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
[紅樓同人] 紅樓之賈琰的成長日記 作者:邱上嶺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賈母看了他一眼,點點狀紙:「當日去林家處理後事的是璉兒,林溯怎麽告的卻是二老爺?」
賈琰笑了笑:「大概是覺得二哥哥不過是榮國府孫輩的,無功名又不在仕途,告了也不會有多大用吧,扯了二老爺,就能拉扯上娘娘,但他畢竟也不敢太過,所以也留有餘地,並沒有指出娘娘,而且」賈琰抬手指了指外麵,「我們這園子,娘娘省親時亦說『奢華過費』,錢從何來?也怪不得要被人拿來做文章了。」
「再者,也有可能是我去梧州時,林家人見林姑娘的婚書上寫的是二老爺的名字,便以為咱們賈家打的是人財兩收的主意,這也罷了,迴來後林姑娘又定給了我,林溯稍微細想,就知道發生了什麽,沒有拿毀親的緣故來告,大抵還是有著對林姑娘的憐憫之心。」
賈琰又拿出一封信,推到賈母麵前:「這是府尹大人的親筆信,老太太看看吧,不過是可大可小的事,您看完了,我就去找二叔說,橫豎這事也得有個說法,讓我跟府尹大人,林姑娘都有個交代。」
「我來說罷,」賈母將信和狀紙都收起來交給鴛鴦,嘆道:「不久就是你和林丫頭的好日子,我虧欠了她,老爺太太也對她不住,自然也該給她個說法。」
賈琰不再多說,點點頭便離去。
鴛鴦送了他迴來,對賈母道:「我看著方向,三爺像是去二爺那裏了。」見老太太閉著眼睛不語,鴛鴦也不敢說話,發生了這樣的事,老太太的心情必然不好。
誰料賈母睜開眼,目光中卻不見悲色,反而透露出一股欣慰。
第44章 紛紛擾擾終落幕
賈母對鴛鴦道:「把那琉璃燈拿過來。」
鴛鴦以為賈母要看什麽東西,便拿了一盞小琉璃燈湊近,誰料賈母卻道:「把那燈罩子摘了。」
等她把燈罩子摘了後,卻見燭火一暗,賈母將賈琰拿來的那張狀紙放在燭火上點著了。
鴛鴦叫道:「老太太!」
賈母不語,鴛鴦感忙拿了手帕將其收拾了,等到再迴來的時候,賈母伸出手,鴛鴦便扶了她去休息,直到半躺在了床上,賈母才開口嘆道:
「琰兒是個愛憎分明的人,我上次同他說,林丫頭父親的東西都在我這兒,他顯然不信,老爺,太太這次毀親,因為顧慮玉兒的名聲,他沒辦法拿這個說事,便想幫玉兒多要點東西,我把玉兒交給他,希望能對敏兒有個交代吧。」
鴛鴦思索其意,驚訝道:「老太太是說,這狀紙是三爺找人弄的?」
「自然是他弄的,他知道我知道,」賈母伸腿微往後仰了仰,「姑蘇林家早已沒落,林家一個被趕出來的子侄哪來的膽子告老爺,還牽扯上娘娘。而且我再不懂,也知道這樣的事,首先得林丫頭說了算,那才叫算,官府自然也懂,琰兒他更懂,所以這張狀紙沒什麽用,燒了便燒了。」
鴛鴦疑惑:「那?」
「狀紙沒用,所以他才拿了府尹的親筆信過來。」賈母任由鴛鴦把額頭的抹額除去,才接著道:「這件事在府尹那過了眼,府尹裏的人都知道,總歸是個由頭,如今左右是沒事,一旦我們府跟甄家似的,那這件事再被誰想起來,便是老爺的一個罪狀。玉兒來府裏的時候還小,林家故交都在江南,沒什麽人記得她,但是他現在一提,就怕有心的人記住了。」
鴛鴦隻管給賈母捶腿,不敢接這話。
賈母許是很久沒跟人說這些,一說起來就不停。
「你看著罷,他成親那天,必然是要把府尹大人請來的,還有他那些同僚,所以林丫頭的親事嫁妝都得往好了辦,讓人挑不出什麽來,這樣即使將來有什麽,也能大體上說過去,他打的無非也就是這個主意罷了。不是告,隻是威,提一下讓我們小心,留有餘地讓我們自己準備著。他也是賈家的兒孫,真赤眼睛的告上去鬧翻了,讓人一查就知道背後是他,仕途重名聲,對他自己,對玉兒也沒什麽好處。」
「所以,他才沒將這狀紙給了老爺太太,因為太太那性子,看了也不會想那麽多,隻會去求她哥哥或者求林丫頭,拿到老爺麵前,老爺是個重麵子的人,讓他在小輩前麵難堪,也不見得能成事。所以他才給了我,你明日讓人把老爺叫來,我跟他說罷,琰兒既然想讓老爺他們出,那就讓他如了意吧。」
賈母躺在枕頭上閉了眼,聲音越來越低,更像是自言自語:「說起來,滿府兒孫裏,我最對不住的...」
是他啊!
