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郡王府,胤禛滿臉喜色吩咐蘇培盛:「你去把京城開得最好最美的花都買來種在棲梧院裏。」


    他感慨:「之前因著種種原因,我一直沒能兌現與知闌喝茶賞花的約定。」


    他整個人都洋溢著柔情:「今年五月,我和知闌要大婚,這前前後後忙碌下來,必定又沒有時間踐諾。」


    「索性,我在她的院子裏種一片花海,以後歲歲朝朝,我都能與她相伴賞花。」


    蘇培盛也是滿臉的笑意,一迭聲應諾,保證會把事情辦得漂漂亮亮的。


    後院,烏拉那拉·語珍和宋聆音都收起了原先的心思。


    若知闌隻是康熙指婚的側福晉,她們自然有千百種算計等著知闌。


    可看胤禛興興頭頭的選了郡王府裏最大最靠近前院的院子,又是親自統籌格局,找人修繕,又是親自給院落命名,親筆書寫匾額。


    如今更甚,康熙剛給定了婚期,胤禛就開始滿院子種花了。


    真正是親力親為啊!


    棲梧院的花雖然大部分都是花匠種的,但在哪裏種什麽花,都是胤禛一一指定的。


    且隻要胤禛有空,他就會過去親自種花。


    烏拉那拉·語珍和宋聆音看在眼裏,心裏都很不舒服,但她們都是仰仗胤禛而活的女人。


    胤禛對知闌這樣上心,她們自然不敢再有什麽心思。


    不然呢?


    雞蛋碰石頭,最後傷的是誰,不是明擺著的嗎?


    烏拉那拉·語珍更是連宋聆音都不怎麽見了,她心裏很清楚,胤禛對她隻有敬重,沒有男女之情。


    她若要靠著這份敬重保住福晉的位置,那她就不能亂來。


    不然,後果難料。


    宋聆音更現實一點,她已經在想著,等側福晉入府,她是不是能投靠了。


    胤禛倒是不知道,他表現出來的對知闌和婚儀的重視間接幫知闌免去了內宅的麻煩事。


    千盼萬盼,胤禛終於盼到了把知闌娶過門的日子。


    知闌十裏紅妝從雍郡王府的正門被迎了進去。


    儀式結束後,胤禛握著知闌的手看著院子裏的繁花似錦,柔聲說道:「知闌,我願意為你種一輩子的花。」


    知闌迴握住胤禛的手,笑著說道:「那我就陪你賞一輩子的花。」


    自此之後,棲梧院裏四季都是繁花盛開的模樣。


    康熙四十年新春,其他皇子阿哥都拖家帶口參加家宴,隻有胤禛,膝下仍舊空虛。


    這些年,康熙數次想要指人給胤禛,希望他早日有子嗣傳承。


    知闌曾經為了這事沉默了許久,想到按著原本的時間線,這個時候的胤禛已經有子有女了。


    雖然有子女早殤,但到底膝下不曾空虛。


    知闌做好了心裏準備迎接變故。


    她很清楚,胤禛是不能沒有繼承人的。


    不然,他就與大位無緣了。


    但出人意料的,胤禛每次都拒絕了康熙的好意。


    他不曾對知闌說過,自己娶她過門之前就定了決心,此生不負。


    他會護烏拉那拉·語珍和宋聆音一生,但他的餘生,都將隻有知闌一個女人。


    家宴過後,康熙把胤禛喊去幹清宮,沒人知道他們說了什麽。


    但從那天之後,八阿哥胤禩開始頻頻被康熙傳去伴駕,聽說,康熙也會讓胤禩幫著批閱奏摺。


    知闌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輕嘆了一聲。


    因為她,很多事情不一樣了,可很多事情也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慢慢發生著。


    她的心很穩,胤禛也是。


    他甚至在這些近乎失寵的日子裏帶著知闌去了莊子上,蒔花弄草,研究莊稼種植,好不快活。


    趁著空閑,知闌把時芳的親事給辦了,風風光光把她嫁了出去。


    是的,多年之後,時芳等來了她意中人。


    他意中人願意傾盡所有,隻求給時芳自由身。


    康熙四十六年,黃河十幾道河堤缺口,上百萬災民流離失所,康熙命戶部撥銀兩救災,卻發現,國庫根本拿不出銀子!


    胤禛在很早之前就發現了弊端,並報給了康熙。


    他也曾上書勸誡康熙,讓有能力的官員歸還國庫欠銀。


    可惜,康熙沒有聽進去,還告誡胤禛,身為仁君,要體恤優待手下的官員,這樣,官員們才會盡心盡力效忠。


    好在,胤禛在多年前改進了戶部做帳的方式,誰欠了國庫多少銀兩,借了幾次,全部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但若要等著官員歸還欠銀後再去救災,那就太遲了。


    這個時候,胤禛從莊子返京,說願意拿出銀子救災。


    那是常人無法想像的一筆巨額銀兩!


    胤禛直接出了,還出言安慰康熙,說有他這個兒子在,總不會讓君父為難。


    康熙長嘆一口氣,問道:「你還是不願意為了子嗣接納旁人嗎?」


    「兒子不孝!」胤禛跪地,鄭重說道,「賑災的銀子都是知闌出的,兒子絕不能辜負她!」


    「是啊,也就隻有她才能一下子拿出這麽大的一筆銀子了。」


    「可若……」康熙嘆息,「你迴去吧,明日開始就不要躲懶了,好好上朝給朕辦差。」


    「是,兒子遵旨!」


    這之後,胤禛又開始幫忙處理朝政,但胤禩仍舊在禦前行走。


    康熙四十九年中秋家宴,知闌對著最愛的大閘蟹沒忍住嘔了出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穿瓜爾佳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秋並收藏清穿瓜爾佳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