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每天都有信使不斷往返,傳遞著各種消息。
皇宮的大批信使已經派出去了,向各處傳遞緊急公文。
臨都的一個縣城,知縣剛剛斷完一樁案子,皇家信使就來了。
他趕緊迎上前,笑臉相迎道:“這位使者,不知各位大人有何吩咐?”
信使麵色嚴肅道:“把你衙中的所有人都召過來吧,陛下有敕令下達,關乎衙門的職位調整。”
知縣心中一緊,還是召集了所有官員,眾人齊聚大堂,屏息以待。
信使皺眉問道:“師爺呢?”
知縣:“啊?師爺沒有品級,所以下官沒讓他來啊!”
信使:“本使剛才不是說召集所有人嗎?這次敕令是針對師爺的,把他喊來。”
知縣這才知道,人家說的所有人還真是所有人啊,趕緊道:“是。”
馬上吩咐人去交了,順便把衙役也一並叫來,生怕遺漏了誰。
等人都到齊,信使展開黃絹,沉聲道:“奉天承運,皇帝敕曰:朝廷用人之際,文人甚少。眹聞,各品大人身邊都有才人輔佐,並未納入朝廷吏員名單,眹心愧疚,不忍寒門士子之心。故特此敕令,師爺將在天德五年正月初一起,在吏部造冊,歸屬中書院秘書省,品級低與被輔佐官員一品,俸祿由朝廷和縣衙均擔。各衙門須妥善安置。”
此令一出,眾官員麵麵相覷,師爺心下狂喜,這是天上掉餡餅嗎?
師爺激動得雙手顫抖,跪地謝恩。
信使又從包袱重中掏出兩本冊子,先翻開上麵的一本,遞給師爺,道:“這是履曆表,你填一下,另一本是秘書職責,你要謹記。”
師爺趕忙雙手接過,眼中閃爍著淚光,心中湧動著無盡的感激。
他顫抖著翻開履曆表,一筆一劃地填寫著個人信息。
等交還給信使時,後者說道:“陛下有令,師爺需書寫一份自保信,信中內容為任職期間如何和上官配合的,寫一兩件便可,此心將隨履曆表封存於吏部,若你平安,此信不啟。”
師爺聞言,心中一凜,深知此信分量。
而縣太爺心下大駭,這招兒真是高明,一些師爺可沒少參與髒事,當老爺不能控製的時候,就是他們的死期,如今算是給了一道護身符,這以後老爺跟師爺就不是一條心了。
信使臨走時還對眾人說道:“陛下口諭:眹知諸卿為朝廷辛苦付出,將來,朝廷會慢慢合理調整諸位的職位、俸祿,絕不寒了諸卿的心,還望諸卿莫要心浮氣躁。”
傳達完信後,信使也離開了。
眾官員紛紛圍上前來,這些老爺心裏其實是不太高興的,畢竟師爺升遷意味著自己權力被分。但表麵上還得恭喜,生怕被陛下認為不夠大度。
其中,最不開心的就是那個知縣,他暗自思忖,這師爺,不對,應該是秘書的職責到底是什麽?
他麵上也和眾人一樣,和善地給師爺賀喜:“董師爺,你倒是命好,我等這些官員都是投靠各方勢力才有此職位,沒成想,你們倒是直接有了品級!哎!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啊!”
師爺連忙謙遜道:“大人秒讚了,都是陛下隆恩,小人才有此殊榮。”
師爺也是個謹慎人,知道不能太飄。
知縣在變相提醒他,別忘了,自己的根基仍在縣衙,升遷雖好,別得意忘形。
他滿意點點頭,還算沒飄,問道:“這秘書是什麽職責啊?”
師爺:“小人還沒來得及看,請大人稍等。”
師爺趕忙翻開秘書職責冊,細細研讀。
隻見冊中寫道,如果上官空缺,可由師爺暫代,根據表現和百姓評價,轉為正式官員。
師爺有權直接向上級秘書匯報工作,向朝廷直接遞交文書。
師爺有義務檢舉和阻止不法行為,並需定期向上級匯報。
等等很多職責,變相的約束了一下官員的行為,增強了朝廷對地方的控製。
縣老爺看完,心下更是對朝廷出此策的人感到佩服,一個師爺,牽製了官員的權利,這是朝廷又在地方插了一腳,那些世家怕是要難咯。
這就是白墨下一步要做的,既然都城的人敢辭官,地方上的官員也敢,自己可沒有地方官員的把柄,幹脆上另一道保險,辭官?準了,先算賬,師爺的信就是告訴他們,你的事你的師爺知道,哪怕他們什麽都不寫,但,以官員的心思,絕對不會信,這樣,就分化了師爺和官員的關係。
辭官的威脅成了虛張聲勢,官員們不敢輕舉妄動,師爺成了朝廷的耳目,地方勢力再難一手遮天。白墨的策略,巧妙地將矛盾化解,穩固了朝廷的根基。
他也深知,這隻是權宜之計,而且潛在風險極大,長遠來看,還需培養更多忠誠於朝廷的官員,才能真正穩固江山。
同時,夜鶯在各處的負責人也陸續收到密令,就是收編乞丐,讓他們成為朝廷在民間的耳目。通過這樣的手段,可以更好地掌握地方上的風吹草動,而且可以對官員和師爺之間的關係進行一個雙重監控。
皇宮的大批信使已經派出去了,向各處傳遞緊急公文。
臨都的一個縣城,知縣剛剛斷完一樁案子,皇家信使就來了。
他趕緊迎上前,笑臉相迎道:“這位使者,不知各位大人有何吩咐?”
