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賀猜測,皇帝對他另有安排,陸旋也隻能靜候消息。無論如何,既來之則安之。
果不其然,不日皇帝的單獨召見便來了。
在殿內接受陸旋拜見,皇帝喚人給他賜了座,開門見山:「平江侯將你的功勞告知朕,你此次功勞不小,朕給你在京城賞賜一座府邸如何?」
陸旋未曾料想皇帝所說的竟然是這件事,片刻怔愣立刻謝恩:「臣謝主隆恩。」
思索片刻,他又抬起頭:「陛下賞賜臣宅邸已是莫大的恩賜,但,臣還有一個不情之請。」
賜臣子宅邸以示恩寵並非僅此一例,少有人對這樣的賞賜還有要求。陸旋這般直接,趙懷熠稱不上不悅,反而有些好奇:「說來聽聽。」
陸旋說:「臣鬥膽,這座宅邸是否能離宮門近些。」
「放肆。你可知道這要求多荒唐?若是朕有意,可以以此治你不軌,謀逆之罪。」趙懷熠不留情麵地駁斥,「你以為什麽人都能靠近宮門?」
陸旋低下頭:「聖上不允,那就當臣失言。」
他雖低了頭,語氣卻沒有絲毫變化,有底氣得很,趙懷熠有些好笑,心中明白這人不會是包藏禍心之輩,注視他片刻,又問道:「為何想要離宮門近些?」
陸旋坦然說道:「臣聽聞,百官朝會天未亮就在宮門外集合,若是住得遠的官員,就要起得更早。住得離宮門近些,就可以多睡一會兒。」
趙懷熠麵容嚴肅,好一會兒說不出話來,狐疑不定。
要不,讓他再說一遍?
這般荒唐不經的理由竟然能堂而皇之說出口,趙懷熠不禁懷疑,此人是當真心無城府不拘小節,還是城府太深故作姿態?
他稍稍坐直了些,仍是嚴肅:「你敢當著朕的麵說這句話,就不怕朕認為你偷懶耍滑,是個投機取巧之人?」
陸旋:「臣不敢妄測聖意。臣本草芥,蒙皇恩浩蕩,得以憑軍功升遷,獲此殊榮更是額外開恩,臣當以身報國,守邊護疆,戎馬一生尤死不悔。陛下恩典,臣不該妄言,賜宅何處,但憑陛下做主。」
「行了,冠冕堂皇的話不該從你口中說出,別扭。」趙懷熠說道,「這裏沒有旁人,用不著那一套。盡管直言,但說無妨,朕不會治你的罪。」
陸旋:「是。」
趙懷熠頓了頓,說道:「你在西南時間不短了吧?」
陸旋:「快三年了。」
趙懷熠點點頭:「此次征戰瞿南,殺了楊蛟一脈,另推宗室子弟為新王,暫時平息瞿南之亂。但瞿南反覆無常,一直以來不能得到長久治理,周邊屬國難免受其影響,是大兗的一塊疥瘡頑疾。如何治理,朕想聽聽你的看法。」
陸旋知曉皇帝特意召見不會那麽簡單,卻也沒料到他會詢問一個武將治理之法,短暫思索後,迴道:「臣一介武夫,大字不識,談何治理良策?朝中賢良能臣諸多,妙計頻出,此等大事,陛下宜與諸大臣商討。」
聽他如此拒絕,趙懷熠語氣嚴厲了些:「朝中大臣如何想,朕自會詢問,現在朕想聽你的見解,如此推辭,難不成想抗旨不遵?」
皇帝明顯表現出不悅來,陸旋不好再推說,低頭暗自思忖。
朝政之事他從未考慮過,也不懂所謂的禁忌,不知哪句話失言便會惹怒皇帝,即便皇帝給了他一顆定心丸,言明不會怪罪,可天威難測,誰知道會不會翻臉不認。
但他更不會拐彎抹角,文官那套修辭比擬引經據典一竅不通,皇帝非讓他說不可,那他便如實說他所想。
