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樂:「原來是實心的呢。」


    顧拂癟嘴捂著後腦:「完了,拍壞了,什麽都算不出來了。」


    他向前往桌上撲倒,開始耍無賴。


    梓宮留在宮裏最多三個月,絕不能超過四個月。華太後一拖再拖,壓力就頂在了欽天監頭上。


    監正好話壞話說盡,顧拂隻管閉著眼睛嚷嚷:「酒,酒,我要酒。」


    沒有辦法,監正隻好私下給他弄來一壇酒,喝了好算吉日。


    一半酒水下肚,顧拂終於不再折騰,認真研究起日子來。


    「下個月初七就很不錯。」顧拂打了個酒嗝,「天晴無雨,宜喪葬,宜嫁娶,諸事皆宜。」


    監正隻聽他前麵那句,後邊的都是胡話,終於得以拿去交差。


    顧拂的好運氣名不虛傳,監正將選出的日子上報給太後,這次沒有被駁迴,順利定下了。


    欽天監定下葬期,各衙門也有所行動,將送葬官員姓名上報請示,除此外,還要定下一名帶領祭拜、護喪的官員。禮部核定名單,太後仍要親自過目一遍。


    護喪官是整個送葬行程中主理人,自然要由朝廷大員擔任。


    一直默默為文帝守靈的淳王在此時向華太後請示,自請擔任護喪官。華太後也當場應允下來。


    對這件事異議最大的人,卻是禮部侍郎華明德。他甚至跑到華太後麵前抗議,不贊同護喪官的人選。


    「太後,您怎麽就同意讓淳王護送陛下?他手握重兵,本就不將旁人放在眼裏,您這般抬舉,隻會讓他覺得您可欺,日後更目中無人。」華明德抱怨道。


    華太後隻是淡淡瞥他一眼:「隻是護送皇帝梓宮而已,哪有你說的那樣誇張。我已下了懿旨,不容更改。」


    華明德低下頭,畏縮地放低聲量:「臣不是對太後的決定質疑,隻是怕淳王氣焰囂張……」


    華太後看向身邊伺候的太監福祿:「好了,禮部侍郎若是沒有其他事,就迴去吧。」


    華明德知道太後不想再聽他說話,自討沒趣的行了禮:「是,臣退下了。」


    華清夷閉上眼,手肘撐著幾案,揉了揉眉心。


    趙靖珩的確是燙手的山芋。


    她的丈夫,她的兒子,都深深信任著這位為國征戰沙場戍守邊疆的親王,而趙靖珩也從未辜負過他們的信任。


    華清夷從不懷疑趙靖珩對過去兩位君主的忠誠,但並不影響她不確定趙靖珩對當今執政者是否依然忠誠。


    趙靖珩手中的兵權,是她的丈夫親手交給他的,也是她的兒子親手為他鞏固的。邊疆幾十萬大軍牢牢掌控在趙靖珩手中,外族眼中多麽不可撼動,得不到效忠的君主就會多麽忌憚。


    華清夷當然明白弟弟的意思,可她不能那樣做。


    淳王是柱國大木,是守衛大兗的堅壁。


    她清楚懷熠為何會留下那樣的遺詔,沒有子嗣的皇帝離世,擁有實權的淳王才是繼任守護王朝的最優人選。但卻因為她的一時行差踏錯,另選了並不適合做皇帝的趙青煒。


    她已經下了一招昏棋,再不能自毀城牆,籠絡趙靖珩,表現出對他的信任才是正確選擇。


    還有,讓他送懷熠最後一程,想必,也是懷熠想要見到的吧。


    延光十二月初七,皇宮內,皇太後及宮眷依次按禮儀祭拜,護送皇帝梓宮出宮。


    葬儀列於午門,百官哀服於拜位整齊排列,經過一係列繁複的跪拜祭禮,靈駕終於向帝陵進發。


    趙靖珩的坐騎在隊伍前列,親王及宮眷在隊伍後哭隨。


    班賀也在護喪隊伍中,耳邊哭聲不絕,分不清真情假意。他垂下頭,與旁人一樣抬袖,也知曉旁人與他一樣並無淚水流出。


    班賀悄然抬首,遙遙望著前方馬上的背影。挺直的背脊在烈烈寒風中毅然孤傲,卻似乎有悲風順著他的方向而來。


    運送棺槨的龍輴車往城外行駛,這條路已被提前清理幹淨,不會因任何事物避讓改道。


    這世上最疼愛趙懷熠的人,正親自護送他,前往這條不歸之路。


    第256章 千歲


    去往帝陵途中建有蘆殿,靈駕日暮以後停駐其中,遇雨不行。所幸此行一路風和日麗,沒有在路上耽誤工夫。


    每到一處蘆殿,另行他路提前到此的新帝趙青煒率王公大臣在門外跪迎,早晨行朝奠禮後跪送靈駕啟行。


    再不滿自身處境,趙青煒對那位皇兄還是心懷崇敬的,喪禮全程遵從禮部所擬喪禮儀注安排,是入宮以來最配合的時候。


    第三日,靈駕抵達帝陵,當日並不入葬地宮,暫時安奉於蘆殿。


    文帝的陵寢是早就修建好的,按照他的要求,山陵不崇飾,相較世宗皇帝規格小了不少。另地宮不藏金玉寶器,幾乎沒有什麽貴重的陪葬品。


    在華太後與王公百官的注視下,趙青煒親引梓宮進入蘆殿,放置於正中龍輴車之上。


    今日遷奠禮與明日入葬地宮都需要當今皇帝親自參與進行,這一日下來,趙青煒忽然有了些實感。


    他繼承了皇兄的位置,承受著萬人矚目,是再無可逃避的責任了。


    今晚將是文帝留在人世間最後一夜,華太後遲遲不肯從梓宮前離開,傷心落淚不止。


    薛太後在一旁勸解良久:「姐姐在此哭泣,當著文帝的麵,不是要叫他走得不安麽?」


    華太後默然拭淚,終於不再駐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歲事當長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耍花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耍花槍並收藏歲事當長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