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半懂不懂的,不過也沒追問,但提到了礦石,不得不說起一件事。
「你之前說過,照著我們現在的速度開採,北邊的鐵礦山最多能支撐十年八年。」
提到這個,常念也無奈:「那是我今年春天的說法,要照現在的速度發展下去,估計用不到五年,就得被我們挖空。」
不過他又說道:「但也不用太著急,部落領地還會向外延伸,且鐵礦其實比銅礦的儲量更豐富,所以應不難找。」
厲也知道這事兒急不得,現在要做的事情很多,不可能像之前一樣將部落丟下來帶著他的小狐狸千裏迢迢去找鐵礦。
他將話題轉移到別處:「大棚中的玉米你去瞧過了嗎?」
隨著玄陽城第二批物資到達的,還有二十幾車的玉米,薄台的親信說找到了玉米,希望能用這個換麥種迴去。
延越自然樂得同意,不過玄陽城到的有些晚,加之又要返程,常念還是說明了現在不適宜種植冬小麥,又教了麥種儲存的方式,建議他們明年春季再播種。
常念命人將鴿籠關好,帶著厲出去。
「前日去了,看著長勢不錯。」
厲疑惑:「我瞧著,怎麽長得和高粱差不多。」
「前期長得有些像,等到了後期就能看出不同了。」
休沐後的朝會上,戶部和兵部一起上奏了巡防城外的情況。
「現東巡防城外共有八百九十六人,北巡防城外共有七百零三人,雖生計艱難,但將將能維持。前幾日義診的大夫去瞧過,基本無大礙。個別得了傷寒的也留了藥,如有問題兵部會及時上報。」
「戶部本月在兩處各撥了五十車土豆和白菜,並每三日設棚發糧一次,加上他們也有狩獵採集,暫可維持生存。」
聽完匯報,厲點點頭,說:「他們雖不是延越子民,但也不能置之不理。而且之前我們提過在巡防城處建設衛星城,你們覺得這事兒明年開春是否可以推進?」
「首領的意思是讓這些人參與衛星城的建設?」
「沒錯。」
厲雙手十指交叉,說:「施恩也好,其他也罷,延越幫他們度過這個冬日是事實。想來相比起其他人,他們對延越能多一些好感。之後再撥一批役人過去,郡守和通判還從部落裏選人,迴頭吏部擬一批推拒名單,我和祭司商議定奪。」
眾人都清楚,他們首領很少做無用之事,當初對巡防城外的人做了那麽多部署,定是有他的用意,沒想到新整合的四郡城牆才建出一大半,就又開始規劃衛星城的建設了。
快速擴張的時候,誰速度慢,誰就要被甩開。有了衛星城,界碑就可以向外圍移動。
沒過幾日,巡防城傳來意見特別有意思的事兒。住在外邊的那些人,竟然將平日裏狩獵來的動物骨棒給到延越這邊,問每三日的土豆白菜中能不能將這些骨棒放進去。
延越自然是應允了,也因為這件事,兩方的互動日益多了起來。
後來不隻是他們狩獵的骨棒,延越賣不完的雞架也會一併運過來,給大夥兒加餐。雖然他們現在還住在延越的界碑之外,但顯然也將自己當作半個延越人看。
尤其是過年,部落更是一邊送了幾頭豬,還有他們從沒吃過的雜麵饅頭。
細鹽燉的豬肉燉粉條冒著熱騰騰的香氣,誘著大夥兒流口水。雖然主角還是白菜土豆,但那味道絕對是他們長這麽大吃過最好的,而且幾乎每人都能分到一兩塊肉。
延越的鹽不苦,延越的豬肉不柴不腥,而且那個黃燦燦的紅薯饅頭又香又甜,吃得他們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淚。
一連飽餐了三頓,眾人隻覺得自己餓個三四日都沒有問題。就這樣靠著延越的接濟,他們終於等到了天氣轉暖。
第112章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
稚童郎朗的讀書聲從屋內傳出,常念懷裏抱著幾本書走在院中,最上麵的一本書冊上用館閣體寫著「延越律例」。
路上遇見一個人,那人恭恭敬敬的行了一個學生禮,說:「先生。」
常念頷首示意,自稱學生的人便又退開,忙自己的事兒去了。
為了去神權化,現在凡是在學院讀書的人,見到常念都要尊稱一聲「先生」。作為傳道授業的人,他確實也擔得起這一聲「先生」。
不隻是在書院裏,就算是在外麵遇見了,也是要這樣恭敬有禮的。
冬日,一半的工作要停擺,不過延越的忙碌卻轉了個方向,並沒有減速。
都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無論是文化還是立法,現在都不夠完善。要想部落能快速奔跑,且能維持良性發展,文化禮法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麵。
文化從去年冬日就開始推進,但禮法一事卻有些馬虎,出最開始的幾條基本律例外,剩下的全憑大家自覺。現在人數少,成分尚算簡單還可控,但後麵人數越來越多就要明確的律例來約束。
常念帶著新修的延越律例來了刑部,申此時正同手下交代事情。
「祭司。」申先看到他,出聲招唿。
常念擺擺手,說:「你們先忙,我將律例改好了,給你送過來。」
申叫圍著的人去做自己的工作,說:「不忙,事情已經分派下去了。」
他接過新裝訂的一本問:「不知道新的律例,祭司改了哪裏?」
常念指出用紅筆標註過的地方,「之前的律例沒有修改,隻是覺得有不詳盡的地方,多加了一些補充細則。不過,應也不算完善,還要靠刑部在日後的執法中查漏補缺。」
