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群「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對著高座上的康熙喊冤:「皇上,臣絕無此意!納穆福含血噴人!」
康熙:……人納穆福被亂黨帶了綠帽子,還差點被人
弄死了,能不恨亂黨嗎?
也就是納穆福所在的戶部職能不同。
不然,康熙都覺得納穆福會扛起大刀親自去追殺,不,去追捕那些逃走的亂黨了。
康熙的眼神明晃晃流露出五個字「你惹他幹嘛」?
不過,朝中之勢,本就是要平衡的,他的幾個兒子也一樣,他可以偏愛,卻不能不顧全大局。
如今胤褆在上書房讀書,胤礽因著上次的事情沉寂了許久,胤祉麽,就知道和文人混在一起。
而胤禛,勢頭太盛,也不是什麽好事。
馬群隻是明珠扔出來投石問路的棋子,若胤禛還在皇子中獨領風騷,怕是之後就會有更多的人跳出來。
到時候,估計就不會僅僅隻是彈劾他行事不周了。
而且,大清國本早立,胤禛太過出頭,終是不妥。
他是相信胤禛不會生出旁的心思,但胤禛身邊的人就不好說了。
明珠這個時候讓馬群出麵蹦躂,醉翁之意也不是要彈劾胤禛,而是想試探他的態度,最好是能讓他鬆口讓胤褆一同加入捉拿亂黨之事。
他若答應了,胤褆順利解禁不說,沒準還能得些功勞,早日封爵。
康熙的沉默,讓馬群心中有些惴惴,他微微側頭往明珠的方向看了一眼,見明珠半眯著眼睛,老神在在站著,心裏便定了定。
康熙思量許久,終於說道:「此次追捕亂黨事關重大,且跨越幾個省份的抓捕,不是一日之功。」
他看了眼胤禛,繼續說道:「雍郡王畢竟精力有限。」
最後,康熙終於鬆口讓胤褆參與了進來,思量了一會兒後,他又讓胤礽也加入追捕。
三個成年皇子一同負責此事。
胤禛很早就料到會有這樣的情況,心中雖然失望,到底能接受,隻心裏不好受極了。
他做了這麽多,終究不及太子,不及大哥!
胤禛垂下眼簾,很想直接撂挑子不幹,但他不甘心。
他挖出白蓮教之事確實是意外,但之後,他是費了很多心思去審問,去排布的。
他甚至熬了好幾個晚上布置抓捕事宜,確保沒有漏網之魚。
他不能讓大清朝的基業總被一群鼠輩覬覦著。
康熙的決定雖在情理之中,可卻著實讓他寒心。
同時,他也深深意識到,皇座上的這位,先是君,其後才是他的父。
「兒臣領旨!」胤禛麵上一片平靜,恭敬接受康熙的安排。
退朝出宮,直到坐上馬車,胤禛的臉才拉了下來。
蘇培盛已經從原本的樂嗬變成了不樂嗬。
他從小伺候在胤禛身邊,別的不敢說,胤禛的情緒如何,他是最能感受到的。
他家爺不高興了,還是極不高興!
這就奇怪了,他家爺最近正是盛寵優渥,最受重用,又即將立大功的時候,按說,不應該不高興啊。
且這世上能讓他家爺這樣生悶氣的也沒幾個。
蘇培盛心裏升起不好的預感,卻不敢多嘴,隻把馬車趕得更穩當些,別顛著了他家爺,再給他家爺添不痛快。
「安寧那邊怎麽樣?」胤禛沉聲問道。
今日,皇阿瑪重新安排捉拿亂黨事宜,沒有說起安寧,也就是說,安寧已經默認退出了此次抓捕行動。
也是,皇阿瑪讓安寧參與,本就是怕他姐姐跟亂黨有勾結,怕亂黨會潛伏在瓜爾佳府伺機而動。
如今,安寧姐姐與糖人張已死,瓜爾佳府必定嚴查府中之人,亂黨想要安身,根本不可能。
是以,安寧退出便是理所當然之事。
可胤禛心裏總有種物傷其類的感覺。
從根本上來說,亂黨的事情還是安寧發現的異常!
沒有安寧,如今,那些亂黨還好好在京城紮根呢!
「迴爺的話,安寧小爺一切安好,就是心情受了些影響,奴才去的時候,他跟他大哥騎馬出門遊玩散心去了。」
「唿!」胤禛吐出一口氣,安寧遇上的事情確實糟心。
他們倆不愧是知己,連境遇都有些相似。
「他們往哪裏去的?」胤禛又問道。
「聽時方說是先去京郊騎馬,然後去爬靈山。」
「迴府牽了馬,我們也去。」胤禛說道。
至於追捕亂黨的事情,他原本是打算以雷霆手段出擊,迅速拿下亂黨,搗毀對方老巢的。
如今嘛,參與的人越多,越不容易定計。
且這其中也少不了勾心鬥角,爭搶功勞之事。
罷了,等大哥和太子兩方商議出個章程再說吧。
畢竟,他們可都指望著這次抓捕亂黨的事情立功走出困境呢。
至於他,被分權分功勞的,心情不好,調理幾日,也是有的。
安寧從前跟他說,路走不通了,就停來歇一歇,復盤一下,認真思考一下接下來該怎麽走,重新定計也就是了。
橫豎他們這樣的人是不會被餓死的。
被胤禛念叨的知闌和安瑞騎馬的速度都不快,知闌雖然沒有在現實和夢魘中迷失,到底心還是提著的。
好在,兩人很順利到了靈山腳下。
知闌深吸一口氣,笑著說道:「山上的空氣真好,聞著整個人都舒坦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康熙:……人納穆福被亂黨帶了綠帽子,還差點被人
弄死了,能不恨亂黨嗎?