信使麵色嚴肅道:“把你衙中的所有人都召過來吧,陛下有敕令下達,關乎衙門的職位調整。”
知縣心中一緊,還是召集了所有官員,眾人齊聚大堂,屏息以待。
信使皺眉問道:“師爺呢?”
知縣:“啊?師爺沒有品級,所以下官沒讓他來啊!”
信使:“本使剛才不是說召集所有人嗎?這次敕令是針對師爺的,把他喊來。”
知縣這才知道,人家說的所有人還真是所有人啊,趕緊道:“是。”
馬上吩咐人去交了,順便把衙役也一並叫來,生怕遺漏了誰。
等人都到齊,信使展開黃絹,沉聲道:“奉天承運,皇帝敕曰:朝廷用人之際,文人甚少。眹聞,各品大人身邊都有才人輔佐,並未納入朝廷吏員名單,眹心愧疚,不忍寒門士子之心。故特此敕令,師爺將在天德五年正月初一起,在吏部造冊,歸屬中書院秘書省,品級低與被輔佐官員一品,俸祿由朝廷和縣衙均擔。各衙門須妥善安置。”
此令一出,眾官員麵麵相覷,師爺心下狂喜,這是天上掉餡餅嗎?
師爺激動得雙手顫抖,跪地謝恩。
信使又從包袱重中掏出兩本冊子,先翻開上麵的一本,遞給師爺,道:“這是履曆表,你填一下,另一本是秘書職責,你要謹記。”
師爺趕忙雙手接過,眼中閃爍著淚光,心中湧動著無盡的感激。
他顫抖著翻開履曆表,一筆一劃地填寫著個人信息。
等交還給信使時,後者說道:“陛下有令,師爺需書寫一份自保信,信中內容為任職期間如何和上官配合的,寫一兩件便可,此心將隨履曆表封存於吏部,若你平安,此信不啟。”
師爺聞言,心中一凜,深知此信分量。
而縣太爺心下大駭,這招兒真是高明,一些師爺可沒少參與髒事,當老爺不能控製的時候,就是他們的死期,如今算是給了一道護身符,這以後老爺跟師爺就不是一條心了。
信使臨走時還對眾人說道:“陛下口諭:眹知諸卿為朝廷辛苦付出,將來,朝廷會慢慢合理調整諸位的職位、俸祿,絕不寒了諸卿的心,還望諸卿莫要心浮氣躁。”
傳達完信後,信使也離開了。
眾官員紛紛圍上前來,這些老爺心裏其實是不太高興的,畢竟師爺升遷意味著自己權力被分。但表麵上還得恭喜,生怕被陛下認為不夠大度。
其中,最不開心的就是那個知縣,他暗自思忖,這師爺,不對,應該是秘書的職責到底是什麽?
他麵上也和眾人一樣,和善地給師爺賀喜:“董師爺,你倒是命好,我等這些官員都是投靠各方勢力才有此職位,沒成想,你們倒是直接有了品級!哎!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啊!”
師爺連忙謙遜道:“大人秒讚了,都是陛下隆恩,小人才有此殊榮。”
師爺也是個謹慎人,知道不能太飄。
知縣在變相提醒他,別忘了,自己的根基仍在縣衙,升遷雖好,別得意忘形。
他滿意點點頭,還算沒飄,問道:“這秘書是什麽職責啊?”
師爺:“小人還沒來得及看,請大人稍等。”
師爺趕忙翻開秘書職責冊,細細研讀。
隻見冊中寫道,如果上官空缺,可由師爺暫代,根據表現和百姓評價,轉為正式官員。
師爺有權直接向上級秘書匯報工作,向朝廷直接遞交文書。
師爺有義務檢舉和阻止不法行為,並需定期向上級匯報。
等等很多職責,變相的約束了一下官員的行為,增強了朝廷對地方的控製。
縣老爺看完,心下更是對朝廷出此策的人感到佩服,一個師爺,牽製了官員的權利,這是朝廷又在地方插了一腳,那些世家怕是要難咯。
這就是白墨下一步要做的,既然都城的人敢辭官,地方上的官員也敢,自己可沒有地方官員的把柄,幹脆上另一道保險,辭官?準了,先算賬,師爺的信就是告訴他們,你的事你的師爺知道,哪怕他們什麽都不寫,但,以官員的心思,絕對不會信,這樣,就分化了師爺和官員的關係。
辭官的威脅成了虛張聲勢,官員們不敢輕舉妄動,師爺成了朝廷的耳目,地方勢力再難一手遮天。白墨的策略,巧妙地將矛盾化解,穩固了朝廷的根基。
他也深知,這隻是權宜之計,而且潛在風險極大,長遠來看,還需培養更多忠誠於朝廷的官員,才能真正穩固江山。
同時,夜鶯在各處的負責人也陸續收到密令,就是收編乞丐,讓他們成為朝廷在民間的耳目。通過這樣的手段,可以更好地掌握地方上的風吹草動,而且可以對官員和師爺之間的關係進行一個雙重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