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
[歷史同人] 開局盤點十大少年天子 作者:魚籽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竇太後如此說,劉徹再也無法反駁。
【薄皇後是景帝的祖母、薄太後的親戚。當初娶薄皇後的時候,他也不是很情願。而因為種種原因,薄皇後也沒有自己的孩子,更不要說皇子了。】
【所以薄太後一死,景帝沒了忌憚,便立即封了庶長子劉榮為太子。之後沒過幾年,就正式下詔將薄皇後廢了。】
【也就在這個時候,突然有人上書,說是大漢不可沒有國母,建議景帝立太子的生母栗姬為皇後。】
聽到這裏,竇太後像是自言自語地說道:「沒錯,我記得那個時候薄皇後剛剛被廢,有大臣便借著劉榮是太子為由,向皇帝請求立栗姬為皇後。這才惹惱了你父皇。」
「嘖嘖嘖,何必這麽急呢,若是劉榮不被廢掉,她早晚是皇後和太後呀。」
說到這裏,竇太後看向劉徹,哼了句:「就像你母親那樣。」
在場之人,大氣都不敢出一聲,隻能任由竇太後語出譏誚,卻無法反駁。
【大漢注重孝道。太皇太後剛剛去世,薄皇後就被廢了,本就讓朝中大臣頗有微詞。倘若景帝聽了這個大臣的話,在此時立栗姬為皇後,讓她母憑子貴,豈不是更讓人口誅筆伐。】
【於是,景帝聽了大怒。立即殺了這名大臣,對栗姬的厭煩也徹底變成了厭惡。沒過多久就下詔,廢了劉榮的太子之位,栗姬後來也鬱鬱而終了。】
果然,天卷所言的情況,同竇太後他們知道的情形基本上一樣。但是明明一樣的事件,被天卷這麽羅列出來,眾人卻覺得他必有後話。
作者有話要說:
第22章 高富帥4
果然,天卷中的聲音停了停後,卻聽雷小萌幽幽一嘆。
【據說,漢景帝的庶長子、次子、三子都出自栗姬。想當初,栗姬可是榮寵非常,卻沒想到最終落了這樣一個下場。】
【小萌不得不再次贊一下,劉徹真得感謝她有一個好母親,若是沒有他母親王娡的籌謀,隻怕華夏歷史就要改寫了。】
【因為上書請奏栗姬為皇後,正是王娡派人指使的。】
【這也算是一個捧殺的經典案例了。】
竟然是王太後指派的?
她之前倒是小瞧她了。
竇太後心中暗忖著,看向下麵的一眾小輩:「怎麽,太後還沒到嗎?」
「皇祖母,天卷之言也隻是揣度。事實真相未必像其所言那樣。」劉徹忍不住為母親辯解道。
「老婆子我這還沒說什麽呢,你就替你母親說起話來,還真是孝順呢。」
竇太後的笑容不達眼底,人也拄著拐杖從座位上站起:「也對,你們這是早就看我這個老婆子不順眼了吧。巴不得我死了以後,把我的娘家人趕盡殺絕呢!」
竇太後突然提高聲音,在場眾人都不敢再出聲。隻有陳皇後見狀,心中嘆了一口氣。
她知道自己再不出麵不行了,立即上前一步將竇太後扶著坐下:「皇祖母,小心氣大傷身。正如陛下所說,這其中必有緣故。我們再繼續聽聽看。」
「嬌嬌呀,這個白眼狼都要把你廢了,你還替他說話。祖母心疼你呀!」
拍著陳皇後的手,竇太後的眼圈兒已經紅了。
陳皇後一噎,抬頭覷了劉徹一眼,又迅速垂下:「孫兒不是替陛下說話,孫兒隻是想知道,我們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麽。」
此時平陽公主也開口了:「皇祖母,這是未來將要發生之事,就算生氣也於事無補。倒不如好好聽聽看,沒準能從中找到破解之法。」
這一次,平陽公主倒是說到了竇太後的心坎上,她微微沉吟了下,終於沒再說其它,隻是哼道:「算你說得有理!」
【劉榮的太子之位被廢後,被貶為臨江王。沒多久,七歲的劉徹就被封為太子。而這個時候,雖然沒有大臣上書,他的母親王娡仍舊被封為了皇後,再後來也就順理成章成了太後。】
【至此,館陶公主同王皇後的的目的基本達成,而他們兩個人也結成了兒女親家。】
【不但是館陶公主的女兒陳氏同劉徹訂了親,即將成為太子妃。她的兒子也同劉徹的妹妹定了親。】
【從這時起,陳家和館陶公主的命運便同太子劉徹緊緊聯繫起來。尤其是在劉徹親政前,兩家可以說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不過,在劉徹親政後,兩家一直壓在水麵下的矛盾便漸漸冒了出來。】
【這些矛盾中最最讓人無語的就是劉徹的子嗣問題。】
【主要因為劉徹和陳皇後成親數年,竟然一個孩子都沒有誕下。】
【為此,陳皇後還花費了近萬金尋求產子秘方,但是仍舊沒有效果。】
【到了最後,陳皇後便想要藉助虛無縹緲的巫蠱之術產子。但是這也導致了她最終被廢,罷居長門宮。】
【這也正是《長門賦》這首詩名字的由來。】
無子,被廢?
