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歷史同人] 助秦始皇安穩天下 作者:蘇佑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初冬,天氣還不是很冷,這天,大秦全國每個郡和縣所有城門外都貼出廢除民間連坐法的告令,有小吏在告令旁邊讀:「王令:今日起廢除民間連坐法,鄰居犯法不再被連坐……」
關中和靠近關中地方的人提前得到消息,不確定真假,也害怕王上改變主意,煎熬等待了半個月,如今落定,聽告示後淚流滿麵,今後終於不用害怕鄰居犯法被連累,不少人轉身跑走奔走相告,又不斷有人湧來聽告令。
很多人為之前被無辜牽連獲罪服刑的熟人惋惜。
嬴政穿著常服,和蒙毅還有同樣穿常服的侍衛們站在鹹陽城門不遠處,看貼告令的地方人來人往,返迴經過他們旁邊的人不是滿臉激動就是抹著眼淚,嘴裏無不念叨著「大王英明!」
嬴政問蒙毅:「蒙毅,你覺得以後鄰裏沒有相互監督,犯罪會增多嗎?」
蒙毅迴答:「會,但在可控內。」
嬴政交待他:「你隨時留意民間反應。」
「唯。」
山東六國的君臣相繼得到秦國廢除民間連坐法的消息。
趙偃這迴沒有笑,沉默許久,之前秦軍增加軍律並沒有如他所料亂起來,他小時候見過嬴政幾次,曾因為他是秦國公子打過他,對他的印象已經模糊。
嬴政能廢除律法說明他徹底掌控了大秦。
楚考烈王和燕王喜更加絕望,韓王魏王齊王已無所謂。
冬天裏,徐蘭和唐啟陽繼續寫書,唐啟陽寫書的同時還帶衛鬆幾個折騰出油紙傘和摺扇,做出一批,分給荀子師生信陵君他們每人一把油紙傘一把摺扇。
傘麵和扇麵都畫了簡單的山水畫,收到的人欣喜不已,愛不釋手。
唐啟陽通知員工們誰想學做傘和摺扇都可以去跟衛鬆他們學,不少人有空後去學。
劉季覺得幾個老師和信陵君拿摺扇的摸樣太引人,幻想自己有一把好看的摺扇,走在路上刷的打開搖一搖,風度翩翩,引起女郎的注意,於是去跟墨家人學做摺扇。
轉過冬天,又是一年春,這一年秦國難得沒有發動戰爭,這令韓趙魏都鬆一口氣。
這一年,楚考烈王卒,春申君也死了,傳言繼位的新楚王不是楚考烈王的種,是春申君的兒子,令各個諸侯國吃一個大瓜。
又轉過一年,開春後王翦和蒙武帶秦軍攻打韓魏,韓魏兩國不斷有城池被攻破,後麵守城的士兵幾乎沒有抵抗便投降,秦軍勢如破竹,將魏國打穿,韓魏隻剩下少量的領土,秦國邊界和齊國相接。
韓非跟唐啟陽夫妻道別迴韓國,唐啟陽沒有和他說什麽,隻囑咐他注意安全。
趙偃被秦軍兇猛嚇壞,忙把李牧召到邯鄲,李牧到邯鄲麵見趙王,然後到鬆溪莊跟唐啟陽徐蘭匆匆見一麵後去邊界防守。
唐啟陽夫妻倆收拾一些東西,派一隊人給李牧後麵送去。
秦軍並未全麵攻下韓國,也並未攻向趙國,停下休整,同時秦王發出告令,明年大秦賦稅減一成,十稅四,此告令一出,令剛納入大秦的韓人魏人心裏抵抗情緒有所降低。
自從秦軍軍律增加三條和廢除民間連坐法後在山東六國名聲好了許多,很多黔首對秦軍沒有多少牴觸,現在一降賦稅,名聲更好。
趙偃在宮裏破口大罵嬴政:「嬴政小子狡猾奸詐,假惺惺!」
