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醫如實說道:「皇上,您這迴受的刺激太過,以後不宜再受刺激,不能動氣。」
「若動了氣,會如何?」康熙問道。
太醫沉默了幾息,跪下說道:「會於壽命有妨礙。」
康熙沉默了更久,然後問道:「能根治嗎?」
太醫搖頭:「若是可以,還請皇上能多多靜養。」
康熙揮手讓太醫出去。
多多靜養。
說得倒是容易,他每日要處理一大堆的國事,哪裏有時間靜養。
可康熙知道,他不能再如從前般勞累了。
他想活得久一些,再久一些。
其實這個時候,把太子帶在身邊手把手教他處理國事是最優解。
橫豎太子本就是他指定的繼承人,把繼承人培養好,他就能安度晚年了。
但康熙,根本不想見胤礽。
於是,他把胤禛帶在了身邊。
胤禛開始正式接受正統的政務訓練。
百忙之中,他抽出時間約了知闌見麵。
兩人照舊約在茶樓的雅間。
「多日不見,四爺清減了很多。」知闌語帶關心,「你最近都沒有好好休息嗎?」
之前發生的事情,胤禛一件也沒有瞞著知闌,是以,知闌是知道胤禛最近有多忙的。
別看他們如今形勢一片大好,但事實上,主動權一直都在康熙手裏。
胤禛沒有太子的名分,康熙今日能帶他熟悉政務,讓他執筆批閱奏摺,他日,也能把這份殊榮給別人。
是以,胤禛每日都提著心,務求把事情做到最好。
這些,胤禛不說,知闌也相信他能做到極致。
但她有句話要提醒胤禛:「四爺,還請你謹記,要時時孝順君父。」
「孝順二字,除了孝,要緊的,還有順。」
「還有,任何事情,都要皇上首肯,是任何。」
胤禛如今對知闌的意見十分重視。
知闌這樣鄭重其事的叮囑,他自然是聽在心裏的。
他深思了一會兒,忽然說道:「我明白了!」
他握住知闌的手,認真說道:「多謝你提醒我。」
實話實說,他最近雖忙碌,但卻是誌得意滿的。
他甚至想著皇阿瑪什麽時候會下旨廢了胤礽的太子之位,改立他為太子。
是以,胤禛要證明給康熙看,他是最好的繼承江山大統的人選。
所以,從接觸政務後,他便力求把所有的事情做到最完美。
但不知為何,近幾日,他發現皇阿瑪對他有些似有若無的防備之意。
他不知道自己哪裏做錯了。
他依舊親力親為照顧皇阿瑪,對待政務,更是盡心竭力,力求完美。
此時聽知闌幾句話點撥,他才明白,原來,他是太能幹,太有主見,讓皇阿瑪感受到了威脅。
這一刻,他忽然對被禁足在毓慶宮的胤礽有了一份感同身受,也更加明白了,什麽叫伴君如伴虎。
胤禛握住知闌的手,語氣中帶著些微的自嘲:「我以為我做了這麽多,在皇阿瑪心裏是不一樣的。」
「但事實上,除了太子,所有的皇子阿哥在皇阿瑪心裏都是一樣的。」
誰有用,誰孝順,誰就能得他的歡心。
「皇阿瑪一次次寬恕太子,也是不想承認自己親手養大的孩子不好吧。」
知闌迴握住胤禛的手:「沒關係的,四爺,我會一直陪著你的。」
那日見過麵後,胤禛便慢慢改變了自己的處事方式。
從前端湯藥給康熙,他都是先確定了溫度,端給康熙的時候,是能直接入口了的。
如今,他便總是當著康熙的麵細細吹涼,一再確定溫度,再小心翼翼端給康熙。
於政務的處理上,他也不再顯出得心應手,遊刃有餘的模樣。
隻他也不能讓康熙覺得他是塊朽木。
是以,他總是再三斟酌後去問康熙的意見。
在康熙問他如何處理的時候,他便會故意疏漏一些無關緊要的細節。
康熙就笑著說他處理政務還沒有到火候,還需要多練練。
每當這個時候,胤禛都會謙虛應和,並一再強調自己沒有皇阿瑪在旁邊看著是不行的,皇阿瑪我離不開你雲雲。
漸漸地,康熙對他便有了幾分孺子可教的欣慰。
知闌知道胤禛忙碌,更知道於政務上,自己是幫不上忙的。
她把自己關在書房裏,把還記得的重要事件的時間線列了出來。
現在是康熙三十四年,按著原來的軌跡,胤禛是在太子被廢黜的第二年,也就是康熙四十八年才被封的郡王爵。
而這一年,康熙又復立了太子,把其他有心爭位的阿哥們的不甘和野心徹底激發了出來。
現如今,因為她的介入,胤禛已經提前封爵。
這是一個極好的開頭。
明珠自從被關入宗人府後,牆倒眾人推,罪名累加得越來越多。
他最好的結局就是康熙之前說的,跟那些身上背負著人命的亂黨一起問斬了。
但事實上,康熙並不會對明珠這樣仁慈。
知闌根據胤禛給的,關於康熙的一些信息結合自己對這個人物的理解,得出結論:現在的康熙已經對自己手上的權利有著病態的占有欲了。
他連自己的兒子都防備!
