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036)素什錦,五香彩虹奉承的屁;為至親,真愛分身背鍋之魚。


    這個杜纖釿也是個大活寶,跟各班多數同學都能見麵熟,仗義豪爽耿直,人緣兒超級好。與人乍見沒出三句話,就能親如一家。原本按成績是分在五班的,後來不知家裏使了什麽力,在入學後的首次複查檢測中,成績還可以。於是,重新調班的時候,順理成章地換到了二班。


    自打來二班之後,好似帶入一股南太平洋夏季濕潤的暖風,搞得像早市上成捆的蔬菜,噴撒了玉泉山的清水,立即鬱鬱蔥蔥,精神挺拔了起來,整體都比原先活躍了好幾個分貝。


    經常在課間休息時,路過的人會不經意瞥見,二班教室裏有一群孩子圍在一處紮堆神侃,仿佛五百隻鴨子遛彎兒,路遇五百隻大鵝在洗澡,放肆地喧嘩爭吵,縱聲爆笑,不亦樂乎。


    自不必多說,八成都是以杜纖釿為核心的小型公然八卦集會,議題不是追劇就是吃喝,不是動漫就是帥哥,天南地北海闊天空永遠有的說。直到上課的鍾聲響起,才能訇然散開,落迴到各自的座位。那笑意需要開課十幾分鍾,才會漸漸消退,專注於講台。


    上課鍾聲鐺鐺響起,曆史課教授夾著講義邁著平穩的八字步走進教室,課堂上一片安靜。維維安這才翻開數學作業本,找到一支筆和一塊殘缺的三角板開始狂趕功課,異常勤勉認真。曆史教授盡管有些不大適應他今天的消停,也沒有改變對維維安的一貫態度:你愛咋咋地吧!


    晚上的閉幕式按時舉行,晚會在熱烈而友好的氣氛中順利落幕。


    閭丘慕薇以實至名歸、當之無愧的優勢,奪得演唱組年度總冠軍,她演唱的決賽曲目是,由閆欣玫作詞,詩社聯合編曲配樂的《祖國生日快樂》,該曲目曾經在190年國慶時預演過,當時就反響不俗,這迴又做了全新的改編,加入詩朗誦與小合唱,和聲與伴奏效果更加震撼,還增加了杜天純、譚歐陽協助設計的背景大投屏,畫麵精美、壯觀、流暢的視頻充滿正能量。因此,他們這個節目,還同時獲得了集體創作一等獎。


    唿聲同樣很高的首席帥哥維維安,雖然區居第二,但獲得了最佳編舞、最佳原創音樂獎,也分外開心。他的參賽曲目是白不懂與鬱寶齋聯合作詞,維維安獨立作曲的《生就舍得》。


    事後,維維安追著白不懂、鬱寶齋和凱文趙,非要請客感謝,白不懂指著維維安笑罵道:“我去,看你這廝臭美得,直冒三鮮五花大鼻聽泡兒,活像個傻一三鼠標墊兒。哈哈哈——”


    鬱寶齋正在入神看書,倒是也學會了本地懟人的常用口語,抬頭側目白了他維維安一眼,淡淡道:“一鞭去!”


    白不懂哈哈大笑:“那叫‘一邊兒去’!不是‘一鞭去’。學得有點兒夾生啊,秀才。”


    鬱寶齋臉色微煙,不好意思道:“滾。這迴-鵝,不用加鵝話音了吧?”


    維維安歎口氣:“看在你們幫我作詞的份鵝上,就讓你倆一次罵個夠。吃什麽?少囉唆,不然一會兒我改主意了,你們別‘偷雞不成,拾了一把米’,後悔到腸子鐵青,可都晚了哈。”


    鬱寶齋歪著腦袋思考:“這話聽著似乎有點奇怪,好像哪裏不太對吧?老白,你說呢?”


    白不懂對鬱寶齋解釋:“誒,這你就不懂了吧?這是我朝一民間諺語,他罵咱倆是小偷,沒偷到母雞,隻好撿一把小米迴家,湊合著當飯吃唄。意思是:虧大發啦!哈哈哈——”


    譚歐陽怒道:“你們倆真不厚道,那叫:偷雞不成蝕把米,是腐蝕的蝕,不是撿拾的拾。意思是米白喂了,雞還沒抓到,一般是指:比預想的損失更大一點。你們別在這裏誤導人家,欺負人家不懂漢語,這樣不太好吧?”


    白不懂立即點頭讚同道:“您說得對,維帥一歪果仁兒,能知道諺語就已經相當難得了,不能強求他每一次都用得準確無誤。是我們錯了!”


