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別說賜婚了,安寧的小命都可能保不住。
燈光下,胤禛的神色深沉而冷肅。
第二日下了早朝,胤禛去永和宮請安。
烏雅·瑪琭準備了胤禛慣常喝的廬山雲霧和自己親手做的桂花糕。
見胤禛拿起桂花糕品嚐,她眼裏便露出些許期待。
胤禛輕輕咬下一口,嗯,口感綿密,清香軟糯,隻是對他來說過於甜膩,但安寧應該很喜歡。
「額娘,這桂花糕您這兒還有嗎?」胤禛問道。
烏雅·瑪琭眼底閃過深深的笑意,她就知道胤禛喜歡吃甜食,她也嗜甜,胤禛的口味,像她!
「有有有,額娘給你裝食盒裏,你出宮的時候帶去慢慢吃。」
胤禛便嘴角便掛起了笑容:「多謝額娘。」
「母子倆說什麽謝,你要是喜歡,額娘以後再給你做就是了。」烏雅·瑪琭衝口而出。
胤禛一愣:「原是額娘親手做的。」
他放下桂花糕,起身深深一揖:「兒子讓額娘費心了。」
「這算什麽。」烏雅·瑪琭笑著說道,「額娘多學些精緻點心的做法,等以後有了孫兒,好哄他開心。」
見胤禛笑了笑,沒說話,烏雅·瑪琭便也沉默了下來。
胤禛大婚的時候才十三歲,他的福晉才十一歲,兩個人都是什麽都還有些懵懂的孩子。
胤禔和胤祉都是十六大婚,太子更是到了二十二才大婚,那他為什麽會這麽早就成婚呢?
因為孝懿仁皇後那個時候已經幾近彌留,隆科多進言,說民間有沖喜一說,胤禛若是在那個時候娶親,沒準孝懿仁皇後被喜事一衝,人就好了。
康熙自然是不信這個的,但他與孝懿仁皇後青梅竹馬一起長大,加上孝懿仁皇後曾經養在孝康章太後身邊一段時間。
他總能和孝懿仁皇後迴憶當年那些與孝康章太後一起的,幸福而短暫的時光。
是以,他內心深處其實是很希望孝懿仁皇後能陪他久一些的。
最終,他還是給胤禛指了婚,並勒令內務府緊趕慢趕布置大婚事宜,好讓胤禛在最短的時間裏娶親。
他那個時候對婚姻還似懂非懂,忽然就被指了婚。
本質上就是一個小孩娶了另一個小孩。
是,宮裏的孩子從會說話起就有了心眼子,但夫妻過日子,不是他有心眼子就能過好的。
當然,也不是說他跟烏拉那拉·語珍兩人不和睦。
隻是他們成婚後沒多久孝懿仁皇後就撒手人寰了。
康熙麽,多多少少有些遷怒到胤禛,便在那段時間有意無意疏遠了他。
胤禛本就悲痛萬分,還同時失去了額娘和皇父的庇護。
在那段日子裏,他飽嚐了人情冷暖,更深切領略了宮廷的黑暗。
當然,那些伺候他的宮女太監明麵上並不敢太過分,但飯菜是涼的,洗澡水是冷的,茶水是隔夜的,這種暗地裏的敷衍和怠慢是最能磨人的。
他是孝懿仁皇後膝下長大的,哪裏受過這樣的委屈?
他發落過宮女太監,可沒用,他們照樣怠慢他。
他去過幹清宮想找康熙做主,但康熙不見他。
於是,那些宮女太監越發變本加厲。
那時候的他畢竟年歲還小,自己都應接不暇,所以並沒有心力照拂烏拉那拉·語珍。
等他想了辦法讓康熙知道他的困境,嚴懲了伺候他的宮女太監,他有了心力去照看自己的妻子的時候,她已經變成了一個合格的四福晉。
一個穿著得體,言語規矩,行事一板一眼全按章程的,十一歲的四福晉。
他知道是自己的疏忽讓一個明媚的少女變成了一個隻知道墨守成規的後宅女子。
胤禛是愧疚的,他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做了很多的努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語珍,他能護著她,讓她可以不用那麽繃著。
可惜,一點效果也沒有。
他年歲漸長,偶爾的,康熙也會指幾個簡單的差事讓他去做。
漸漸的,他的時間被讀書,差事,應付兄弟等等事情占滿,能留給語珍的時間越來越少。
他與語珍之間,始終隔著一層什麽。
至親至疏夫妻。
若要歸類,他跟語珍算是至疏夫妻吧。
但這不是語珍的錯,當然也不全然是他的錯。
隻能說,語珍很好地扮演著四福晉的角色,而他,也會護著她安穩一生。
其他的,也就沒有了。
烏雅·瑪琭知道自己的話勾起了胤禛不好的迴憶。
另外,幾個大婚的阿哥膝下都有了兒女,隻有胤禛,成親數年,膝下仍舊空虛。
烏雅·瑪琭著急啊。
她們是親母子,有些話,她是必定要說的。
「前幾日,四福晉來我這裏請安。」烏雅·瑪琭說道,「她的意思,偌大的雍郡王府隻有她跟宋格格,很是寂寞。」
話說到這裏就可以了,胤禛是聰明人,不會不懂她的意思。
從前他們母子不親厚,她怕貿然插手會讓胤禛誤以為自己想安插人手到他的後宅,她不敢輕舉妄動。
但如今,他們母子關係融洽,身為額娘,她是必然要操心胤禛的子息問題的。
胤禛聞言,心中沒有什麽觸動,他之前就說過,語珍是個合格的四福晉,她做的事情都是符合四福晉身份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燈光下,胤禛的神色深沉而冷肅。
第二日下了早朝,胤禛去永和宮請安。
烏雅·瑪琭準備了胤禛慣常喝的廬山雲霧和自己親手做的桂花糕。
見胤禛拿起桂花糕品嚐,她眼裏便露出些許期待。
胤禛輕輕咬下一口,嗯,口感綿密,清香軟糯,隻是對他來說過於甜膩,但安寧應該很喜歡。
「額娘,這桂花糕您這兒還有嗎?」胤禛問道。
烏雅·瑪琭眼底閃過深深的笑意,她就知道胤禛喜歡吃甜食,她也嗜甜,胤禛的口味,像她!
