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為什麽要移動?」常念疑惑。
厲似乎並不反感常念的「無知」,解釋:「每次天氣從冷變暖都會經常下雨,如果雨接連不停的話,旁邊那條河很有可能流向部落,雖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遇見過,可一旦河水灌,我們就必須搬走。」
沒辦法,部落要靠河取水,本身也不能離得太遠。
「還有那些虎視眈眈的部落,萬一入侵過來抵擋不住,帳子也更有利於撤退。」厲說道後麵的時候眼神有些陰鷙。
常念認為,厲並不覺得延越會抵禦不住外敵,但作為部落的首領,他必須考慮好每一種可能。
沒有在這兩點上與他爭辯,他轉而提到另外一件事。「你說的沒錯,但我記得天氣變冷後即使都住進了山洞,每年還是會有族人凍死餓死。
厲的神色變暗了一瞬,作為首領,沒辦法庇護族人這讓他很不甘。
每年的第一場雪過後,不隻是老人,就連部落最重視的孩子都會有因為受不住寒冷而夭折的。
提起這個,當然不是為了讓他難過,常念忙接著說「如果有了房子和正確儲存食物的方法,我保證,今年無論雪下的多大,都不會有族人餓著凍著。」
「你說的是真的?」厲的眼神閃了一下,不確認地追問。
常念十分確定地點頭,「是真的。」
如果不學醫,他應該能成為一名不錯的老師。從身邊撿了一個樹枝,在地麵上畫了個簡單的房屋結構圖,他指著房梁和柱子的位置說:「用粗壯的樹幹做房梁和角柱,用夯土做牆麵。」
知道厲不懂什麽是夯土,解釋:「剛才說的黃土加上枯草拍打結實就是夯土。你別看黃土平時鬆散,但變成夯土牆以後,隻要做好防水,就能特別堅固。」
上輩子,末世前夕,很多鋼筋水泥都沒頂住的風暴,夯土壘成的百歲土樓竟然抵住了。隻是在長久的侵蝕下,最終也沒能保留下來。
之前常念思考房子要怎樣建造時,在夯土房和水泥磚房糾結過,最後選擇了夯土房。
這不僅因為水泥磚房需要大量燒磚,工期更久,還因為它太超前了。身處原始社會,這裏甚至還沒有完整地形成一個文明,任何事物的破土,都需要時間的演化和沉澱。
原始社會的底蘊太單薄,需要時間孕育出文明和傳承。相信夯土牆結合卯榫結構,也可以發展最適合當下的建築美學。
後麵他也會教部落的人燒製紅磚和青磚,能不能按照上一世的文明走一遍?常念不知道。但他知道,人的智慧能演化出的驚喜是無窮的。
樹枝又點在炕的位置上,常念介紹:「這個叫火炕,他旁邊的叫爐子,爐子和炕是相通的,爐子裏點燃柴火,熱氣會飄到炕的下麵,坐在炕上的人就會很暖和。
厲沒學過物理,也不懂得氣流,自然不想不明白,他定定的注視著畫在地上的草圖,難以置信。「熱氣會跑到這裏麵來?」
作為一個合格的老師,當然要用事實說話。常念先是肯定道:「當然。」說完,他利落的動手盤炕。
盤炕他是真的有經驗,上輩子有個diy玩具,就是盤迷你炕。要知道在庇護這種資源極度緊張的地方,玩具可是相當奢侈的東西,那可是父母辛苦淘換迴來的。當初整整花了兩個小時的時間才搭建好,事後證明,他手藝不錯。
沒有磚頭,就用碎石代替。雖然石塊不如磚塊齊整,但不平整的地方可以用泥巴找。沒讓厲等太久,一個用碎石和泥巴搭建的模型就做好了。
點燃,燒熱。看著熱氣一點點將炕烘幹,常念示意厲摸一下。
火是從爐子中點的,但在不遠處的炕卻已經燙手了。厲難的漏出點笑意,看著常念說:「炕很不錯。」話落,他又十分稀罕的伸手摸了摸,詢問:「如果建一座你說的房子,需要多久?」
這次,他不再思考如果河水倒灌要怎麽辦。畢竟對比一個可能存在於未來單的擔憂,他更在意今年冬天是否會有族人死去。
常念掰著指頭算:「如果八九個健壯的男人一起建,一座兩室一廚的房子......大概需要二十天左右。當然,等熟練以後速度會更快。按照我們部落現在這樣,一半的戰士去狩獵,一半的戰士留在部落,留在部落的戰士加上奴隸......」
沒讓他把話說完,厲大手一揮,「如果蓋房子,出去狩獵的人數可以改成一百二十人。日落的方向不用去人,剩下三個方向,四十人一隊。」
首領大氣!
