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月輕移蓮步,緩緩登上了花門樓。


    離開姑臧之時,花顏果然留在那裏不走,但拓跋月對“花門樓”這名情有獨鍾。


    迴到平城後,拓跋月向皇帝討了個恩典,在平城開一家花門樓。


    拓跋燾準允,不僅給她劃了一間酒樓,還把距此不到二裏地的一處莊園指給了她。那一處莊園,曾是皇祖父拓跋珪打算賞賜給長寧公主的,後來出了拓跋紹弑父之事,莊園便被擱置了。


    酒樓已開始裝潢,約莫在春夏之交可對外營業。


    因為花顏不在身邊,拓跋月為尋一個稱心的掌櫃,煞費苦心。而棠兒畢竟年輕,才能也不足,至多隻能做副手。


    消息不脛而走,昨日,一個叫叱羅瑋的中年人,親自來到金玉肆,拜訪公主並投出了名狀。拓跋月聽過他的名姓,又見他精明能幹,當日便決定讓他做掌櫃。


    叱羅瑋是叱羅結最小的孫子。(1)


    但叱羅結這個人名,對於如今的大魏來說,並不響亮。


    這隻因,叱羅結死後,叱羅家人才凋零,否則叱羅瑋也不至於要來公主門下做掌櫃。


    早年,叱羅結因從龍之功,被開國皇帝拓跋珪重用,其後,在明元帝、本朝,都有職任。尤其是在本朝,拓跋燾即位後,叱羅結以百歲老人之身,仍在職任上用事,累遷長信卿,終乞骸骨,享年一百二十歲,追贈寧東將軍、幽州都督,諡號為“貞”。


    拓跋月還記得,拓拔芸跟她說過的一件事。


    彼時,拓拔芸才幾歲,正是愛湊熱鬧的年齡。


    “阿姊,我跟你說,我當時央著阿姆帶我去叱羅翁的生辰宴,去學做蒸豚。那天,我阿幹也去了,不過他不像是去吃席的……”


    拓拔芸努力迴想那一日的情形,說的細節卻多與吃喝有關,但在拓跋月聽來,拓跋燾親臨其府邸,怕不是為了吃喝……


    那一日,人流熙攘,甚是熱鬧。


    叱羅結捋著長長白須,坐於中堂之上,與一眾賓客賞看舞腰,載笑載言。來人所說的多是福壽康寧等語,隻因那日正是壽星一百零八歲生辰。


    泰常七年時,明元帝的身體狀況已是令人堪憂。


    他擔心一朝晏駕後,大魏政局會顛蕩不安,遂聽計於崔浩和長孫嵩等人,冊封拓跋燾為太子,並令其監國理政,總理萬機。作為鮮卑皇儲,諸如掛帥出征等事,也在拓跋燾的職權內。


    考慮到東宮初建,太子並無治國經驗,拓跋嗣又特意為他置備了左輔長孫嵩、達奚斤、安同,和右弼崔浩、丘穆陵觀、丘敦堆。


    本來在六位輔臣當中,並無叱羅結的一席之地。然而,由於長孫嵩等人排斥崔浩,故而,十六歲的皇帝便隻能暫時聽從長孫嵩的意見,以百歲老人叱羅結來接任崔浩的職權,以此求得朝中胡漢大臣的均勢。


    叱羅結,時任散騎常侍、寧南將軍、河內鎮將,拓跋燾立時為之加封侍中、外都大官的職銜,又命其總攬三十六曹事。


    此番用意,明眼人無不了然。皇帝存心讓期頤老人擔事,一是為了堵住鮮卑官員的嘴,二是為了把他活活累垮。


    可令人詫怪的是,老翁不僅權欲旺盛,精力亦很充沛,每日皆擺出一副老當益壯、事事關心的模樣。


    自從叱羅結成為股肱重臣後,他便逐漸習慣了門庭若市的常態。沒想到老來還能官運亨通,此時聽著賓客們的祝語,不免也有些洋洋自得。


    時至午飯時分,叱羅結見到管家遞給他的眼神,遂朗聲道:“多謝諸位美意,老朽備了些薄酒小菜,以為酬答。”


    正說時,門子小跑過來,對叱羅結耳語一氣。叱羅結不禁麵色一變,揮手道:“快迎駕。”


    當微服出行的拓跋燾聖駕臨門之時,見著滿地跪迎的臣工商戶,不禁露出詭秘的笑意:“叱羅侍中的府上好生熱鬧啊……不知,朕貿然而往,是否攪擾了諸位雅興啊?”


    叱羅結微微躬身:“至尊紆尊降貴,老臣以區區殘體苟延於世,實是不勝惶恐。”


    皇帝來了,自然是要坐在尊位的,雖然他也讓叱羅結與他同坐,但叱羅結自然懂得尊卑之分,坐在了他的下首。


    拓跋燾笑了笑,便對拓拔芸招手,讓她到他身邊坐。


    拓跋燾道:“朕今日來得倉促,也沒帶什麽賀禮來。不如這樣,古來帝王用人,講究一個‘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朕見叱羅侍中精神矍鑠,身健廣智,便予你‘監典後宮,出入臥內’之權。如何?”


    叱羅結愣了一下,便欣然道:“老臣年老慵憊,本欲一表求高臥,乞了骸骨去……然至尊如此信任老臣,老臣……臣接旨!”說到最後,已是語聲哽咽,帶了哭腔。


    “好好好,”拓跋燾下座攙他起來,“能者多勞,侍中還須為國效力才是。乞骸骨這種話不要再說了。”


    宴席極為豐盛,胡漢之味琳琅在目,蒸豚、胡羹、胡炮肉、跳丸炙、駝蹄羹、髓餅、魚鮓等美食,都應有盡有。


    “按《食經》中記載的做法,取一頭肥糯的小豬,煮至半熟時分,放入豆豉汁中浸漬。再用一升生秫米,投到濃汁中,等到它浸漬發黃之時,便可煮成熟飯,上灑豆豉汁。接著,把切絲的生薑桔皮、切段的蔥白,連同小豬和灑上豆豉汁的秫米飯一起放到甑中,蒸上兩三頓飯的光景。起鍋時,把熟豬油和豉汁,均勻地灑在蒸豬上。”


    叱羅結的孫子叱羅瑋,如是描述。


    這話說得繪聲繪色,聽得拓跋月食指大動,以致於,多年後她還記得這些細節,並說與拓跋月聽。


    拓跋月聽了後,卻想,這叱羅瑋好生聰明!


    崔浩被迫賦閑於室,但皇帝心中一直掛懷;而叱羅結代替崔浩成為寵臣,門庭若市……


    當日,皇帝當那個“不速之客”,怕不是為了給叱羅結賀壽,而是去看有哪些人對叱羅結阿諛奉承!


    所以,庖廚在禦前獻藝之時,故意提及崔浩所著的《食經》,自然是想說,他和他的主人,都對崔浩極是尊敬。


    這話一出,怕是能打消拓跋燾的些許顧慮。


    好一個聰明人!


    (1)叱羅瑋,屬虛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平城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任葭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任葭英並收藏平城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