陳皇後臉色一變,看向劉徹,卻見劉徹也正看向她。
而聽到是這個原因,竇太後也愣了。
因為如果理由真是這個原因,旁人還真的是無可指摘。
要知道,從大漢建立之日起,這已經不是第一個因為無子被廢的皇後了。
之前提到的薄皇後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被趕下了皇後寶座。
哪怕是竇太後自己,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才一步步爬到了如今的地位。
【薄皇後是景帝的祖母、薄太後的親戚。當初娶薄皇後的時候,他也不是很情願。而因為種種原因,薄皇後也沒有自己的孩子,更不要說皇子了。】
【所以薄太後一死,景帝沒了忌憚,便立即封了庶長子劉榮為太子。之後沒過幾年,就正式下詔將薄皇後廢了。】
【也就在這個時候,突然有人上書,說是大漢不可沒有國母,建議景帝立太子的生母栗姬為皇後。】
聽到這裏,竇太後像是自言自語地說道:「沒錯,我記得那個時候薄皇後剛剛被廢,有大臣便借著劉榮是太子為由,向皇帝請求立栗姬為皇後。這才惹惱了你父皇。」
「嘖嘖嘖,何必這麽急呢,若是劉榮不被廢掉,她早晚是皇後和太後呀。」
說到這裏,竇太後看向劉徹,哼了句:「就像你母親那樣。」
在場之人,大氣都不敢出一聲,隻能任由竇太後語出譏誚,卻無法反駁。
【大漢注重孝道。太皇太後剛剛去世,薄皇後就被廢了,本就讓朝中大臣頗有微詞。倘若景帝聽了這個大臣的話,在此時立栗姬為皇後,讓她母憑子貴,豈不是更讓人口誅筆伐。】
【於是,景帝聽了大怒。立即殺了這名大臣,對栗姬的厭煩也徹底變成了厭惡。沒過多久就下詔,廢了劉榮的太子之位,栗姬後來也鬱鬱而終了。】
果然,天卷所言的情況,同竇太後他們知道的情形基本上一樣。但是明明一樣的事件,被天卷這麽羅列出來,眾人卻覺得他必有後話。
作者有話要說:
第22章 高富帥4
果然,天卷中的聲音停了停後,卻聽雷小萌幽幽一嘆。
【據說,漢景帝的庶長子、次子、三子都出自栗姬。想當初,栗姬可是榮寵非常,卻沒想到最終落了這樣一個下場。】
【小萌不得不再次贊一下,劉徹真得感謝她有一個好母親,若是沒有他母親王娡的籌謀,隻怕華夏歷史就要改寫了。】
【因為上書請奏栗姬為皇後,正是王娡派人指使的。】
【這也算是一個捧殺的經典案例了。】
竟然是王太後指派的?
她之前倒是小瞧她了。
竇太後心中暗忖著,看向下麵的一眾小輩:「怎麽,太後還沒到嗎?」
「皇祖母,天卷之言也隻是揣度。事實真相未必像其所言那樣。」劉徹忍不住為母親辯解道。
「老婆子我這還沒說什麽呢,你就替你母親說起話來,還真是孝順呢。」
竇太後的笑容不達眼底,人也拄著拐杖從座位上站起:「也對,你們這是早就看我這個老婆子不順眼了吧。巴不得我死了以後,把我的娘家人趕盡殺絕呢!」
竇太後突然提高聲音,在場眾人都不敢再出聲。隻有陳皇後見狀,心中嘆了一口氣。
她知道自己再不出麵不行了,立即上前一步將竇太後扶著坐下:「皇祖母,小心氣大傷身。正如陛下所說,這其中必有緣故。我們再繼續聽聽看。」
「嬌嬌呀,這個白眼狼都要把你廢了,你還替他說話。祖母心疼你呀!」
拍著陳皇後的手,竇太後的眼圈兒已經紅了。
陳皇後一噎,抬頭覷了劉徹一眼,又迅速垂下:「孫兒不是替陛下說話,孫兒隻是想知道,我們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麽。」
此時平陽公主也開口了:「皇祖母,這是未來將要發生之事,就算生氣也於事無補。倒不如好好聽聽看,沒準能從中找到破解之法。」
這一次,平陽公主倒是說到了竇太後的心坎上,她微微沉吟了下,終於沒再說其它,隻是哼道:「算你說得有理!」
【劉榮的太子之位被廢後,被貶為臨江王。沒多久,七歲的劉徹就被封為太子。而這個時候,雖然沒有大臣上書,他的母親王娡仍舊被封為了皇後,再後來也就順理成章成了太後。】
【至此,館陶公主同王皇後的的目的基本達成,而他們兩個人也結成了兒女親家。】
【不但是館陶公主的女兒陳氏同劉徹訂了親,即將成為太子妃。她的兒子也同劉徹的妹妹定了親。】
【從這時起,陳家和館陶公主的命運便同太子劉徹緊緊聯繫起來。尤其是在劉徹親政前,兩家可以說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不過,在劉徹親政後,兩家一直壓在水麵下的矛盾便漸漸冒了出來。】
【這些矛盾中最最讓人無語的就是劉徹的子嗣問題。】
【主要因為劉徹和陳皇後成親數年,竟然一個孩子都沒有誕下。】
【為此,陳皇後還花費了近萬金尋求產子秘方,但是仍舊沒有效果。】
【到了最後,陳皇後便想要藉助虛無縹緲的巫蠱之術產子。但是這也導致了她最終被廢,罷居長門宮。】
【這也正是《長門賦》這首詩名字的由來。】
無子,被廢?
陳皇後臉色一變,看向劉徹,卻見劉徹也正看向她。
而聽到是這個原因,竇太後也愣了。
因為如果理由真是這個原因,旁人還真的是無可指摘。
要知道,從大漢建立之日起,這已經不是第一個因為無子被廢的皇後了。
之前提到的薄皇後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被趕下了皇後寶座。
哪怕是竇太後自己,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才一步步爬到了如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