常念拿起樹枝計算,「這樣的話,戰士加上奴隸大概有三百多人,八人一組,可以分成三十九組。三十九組同時建房,我們部落有一百五十七家,大概八十天能建完這一百五十七棟房子。」
厲在心中盤算了一下,問常念:「你這個房子和炕都有多大?」
「考慮到時間緊,工具也不夠好用,房子並不想建很大。廚房......也就是做飯的屋子,隻要能滿足存放一些食物,擺放器具,並且能有地方吃飯就成。」他比劃了一個兩三平米的距離,「大概就這麽大。」
「另外兩個屋子用來住人,炕我準備做個兩米乘兩米五的。」他又用步子丈量了距離,畫出炕的大小。「屋子的大小就根據炕向前擴展兩倍,大概就是兩米五乘六米。」
他想到自己的一些規劃,補充:「房子先蓋這麽大,除了房子,還要給大家劃分出院子,也就是在房子周圍圈出一塊地。後麵無論是擴建房子,還是種地養殖都可以自己規劃。」
厲似乎並不反感常念的「無知」,解釋:「每次天氣從冷變暖都會經常下雨,如果雨接連不停的話,旁邊那條河很有可能流向部落,雖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遇見過,可一旦河水灌,我們就必須搬走。」
沒辦法,部落要靠河取水,本身也不能離得太遠。
「還有那些虎視眈眈的部落,萬一入侵過來抵擋不住,帳子也更有利於撤退。」厲說道後麵的時候眼神有些陰鷙。
常念認為,厲並不覺得延越會抵禦不住外敵,但作為部落的首領,他必須考慮好每一種可能。
沒有在這兩點上與他爭辯,他轉而提到另外一件事。「你說的沒錯,但我記得天氣變冷後即使都住進了山洞,每年還是會有族人凍死餓死。
厲的神色變暗了一瞬,作為首領,沒辦法庇護族人這讓他很不甘。
每年的第一場雪過後,不隻是老人,就連部落最重視的孩子都會有因為受不住寒冷而夭折的。
提起這個,當然不是為了讓他難過,常念忙接著說「如果有了房子和正確儲存食物的方法,我保證,今年無論雪下的多大,都不會有族人餓著凍著。」
「你說的是真的?」厲的眼神閃了一下,不確認地追問。
常念十分確定地點頭,「是真的。」
如果不學醫,他應該能成為一名不錯的老師。從身邊撿了一個樹枝,在地麵上畫了個簡單的房屋結構圖,他指著房梁和柱子的位置說:「用粗壯的樹幹做房梁和角柱,用夯土做牆麵。」
知道厲不懂什麽是夯土,解釋:「剛才說的黃土加上枯草拍打結實就是夯土。你別看黃土平時鬆散,但變成夯土牆以後,隻要做好防水,就能特別堅固。」
上輩子,末世前夕,很多鋼筋水泥都沒頂住的風暴,夯土壘成的百歲土樓竟然抵住了。隻是在長久的侵蝕下,最終也沒能保留下來。
之前常念思考房子要怎樣建造時,在夯土房和水泥磚房糾結過,最後選擇了夯土房。
這不僅因為水泥磚房需要大量燒磚,工期更久,還因為它太超前了。身處原始社會,這裏甚至還沒有完整地形成一個文明,任何事物的破土,都需要時間的演化和沉澱。
原始社會的底蘊太單薄,需要時間孕育出文明和傳承。相信夯土牆結合卯榫結構,也可以發展最適合當下的建築美學。
後麵他也會教部落的人燒製紅磚和青磚,能不能按照上一世的文明走一遍?常念不知道。但他知道,人的智慧能演化出的驚喜是無窮的。
樹枝又點在炕的位置上,常念介紹:「這個叫火炕,他旁邊的叫爐子,爐子和炕是相通的,爐子裏點燃柴火,熱氣會飄到炕的下麵,坐在炕上的人就會很暖和。
厲沒學過物理,也不懂得氣流,自然不想不明白,他定定的注視著畫在地上的草圖,難以置信。「熱氣會跑到這裏麵來?」
作為一個合格的老師,當然要用事實說話。常念先是肯定道:「當然。」說完,他利落的動手盤炕。
盤炕他是真的有經驗,上輩子有個diy玩具,就是盤迷你炕。要知道在庇護這種資源極度緊張的地方,玩具可是相當奢侈的東西,那可是父母辛苦淘換迴來的。當初整整花了兩個小時的時間才搭建好,事後證明,他手藝不錯。
沒有磚頭,就用碎石代替。雖然石塊不如磚塊齊整,但不平整的地方可以用泥巴找。沒讓厲等太久,一個用碎石和泥巴搭建的模型就做好了。
點燃,燒熱。看著熱氣一點點將炕烘幹,常念示意厲摸一下。
火是從爐子中點的,但在不遠處的炕卻已經燙手了。厲難的漏出點笑意,看著常念說:「炕很不錯。」話落,他又十分稀罕的伸手摸了摸,詢問:「如果建一座你說的房子,需要多久?」
這次,他不再思考如果河水倒灌要怎麽辦。畢竟對比一個可能存在於未來單的擔憂,他更在意今年冬天是否會有族人死去。
常念掰著指頭算:「如果八九個健壯的男人一起建,一座兩室一廚的房子......大概需要二十天左右。當然,等熟練以後速度會更快。按照我們部落現在這樣,一半的戰士去狩獵,一半的戰士留在部落,留在部落的戰士加上奴隸......」
沒讓他把話說完,厲大手一揮,「如果蓋房子,出去狩獵的人數可以改成一百二十人。日落的方向不用去人,剩下三個方向,四十人一隊。」
首領大氣!
常念拿起樹枝計算,「這樣的話,戰士加上奴隸大概有三百多人,八人一組,可以分成三十九組。三十九組同時建房,我們部落有一百五十七家,大概八十天能建完這一百五十七棟房子。」
厲在心中盤算了一下,問常念:「你這個房子和炕都有多大?」
「考慮到時間緊,工具也不夠好用,房子並不想建很大。廚房......也就是做飯的屋子,隻要能滿足存放一些食物,擺放器具,並且能有地方吃飯就成。」他比劃了一個兩三平米的距離,「大概就這麽大。」
「另外兩個屋子用來住人,炕我準備做個兩米乘兩米五的。」他又用步子丈量了距離,畫出炕的大小。「屋子的大小就根據炕向前擴展兩倍,大概就是兩米五乘六米。」
他想到自己的一些規劃,補充:「房子先蓋這麽大,除了房子,還要給大家劃分出院子,也就是在房子周圍圈出一塊地。後麵無論是擴建房子,還是種地養殖都可以自己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