「迴陛下,臣在西南所見所聞,皆與中原大相逕庭,當地百姓民風民俗自成一派,朝廷官員若是不熟悉當地事務,根本無法管轄,因此朝廷才會委任土司監管,以夷製夷。瞿南同樣也是如此,但區別在於,西南各部族自認為大兗子民,臣服於天子,而瞿南更遠,懷有二心,認為朝廷鞭長莫及,便有恃無恐。」
趙懷熠不置可否:「這些朕都知道。」
陸旋繼續說道:「因此,比起朝廷隔三差五發兵攻打,更需要做的是,讓屬夷與朝廷之間關係更密切。」
聞言,趙懷熠有了些興致:「哦,此話怎講?」
「臣攻打合析城時,守城官員為先帝時兩榜進士,厄思倫。」陸旋抬頭,目光堅定,「他本對我朝心嚮往之,入京求學,習得中原文化、禮儀,研習中原兵書,十分具有才幹。隻是朝廷中有些人,容不得外邦之人,他不得不返迴故裏。」
合析城一役兵部早已如實上報,當時情形不容樂觀,厄思倫善用詭計,陸旋是險中取勝。趙懷熠略思索,輕笑一聲:「若如你所說,讓屬夷子民來我朝學習、念書,豈不是更多這樣學成之後返迴故裏與朝廷作對的人?」
「這樣的人若是少,返迴故國終歸孤掌難鳴,可一旦認同我朝的人增多,日久年深,帶去的影響將不容小覷。陛下聰慧無雙,定然心如明鏡,深謀遠慮。臣見識淺薄,信口開河除此之外,並無更好的見解。」陸旋說完,重新低下頭。
識字、說漢話、與中原往來通商,皆為加強聯繫的方法。西南對朝廷認同度高的,都是願與漢人通婚通商的部族。
屬夷王朝文臣執政,他們掌握話語權,亦決定了兩國邦交。讓那些瞿南學子,有識之士前來中原學習,交流往來間逐漸接納、認同中原朝廷,日後想留在兗朝當官便憑本事,學成願迴國報效亦可,深受中原文化教導的文人帶去的影響不可估量。
果不其然,不日皇帝的單獨召見便來了。
在殿內接受陸旋拜見,皇帝喚人給他賜了座,開門見山:「平江侯將你的功勞告知朕,你此次功勞不小,朕給你在京城賞賜一座府邸如何?」
陸旋未曾料想皇帝所說的竟然是這件事,片刻怔愣立刻謝恩:「臣謝主隆恩。」
思索片刻,他又抬起頭:「陛下賞賜臣宅邸已是莫大的恩賜,但,臣還有一個不情之請。」
賜臣子宅邸以示恩寵並非僅此一例,少有人對這樣的賞賜還有要求。陸旋這般直接,趙懷熠稱不上不悅,反而有些好奇:「說來聽聽。」
陸旋說:「臣鬥膽,這座宅邸是否能離宮門近些。」
「放肆。你可知道這要求多荒唐?若是朕有意,可以以此治你不軌,謀逆之罪。」趙懷熠不留情麵地駁斥,「你以為什麽人都能靠近宮門?」
陸旋低下頭:「聖上不允,那就當臣失言。」
他雖低了頭,語氣卻沒有絲毫變化,有底氣得很,趙懷熠有些好笑,心中明白這人不會是包藏禍心之輩,注視他片刻,又問道:「為何想要離宮門近些?」
陸旋坦然說道:「臣聽聞,百官朝會天未亮就在宮門外集合,若是住得遠的官員,就要起得更早。住得離宮門近些,就可以多睡一會兒。」
趙懷熠麵容嚴肅,好一會兒說不出話來,狐疑不定。
要不,讓他再說一遍?
這般荒唐不經的理由竟然能堂而皇之說出口,趙懷熠不禁懷疑,此人是當真心無城府不拘小節,還是城府太深故作姿態?
