雖然並不是為了專門對付竇家。但長安城中盤根錯節,在漢武帝推行此事的過程中,少不了會觸動有些竇氏族人的利益。】
【而被觸動利益的竇氏族人又怎麽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吃虧,自然要去太皇太後那裏告狀。而告狀的時候,自然少不得添油加醋一番,於是立即惹得竇老太後大怒。】
【就這樣,竇老太後立即讓劉徹取消了明堂。不但如此,她心中還不是很解恨,甚至還將力主推進此事的兩個官員拿下問斬了。】
【好吧,講到這裏,大家想想看。】
【這種做法,讓新登基的漢武帝怎麽看怎麽想?】
【這不等於是把他的臉按在地上使勁摩擦嗎?】
【不但如此,通過這件事情可以看出,竇老太後的權力在當時已經無人能出其右。】
【而竇氏族人仗著這位老太後的加持,已經囂張跋扈到連皇帝陛下都不放在眼裏的地步。】
【皇帝尚且要聽取百官諫言,顧慮百官態度,看顧百姓。而他們竇家根本不會計較這些。朝堂上的官員,隻要得罪了他們,說殺就殺,皇帝都管不了。】
【也就是說,得罪了他們竇家人,比得罪皇帝還可怕。】
講到這裏,天卷中出現了一個老太後在前方怒氣沖沖指揮著砍人腦袋,小皇帝在一旁瑟瑟發抖的動態簡筆漫畫。
看著天卷中小皇帝戰戰兢兢地樣子,朱元璋氣得直瞪眼睛:「nnd,這個劉徹小兒,也太窩囊了。要是老子,直接將那搬能是非的小人一刀砍了,再用他的腦袋祭天。」
「外戚之患的確不容小覷,我朝日後也要注意。」太子朱標頻頻點頭,「我讀史書,記得西漢正是因此而亡。所以漢武帝此時的手段也不算是太過激烈,隻能算是未雨綢繆罷了。」
「標兒以為我大明該如何防患外戚之亂?」朱元璋問道。
「父王不是早就在實行了嗎?又何必考教兒子。」
「哦?你說說看。」
「父皇選秀女從來都是從民間女子中選出,如此一來,便絕了不少想要借著女子上位的佞臣們的後路。」
「標兒說的沒錯,不過還遠遠不夠。」
朱元璋眼神閃爍。
這一次,朱元璋隻叫了太子朱標作陪,其餘人等一概沒叫。
因為他越發覺得,能上天卷的事情,未必是一件好事。所以算著天卷差不多又要出現了,便派他們兄弟幾個去京郊巡營了。
在他打天下之初,他的兒子娶的都是他那些老夥計家裏的女娃。那會兒隻想著結通家之好,並未想太多。如今看來,是要好好合計合計了。
正想著的時候,卻聽朱標突然問道:「父王,我記得天卷中曾說過什麽火燒慶功樓。
但是後來兒臣派人找遍我大明的樓宇寺廟道觀,甚至連酒樓都找過,但並未聽說過這個名字。父王可曾有印象,難不成是在鳳陽老家?」
「火燒慶功樓?標兒還記得這件事?」朱元璋眼中閃過一絲欣慰,心道不愧是他家標兒,連關注的點都同他一模一樣。
「父王可有什麽想法?」朱標也不點破。
朱元璋哈哈一笑:「這天卷所言,我看就像是茶館裏的說書人。固然有些故事是根據真事兒改編的,但是在有些地方也未免會誇大其詞,博人眼球。
而且就算沒有什麽慶功樓,其他的樓宇殿閣也一樣,不過是一個名字罷了,就看到時事情發生不發生了。」
朱標沉吟片刻,對著父親拱了拱手:「父皇英明,兒臣自嘆不如。」
秦朝。
秦始皇:「外戚之禍,果然不能小覷,趙高……」
「陛下。」
「上次讓你查的事情可曾辦好了。」
「陛下聖明。奴婢已經將後宮嬪妃們登記造冊,凡是家中有親人的都在上麵了。不過很多妃嬪都是當初六國進獻的公主貴女,她們的國家已經都亡了。」
「很好。」秦始皇頷首。
小皇帝戰戰兢兢地畫麵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雷小萌從史籍中找出來的漢武帝畫像,卻是氣宇軒昂,威風赫赫。
【可這些外戚們萬萬沒想到的是,他們麵對的可不是一般皇帝,而是後世幾乎能同秦始皇齊名的漢武帝。】
【於是,這個梁子便在此時徹底結下了。而事實證明,漢武帝此人是最記仇的!】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3-07-24 15:00:30~2023-07-27 10:39:18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魚籽醬 1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33章 高富帥15
【適時,竇家的竇嬰和王家的田蚡都支持漢武帝開設明堂。而因為這件事,兩人全都被懲罰,被趕迴了家,遠離了朝堂。漢武帝開始提拔新的官員。】
【而對於此,竇老太後也說不出什麽。因為竇嬰雖然是她家的子弟,但是田蚡還是王家的國舅呢。漢武帝兩個人都罰了,等於是兩家各打一頓大板,誰都挑不出理兒去。】
【更何況,竇嬰此人也算是竇家比較耿直的子弟,竇老太後對他也不是多喜歡。他完全是靠自己的功績才成為了大漢朝的宰輔。看到他被貶,竇老太後更是一句話都沒給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