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延六年春二月,上穀郡陰風怒號,卷塵而過,摧毀屋廬無算,甚有黎庶受驚致死。
應對這沙塵天氣,除了植種林木,暫無他法,拓跋燾不禁有些氣餒。
“最近的破爛事,怎麽那麽多?上個月,沮渠無諱那個賊子剛把戈陽公劫了。這個月,上穀郡又出了這樣的破事。”當窗對弈,拓跋燾執著黑子,一壁下棋一壁對拓跋明月抱怨。
去歲,戈陽公元潔奉旨鎮守酒泉。拓跋燾本來對他寄予厚望,哪知他傲睨薄行,竟然蠢到輕裝出城,跑去和沮渠無諱談判。這可好了!沮渠無諱生擒了元潔,順勢包圍了酒泉。
打發通直常侍邢穎聘問於劉宋後,拓跋燾頓覺身心俱疲,遂令拓跋明月入宮陪他下棋。
等他發泄完了,她才笑道:“戈陽公輕慮淺謀,換掉他便是了。多大的事,也值得阿幹怨惱生火?”
實則,拓跋燾引出這話,是為他的決定做個鋪墊。
前些日子,拓跋明月請拓跋燾給趙振、銀娑賜婚,旋後,她又說好事成雙,應將公主家令管彤賜婚於拓跋健。不日後,拓跋健也親口提出請求。
彼時,拓跋燾卻道:“琴瑟雖好,但總不如管彤妥帖。等把她調教好了,才讓她頂上管彤的位置。”
如此,拓跋健和管彤的婚事,便被擱下了。
要對付沮渠無諱,拓跋健才是最好的選擇。拓跋燾想把這個準新郎派出去,也得知會阿妹一聲。
“說的也是,可朕派誰去好呢?”拓跋燾撐頭問道。
“至尊是一國之主,想派誰便派誰。”拓跋明月黠然一笑,晶亮的眸子掠他一眼,“如果永昌王可用,就派他好了。”
她了然於心,他也心領神會,遂哈哈笑道:“那就借公主家令的夫婿用用了。”
…………
四月底,拓跋健被委任為撫軍大將軍,負責督率各路軍馬。下一月,沮渠無諱久攻張掖無果,又撤至臨鬆駐守。思及太子妃臨盆在即,不宜大動兵戈,拓跋燾隻下詔書告諭沮渠無諱,莫要不識時務。
六月下旬,閭恩如期誕下皇嗣。
密盛的絨發,紅潤的膚澤,無一不是宣示著乳兒的康健體魄。拓跋燾如願以償地做了皇爺爺,自是喜悅無極,忙取崔浩之意,給孫兒取名為“濬”,又大赦天下,改元為太平真君。
定此國號,是因他受了符篆之後,益發崇信道教,以為佛教為西戎虛誕之說,為世費害之學。
當初,寇謙之曾以《神書》為據,說他的使命便是“輔佐北方太平真君”。由此,崔浩自是榮寵無邊,而不願入宮為官的寇謙之,也無疑是大魏的無冕之王。
按寇謙之的話說,五鬥米道的稱法,實難登大雅之堂,而經他改良後的天師道,容納著世間大道、人寰公義,堪為大魏之國教。
對此,拓跋明月不置可否。
與其兄不同,在她心底並無儒道佛的區別,凡能修心養性之說,皆可深納。隻是,她也知道,崇道抑佛的背後,自有他阿幹的一番用心。
閭恩妊娠之時,拓跋明月時常與她一道去竇太後跟前服侍、閑話。
此舉,一是為了振作竇太後的生氣——太醫已預測她藥石罔效時日無多,但凡病人,須有個盼頭,才能有健旺的求生欲;二是拓跋明月想向太後求一道懿旨。
想來,遂了心願之後,竇太後便已全無遺憾,故此改元不過兩月,她便撒手人寰含笑而逝了。
