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後,李雲洲迴到德音殿。
雪花紛紛揚揚,恣意飛舞,更襯得少年眉目凝結,心煩意亂。
行至望舒閣外,見到拓跋月後,他便行禮道:“公主,卑職想讓你幫一個忙,可以麽?”
拓跋月心知他定是遇到難事了,遂頷首道:“你且說來。”
李雲洲眼中縈著一絲疲色,歎了口氣:“阿母可能在如來寺,但我們不便進去。”
猜中了,果然是為了他阿母。
而如來寺是河西國王族的寺院,不是什麽人都能進的。
拓跋月寬慰道:“我自然可以幫你,隻是我不知個中詳情,未免……”
李雲洲微微一愕:“他沒跟你提過?”
“提過一次,語焉不詳。”拓跋月淡淡道。
她當然知道李雲洲口中的“他”是誰。
以前,李雲從曾對她提過,李家和陽家都是宋國建康城裏最有名的醫學世家。在一次邊事中,兩家人都被宋國皇帝派去行醫。不幸的是,宋國輸了,李、陽兩家的人都被大魏擄走了。
後來,兩國交換戰俘。李家決定留在大魏,而陽家決定迴到宋國,除了一個“叛徒”——陽容。陽容與李宏相戀,執意從夫留在平城。多年來,李、陽二家從不往來。
在平城定居後,李宏在宮裏做了個掌管藥材的醫官,而陽容便開了一個小醫館。沒多久,他們便生下了長子李雲從、次子李雲洲。
夫婦倆本來相親相愛,甚為和順美滿,哪知後來卻因醫治一位病人產生了誤會。陽容一怒之下,便離家出走,拋下夫君與兒子,多年來杳無音信。
“好吧。”李雲洲無奈道,“那我跟您說。”
他頓了頓,斟酌了一下言辭,才把在橫水驛與父親重逢的情景娓娓道來:“阿母出走之後,一直沒有消息。直到前幾日,阿父來到姑臧,傳信於我。他說,有個同鄉鴻雁傳書,說他在姑臧做生意,在集市上看見一個緇衣女子,很像我阿母。”
“緇衣?”
“是的。所以,我們猜想,她可能是在一個寺廟裏帶發修行,隱於塵世。阿父在與我見麵之前,就已經尋了兩日,一無所獲。後來,我們想起,那個集市毗鄰如來寺,所以才有這個猜想。現下,卑職先迴宮來求公主相助,我阿父和他的弟子,便住在如來寺附近的橫水驛,等待時機。”
“其實,有一種可能,”作為局外人,拓跋月比李雲洲冷靜得多,“物有雷同人有相似,會不會,那位同鄉看錯了?”
“我也不確定,但畢竟是一線希望。”
“當年到底發生了何事?”
“當年……我不知從何說起……”
李雲洲艱難開口,驀地體會到李雲從不想多言及此事的尷尬。
沉默片刻,他咬了咬唇,道:“公主,你應該知道,當年卑職才六歲,很多事也是聽來的。”
原來,有一日,陽容遇到了一個身患頑疾的男子。為治好他的病症,陽容不惜采用陽家所獨有的蒸浴之法。雖說男女授受不親,但陽靈出於醫者本分,根本不懼人言閑語。
卻哪知,那位男子病好之後,竟對她產生了思慕之心,時常前來噓寒問暖,關懷備至。李宏在休沐之日往家裏趕,誰知還沒到家,便聽得坊間傳言,說陽大夫近來似乎有孕,至於到底是懷的誰的孩子,還不好說。
那段時間,李宏意外喪失了味覺,心情很是低落。迴到家中,他本欲委婉地詢問妻子,未想正好撞見那男子,借醫後調養之機,與妻子拉扯不休。李宏氣惱不已,不問青紅皂白便嗬斥了妻子一頓。吵鬧之下,陽靈一怒而走,有人說她輾轉去了陰山一帶。
李宏前往陰山,尋人未果便迴了平城。因為味覺喪失,他自認不宜再在宮中侍奉,便出了宮,守著阿母所開的懸醫閣,並聘請醫師坐診。三年後,李宏味覺忽然轉好,便也親自坐診,給平民百姓看病。
李雲洲緩緩敘說,末了,重重地歎了口氣:“我知道,我阿父一直在等我阿母。”
聽至此,拓跋月心下覺得惋惜,好好的一對杏林璧人,怎會鬧到這步田地!