鴛鴦隱約聽見了一聲哽咽,再看時,隻見老太太翻了個身,背朝裏不動了,便給她蓋上被子,輕手輕腳的出去了。
第二日賈母叫來賈政,賈政這個人,中庸方正有,私心鬼祟亦有,他自幼喜愛讀書,卻科舉不順,為人迂腐導致多年仕途又不順,所以升遷江西糧道對他是個極大的誘惑,,這也是他唯一一次忤逆母親,當時賴大管家帶的話也不過是林姑娘兇多吉少,王夫人卻言之鑿鑿說林姑娘已逝,如此急切,賈政隱隱知道了什麽,但他不敢追問不敢深想,甚至跟王夫人一樣,也不敢等,所以向賈母提出了毀親。
可是當林黛玉真的迴來,他又重新起了愧疚之心,賈母將陸水正的信讓他看了,又隱晦的提起了毀親和建造大觀園的事,賈政愈發羞的無地自容,也生怕他外任的事發生變故,所以聽到賈母的要求,隻說願意傾盡全力給外甥女出份嫁妝。
賈琰笑了笑:「大概是覺得二哥哥不過是榮國府孫輩的,無功名又不在仕途,告了也不會有多大用吧,扯了二老爺,就能拉扯上娘娘,但他畢竟也不敢太過,所以也留有餘地,並沒有指出娘娘,而且」賈琰抬手指了指外麵,「我們這園子,娘娘省親時亦說『奢華過費』,錢從何來?也怪不得要被人拿來做文章了。」
「再者,也有可能是我去梧州時,林家人見林姑娘的婚書上寫的是二老爺的名字,便以為咱們賈家打的是人財兩收的主意,這也罷了,迴來後林姑娘又定給了我,林溯稍微細想,就知道發生了什麽,沒有拿毀親的緣故來告,大抵還是有著對林姑娘的憐憫之心。」
賈琰又拿出一封信,推到賈母麵前:「這是府尹大人的親筆信,老太太看看吧,不過是可大可小的事,您看完了,我就去找二叔說,橫豎這事也得有個說法,讓我跟府尹大人,林姑娘都有個交代。」
「我來說罷,」賈母將信和狀紙都收起來交給鴛鴦,嘆道:「不久就是你和林丫頭的好日子,我虧欠了她,老爺太太也對她不住,自然也該給她個說法。」
賈琰不再多說,點點頭便離去。
鴛鴦送了他迴來,對賈母道:「我看著方向,三爺像是去二爺那裏了。」見老太太閉著眼睛不語,鴛鴦也不敢說話,發生了這樣的事,老太太的心情必然不好。
誰料賈母睜開眼,目光中卻不見悲色,反而透露出一股欣慰。
第44章 紛紛擾擾終落幕
賈母對鴛鴦道:「把那琉璃燈拿過來。」
鴛鴦以為賈母要看什麽東西,便拿了一盞小琉璃燈湊近,誰料賈母卻道:「把那燈罩子摘了。」
等她把燈罩子摘了後,卻見燭火一暗,賈母將賈琰拿來的那張狀紙放在燭火上點著了。
鴛鴦叫道:「老太太!」
賈母不語,鴛鴦感忙拿了手帕將其收拾了,等到再迴來的時候,賈母伸出手,鴛鴦便扶了她去休息,直到半躺在了床上,賈母才開口嘆道:
「琰兒是個愛憎分明的人,我上次同他說,林丫頭父親的東西都在我這兒,他顯然不信,老爺,太太這次毀親,因為顧慮玉兒的名聲,他沒辦法拿這個說事,便想幫玉兒多要點東西,我把玉兒交給他,希望能對敏兒有個交代吧。」