也就是納穆福所在的戶部職能不同。
不然,康熙都覺得納穆福會扛起大刀親自去追殺,不,去追捕那些逃走的亂黨了。
康熙的眼神明晃晃流露出五個字「你惹他幹嘛」?
不過,朝中之勢,本就是要平衡的,他的幾個兒子也一樣,他可以偏愛,卻不能不顧全大局。
如今胤褆在上書房讀書,胤礽因著上次的事情沉寂了許久,胤祉麽,就知道和文人混在一起。
而胤禛,勢頭太盛,也不是什麽好事。
馬群隻是明珠扔出來投石問路的棋子,若胤禛還在皇子中獨領風騷,怕是之後就會有更多的人跳出來。
到時候,估計就不會僅僅隻是彈劾他行事不周了。
而且,大清國本早立,胤禛太過出頭,終是不妥。
他是相信胤禛不會生出旁的心思,但胤禛身邊的人就不好說了。
明珠這個時候讓馬群出麵蹦躂,醉翁之意也不是要彈劾胤禛,而是想試探他的態度,最好是能讓他鬆口讓胤褆一同加入捉拿亂黨之事。
他若答應了,胤褆順利解禁不說,沒準還能得些功勞,早日封爵。
康熙的沉默,讓馬群心中有些惴惴,他微微側頭往明珠的方向看了一眼,見明珠半眯著眼睛,老神在在站著,心裏便定了定。
康熙思量許久,終於說道:「此次追捕亂黨事關重大,且跨越幾個省份的抓捕,不是一日之功。」
他看了眼胤禛,繼續說道:「雍郡王畢竟精力有限。」
最後,康熙終於鬆口讓胤褆參與了進來,思量了一會兒後,他又讓胤礽也加入追捕。
三個成年皇子一同負責此事。
胤禛很早就料到會有這樣的情況,心中雖然失望,到底能接受,隻心裏不好受極了。
他做了這麽多,終究不及太子,不及大哥!
胤禛垂下眼簾,很想直接撂挑子不幹,但他不甘心。
他挖出白蓮教之事確實是意外,但之後,他是費了很多心思去審問,去排布的。
他甚至熬了好幾個晚上布置抓捕事宜,確保沒有漏網之魚。
他不能讓大清朝的基業總被一群鼠輩覬覦著。
康熙的決定雖在情理之中,可卻著實讓他寒心。
同時,他也深深意識到,皇座上的這位,先是君,其後才是他的父。
「兒臣領旨!」胤禛麵上一片平靜,恭敬接受康熙的安排。
退朝出宮,直到坐上馬車,胤禛的臉才拉了下來。
蘇培盛已經從原本的樂嗬變成了不樂嗬。
他從小伺候在胤禛身邊,別的不敢說,胤禛的情緒如何,他是最能感受到的。
他家爺不高興了,還是極不高興!
這就奇怪了,他家爺最近正是盛寵優渥,最受重用,又即將立大功的時候,按說,不應該不高興啊。
且這世上能讓他家爺這樣生悶氣的也沒幾個。
蘇培盛心裏升起不好的預感,卻不敢多嘴,隻把馬車趕得更穩當些,別顛著了他家爺,再給他家爺添不痛快。
「安寧那邊怎麽樣?」胤禛沉聲問道。
今日,皇阿瑪重新安排捉拿亂黨事宜,沒有說起安寧,也就是說,安寧已經默認退出了此次抓捕行動。
也是,皇阿瑪讓安寧參與,本就是怕他姐姐跟亂黨有勾結,怕亂黨會潛伏在瓜爾佳府伺機而動。
如今,安寧姐姐與糖人張已死,瓜爾佳府必定嚴查府中之人,亂黨想要安身,根本不可能。
是以,安寧退出便是理所當然之事。
可胤禛心裏總有種物傷其類的感覺。
從根本上來說,亂黨的事情還是安寧發現的異常!
沒有安寧,如今,那些亂黨還好好在京城紮根呢!
「迴爺的話,安寧小爺一切安好,就是心情受了些影響,奴才去的時候,他跟他大哥騎馬出門遊玩散心去了。」
「唿!」胤禛吐出一口氣,安寧遇上的事情確實糟心。
他們倆不愧是知己,連境遇都有些相似。
「他們往哪裏去的?」胤禛又問道。
「聽時方說是先去京郊騎馬,然後去爬靈山。」
「迴府牽了馬,我們也去。」胤禛說道。
至於追捕亂黨的事情,他原本是打算以雷霆手段出擊,迅速拿下亂黨,搗毀對方老巢的。
如今嘛,參與的人越多,越不容易定計。
且這其中也少不了勾心鬥角,爭搶功勞之事。
罷了,等大哥和太子兩方商議出個章程再說吧。
畢竟,他們可都指望著這次抓捕亂黨的事情立功走出困境呢。
至於他,被分權分功勞的,心情不好,調理幾日,也是有的。
安寧從前跟他說,路走不通了,就停來歇一歇,復盤一下,認真思考一下接下來該怎麽走,重新定計也就是了。
橫豎他們這樣的人是不會被餓死的。
被胤禛念叨的知闌和安瑞騎馬的速度都不快,知闌雖然沒有在現實和夢魘中迷失,到底心還是提著的。
好在,兩人很順利到了靈山腳下。
知闌深吸一口氣,笑著說道:「山上的空氣真好,聞著整個人都舒坦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