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又過了兩日,白墨和鄭瑞澤率先來到蠻人的住處。
巴圖:“平西王,合作事宜商討如何了?”
白墨裝模作樣的在袖口掏出一份合作書,上麵內容看起來相對公平,隻不過也給蠻人留下還價的空間,而且,也想盡量表現出不怎麽想談攏的態度。
隻聽他道:“老巴……”
這兩個字說出來感覺怪怪的,又換了個稱唿:“咳!老……老台?”
巴圖:“啊?平西王在叫我?”
白墨:“對,老台啊,本王已經盡力了,朝中主要的大臣都不同意,就比如我身邊的鄭大人,非說朝廷吃虧了。”
巴圖看的頭暈,直接交給巴特爾看起來。
後者看了,確實是吃虧了,不過虧的是自己,但出於謹慎,還是指出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隻聽他道:“平西王,這裏麵,怎麽一千頭羊才換兩百斤鹽?”
白墨看向鄭瑞澤,故作為難道:“鄭大人,本王說什麽來著?你非說這個價合理?你看人家不願意吧?”
鄭瑞澤一反常態,強硬道:“不願意就算了,大不了打一架唄。”
白墨第一次見到文人耍無賴,差點笑了。
對麵的巴圖雖有不快,但也沒發作,看向巴特爾。
隻聽後者也是埋怨道:“鄭大人,咱們有商有量不好嗎?上次平西王對老夫說的那番話還在耳中迴蕩,你怎麽開口就是打打殺殺的?”
鄭瑞澤第一次有種站直腰板的感覺,心道:這就是強國的感覺?老子這麽硬氣,對方都隻是埋怨?哈哈……爽!
依舊冷淡道:“本來就是,我們這邊的鹽礦緊張你是知道的,還有,我們練得精鹽,那是口感極佳,加上運到北疆,自然要貴一些。”
巴特爾:“不行,那也太貴,我迴去沒法和大汗說,他肯定不會答應的。”
鄭瑞澤仿佛是聽到什麽好消息,眼睛一亮,喊道:“好啊,不答應就不答應,實在不行就讓他來搶,本官等著。”
白墨捂住臉,丟人呐,這完全是一個暴發戶。
巴特爾被說的啞口無言,看向白墨:“平西王,您看,要不再商量商量,讓我們迴去也好跟大汗談不是?”
白墨則是為難地對鄭瑞澤勸了半天,後者仿佛就是認準了要開戰。
這讓蠻人對謠言又更信了幾分。
最終在白墨苦口婆心地勸說下,鄭瑞澤終於鬆口,兩方也進入了計劃的擬定和修改流程,最終定下一個相對公平合理的貿易結算規則。
末了,巴特爾問白墨:“平西王,你們除了那天展示的武器,可還有更好的?能否賣給我們一些?”
白墨和鄭瑞澤臉色一變,彼此警惕地對視一眼。
然後立馬尬笑幾聲,用堅定的語氣連連說道:“沒有沒有,老圖,你別胡思亂想。你要是買手雷,也好說,等確認要合作,咱們再談價格。”
巴特爾看他那就差把‘我有,但不能說’寫在臉上了,而且,竟然敢賣現在的武器,那隻能說明手裏有更厲害的。
心中也有了考量,說道:“哈哈,好說好說,我們明日就啟程,迴去和大汗商議。爭取早日達成合作。”
白墨:“好,那就期待咱們的合作,為了天下大同的盛世。”
巴特爾:“好,為天下大同的盛世。”
而這邊的消息,被有心人有意無意的透露給另外兩國使團。
下午的時候,白墨又來到金國這邊,也是相同的策略,而且說明蠻人也有合作的打算。
鄭瑞澤仿佛是在外受過什麽委屈似得,如今有種翻生農奴把歌唱的感覺,說這句話的時候,語氣中盡顯不快,似乎還埋怨蠻人的軟弱,往日裏欺負青羽的豪氣一點都沒了。
這讓金國這邊也是無語至極,同時,作為正使的薛明也表示,後日啟程迴去,盡快商議貿易來往的事。
第一場外交較量就此落下帷幕。
自始至終,青羽王朝都沒有理會楚國,也讓三國都感受到青羽對楚國的不屑和敵意,這是在迫不及待地逼著楚國動手。
等兩國走後,趙思純又迫不及待地向禮部提出,要見青羽王朝女帝的要求。
這次,青羽竟然答應了,等楚傑和趙思純進入議政殿的時候,就感覺壓力倍增,何時見過青羽這麽有底氣的一麵?
