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頁
[歷史同人] 穿成幼崽被秦始皇聽到心聲了 作者:魚籽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昌平君笑了笑,繼續道,「倒是阿弟,如今朝中到處在說,你同當初呂相的做法完全南轅北轍。
呂相為了做君候,棄了商賈之道。而二弟卻以君候之身在此道上樂而不疲。你可知鹹陽有多少人把你當做了茶餘飯後的談資?」
「阿兄,我自己尚不在乎,你又何必在乎?」
聽到昌平君的話,昌文君冷道,「難道我同阿兄一樣汲汲營營,世人說的話就好聽了?人各有誌罷了,我隻是不希望阿兄忘記本心,越來越錯。」
「你說的沒錯。」聽到他這麽說,昌平君眼睛微眯,「這也是阿兄想對你說的話。想想你是從何來,又將去何處,不要再荒廢光陰了……」
兩兄弟你一言我一語,哪裏還有當初共同抗擊嫪毐叛軍的同仇敵愾,隻剩下了不歡而散。
昌文君怒氣沖沖的離開了昌平君的府邸,剛到街道上,就聽有人在他身後喚道:「這麽晚了,昌文君這是要去何處呀?」
昌文君聞聲轉頭,發現竟然是穿著男裝的墨鉤弋,原來她已經從燕國辦事迴來了。
於是乎,昌文君原本充滿陰鬱的臉上立即擠出了一個笑容:「墨姑娘,你終於迴來了,此行可順利?你若是再不迴來,我就找你去了。」
雖然昌文君說的話還是聽起來很輕狂,但墨鉤弋仍舊察覺出他言語中的強顏歡笑,她驅馬立即趕來,歪頭看向他:「君上可是遇到了煩心事?」
聽到她這麽問,昌文君卻覺得有些不自在,當即搖著頭大聲道:「隻是小事。這鹹陽城中還有什麽事情能難得住我羋唐?」
仿佛生怕旁人沒聽到這句話一般。
而緊接著,他便轉移了話題,仔細打量了墨鉤弋一番後,他皺了皺眉後,卻突然挑了挑眉,露出了一臉輕鬆:
「倒是墨姑娘看起來消瘦不少,可是這次的差事棘手?其實墨姑娘何必這麽辛苦,不如來我府上,我保證姑娘衣食無憂,再也不用勞心勞力!」
見自己不過是關心了幾句,昌文君言語間又不正經起來,墨鉤弋立即沉了臉,叱道:「君候慎言。若是無事,我先迴去復命了,公主還等著我呢。」
說完,墨鉤弋就要催馬離開。
見她真的惱了,昌文君連忙道歉:「隻是許久不見姑娘了,想同姑娘多說幾句。姑娘莫要怪罪。羋唐這裏向你賠不是還不行嗎。」
他既道了歉,墨鉤弋也不同他計較了,隻是嘆道:「昌文君還是有點叔公的樣子吧,如今公主殿下都快及笄了,可不是小時候了。」
聽她如此說,昌文君也輕嘆了一口氣:「也是自從有了你,小葉兒都不怎麽理會我這個老傢夥了,我實在傷心死了。她果然是嫌我老了吧!」
看到他這副哀怨的樣子,就知道他又在耍寶,墨鉤弋差點笑出聲來,她也沒拆穿他,隻是搖頭道:
「君候在宣唐公主心中的地位無人能及,君候還是莫自怨自艾了,不如想想你的蔗園。如今那裏可是眾所周知的日進鬥金的地方。
聽說最近你遇到了麻煩,那裏可還有公主的股金呢,你可別大意,如今可想好了應對之策?」
「對策?」聽她提起蔗園,昌文君更是氣不打一處來,惱道,「那南越小國,見我的蔗園日進鬥金,便想將園子收迴去。我可是給了他九十九年的租金呢,他這麽做就是背信棄義。」
「所以公主才想知道君候的對策呀。其實,昌文君不如向大王學學,興許便會有辦法了。」墨鉤弋眼神微閃,看著他笑了笑,「不多說了,公主還在等我復命呢,我先進宮了。」