在此之前,拓跋明月已取得了那道懿旨,留待日後之用。
太後的喪禮,辦得隆重而體麵,皇室宗親、達官顯貴皆入京祭拜。
他們雖對這保姆出身的太後不甚在意,但卻不敢違逆聖意。不過,新興王拓跋俊卻是個拗人,侍從們好容易把他請去了靈堂,他卻很不配合,不僅酩酊大醉、半醒半寐,還險些嘔上一地。
拓跋燾臉色鐵青,指了指殿外的大水缸。
宗愛、趙倪會過意來,忙屁顛屁顛地跑過去。
嘩——
一桶水淋漓而下,拓跋俊被冷得一個激靈。
天威在前,拓跋俊驀地清醒過來,顫顫的伏跪在地,連聲告罪。
拓跋燾恨聲訓斥他一通,移時才讓小黃門拿套素服給他,按在地上給靈柩磕頭。
這個拓跋俊,是拓跋燾最小的弟弟,早在泰常七年時就封了鎮東大將軍,後又封爵為王。
拓跋俊一貫奢侈貪貨、嗜酒好色,念其擅於騎射、才具不凡,拓跋燾也不忍怪責於他,隻要他不做太出格的事,自己也樂得做個瞽目之人。
不過,凡事皆不可逾界。
前兩年,拓跋俊強搶民女,其母溺愛成性,竟為之犯下一樁命案。紙包不住火,古弼將此事奏報上來,誓要匡正皇室邪風。折騰兩月下來,拓跋燾怒氣愈熾,賜了一條白綾給她。
自此以後,拓跋俊難得的沉默了許久,但拓跋燾也知他心裏有氣,終有一日要爆發出來。果然,借著喪事造次,便是他發泄憤怒的方式。維護太後的尊嚴,也是在宣示天威,對於拓跋俊,不懲不行。
…………
雪後初霽,春梅怒綻,灼灼地燃在碧瓦飛甍之外,紅紅白白的煞是好看。
為敦宗親之義,自道武帝以來,便時常在元月中,擇一吉日詔引諸王子弟入宴。至於太平真君二年,拓跋燾在位已逾廿載,是以歲末前便發詔請諸王公主迴宮,一聚天倫之樂。
暖閣內,炭火燃得正旺,自有一派融融春意。各方呈送來的特色物產,苑囿裏的珍鳥奇獸,盡數列陳席上,琅琅在目,異香撲鼻。五方殊俗之曲、《真人代歌》也一一奏徹,洋洋於耳。
內宴之上,宗室間唯以兄弟齒列,依序而坐。
皇帝以下,樂平王拓跋丕坐在上首。安定王拓跋彌、樂安王拓跋範、永昌王拓跋健、建寧王拓跋崇、新興公拓跋俊,和陽翟公主、始平公主、武威公主,則分坐兩側,以性而別。
至於諸王公主的王妃駙馬,也在邀請之列,大多隨伴在旁。
《真人代歌》裏,上敘祖宗開基所由,下及君臣廢興之跡,約有一百五十章之多,奏至高潮處,拓跋健不禁高聲唱和起來。拓跋明月亦離席執酒,且唱且祝。
應對這沙塵天氣,除了植種林木,暫無他法,拓跋燾不禁有些氣餒。
“最近的破爛事,怎麽那麽多?上個月,沮渠無諱那個賊子剛把戈陽公劫了。這個月,上穀郡又出了這樣的破事。”當窗對弈,拓跋燾執著黑子,一壁下棋一壁對拓跋明月抱怨。
去歲,戈陽公元潔奉旨鎮守酒泉。拓跋燾本來對他寄予厚望,哪知他傲睨薄行,竟然蠢到輕裝出城,跑去和沮渠無諱談判。這可好了!沮渠無諱生擒了元潔,順勢包圍了酒泉。
打發通直常侍邢穎聘問於劉宋後,拓跋燾頓覺身心俱疲,遂令拓跋明月入宮陪他下棋。
等他發泄完了,她才笑道:“戈陽公輕慮淺謀,換掉他便是了。多大的事,也值得阿幹怨惱生火?”
