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閣中的燈焰,盡數掐去,拓跋月已沉入夢鄉。
與此同時,平城宮的深處,萬壽宮內,燈火稀疏幽光搖曳,映出湧動的暗流。
在迴平城的路上,拓跋燾一直想著處置李順、宜都王穆壽、公孫質三人的事。以致於,他未及休憩,便命人把李順押解下獄,並把穆壽、公孫質叫到太後跟前訓話。
其實,他本想把這二人擒到他殿中,但崔浩、杜超都建言,說竇太後應該是有意保穆壽、公孫質的,若是至尊自個兒處置了,恐怕會傷了太後的心。
拓跋燾的生母杜氏早就被賜死了,他能長大成才,乳母竇氏功不可沒。
聽崔浩、杜超如此說,拓跋燾心裏便軟了幾分。
眼下,如何處置宜都王穆壽,是拓跋燾和竇太後之間,尚未爭出個結果的大事。
一個是擔心對方暴虐加罪,一個是唯恐對方護短輕饒。
母子倆都不想讓這矛盾過夜。
在這緊張對峙中,始作俑者穆壽與公孫質,雙雙跪於萬壽宮的冰冷地磚之上,惶惶不安。
大抵是竇太後的意思,一並前來的,還有宜陽公主、樂陵公主這兩婆媳。她倆一來,便跪在地上,哭哭啼啼地為穆壽求情。
拓跋燾被她倆鬧得頭疼,便讓人扶她二人起來,坐在一旁說話。
在竇太後看來,穆壽先前是有錯,但隨後卻做出了合理的安排,平城內外沒有罹受多大的損失。就瞅著他將功補過的事,也不應該懲罰他。
況說,他既是大魏重臣穆崇、穆觀的後人,又是樂陵公主的駙馬,論輩分,還高出皇帝一輩去呢。
拓跋燾也知道,穆壽素為忠直之士,明敏有乃父之風,故此拓跋燾才將其進封為宜都王,並對他委以重任。彼時,穆壽還有些不安,一度誠惶誠恐地推辭過。
至於後來……
這人竟然不知所謂,糊塗若此!
拓跋燾從鼻子裏哼出聲來:“朕記得,以前朕封你做宜都王的時候,你還推拒過。可還記得當時你是怎麽說的?”
穆壽心下暗喜,這段話他還真記得。
“臣祖崇,先皇之世,屬值艱危,幸天讚梁眷,誠心密告,故得效功前朝,流福於後。昔陳平受賞,歸功無知,今眷元勳未錄,而臣獨奕世受榮,豈惟仰愧古賢,抑亦有虧國典。”
一字一字地背出這段話來,穆壽略鬆了口氣。
拓跋燾頷首,麵色轉霽:“抬頭,看著朕。”
穆壽愧不敢言,磕頭道:“罪臣犯下彌天大罪,不敢汙了至尊的眼。”
聽至此,拓跋燾冷哼一聲,道:“你的祖父穆崇,是我大魏的開國功臣,曾兩度報警救主,被封為宜都公。你的父親穆觀,早入內廷侍奉,深得太祖、太宗之信任,得尚宜陽公主,最後因勞成疾,卒於壯年,被追贈為宜都王。子承父爵,並無不妥。”
他有意頓下,加重語氣:“朕想問你,你當初為何要辭讓?”
“罪臣……臣自知,臣不及父祖之智。罪臣受之有愧。”
“哦?如此說來,你這是有自知之明;而朕對你卻托以重任,是有眼無珠咯?”
穆壽大驚失色,一跪到底,連聲告罪。
宜陽公主、樂陵公主見拓跋燾動了怒,也駭得跪拜在地,哭著為他求情。
兩位公主,一個是穆壽的母親,一個是穆壽的媳婦,不看僧麵,也得看佛麵。
再看穆壽哭得臉都腫成了球,拓跋燾也沒了摘他腦袋當球踢的狠勁。
眼見火候差不多了,拓跋燾便走下禦座,虛扶了兩位公主一把,歎道:“罷了,罷了。別哭了,朕不殺他還不行麽?”
樂陵攙著宜陽起身,婆媳二人自是滿口稱謝,俱說當將功折罪,以為迴報。
不過,樂陵卻仍有疑慮,顫聲問:“多謝至尊寬諒……不過,您說話可算數?”