看到她意味深長的笑容,昌文君像是想到什麽似的,腦子迅速轉了起來。隻是等他迴過神來,墨鉤弋已經離開了。
但是不得不說,她的話卻宛若醍醐灌頂般讓他突然茅塞頓開,不但給了他解決蔗園問題的,還給了他擺脫目前窘境的靈感。
如今他夾在大王和阿兄中間,實在是難受的緊。甚至連進宮探望小葉兒都要權衡再三。
所以,他既然在鹹陽城呆得這麽別扭,那他幹脆躲出去好了。
屆時天高大王遠,阿兄那邊又眼不見心不煩,豈不快哉……
……
沒過幾日,便聽說有人在城門口大罵昌平君,雖然此人很快便被昌平君的人給抓住帶走了,但是還是引起了一些有心人的注意。
這些有心人不但密切關注此人的動向,甚至還有人前往昌平君府,當麵詢問此事。但是無論怎麽旁敲側擊,昌平君都三緘其口,半點口風不透。
終於在半月後,人們終於得到了此人的下落,竟是被判了宮刑,沒入宮中。
事已至此,這件事還沒發生便已經結束了。因為這人一旦入了宮,就等於換了一片天地。外麵的人若是再打聽,就會有窺探內宮之嫌。
就在眾人以為這件事情就這麽以昌平君的勝利結束,慨嘆一個可憐人的一生就這麽被毀於一旦,所以輕易不要捋昌平君虎鬚的時候。始皇大大的案頭卻呈上了一本薄薄的奏本。
而裏麵詳細記載的就是此人前半生曲折的經歷。
此人三歲喪父七歲喪母,十幾歲上便給富貴人家做工,因為記性好學東西快,便被主家的小姐看上,招為上門婿,還生了一個大胖兒子。
眼看此人就要過上不愁吃穿,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幸福生活。
但是隻因為昌平君多看了他家的田地一眼,想要在此建別院,他們卻不肯,他便被昌平君橫加罪名,打入牢中。
呂相為了做君候,棄了商賈之道。而二弟卻以君候之身在此道上樂而不疲。你可知鹹陽有多少人把你當做了茶餘飯後的談資?」
「阿兄,我自己尚不在乎,你又何必在乎?」
聽到昌平君的話,昌文君冷道,「難道我同阿兄一樣汲汲營營,世人說的話就好聽了?人各有誌罷了,我隻是不希望阿兄忘記本心,越來越錯。」
「你說的沒錯。」聽到他這麽說,昌平君眼睛微眯,「這也是阿兄想對你說的話。想想你是從何來,又將去何處,不要再荒廢光陰了……」
兩兄弟你一言我一語,哪裏還有當初共同抗擊嫪毐叛軍的同仇敵愾,隻剩下了不歡而散。
昌文君怒氣沖沖的離開了昌平君的府邸,剛到街道上,就聽有人在他身後喚道:「這麽晚了,昌文君這是要去何處呀?」
昌文君聞聲轉頭,發現竟然是穿著男裝的墨鉤弋,原來她已經從燕國辦事迴來了。
於是乎,昌文君原本充滿陰鬱的臉上立即擠出了一個笑容:「墨姑娘,你終於迴來了,此行可順利?你若是再不迴來,我就找你去了。」
雖然昌文君說的話還是聽起來很輕狂,但墨鉤弋仍舊察覺出他言語中的強顏歡笑,她驅馬立即趕來,歪頭看向他:「君上可是遇到了煩心事?」
聽到她這麽問,昌文君卻覺得有些不自在,當即搖著頭大聲道:「隻是小事。這鹹陽城中還有什麽事情能難得住我羋唐?」
仿佛生怕旁人沒聽到這句話一般。
而緊接著,他便轉移了話題,仔細打量了墨鉤弋一番後,他皺了皺眉後,卻突然挑了挑眉,露出了一臉輕鬆:
「倒是墨姑娘看起來消瘦不少,可是這次的差事棘手?其實墨姑娘何必這麽辛苦,不如來我府上,我保證姑娘衣食無憂,再也不用勞心勞力!」
見自己不過是關心了幾句,昌文君言語間又不正經起來,墨鉤弋立即沉了臉,叱道:「君候慎言。若是無事,我先迴去復命了,公主還等著我呢。」
說完,墨鉤弋就要催馬離開。
見她真的惱了,昌文君連忙道歉:「隻是許久不見姑娘了,想同姑娘多說幾句。姑娘莫要怪罪。羋唐這裏向你賠不是還不行嗎。」
他既道了歉,墨鉤弋也不同他計較了,隻是嘆道:「昌文君還是有點叔公的樣子吧,如今公主殿下都快及笄了,可不是小時候了。」
聽她如此說,昌文君也輕嘆了一口氣:「也是自從有了你,小葉兒都不怎麽理會我這個老傢夥了,我實在傷心死了。她果然是嫌我老了吧!」
看到他這副哀怨的樣子,就知道他又在耍寶,墨鉤弋差點笑出聲來,她也沒拆穿他,隻是搖頭道:
「君候在宣唐公主心中的地位無人能及,君候還是莫自怨自艾了,不如想想你的蔗園。如今那裏可是眾所周知的日進鬥金的地方。
聽說最近你遇到了麻煩,那裏可還有公主的股金呢,你可別大意,如今可想好了應對之策?」
「對策?」聽她提起蔗園,昌文君更是氣不打一處來,惱道,「那南越小國,見我的蔗園日進鬥金,便想將園子收迴去。我可是給了他九十九年的租金呢,他這麽做就是背信棄義。」
「所以公主才想知道君候的對策呀。其實,昌文君不如向大王學學,興許便會有辦法了。」墨鉤弋眼神微閃,看著他笑了笑,「不多說了,公主還在等我復命呢,我先進宮了。」
看到她意味深長的笑容,昌文君像是想到什麽似的,腦子迅速轉了起來。隻是等他迴過神來,墨鉤弋已經離開了。
但是不得不說,她的話卻宛若醍醐灌頂般讓他突然茅塞頓開,不但給了他解決蔗園問題的,還給了他擺脫目前窘境的靈感。
如今他夾在大王和阿兄中間,實在是難受的緊。甚至連進宮探望小葉兒都要權衡再三。
所以,他既然在鹹陽城呆得這麽別扭,那他幹脆躲出去好了。
屆時天高大王遠,阿兄那邊又眼不見心不煩,豈不快哉……
……
沒過幾日,便聽說有人在城門口大罵昌平君,雖然此人很快便被昌平君的人給抓住帶走了,但是還是引起了一些有心人的注意。
這些有心人不但密切關注此人的動向,甚至還有人前往昌平君府,當麵詢問此事。但是無論怎麽旁敲側擊,昌平君都三緘其口,半點口風不透。
終於在半月後,人們終於得到了此人的下落,竟是被判了宮刑,沒入宮中。
事已至此,這件事還沒發生便已經結束了。因為這人一旦入了宮,就等於換了一片天地。外麵的人若是再打聽,就會有窺探內宮之嫌。
就在眾人以為這件事情就這麽以昌平君的勝利結束,慨嘆一個可憐人的一生就這麽被毀於一旦,所以輕易不要捋昌平君虎鬚的時候。始皇大大的案頭卻呈上了一本薄薄的奏本。
而裏麵詳細記載的就是此人前半生曲折的經歷。
此人三歲喪父七歲喪母,十幾歲上便給富貴人家做工,因為記性好學東西快,便被主家的小姐看上,招為上門婿,還生了一個大胖兒子。
眼看此人就要過上不愁吃穿,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幸福生活。
但是隻因為昌平君多看了他家的田地一眼,想要在此建別院,他們卻不肯,他便被昌平君橫加罪名,打入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