「有有有,額娘給你裝食盒裏,你出宮的時候帶去慢慢吃。」
胤禛便嘴角便掛起了笑容:「多謝額娘。」
「母子倆說什麽謝,你要是喜歡,額娘以後再給你做就是了。」烏雅·瑪琭衝口而出。
胤禛一愣:「原是額娘親手做的。」
他放下桂花糕,起身深深一揖:「兒子讓額娘費心了。」
「這算什麽。」烏雅·瑪琭笑著說道,「額娘多學些精緻點心的做法,等以後有了孫兒,好哄他開心。」
見胤禛笑了笑,沒說話,烏雅·瑪琭便也沉默了下來。
胤禛大婚的時候才十三歲,他的福晉才十一歲,兩個人都是什麽都還有些懵懂的孩子。
胤禔和胤祉都是十六大婚,太子更是到了二十二才大婚,那他為什麽會這麽早就成婚呢?
因為孝懿仁皇後那個時候已經幾近彌留,隆科多進言,說民間有沖喜一說,胤禛若是在那個時候娶親,沒準孝懿仁皇後被喜事一衝,人就好了。
康熙自然是不信這個的,但他與孝懿仁皇後青梅竹馬一起長大,加上孝懿仁皇後曾經養在孝康章太後身邊一段時間。
他總能和孝懿仁皇後迴憶當年那些與孝康章太後一起的,幸福而短暫的時光。
是以,他內心深處其實是很希望孝懿仁皇後能陪他久一些的。
最終,他還是給胤禛指了婚,並勒令內務府緊趕慢趕布置大婚事宜,好讓胤禛在最短的時間裏娶親。
他那個時候對婚姻還似懂非懂,忽然就被指了婚。
本質上就是一個小孩娶了另一個小孩。
是,宮裏的孩子從會說話起就有了心眼子,但夫妻過日子,不是他有心眼子就能過好的。
當然,也不是說他跟烏拉那拉·語珍兩人不和睦。
隻是他們成婚後沒多久孝懿仁皇後就撒手人寰了。
康熙麽,多多少少有些遷怒到胤禛,便在那段時間有意無意疏遠了他。
胤禛本就悲痛萬分,還同時失去了額娘和皇父的庇護。
在那段日子裏,他飽嚐了人情冷暖,更深切領略了宮廷的黑暗。
當然,那些伺候他的宮女太監明麵上並不敢太過分,但飯菜是涼的,洗澡水是冷的,茶水是隔夜的,這種暗地裏的敷衍和怠慢是最能磨人的。
他是孝懿仁皇後膝下長大的,哪裏受過這樣的委屈?
他發落過宮女太監,可沒用,他們照樣怠慢他。
他去過幹清宮想找康熙做主,但康熙不見他。
於是,那些宮女太監越發變本加厲。
那時候的他畢竟年歲還小,自己都應接不暇,所以並沒有心力照拂烏拉那拉·語珍。
等他想了辦法讓康熙知道他的困境,嚴懲了伺候他的宮女太監,他有了心力去照看自己的妻子的時候,她已經變成了一個合格的四福晉。
一個穿著得體,言語規矩,行事一板一眼全按章程的,十一歲的四福晉。
他知道是自己的疏忽讓一個明媚的少女變成了一個隻知道墨守成規的後宅女子。
胤禛是愧疚的,他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做了很多的努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語珍,他能護著她,讓她可以不用那麽繃著。
可惜,一點效果也沒有。
他年歲漸長,偶爾的,康熙也會指幾個簡單的差事讓他去做。
漸漸的,他的時間被讀書,差事,應付兄弟等等事情占滿,能留給語珍的時間越來越少。
他與語珍之間,始終隔著一層什麽。
至親至疏夫妻。
若要歸類,他跟語珍算是至疏夫妻吧。
但這不是語珍的錯,當然也不全然是他的錯。
隻能說,語珍很好地扮演著四福晉的角色,而他,也會護著她安穩一生。
其他的,也就沒有了。
烏雅·瑪琭知道自己的話勾起了胤禛不好的迴憶。
另外,幾個大婚的阿哥膝下都有了兒女,隻有胤禛,成親數年,膝下仍舊空虛。
烏雅·瑪琭著急啊。
她們是親母子,有些話,她是必定要說的。
「前幾日,四福晉來我這裏請安。」烏雅·瑪琭說道,「她的意思,偌大的雍郡王府隻有她跟宋格格,很是寂寞。」
話說到這裏就可以了,胤禛是聰明人,不會不懂她的意思。
從前他們母子不親厚,她怕貿然插手會讓胤禛誤以為自己想安插人手到他的後宅,她不敢輕舉妄動。
但如今,他們母子關係融洽,身為額娘,她是必然要操心胤禛的子息問題的。
胤禛聞言,心中沒有什麽觸動,他之前就說過,語珍是個合格的四福晉,她做的事情都是符合四福晉身份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