實則,拓跋燾引出這話,是為他的決定做個鋪墊。
前些日子,拓跋明月請拓跋燾給趙振、銀娑賜婚,旋後,她又說好事成雙,應將公主家令管彤賜婚於拓跋健。不日後,拓跋健也親口提出請求。
彼時,拓跋燾卻道:“琴瑟雖好,但總不如管彤妥帖。等把她調教好了,才讓她頂上管彤的位置。”
如此,拓跋健和管彤的婚事,便被擱下了。
要對付沮渠無諱,拓跋健才是最好的選擇。拓跋燾想把這個準新郎派出去,也得知會阿妹一聲。
“說的也是,可朕派誰去好呢?”拓跋燾撐頭問道。
“至尊是一國之主,想派誰便派誰。”拓跋明月黠然一笑,晶亮的眸子掠他一眼,“如果永昌王可用,就派他好了。”
她了然於心,他也心領神會,遂哈哈笑道:“那就借公主家令的夫婿用用了。”
…………
四月底,拓跋健被委任為撫軍大將軍,負責督率各路軍馬。下一月,沮渠無諱久攻張掖無果,又撤至臨鬆駐守。思及太子妃臨盆在即,不宜大動兵戈,拓跋燾隻下詔書告諭沮渠無諱,莫要不識時務。
六月下旬,閭恩如期誕下皇嗣。
密盛的絨發,紅潤的膚澤,無一不是宣示著乳兒的康健體魄。拓跋燾如願以償地做了皇爺爺,自是喜悅無極,忙取崔浩之意,給孫兒取名為“濬”,又大赦天下,改元為太平真君。
定此國號,是因他受了符篆之後,益發崇信道教,以為佛教為西戎虛誕之說,為世費害之學。
當初,寇謙之曾以《神書》為據,說他的使命便是“輔佐北方太平真君”。由此,崔浩自是榮寵無邊,而不願入宮為官的寇謙之,也無疑是大魏的無冕之王。
按寇謙之的話說,五鬥米道的稱法,實難登大雅之堂,而經他改良後的天師道,容納著世間大道、人寰公義,堪為大魏之國教。
對此,拓跋明月不置可否。
與其兄不同,在她心底並無儒道佛的區別,凡能修心養性之說,皆可深納。隻是,她也知道,崇道抑佛的背後,自有他阿幹的一番用心。
閭恩妊娠之時,拓跋明月時常與她一道去竇太後跟前服侍、閑話。
此舉,一是為了振作竇太後的生氣——太醫已預測她藥石罔效時日無多,但凡病人,須有個盼頭,才能有健旺的求生欲;二是拓跋明月想向太後求一道懿旨。
想來,遂了心願之後,竇太後便已全無遺憾,故此改元不過兩月,她便撒手人寰含笑而逝了。
在此之前,拓跋明月已取得了那道懿旨,留待日後之用。
太後的喪禮,辦得隆重而體麵,皇室宗親、達官顯貴皆入京祭拜。
他們雖對這保姆出身的太後不甚在意,但卻不敢違逆聖意。不過,新興王拓跋俊卻是個拗人,侍從們好容易把他請去了靈堂,他卻很不配合,不僅酩酊大醉、半醒半寐,還險些嘔上一地。
拓跋燾臉色鐵青,指了指殿外的大水缸。
宗愛、趙倪會過意來,忙屁顛屁顛地跑過去。
嘩——
一桶水淋漓而下,拓跋俊被冷得一個激靈。
天威在前,拓跋俊驀地清醒過來,顫顫的伏跪在地,連聲告罪。
拓跋燾恨聲訓斥他一通,移時才讓小黃門拿套素服給他,按在地上給靈柩磕頭。
這個拓跋俊,是拓跋燾最小的弟弟,早在泰常七年時就封了鎮東大將軍,後又封爵為王。
拓跋俊一貫奢侈貪貨、嗜酒好色,念其擅於騎射、才具不凡,拓跋燾也不忍怪責於他,隻要他不做太出格的事,自己也樂得做個瞽目之人。
不過,凡事皆不可逾界。
前兩年,拓跋俊強搶民女,其母溺愛成性,竟為之犯下一樁命案。紙包不住火,古弼將此事奏報上來,誓要匡正皇室邪風。折騰兩月下來,拓跋燾怒氣愈熾,賜了一條白綾給她。
自此以後,拓跋俊難得的沉默了許久,但拓跋燾也知他心裏有氣,終有一日要爆發出來。果然,借著喪事造次,便是他發泄憤怒的方式。維護太後的尊嚴,也是在宣示天威,對於拓跋俊,不懲不行。
…………
雪後初霽,春梅怒綻,灼灼地燃在碧瓦飛甍之外,紅紅白白的煞是好看。
為敦宗親之義,自道武帝以來,便時常在元月中,擇一吉日詔引諸王子弟入宴。至於太平真君二年,拓跋燾在位已逾廿載,是以歲末前便發詔請諸王公主迴宮,一聚天倫之樂。
暖閣內,炭火燃得正旺,自有一派融融春意。各方呈送來的特色物產,苑囿裏的珍鳥奇獸,盡數列陳席上,琅琅在目,異香撲鼻。五方殊俗之曲、《真人代歌》也一一奏徹,洋洋於耳。
內宴之上,宗室間唯以兄弟齒列,依序而坐。
皇帝以下,樂平王拓跋丕坐在上首。安定王拓跋彌、樂安王拓跋範、永昌王拓跋健、建寧王拓跋崇、新興公拓跋俊,和陽翟公主、始平公主、武威公主,則分坐兩側,以性而別。
至於諸王公主的王妃駙馬,也在邀請之列,大多隨伴在旁。
《真人代歌》裏,上敘祖宗開基所由,下及君臣廢興之跡,約有一百五十章之多,奏至高潮處,拓跋健不禁高聲唱和起來。拓跋明月亦離席執酒,且唱且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