“公主,你可以幫卑職麽?”李雲洲眼睛濕漉漉的,抬眸看她。
這一年來,李雲洲言行都有些放肆,眼下卻露出一副可憐相,看得拓跋月頓生憐心。
“我本來就是要幫你的,隻是我不能親自出麵,”拓跋月下意識撫著鼓鼓的小腹,道,“我給你一道手諭,就說我最近睡得不好,你便去如來寺替我祈福,如何?”
李雲洲濕漉漉的眼眸一亮,唇角有了點笑意:“公主之恩,卑職沒齒……”
“好了,”拓跋月笑著打斷他的話,“日後少冒失莽撞,便算你報答我了。”
她又忖了忖,凝著他風塵仆仆的臉,道:“怕是沒那麽順利,便讓趙侍衛長隨你去吧。不然,你拿著手諭也像個樣子。你且先去歇息,寫好手諭我先交與趙侍衛長。”
事情就此說定,李雲洲走出望舒閣的腳步,都似輕盈許多。行至閣外,他走了幾步,忽然停下,用手掌接起雪花來。
見狀,拓跋月目中露出母親般的笑意:“果真還是個孩子。”
阿澄搭不上話,但很乖覺地去研墨。
想起李雲洲施藥的手段,霍晴嵐倏爾一笑:“年齡雖小,但醫術卻是極好的,假以時日不可限量。”
聞言,拓跋月沉默良久。直到霍晴嵐問她因由,方才低歎道:“我到底是虧負了他。他這等本領,若在平城可大有作為,現下卻整日守在我這裏。”
“公主此言差矣,”霍晴嵐正色道,“侍奉公主,保您平安無虞,難道不是大作為?他日……”
她刻意壓低了聲音:“他日,待大事已成,他服侍公主的辛勞,便是日後晉升的功勳。”
此言有理。拓跋月微微頷首,仰首賞了一會兒雪花,再迴首時,已聽得阿澄在輕唿:“公主,墨已經研好啦!”
雪花紛紛揚揚,恣意飛舞,更襯得少年眉目凝結,心煩意亂。
行至望舒閣外,見到拓跋月後,他便行禮道:“公主,卑職想讓你幫一個忙,可以麽?”
拓跋月心知他定是遇到難事了,遂頷首道:“你且說來。”
李雲洲眼中縈著一絲疲色,歎了口氣:“阿母可能在如來寺,但我們不便進去。”
猜中了,果然是為了他阿母。
而如來寺是河西國王族的寺院,不是什麽人都能進的。
拓跋月寬慰道:“我自然可以幫你,隻是我不知個中詳情,未免……”
李雲洲微微一愕:“他沒跟你提過?”
“提過一次,語焉不詳。”拓跋月淡淡道。
她當然知道李雲洲口中的“他”是誰。
以前,李雲從曾對她提過,李家和陽家都是宋國建康城裏最有名的醫學世家。在一次邊事中,兩家人都被宋國皇帝派去行醫。不幸的是,宋國輸了,李、陽兩家的人都被大魏擄走了。
後來,兩國交換戰俘。李家決定留在大魏,而陽家決定迴到宋國,除了一個“叛徒”——陽容。陽容與李宏相戀,執意從夫留在平城。多年來,李、陽二家從不往來。
在平城定居後,李宏在宮裏做了個掌管藥材的醫官,而陽容便開了一個小醫館。沒多久,他們便生下了長子李雲從、次子李雲洲。
夫婦倆本來相親相愛,甚為和順美滿,哪知後來卻因醫治一位病人產生了誤會。陽容一怒之下,便離家出走,拋下夫君與兒子,多年來杳無音信。
“好吧。”李雲洲無奈道,“那我跟您說。”
他頓了頓,斟酌了一下言辭,才把在橫水驛與父親重逢的情景娓娓道來:“阿母出走之後,一直沒有消息。直到前幾日,阿父來到姑臧,傳信於我。他說,有個同鄉鴻雁傳書,說他在姑臧做生意,在集市上看見一個緇衣女子,很像我阿母。”
“緇衣?”