    鬱寶齋聽出他們兩個一班的男生話裏有話,在故意擠兌維維安,便轉移了話題解釋道:“其實維維安,你真的不必客氣的,那篇歌詞隻不過是我們詩詞社團的投稿。我起草的一稿,老白是副社長,修改了幾處,最後提交完成的一次課餘作業而已,不算什麽了不起的大功勞,你不必放在心上。”


    鬱寶齋因參與不少社團活動,時間上有衝突,最終也沒應邀出席謝恩宴,隻表達了歉意。


    白不懂倒是沒客氣,點名吃了一張烏巢巨型烤肉披薩,一盆凱撒沙拉,一份意式肉醬麵,幾乎撐到衣服崩扣,原地爆炸。第二天就發高燒、休病假,被父母接迴家調養去了。


    直害得,二班的杜纖釿帶頭群嘲:一班的男生太沒品,除了虧什麽都肯吃。


    凱文趙卻毫無興致,各種搪塞,永遠推脫自己沒空。最後拗不過去隻好吃了一桶冰淇淋,權當了結此事。當時,學校沒有第三個人知道維維安請凱文的真實理由,因為整件事的全程,包括他苦心孤詣點燈熬夜想出來的大招本招,也不過隻有他們兩個人之間的,彼此心照不宣。


    也因此事,背後還招致了不少八卦戲精們腦洞大開清奇百怪的,對無聊同仁劇情的猜疑。這個時代就是全民愛組cp的時代,自古腐女愛西屁,眼裏肚裏都是西屁。


    亓官閬月從杜纖釿的口中得知事情真相,立即觸發了靈感,便在校網上發表了一篇小文:《分享一條真愛的魚吧!》。


    此文一經發出,很快就引起了校內上下極廣泛的關注,因為每個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感觸。最後,該文還被市裏的“華聞杯中學生征文比賽”相中,評選為高中組季度最佳思辨論文。


    【+36附一】:《分享一條真愛的魚》原文


    曾經有一條無辜的魚,被分身而食,卻為一對兒母子背負了千年的痛苦,萬世不得解脫。


    有個著名的母愛故事:一個母親在臨終前,終於告訴兒子,為娘吃了一輩子魚頭和魚尾,其實,你老媽我,也是愛吃魚肚子和魚背的。兒子聽到後痛哭流涕,深感母愛之偉大與不易,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


    原本我也是被森森感動過的人之一,隻是每每想起這對母子時,總覺得有哪裏特別不爽。


    可這是為什麽呢?


    於是,我為自己內心的陰暗麵,陷入了更深層的羞愧和自責。是不是我們已經鐵石心腸,或沒心沒肺了呢?


    今天我終於想明白這件事的問題所在,弱弱問一下:這個母親確實付出頗多、十分無私,但從她的遺言來看,那是真的在愛自己孩子嗎?


    您都已經含辛茹苦地把兒子撫養長大,看著你疼愛的孩子吃魚身,不正是你希望的事嗎?為何覺得是在吃苦?吃魚頭和魚尾也是你自己的選擇,沒人要求你一定這麽自己委屈自己啊?這不是小孩子的過錯。


    難道是你自己,其實一直都在:心有不甘,難掩怨尤?怨天尤人,不服這份艱苦和付出?


    否則,為何會在生命彌留之際還要一吐為快,給你最愛的親人,留下一份懊悔與自責?這是真的母愛嗎?


    臨走時,要留下一個悲情的怨念給身邊的親人,是想讓孩子終生心懷愧疚,忘不了你嗎?想讓他從今往後,每次在吃魚的時候都會追悔莫及,難道這就是所謂的母子“真愛”嗎?


    這到底是在拔高母性的偉大,還是考驗兒子的孝心,或是在貶低家人的親情?這個故事,讓人聽著不舒服。


    既然曾經選擇了,做一個為愛傾情付出的人,那就心甘情願,坦然麵對這個結果好了。


    如果不情不願,就不要委曲求全,已經自虐犧牲,還覺得痛苦為難。何等糾結的人生?不如索性與孩子一起快樂分享美食,把整條魚吃得幹幹淨淨,再共同去麵對生活的艱辛甘苦,那該有多痛快!