墨星瑤:“兩位使臣此番前來所為何事?”
楚傑強壓心中的怒氣和丟臉的情緒,開口道:“貴國這次不接待我們,所為何意?另外,關於此次兩國之間的戰事,希望能給個解釋。”
墨星瑤:“沒有解釋,你們要是不服,就迴去跟楚皇說,眹等著他的再犯。此次,眹不僅不罷休,甚至要反攻迴去。”
楚傑:“你……”
趙思純趕緊插話:“貴國陛下,此番是一場誤會,我國也是為了百姓而要討要說法的。不如此時就此作罷,另外,隻需要賠償我們二百萬兩白銀作為戰爭補償便可。”
最後的話都是硬著頭皮咬牙說出來的,現在的局勢對楚國很不利,可是不說這些話,迴去就慘了,所以,即便知道對方會拒絕,還是表明自己的態度。
墨星瑤冷笑一聲:“嗬!眹都沒跟你們要賠償,楚國倒是厚著臉皮來討要了,怎麽?二百萬兩是不是少了?不行的話一千萬兩,可夠?”
殊不知,她此時甭提多痛快了,曾經見誰都得和顏悅色,如今,對楚國都不用給麵子。
趙思純:“這倒不用,二百萬兩不能再少了。”
說完這話,汗都下來了,感覺周圍的目光都能把他撕了。
墨星瑤:“沒有,不服眹等著開戰。迴去吧。”
然後一揮衣袖,直接將人趕了出去。
而朝堂上的這番較量,也傳到了各國當權者耳中,讓他們更加堅定了合作的態度,這是後話。中間還會有眼見為實的場景,整個謠言震懾才完整。
這邊二人被趕出來後,異常憋屈,一個大國太子,一個禮部尚書,就這麽灰溜溜地迴去了,連夜收拾好東西,城門一開就離開了。
當都城的外交事件落下帷幕後,朝堂的最後收尾階段也進入了關鍵時刻。
這幾位安生下來以後,下麵的人也沒有搞事。不得不說,政權的集中,在有些時候,可以辦成很多事,比如這次的外交。
巴圖:“平西王,合作事宜商討如何了?”
白墨裝模作樣的在袖口掏出一份合作書,上麵內容看起來相對公平,隻不過也給蠻人留下還價的空間,而且,也想盡量表現出不怎麽想談攏的態度。
隻聽他道:“老巴……”
這兩個字說出來感覺怪怪的,又換了個稱唿:“咳!老……老台?”
巴圖:“啊?平西王在叫我?”
白墨:“對,老台啊,本王已經盡力了,朝中主要的大臣都不同意,就比如我身邊的鄭大人,非說朝廷吃虧了。”
巴圖看的頭暈,直接交給巴特爾看起來。
後者看了,確實是吃虧了,不過虧的是自己,但出於謹慎,還是指出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隻聽他道:“平西王,這裏麵,怎麽一千頭羊才換兩百斤鹽?”
白墨看向鄭瑞澤,故作為難道:“鄭大人,本王說什麽來著?你非說這個價合理?你看人家不願意吧?”
鄭瑞澤一反常態,強硬道:“不願意就算了,大不了打一架唄。”
白墨第一次見到文人耍無賴,差點笑了。
對麵的巴圖雖有不快,但也沒發作,看向巴特爾。
隻聽後者也是埋怨道:“鄭大人,咱們有商有量不好嗎?上次平西王對老夫說的那番話還在耳中迴蕩,你怎麽開口就是打打殺殺的?”
鄭瑞澤第一次有種站直腰板的感覺,心道:這就是強國的感覺?老子這麽硬氣,對方都隻是埋怨?哈哈……爽!
依舊冷淡道:“本來就是,我們這邊的鹽礦緊張你是知道的,還有,我們練得精鹽,那是口感極佳,加上運到北疆,自然要貴一些。”
巴特爾:“不行,那也太貴,我迴去沒法和大汗說,他肯定不會答應的。”
鄭瑞澤仿佛是聽到什麽好消息,眼睛一亮,喊道:“好啊,不答應就不答應,實在不行就讓他來搶,本官等著。”
白墨捂住臉,丟人呐,這完全是一個暴發戶。
巴特爾被說的啞口無言,看向白墨:“平西王,您看,要不再商量商量,讓我們迴去也好跟大汗談不是?”