他稍稍坐直了些,仍是嚴肅:「你敢當著朕的麵說這句話,就不怕朕認為你偷懶耍滑,是個投機取巧之人?」
陸旋:「臣不敢妄測聖意。臣本草芥,蒙皇恩浩蕩,得以憑軍功升遷,獲此殊榮更是額外開恩,臣當以身報國,守邊護疆,戎馬一生尤死不悔。陛下恩典,臣不該妄言,賜宅何處,但憑陛下做主。」
「行了,冠冕堂皇的話不該從你口中說出,別扭。」趙懷熠說道,「這裏沒有旁人,用不著那一套。盡管直言,但說無妨,朕不會治你的罪。」
陸旋:「是。」
趙懷熠頓了頓,說道:「你在西南時間不短了吧?」
陸旋:「快三年了。」
趙懷熠點點頭:「此次征戰瞿南,殺了楊蛟一脈,另推宗室子弟為新王,暫時平息瞿南之亂。但瞿南反覆無常,一直以來不能得到長久治理,周邊屬國難免受其影響,是大兗的一塊疥瘡頑疾。如何治理,朕想聽聽你的看法。」
陸旋知曉皇帝特意召見不會那麽簡單,卻也沒料到他會詢問一個武將治理之法,短暫思索後,迴道:「臣一介武夫,大字不識,談何治理良策?朝中賢良能臣諸多,妙計頻出,此等大事,陛下宜與諸大臣商討。」
聽他如此拒絕,趙懷熠語氣嚴厲了些:「朝中大臣如何想,朕自會詢問,現在朕想聽你的見解,如此推辭,難不成想抗旨不遵?」
皇帝明顯表現出不悅來,陸旋不好再推說,低頭暗自思忖。
朝政之事他從未考慮過,也不懂所謂的禁忌,不知哪句話失言便會惹怒皇帝,即便皇帝給了他一顆定心丸,言明不會怪罪,可天威難測,誰知道會不會翻臉不認。
但他更不會拐彎抹角,文官那套修辭比擬引經據典一竅不通,皇帝非讓他說不可,那他便如實說他所想。
「迴陛下,臣在西南所見所聞,皆與中原大相逕庭,當地百姓民風民俗自成一派,朝廷官員若是不熟悉當地事務,根本無法管轄,因此朝廷才會委任土司監管,以夷製夷。瞿南同樣也是如此,但區別在於,西南各部族自認為大兗子民,臣服於天子,而瞿南更遠,懷有二心,認為朝廷鞭長莫及,便有恃無恐。」
趙懷熠不置可否:「這些朕都知道。」
陸旋繼續說道:「因此,比起朝廷隔三差五發兵攻打,更需要做的是,讓屬夷與朝廷之間關係更密切。」
聞言,趙懷熠有了些興致:「哦,此話怎講?」
「臣攻打合析城時,守城官員為先帝時兩榜進士,厄思倫。」陸旋抬頭,目光堅定,「他本對我朝心嚮往之,入京求學,習得中原文化、禮儀,研習中原兵書,十分具有才幹。隻是朝廷中有些人,容不得外邦之人,他不得不返迴故裏。」
合析城一役兵部早已如實上報,當時情形不容樂觀,厄思倫善用詭計,陸旋是險中取勝。趙懷熠略思索,輕笑一聲:「若如你所說,讓屬夷子民來我朝學習、念書,豈不是更多這樣學成之後返迴故裏與朝廷作對的人?」
「這樣的人若是少,返迴故國終歸孤掌難鳴,可一旦認同我朝的人增多,日久年深,帶去的影響將不容小覷。陛下聰慧無雙,定然心如明鏡,深謀遠慮。臣見識淺薄,信口開河除此之外,並無更好的見解。」陸旋說完,重新低下頭。
識字、說漢話、與中原往來通商,皆為加強聯繫的方法。西南對朝廷認同度高的,都是願與漢人通婚通商的部族。
屬夷王朝文臣執政,他們掌握話語權,亦決定了兩國邦交。讓那些瞿南學子,有識之士前來中原學習,交流往來間逐漸接納、認同中原朝廷,日後想留在兗朝當官便憑本事,學成願迴國報效亦可,深受中原文化教導的文人帶去的影響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