“是的。所以,我們猜想,她可能是在一個寺廟裏帶發修行,隱於塵世。阿父在與我見麵之前,就已經尋了兩日,一無所獲。後來,我們想起,那個集市毗鄰如來寺,所以才有這個猜想。現下,卑職先迴宮來求公主相助,我阿父和他的弟子,便住在如來寺附近的橫水驛,等待時機。”
“其實,有一種可能,”作為局外人,拓跋月比李雲洲冷靜得多,“物有雷同人有相似,會不會,那位同鄉看錯了?”
“我也不確定,但畢竟是一線希望。”
“當年到底發生了何事?”
“當年……我不知從何說起……”
李雲洲艱難開口,驀地體會到李雲從不想多言及此事的尷尬。
沉默片刻,他咬了咬唇,道:“公主,你應該知道,當年卑職才六歲,很多事也是聽來的。”
原來,有一日,陽容遇到了一個身患頑疾的男子。為治好他的病症,陽容不惜采用陽家所獨有的蒸浴之法。雖說男女授受不親,但陽靈出於醫者本分,根本不懼人言閑語。
卻哪知,那位男子病好之後,竟對她產生了思慕之心,時常前來噓寒問暖,關懷備至。李宏在休沐之日往家裏趕,誰知還沒到家,便聽得坊間傳言,說陽大夫近來似乎有孕,至於到底是懷的誰的孩子,還不好說。
那段時間,李宏意外喪失了味覺,心情很是低落。迴到家中,他本欲委婉地詢問妻子,未想正好撞見那男子,借醫後調養之機,與妻子拉扯不休。李宏氣惱不已,不問青紅皂白便嗬斥了妻子一頓。吵鬧之下,陽靈一怒而走,有人說她輾轉去了陰山一帶。
李宏前往陰山,尋人未果便迴了平城。因為味覺喪失,他自認不宜再在宮中侍奉,便出了宮,守著阿母所開的懸醫閣,並聘請醫師坐診。三年後,李宏味覺忽然轉好,便也親自坐診,給平民百姓看病。
李雲洲緩緩敘說,末了,重重地歎了口氣:“我知道,我阿父一直在等我阿母。”
聽至此,拓跋月心下覺得惋惜,好好的一對杏林璧人,怎會鬧到這步田地!
“公主,你可以幫卑職麽?”李雲洲眼睛濕漉漉的,抬眸看她。
這一年來,李雲洲言行都有些放肆,眼下卻露出一副可憐相,看得拓跋月頓生憐心。
“我本來就是要幫你的,隻是我不能親自出麵,”拓跋月下意識撫著鼓鼓的小腹,道,“我給你一道手諭,就說我最近睡得不好,你便去如來寺替我祈福,如何?”
李雲洲濕漉漉的眼眸一亮,唇角有了點笑意:“公主之恩,卑職沒齒……”
“好了,”拓跋月笑著打斷他的話,“日後少冒失莽撞,便算你報答我了。”
她又忖了忖,凝著他風塵仆仆的臉,道:“怕是沒那麽順利,便讓趙侍衛長隨你去吧。不然,你拿著手諭也像個樣子。你且先去歇息,寫好手諭我先交與趙侍衛長。”
事情就此說定,李雲洲走出望舒閣的腳步,都似輕盈許多。行至閣外,他走了幾步,忽然停下,用手掌接起雪花來。
見狀,拓跋月目中露出母親般的笑意:“果真還是個孩子。”
阿澄搭不上話,但很乖覺地去研墨。
想起李雲洲施藥的手段,霍晴嵐倏爾一笑:“年齡雖小,但醫術卻是極好的,假以時日不可限量。”
聞言,拓跋月沉默良久。直到霍晴嵐問她因由,方才低歎道:“我到底是虧負了他。他這等本領,若在平城可大有作為,現下卻整日守在我這裏。”
“公主此言差矣,”霍晴嵐正色道,“侍奉公主,保您平安無虞,難道不是大作為?他日……”
她刻意壓低了聲音:“他日,待大事已成,他服侍公主的辛勞,便是日後晉升的功勳。”
此言有理。拓跋月微微頷首,仰首賞了一會兒雪花,再迴首時,已聽得阿澄在輕唿:“公主,墨已經研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