明珠賣官鬻爵,結黨營私,妄圖篡改天機,把他從王座上拉下來,他能放過明珠就奇怪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若動了氣,會如何?」康熙問道。
太醫沉默了幾息,跪下說道:「會於壽命有妨礙。」
康熙沉默了更久,然後問道:「能根治嗎?」
太醫搖頭:「若是可以,還請皇上能多多靜養。」
康熙揮手讓太醫出去。
多多靜養。
說得倒是容易,他每日要處理一大堆的國事,哪裏有時間靜養。
可康熙知道,他不能再如從前般勞累了。
他想活得久一些,再久一些。
其實這個時候,把太子帶在身邊手把手教他處理國事是最優解。
橫豎太子本就是他指定的繼承人,把繼承人培養好,他就能安度晚年了。
但康熙,根本不想見胤礽。
於是,他把胤禛帶在了身邊。
胤禛開始正式接受正統的政務訓練。
百忙之中,他抽出時間約了知闌見麵。
兩人照舊約在茶樓的雅間。
「多日不見,四爺清減了很多。」知闌語帶關心,「你最近都沒有好好休息嗎?」
之前發生的事情,胤禛一件也沒有瞞著知闌,是以,知闌是知道胤禛最近有多忙的。
別看他們如今形勢一片大好,但事實上,主動權一直都在康熙手裏。
胤禛沒有太子的名分,康熙今日能帶他熟悉政務,讓他執筆批閱奏摺,他日,也能把這份殊榮給別人。
是以,胤禛每日都提著心,務求把事情做到最好。
這些,胤禛不說,知闌也相信他能做到極致。
但她有句話要提醒胤禛:「四爺,還請你謹記,要時時孝順君父。」
「孝順二字,除了孝,要緊的,還有順。」
「還有,任何事情,都要皇上首肯,是任何。」
胤禛如今對知闌的意見十分重視。
知闌這樣鄭重其事的叮囑,他自然是聽在心裏的。
他深思了一會兒,忽然說道:「我明白了!」
他握住知闌的手,認真說道:「多謝你提醒我。」
實話實說,他最近雖忙碌,但卻是誌得意滿的。
他甚至想著皇阿瑪什麽時候會下旨廢了胤礽的太子之位,改立他為太子。
是以,胤禛要證明給康熙看,他是最好的繼承江山大統的人選。
所以,從接觸政務後,他便力求把所有的事情做到最完美。
但不知為何,近幾日,他發現皇阿瑪對他有些似有若無的防備之意。
他不知道自己哪裏做錯了。
他依舊親力親為照顧皇阿瑪,對待政務,更是盡心竭力,力求完美。
此時聽知闌幾句話點撥,他才明白,原來,他是太能幹,太有主見,讓皇阿瑪感受到了威脅。
這一刻,他忽然對被禁足在毓慶宮的胤礽有了一份感同身受,也更加明白了,什麽叫伴君如伴虎。
胤禛握住知闌的手,語氣中帶著些微的自嘲:「我以為我做了這麽多,在皇阿瑪心裏是不一樣的。」
「但事實上,除了太子,所有的皇子阿哥在皇阿瑪心裏都是一樣的。」
誰有用,誰孝順,誰就能得他的歡心。
「皇阿瑪一次次寬恕太子,也是不想承認自己親手養大的孩子不好吧。」
知闌迴握住胤禛的手:「沒關係的,四爺,我會一直陪著你的。」
那日見過麵後,胤禛便慢慢改變了自己的處事方式。
從前端湯藥給康熙,他都是先確定了溫度,端給康熙的時候,是能直接入口了的。
如今,他便總是當著康熙的麵細細吹涼,一再確定溫度,再小心翼翼端給康熙。
於政務的處理上,他也不再顯出得心應手,遊刃有餘的模樣。
隻他也不能讓康熙覺得他是塊朽木。
是以,他總是再三斟酌後去問康熙的意見。
在康熙問他如何處理的時候,他便會故意疏漏一些無關緊要的細節。
康熙就笑著說他處理政務還沒有到火候,還需要多練練。
每當這個時候,胤禛都會謙虛應和,並一再強調自己沒有皇阿瑪在旁邊看著是不行的,皇阿瑪我離不開你雲雲。
漸漸地,康熙對他便有了幾分孺子可教的欣慰。
知闌知道胤禛忙碌,更知道於政務上,自己是幫不上忙的。
她把自己關在書房裏,把還記得的重要事件的時間線列了出來。
現在是康熙三十四年,按著原來的軌跡,胤禛是在太子被廢黜的第二年,也就是康熙四十八年才被封的郡王爵。
而這一年,康熙又復立了太子,把其他有心爭位的阿哥們的不甘和野心徹底激發了出來。
現如今,因為她的介入,胤禛已經提前封爵。
這是一個極好的開頭。
明珠自從被關入宗人府後,牆倒眾人推,罪名累加得越來越多。
他最好的結局就是康熙之前說的,跟那些身上背負著人命的亂黨一起問斬了。
但事實上,康熙並不會對明珠這樣仁慈。
知闌根據胤禛給的,關於康熙的一些信息結合自己對這個人物的理解,得出結論:現在的康熙已經對自己手上的權利有著病態的占有欲了。
他連自己的兒子都防備!
明珠賣官鬻爵,結黨營私,妄圖篡改天機,把他從王座上拉下來,他能放過明珠就奇怪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