趙遷在旁邊給老爹主意:「父王,以前唐啟陽和蘭娘子護著嬴政,他們關係好,唐啟陽和蘭娘子常去秦國,出賣我趙國,把他們殺了給嬴政看。」把他們殺了鬆溪莊和那兩匹馬就是自己的了。
趙偃瞪眼:「什麽臭主意?他們名聲太好,從他們身上受惠的人太多,殺了他們會引起七國人的公憤,李牧跟他們有十多年交情!」
趙遷:「我趙國又不是隻有李牧會打仗,而且可以暗中來。」
第57章 叛國罪
趙遷自前年見過那兩匹一紅一白駿馬後念念不忘,又聽說鬆溪莊裏不止有兩匹好馬,有好幾匹,派人去買,買不到,每次想用手段弄來都被人阻止,他也害怕不小心被廢掉太子之位,隻能忍著。
趙偃雖然不是明君但也不算是昏君,否定太子的做法:「暗著來也不行,唐啟陽和蘭娘子做的事名垂千古,被透露出去我趙王室將遺臭萬年,龐煖和廉頗都老了,其他將軍不如李牧。」
趙遷才十四歲,沒有人告訴他二十年前的飯食是什麽樣,沒有紙筆的時候有多不方便,也沒有人告訴他糧食增產有多重要,隻從別人嘴裏聽說唐啟陽和蘭娘子很厲害,不屑去了解,不知道他們哪裏厲害,也從來不正經讀書,對軍事更不懂,心裏不以為然。
在他看來唐啟陽和荀子都是名頭大,沒有什麽用。
趙遷心裏不以為然但在趙王麵前聽話:「知道了。」
趙偃被趙遷這麽一打岔,原本對聽到嬴政降賦稅收攏民心之事升起的怒火消下不少,揮手讓太子離開,琢磨如何對抗秦軍。
徐蘭和唐啟陽聽說大秦明年降一成賦稅也高興,政兒小時候在他們身邊長大,不知不覺間還是受到他們的影響,眼裏有民生,同時也猜測鄭國渠已經建好。
他們不知道趙遷早盯著紅棗和流雲,紅棗已經二十一歲,養得再好體力也稍降一些,比不上年輕力壯的飛雲和流雲,白雲十五歲後不再給她生崽,開始養老,接過生育大旗的是花雲和飛雲的女兒。
關中和靠近關中地方的人提前得到消息,不確定真假,也害怕王上改變主意,煎熬等待了半個月,如今落定,聽告示後淚流滿麵,今後終於不用害怕鄰居犯法被連累,不少人轉身跑走奔走相告,又不斷有人湧來聽告令。
很多人為之前被無辜牽連獲罪服刑的熟人惋惜。
嬴政穿著常服,和蒙毅還有同樣穿常服的侍衛們站在鹹陽城門不遠處,看貼告令的地方人來人往,返迴經過他們旁邊的人不是滿臉激動就是抹著眼淚,嘴裏無不念叨著「大王英明!」
嬴政問蒙毅:「蒙毅,你覺得以後鄰裏沒有相互監督,犯罪會增多嗎?」
蒙毅迴答:「會,但在可控內。」
嬴政交待他:「你隨時留意民間反應。」
「唯。」
山東六國的君臣相繼得到秦國廢除民間連坐法的消息。
趙偃這迴沒有笑,沉默許久,之前秦軍增加軍律並沒有如他所料亂起來,他小時候見過嬴政幾次,曾因為他是秦國公子打過他,對他的印象已經模糊。
嬴政能廢除律法說明他徹底掌控了大秦。
楚考烈王和燕王喜更加絕望,韓王魏王齊王已無所謂。
冬天裏,徐蘭和唐啟陽繼續寫書,唐啟陽寫書的同時還帶衛鬆幾個折騰出油紙傘和摺扇,做出一批,分給荀子師生信陵君他們每人一把油紙傘一把摺扇。
傘麵和扇麵都畫了簡單的山水畫,收到的人欣喜不已,愛不釋手。
唐啟陽通知員工們誰想學做傘和摺扇都可以去跟衛鬆他們學,不少人有空後去學。