拓跋燾便坐在雕花坐床上,正色道:“有件事,至今已過去好幾十年了。宜陽公主或許知道。”
“至尊請講,妾謹聆聖言便是。”
“宜都公穆崇,對朕的皇祖有恩,此乃眾所周知之事。但是,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赤膽忠肝的宜都公,後來竟然跟衛王拓跋儀狼狽為奸。”
宜陽公主麵現慚色,垂眸點首:“是有這事。”
“平叛之後,皇祖沒有對其追罪,更不曾對外公開。這固然是因為念及宜都公的功勞,卻也是因為……當時,穆觀已經做了你的駙馬……”
“至尊……”聞言,宜陽公主已是淚流滿麵,泣不成聲。
“朕想說的是,當年皇祖能饒恕宜都公,今日朕便能饒恕宜都王。隻是……凡事都須有個度。日後若是再犯,朕決不輕饒!”
此言一出,穆壽和兩位公主皆齊聲表態,聲淚俱下。
公孫質是公孫表的兒子,如今沒人給他撐腰,此時未免怯然失色,一直匍匐在地,不發一語。流出的眼淚,洇出了好大一片水漬。
“那個巫覡跑了?”拓跋燾突然起身,對公孫質發問。
“是。罪臣已著人去尋了。”公孫質邊抹眼淚邊迴答。
“哭!哭有什麽用!朕且問你,當年,你父親治軍不嚴,招致失敗,被先皇賜死於軍中,你可有異議?”
公孫質自然說了好聽的話,心道:為示寬厚之念,至尊應是要饒恕他了,畢竟平城受圍與當年的作戰失利,可是兩碼事。
他所料無爽,拓跋燾的語氣果然鬆了下來:“朕今日在太後宮中召見你們,本就是想給你們指一條活路。日後,好自為之罷。”
底下的人,個個千恩萬謝地哭著去了,拓跋燾方才重新坐下,對竇太後歎道:“都是些不爭氣的東西。”
“至尊先威後仁,一番苦心,總能起效的。”
“若不是太後您有意讓宜都王去調派長孫道生和張黎,他怎麽能‘將功折罪’?”
竇太後笑了,慈愛的眸光拂上他攢起的眉頭:“真是什麽都瞞不過至尊。阿母都是為你好啊。隻要不是謀亂之罪,對待宗室外戚,能寬則寬。這個道理,你該懂的。”
“兒子省得。”拓跋燾心悅誠服,起身擁了擁竇太後,遂起駕迴永安後殿。(1)
(1)拓跋燾在永安前殿辦公,永安後殿起居。
與此同時,平城宮的深處,萬壽宮內,燈火稀疏幽光搖曳,映出湧動的暗流。
在迴平城的路上,拓跋燾一直想著處置李順、宜都王穆壽、公孫質三人的事。以致於,他未及休憩,便命人把李順押解下獄,並把穆壽、公孫質叫到太後跟前訓話。
其實,他本想把這二人擒到他殿中,但崔浩、杜超都建言,說竇太後應該是有意保穆壽、公孫質的,若是至尊自個兒處置了,恐怕會傷了太後的心。
拓跋燾的生母杜氏早就被賜死了,他能長大成才,乳母竇氏功不可沒。
聽崔浩、杜超如此說,拓跋燾心裏便軟了幾分。
眼下,如何處置宜都王穆壽,是拓跋燾和竇太後之間,尚未爭出個結果的大事。
一個是擔心對方暴虐加罪,一個是唯恐對方護短輕饒。
母子倆都不想讓這矛盾過夜。
在這緊張對峙中,始作俑者穆壽與公孫質,雙雙跪於萬壽宮的冰冷地磚之上,惶惶不安。
大抵是竇太後的意思,一並前來的,還有宜陽公主、樂陵公主這兩婆媳。她倆一來,便跪在地上,哭哭啼啼地為穆壽求情。
拓跋燾被她倆鬧得頭疼,便讓人扶她二人起來,坐在一旁說話。
在竇太後看來,穆壽先前是有錯,但隨後卻做出了合理的安排,平城內外沒有罹受多大的損失。就瞅著他將功補過的事,也不應該懲罰他。
況說,他既是大魏重臣穆崇、穆觀的後人,又是樂陵公主的駙馬,論輩分,還高出皇帝一輩去呢。
拓跋燾也知道,穆壽素為忠直之士,明敏有乃父之風,故此拓跋燾才將其進封為宜都王,並對他委以重任。彼時,穆壽還有些不安,一度誠惶誠恐地推辭過。
至於後來……
這人竟然不知所謂,糊塗若此!
拓跋燾從鼻子裏哼出聲來:“朕記得,以前朕封你做宜都王的時候,你還推拒過。可還記得當時你是怎麽說的?”