「你之前說過,照著我們現在的速度開採,北邊的鐵礦山最多能支撐十年八年。」
提到這個,常念也無奈:「那是我今年春天的說法,要照現在的速度發展下去,估計用不到五年,就得被我們挖空。」
不過他又說道:「但也不用太著急,部落領地還會向外延伸,且鐵礦其實比銅礦的儲量更豐富,所以應不難找。」
厲也知道這事兒急不得,現在要做的事情很多,不可能像之前一樣將部落丟下來帶著他的小狐狸千裏迢迢去找鐵礦。
他將話題轉移到別處:「大棚中的玉米你去瞧過了嗎?」
隨著玄陽城第二批物資到達的,還有二十幾車的玉米,薄台的親信說找到了玉米,希望能用這個換麥種迴去。
延越自然樂得同意,不過玄陽城到的有些晚,加之又要返程,常念還是說明了現在不適宜種植冬小麥,又教了麥種儲存的方式,建議他們明年春季再播種。
常念命人將鴿籠關好,帶著厲出去。
「前日去了,看著長勢不錯。」
厲疑惑:「我瞧著,怎麽長得和高粱差不多。」
「前期長得有些像,等到了後期就能看出不同了。」
休沐後的朝會上,戶部和兵部一起上奏了巡防城外的情況。
「現東巡防城外共有八百九十六人,北巡防城外共有七百零三人,雖生計艱難,但將將能維持。前幾日義診的大夫去瞧過,基本無大礙。個別得了傷寒的也留了藥,如有問題兵部會及時上報。」
「戶部本月在兩處各撥了五十車土豆和白菜,並每三日設棚發糧一次,加上他們也有狩獵採集,暫可維持生存。」
聽完匯報,厲點點頭,說:「他們雖不是延越子民,但也不能置之不理。而且之前我們提過在巡防城處建設衛星城,你們覺得這事兒明年開春是否可以推進?」
「首領的意思是讓這些人參與衛星城的建設?」
「沒錯。」
厲雙手十指交叉,說:「施恩也好,其他也罷,延越幫他們度過這個冬日是事實。想來相比起其他人,他們對延越能多一些好感。之後再撥一批役人過去,郡守和通判還從部落裏選人,迴頭吏部擬一批推拒名單,我和祭司商議定奪。」
眾人都清楚,他們首領很少做無用之事,當初對巡防城外的人做了那麽多部署,定是有他的用意,沒想到新整合的四郡城牆才建出一大半,就又開始規劃衛星城的建設了。
快速擴張的時候,誰速度慢,誰就要被甩開。有了衛星城,界碑就可以向外圍移動。
沒過幾日,巡防城傳來意見特別有意思的事兒。住在外邊的那些人,竟然將平日裏狩獵來的動物骨棒給到延越這邊,問每三日的土豆白菜中能不能將這些骨棒放進去。
延越自然是應允了,也因為這件事,兩方的互動日益多了起來。
後來不隻是他們狩獵的骨棒,延越賣不完的雞架也會一併運過來,給大夥兒加餐。雖然他們現在還住在延越的界碑之外,但顯然也將自己當作半個延越人看。
尤其是過年,部落更是一邊送了幾頭豬,還有他們從沒吃過的雜麵饅頭。
細鹽燉的豬肉燉粉條冒著熱騰騰的香氣,誘著大夥兒流口水。雖然主角還是白菜土豆,但那味道絕對是他們長這麽大吃過最好的,而且幾乎每人都能分到一兩塊肉。
延越的鹽不苦,延越的豬肉不柴不腥,而且那個黃燦燦的紅薯饅頭又香又甜,吃得他們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淚。
一連飽餐了三頓,眾人隻覺得自己餓個三四日都沒有問題。就這樣靠著延越的接濟,他們終於等到了天氣轉暖。
第112章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
稚童郎朗的讀書聲從屋內傳出,常念懷裏抱著幾本書走在院中,最上麵的一本書冊上用館閣體寫著「延越律例」。
路上遇見一個人,那人恭恭敬敬的行了一個學生禮,說:「先生。」
常念頷首示意,自稱學生的人便又退開,忙自己的事兒去了。
為了去神權化,現在凡是在學院讀書的人,見到常念都要尊稱一聲「先生」。作為傳道授業的人,他確實也擔得起這一聲「先生」。
不隻是在書院裏,就算是在外麵遇見了,也是要這樣恭敬有禮的。
冬日,一半的工作要停擺,不過延越的忙碌卻轉了個方向,並沒有減速。
都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無論是文化還是立法,現在都不夠完善。要想部落能快速奔跑,且能維持良性發展,文化禮法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麵。
文化從去年冬日就開始推進,但禮法一事卻有些馬虎,出最開始的幾條基本律例外,剩下的全憑大家自覺。現在人數少,成分尚算簡單還可控,但後麵人數越來越多就要明確的律例來約束。
常念帶著新修的延越律例來了刑部,申此時正同手下交代事情。
「祭司。」申先看到他,出聲招唿。
常念擺擺手,說:「你們先忙,我將律例改好了,給你送過來。」
申叫圍著的人去做自己的工作,說:「不忙,事情已經分派下去了。」
他接過新裝訂的一本問:「不知道新的律例,祭司改了哪裏?」
常念指出用紅筆標註過的地方,「之前的律例沒有修改,隻是覺得有不詳盡的地方,多加了一些補充細則。不過,應也不算完善,還要靠刑部在日後的執法中查漏補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