劉季覺得幾個老師和信陵君拿摺扇的摸樣太引人,幻想自己有一把好看的摺扇,走在路上刷的打開搖一搖,風度翩翩,引起女郎的注意,於是去跟墨家人學做摺扇。
轉過冬天,又是一年春,這一年秦國難得沒有發動戰爭,這令韓趙魏都鬆一口氣。
這一年,楚考烈王卒,春申君也死了,傳言繼位的新楚王不是楚考烈王的種,是春申君的兒子,令各個諸侯國吃一個大瓜。
又轉過一年,開春後王翦和蒙武帶秦軍攻打韓魏,韓魏兩國不斷有城池被攻破,後麵守城的士兵幾乎沒有抵抗便投降,秦軍勢如破竹,將魏國打穿,韓魏隻剩下少量的領土,秦國邊界和齊國相接。
韓非跟唐啟陽夫妻道別迴韓國,唐啟陽沒有和他說什麽,隻囑咐他注意安全。
趙偃被秦軍兇猛嚇壞,忙把李牧召到邯鄲,李牧到邯鄲麵見趙王,然後到鬆溪莊跟唐啟陽徐蘭匆匆見一麵後去邊界防守。
唐啟陽夫妻倆收拾一些東西,派一隊人給李牧後麵送去。
秦軍並未全麵攻下韓國,也並未攻向趙國,停下休整,同時秦王發出告令,明年大秦賦稅減一成,十稅四,此告令一出,令剛納入大秦的韓人魏人心裏抵抗情緒有所降低。
自從秦軍軍律增加三條和廢除民間連坐法後在山東六國名聲好了許多,很多黔首對秦軍沒有多少牴觸,現在一降賦稅,名聲更好。
趙偃在宮裏破口大罵嬴政:「嬴政小子狡猾奸詐,假惺惺!」
趙遷在旁邊給老爹主意:「父王,以前唐啟陽和蘭娘子護著嬴政,他們關係好,唐啟陽和蘭娘子常去秦國,出賣我趙國,把他們殺了給嬴政看。」把他們殺了鬆溪莊和那兩匹馬就是自己的了。
趙偃瞪眼:「什麽臭主意?他們名聲太好,從他們身上受惠的人太多,殺了他們會引起七國人的公憤,李牧跟他們有十多年交情!」
趙遷:「我趙國又不是隻有李牧會打仗,而且可以暗中來。」
第57章 叛國罪
趙遷自前年見過那兩匹一紅一白駿馬後念念不忘,又聽說鬆溪莊裏不止有兩匹好馬,有好幾匹,派人去買,買不到,每次想用手段弄來都被人阻止,他也害怕不小心被廢掉太子之位,隻能忍著。
趙偃雖然不是明君但也不算是昏君,否定太子的做法:「暗著來也不行,唐啟陽和蘭娘子做的事名垂千古,被透露出去我趙王室將遺臭萬年,龐煖和廉頗都老了,其他將軍不如李牧。」
趙遷才十四歲,沒有人告訴他二十年前的飯食是什麽樣,沒有紙筆的時候有多不方便,也沒有人告訴他糧食增產有多重要,隻從別人嘴裏聽說唐啟陽和蘭娘子很厲害,不屑去了解,不知道他們哪裏厲害,也從來不正經讀書,對軍事更不懂,心裏不以為然。
在他看來唐啟陽和荀子都是名頭大,沒有什麽用。
趙遷心裏不以為然但在趙王麵前聽話:「知道了。」
趙偃被趙遷這麽一打岔,原本對聽到嬴政降賦稅收攏民心之事升起的怒火消下不少,揮手讓太子離開,琢磨如何對抗秦軍。
徐蘭和唐啟陽聽說大秦明年降一成賦稅也高興,政兒小時候在他們身邊長大,不知不覺間還是受到他們的影響,眼裏有民生,同時也猜測鄭國渠已經建好。
他們不知道趙遷早盯著紅棗和流雲,紅棗已經二十一歲,養得再好體力也稍降一些,比不上年輕力壯的飛雲和流雲,白雲十五歲後不再給她生崽,開始養老,接過生育大旗的是花雲和飛雲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