穆壽心下暗喜,這段話他還真記得。
“臣祖崇,先皇之世,屬值艱危,幸天讚梁眷,誠心密告,故得效功前朝,流福於後。昔陳平受賞,歸功無知,今眷元勳未錄,而臣獨奕世受榮,豈惟仰愧古賢,抑亦有虧國典。”
一字一字地背出這段話來,穆壽略鬆了口氣。
拓跋燾頷首,麵色轉霽:“抬頭,看著朕。”
穆壽愧不敢言,磕頭道:“罪臣犯下彌天大罪,不敢汙了至尊的眼。”
聽至此,拓跋燾冷哼一聲,道:“你的祖父穆崇,是我大魏的開國功臣,曾兩度報警救主,被封為宜都公。你的父親穆觀,早入內廷侍奉,深得太祖、太宗之信任,得尚宜陽公主,最後因勞成疾,卒於壯年,被追贈為宜都王。子承父爵,並無不妥。”
他有意頓下,加重語氣:“朕想問你,你當初為何要辭讓?”
“罪臣……臣自知,臣不及父祖之智。罪臣受之有愧。”
“哦?如此說來,你這是有自知之明;而朕對你卻托以重任,是有眼無珠咯?”
穆壽大驚失色,一跪到底,連聲告罪。
宜陽公主、樂陵公主見拓跋燾動了怒,也駭得跪拜在地,哭著為他求情。
兩位公主,一個是穆壽的母親,一個是穆壽的媳婦,不看僧麵,也得看佛麵。
再看穆壽哭得臉都腫成了球,拓跋燾也沒了摘他腦袋當球踢的狠勁。
眼見火候差不多了,拓跋燾便走下禦座,虛扶了兩位公主一把,歎道:“罷了,罷了。別哭了,朕不殺他還不行麽?”
樂陵攙著宜陽起身,婆媳二人自是滿口稱謝,俱說當將功折罪,以為迴報。
不過,樂陵卻仍有疑慮,顫聲問:“多謝至尊寬諒……不過,您說話可算數?”
拓跋燾便坐在雕花坐床上,正色道:“有件事,至今已過去好幾十年了。宜陽公主或許知道。”
“至尊請講,妾謹聆聖言便是。”
“宜都公穆崇,對朕的皇祖有恩,此乃眾所周知之事。但是,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赤膽忠肝的宜都公,後來竟然跟衛王拓跋儀狼狽為奸。”
宜陽公主麵現慚色,垂眸點首:“是有這事。”
“平叛之後,皇祖沒有對其追罪,更不曾對外公開。這固然是因為念及宜都公的功勞,卻也是因為……當時,穆觀已經做了你的駙馬……”
“至尊……”聞言,宜陽公主已是淚流滿麵,泣不成聲。
“朕想說的是,當年皇祖能饒恕宜都公,今日朕便能饒恕宜都王。隻是……凡事都須有個度。日後若是再犯,朕決不輕饒!”
此言一出,穆壽和兩位公主皆齊聲表態,聲淚俱下。
公孫質是公孫表的兒子,如今沒人給他撐腰,此時未免怯然失色,一直匍匐在地,不發一語。流出的眼淚,洇出了好大一片水漬。
“那個巫覡跑了?”拓跋燾突然起身,對公孫質發問。
“是。罪臣已著人去尋了。”公孫質邊抹眼淚邊迴答。
“哭!哭有什麽用!朕且問你,當年,你父親治軍不嚴,招致失敗,被先皇賜死於軍中,你可有異議?”
公孫質自然說了好聽的話,心道:為示寬厚之念,至尊應是要饒恕他了,畢竟平城受圍與當年的作戰失利,可是兩碼事。
他所料無爽,拓跋燾的語氣果然鬆了下來:“朕今日在太後宮中召見你們,本就是想給你們指一條活路。日後,好自為之罷。”
底下的人,個個千恩萬謝地哭著去了,拓跋燾方才重新坐下,對竇太後歎道:“都是些不爭氣的東西。”
“至尊先威後仁,一番苦心,總能起效的。”
“若不是太後您有意讓宜都王去調派長孫道生和張黎,他怎麽能‘將功折罪’?”
竇太後笑了,慈愛的眸光拂上他攢起的眉頭:“真是什麽都瞞不過至尊。阿母都是為你好啊。隻要不是謀亂之罪,對待宗室外戚,能寬則寬。這個道理,你該懂的。”
“兒子省得。”拓跋燾心悅誠服,起身擁了擁竇太後,遂起駕迴永安後殿。(1)
(1)拓跋燾在永安前殿辦公,永安後殿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