    孩子沒有你們想象的那麽不堪一擊,他們原本可以很堅強。是過度的保護,寵壞了他們。未必是他們不領情,不感恩,而是他們根本就不知道。


    母親說自己愛吃魚頭魚尾,其實內心也愛吃魚肚魚背,雖是個善意的謊言,原本很感人,但要讓一個幼小的孩童去猜測這話的真假,是不是太難為兒子了?隻因他相信母親不會騙人。


    其實,孩子的很多心理,是父母造就的。


    好比說,如果我們的家長不做出發愁、憐憫、心疼、討好的表情,早早備好一大堆誘惑、補償的玩具和糖果,在一旁哄騙著寶寶來吃藥,小孩子原本不大知道藥有多苦,多難以下咽。


    其實,是大人自己害怕吃藥的表情和語氣,直接灌輸給無知的孩子,才導致他過分緊張,過度防禦,以至於誇大了恐懼,強化了耍賴、撒嬌的心理。因為一旦示弱,家長會倍加關愛。


    很慶幸,幼年生病的時候,爸媽從來都是平靜坦然地通知我:吃藥啦!吃了就不再難受。於是在我的記憶裏,從來就沒覺得:吃藥,是一件多麽可怕的事情。略微苦點,但可以接受。


    不要用成人的想法,去推測單純的孩子,他們遠比大人們想象中的,幹淨善良勇敢得多。


    好吧,那屬於另一個命題,今天還是迴到我們的母愛主題。


    其實,多數孩子原本沒有那麽自私,如果看到媽媽吃得開心,他會比吃到魚肚子更開心。每個人喜歡吃哪裏就主動說出來,一家人同甘共苦,品嚐到整條魚的各個部位,這樣不好嗎?


    不用擔憂,一旦說出了你的心裏話,就教會了他自私自利,不顧旁人。


    而恰恰相反,這是在教會他:一條魚,無論哪裏好吃,哪裏難吃,全家人都要同樂共享,一起解決。沒有誰應該吃好的地方,誰應該吃不好的部位。


    再說了,您怎麽就知道,孩子不愛吃魚頭或魚尾呢?


    你自己喜歡吃魚肚子,別人未必也喜歡啊!為何不去了解一下,親生兒子的真實想法呢?或許他真的喜歡吃魚頭魚尾,卻也在默默地遷就你的愛好。於是,兩個都在暗地裏做出犧牲。


    這是你故意表現出來的假象,為讓母親開心,兒子也在表演假象,那結果就更加悲催了。


    於是,這種盲目的自我奉獻,造就了雙重悲劇。你一生都不快樂,他也未必感到被嗬護。孩子可能一直認為:老媽就是喜歡吃頭尾的啊!我雖不愛吃肥肥的魚肚子,厚厚無味的魚背,那也要成全媽媽的喜好。看,我多麽孝順、懂事!


    你們看,他還自我感覺十分良好,自認為挺偉大無私的呢。


    即便孩子不愛吃魚頭魚尾,也並不知道:你是用善意的謊言欺騙了他,同時勉強了自己。那麽,這樣無謂的犧牲,究竟有多大的意義呢?


    除了成為一位母親念念不忘到終老,自己吃苦忍受一輩子的糾結外,又能起到什麽作用?怎能達到教育、感化、引導孩子,成為一個無私與感恩之人的目的?


    不是這位母親有什麽錯,而是她的教育方法,真的不夠聰明。


    根源是,這位母親用自己的主觀臆斷,剝奪了雙方吃魚的享受,問題是出在你自己身上。因為這種關愛嗬護,一開始就帶著主動意識和掌控權,即便你自認為付出了太多,犧牲很大,結果未必就能教育出一個孝順你、了解你、尊重你的孩子,這不是孩子的問題,是你的誤區。


    最可能,也最普遍的結果是:那兒子會把這種含辛茹苦的愛,“自我犧牲”的精神遺產,傳遞到下一代身上去,延續著一份生命不能承受的,沉重又委屈的糾結。


    這故事的問題在於,人們為什麽非要把一份簡單、純粹、美好的愛,扮成一部苦情劇呢?


    類似事先套路好的苦肉計,目的就是為考驗兒子的良心、善心,最終換取他對你的孝心?還是為了讓世上依然活著親人們,一輩子心懷感激、內疚和負罪感,時不時覺得愧對於你呢?


    真相,是不是很殘忍?


    現實生活中,有太多這樣的所謂自殘式的“犧牲精神”了,無論是對親人,還是朋友。用自己一廂情願的自我犧牲,來換取別人被動的:愧疚、懺悔、自責、負罪感,這不是真愛。


    犧牲,隻是你的單方麵選擇,而對方的真實想法如何,你並不在乎!


    你隻在乎,你的心裏是否舒服,或者是否能自我救贖。


    這故事不是某一方的錯,隻是一個傳統文化教育下的,苦澀又淒美的誤會。


    那你們會問,怎麽破?


    很簡單,讓我們設想一下,換一種模式開啟這個悲傷的故事,結局也許要明亮很多。


    如果這對母子一開始就開誠布公,將各自的心願和喜好都坦誠地表述清楚,當麵說出來。那將不再有,用母愛的隱忍和犧牲,委屈與幽怨,臨終前卻換成的,兒子後半生的心理陰影;也不再有親人內疚的淚水,和後悔的表情。


    隻有真情實意的:分享甘苦、同舟共濟、快樂相愛,將這一份美好,持續傳遞到下一代。


    這才是我們共同需要的真愛!


    不站在高處去施舍恩澤,大家一起平等地坦誠相待,這樣的骨肉親情,不是更美好嗎?


    (敬請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玲瓏在少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陌上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陌上僧並收藏玲瓏在少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