白墨則是為難地對鄭瑞澤勸了半天,後者仿佛就是認準了要開戰。
這讓蠻人對謠言又更信了幾分。
最終在白墨苦口婆心地勸說下,鄭瑞澤終於鬆口,兩方也進入了計劃的擬定和修改流程,最終定下一個相對公平合理的貿易結算規則。
末了,巴特爾問白墨:“平西王,你們除了那天展示的武器,可還有更好的?能否賣給我們一些?”
白墨和鄭瑞澤臉色一變,彼此警惕地對視一眼。
然後立馬尬笑幾聲,用堅定的語氣連連說道:“沒有沒有,老圖,你別胡思亂想。你要是買手雷,也好說,等確認要合作,咱們再談價格。”
巴特爾看他那就差把‘我有,但不能說’寫在臉上了,而且,竟然敢賣現在的武器,那隻能說明手裏有更厲害的。
心中也有了考量,說道:“哈哈,好說好說,我們明日就啟程,迴去和大汗商議。爭取早日達成合作。”
白墨:“好,那就期待咱們的合作,為了天下大同的盛世。”
巴特爾:“好,為天下大同的盛世。”
而這邊的消息,被有心人有意無意的透露給另外兩國使團。
下午的時候,白墨又來到金國這邊,也是相同的策略,而且說明蠻人也有合作的打算。
鄭瑞澤仿佛是在外受過什麽委屈似得,如今有種翻生農奴把歌唱的感覺,說這句話的時候,語氣中盡顯不快,似乎還埋怨蠻人的軟弱,往日裏欺負青羽的豪氣一點都沒了。
這讓金國這邊也是無語至極,同時,作為正使的薛明也表示,後日啟程迴去,盡快商議貿易來往的事。
第一場外交較量就此落下帷幕。
自始至終,青羽王朝都沒有理會楚國,也讓三國都感受到青羽對楚國的不屑和敵意,這是在迫不及待地逼著楚國動手。
等兩國走後,趙思純又迫不及待地向禮部提出,要見青羽王朝女帝的要求。
這次,青羽竟然答應了,等楚傑和趙思純進入議政殿的時候,就感覺壓力倍增,何時見過青羽這麽有底氣的一麵?
墨星瑤:“兩位使臣此番前來所為何事?”
楚傑強壓心中的怒氣和丟臉的情緒,開口道:“貴國這次不接待我們,所為何意?另外,關於此次兩國之間的戰事,希望能給個解釋。”
墨星瑤:“沒有解釋,你們要是不服,就迴去跟楚皇說,眹等著他的再犯。此次,眹不僅不罷休,甚至要反攻迴去。”
楚傑:“你……”
趙思純趕緊插話:“貴國陛下,此番是一場誤會,我國也是為了百姓而要討要說法的。不如此時就此作罷,另外,隻需要賠償我們二百萬兩白銀作為戰爭補償便可。”
最後的話都是硬著頭皮咬牙說出來的,現在的局勢對楚國很不利,可是不說這些話,迴去就慘了,所以,即便知道對方會拒絕,還是表明自己的態度。
墨星瑤冷笑一聲:“嗬!眹都沒跟你們要賠償,楚國倒是厚著臉皮來討要了,怎麽?二百萬兩是不是少了?不行的話一千萬兩,可夠?”
殊不知,她此時甭提多痛快了,曾經見誰都得和顏悅色,如今,對楚國都不用給麵子。
趙思純:“這倒不用,二百萬兩不能再少了。”
說完這話,汗都下來了,感覺周圍的目光都能把他撕了。
墨星瑤:“沒有,不服眹等著開戰。迴去吧。”
然後一揮衣袖,直接將人趕了出去。
而朝堂上的這番較量,也傳到了各國當權者耳中,讓他們更加堅定了合作的態度,這是後話。中間還會有眼見為實的場景,整個謠言震懾才完整。
這邊二人被趕出來後,異常憋屈,一個大國太子,一個禮部尚書,就這麽灰溜溜地迴去了,連夜收拾好東西,城門一開就離開了。
當都城的外交事件落下帷幕後,朝堂的最後收尾階段也進入了關鍵時刻。
這幾位安生下來以後,下麵的人也沒有搞事。不得不說,政權的集中,在有些時候,可以辦成很多事,比如這次的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