鴛鴦思索其意,驚訝道:「老太太是說,這狀紙是三爺找人弄的?」
「自然是他弄的,他知道我知道,」賈母伸腿微往後仰了仰,「姑蘇林家早已沒落,林家一個被趕出來的子侄哪來的膽子告老爺,還牽扯上娘娘。而且我再不懂,也知道這樣的事,首先得林丫頭說了算,那才叫算,官府自然也懂,琰兒他更懂,所以這張狀紙沒什麽用,燒了便燒了。」
鴛鴦疑惑:「那?」
「狀紙沒用,所以他才拿了府尹的親筆信過來。」賈母任由鴛鴦把額頭的抹額除去,才接著道:「這件事在府尹那過了眼,府尹裏的人都知道,總歸是個由頭,如今左右是沒事,一旦我們府跟甄家似的,那這件事再被誰想起來,便是老爺的一個罪狀。玉兒來府裏的時候還小,林家故交都在江南,沒什麽人記得她,但是他現在一提,就怕有心的人記住了。」
鴛鴦隻管給賈母捶腿,不敢接這話。
賈母許是很久沒跟人說這些,一說起來就不停。
「你看著罷,他成親那天,必然是要把府尹大人請來的,還有他那些同僚,所以林丫頭的親事嫁妝都得往好了辦,讓人挑不出什麽來,這樣即使將來有什麽,也能大體上說過去,他打的無非也就是這個主意罷了。不是告,隻是威,提一下讓我們小心,留有餘地讓我們自己準備著。他也是賈家的兒孫,真赤眼睛的告上去鬧翻了,讓人一查就知道背後是他,仕途重名聲,對他自己,對玉兒也沒什麽好處。」
「所以,他才沒將這狀紙給了老爺太太,因為太太那性子,看了也不會想那麽多,隻會去求她哥哥或者求林丫頭,拿到老爺麵前,老爺是個重麵子的人,讓他在小輩前麵難堪,也不見得能成事。所以他才給了我,你明日讓人把老爺叫來,我跟他說罷,琰兒既然想讓老爺他們出,那就讓他如了意吧。」
賈母躺在枕頭上閉了眼,聲音越來越低,更像是自言自語:「說起來,滿府兒孫裏,我最對不住的...」
是他啊!
鴛鴦隱約聽見了一聲哽咽,再看時,隻見老太太翻了個身,背朝裏不動了,便給她蓋上被子,輕手輕腳的出去了。
第二日賈母叫來賈政,賈政這個人,中庸方正有,私心鬼祟亦有,他自幼喜愛讀書,卻科舉不順,為人迂腐導致多年仕途又不順,所以升遷江西糧道對他是個極大的誘惑,,這也是他唯一一次忤逆母親,當時賴大管家帶的話也不過是林姑娘兇多吉少,王夫人卻言之鑿鑿說林姑娘已逝,如此急切,賈政隱隱知道了什麽,但他不敢追問不敢深想,甚至跟王夫人一樣,也不敢等,所以向賈母提出了毀親。
可是當林黛玉真的迴來,他又重新起了愧疚之心,賈母將陸水正的信讓他看了,又隱晦的提起了毀親和建造大觀園的事,賈政愈發羞的無地自容,也生怕他外任的事發生變故,所以聽到賈母的要求,隻說願意傾盡全力給外甥女出份嫁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