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進入一間清靜幹淨的內室,婁仕雲興奮地告知班賀他這幾日按時到場,從不比別人早走,完全遵守了班賀的要求。
「仕,雲。」班賀念出他的名字,「令堂令尊對你期望很高啊,仕途坦蕩,平步青雲。我若是說,世子還得繼續待在這兒,世子能甘願在此等待?」
婁仕雲有些失望,他以為班賀是來帶他走的:「那我還要待多久?」
「沒有確定期限。」班賀說,「是我囑咐他們讓你來打鐵的,世子有氣找我一人就行,不要牽連其他人。」
婁仕雲眉宇間顯出些許怒意,卻也不傻:「你就是不信我能吃得了苦!」
班賀坦然承認:「對。」
婁仕雲氣得直喘氣,像隻憤怒的牛犢:「我偏要讓你知道我有多能吃苦!」
他沖了出去,或許是又迴到了那個火爐前。班賀不在乎,徑直離開軍器局,迴他的虞衡司官署。
收到班賀的迴信多時,但陸旋遲遲沒有再動筆寫下第二封信,他時時念著那張紙上的五個字——平等交易似的,一個字隻能換來一個字。
「明鏡暗不治。」
這句詩的意思他明白,明鏡沒有擦拭而黯淡,但班賀顯然不會隻是字麵意思,應當與「上言加餐飯」一樣,出自某首詩,真正的含義在後文裏。
讓一個習武之人讀幾首詩詞尚能商量,但要他專門去念詩背詩未免太強人所難,有這個時間他還不如多去背幾本兵書。不能領會迴信的意思,陸旋幾乎夜不能寐,心中千萬隻手抓撓,京城裏的牽腸掛肚此刻變成了抓心撓肝。
掃視周圍一圈,陸旋仿佛處於一個文化深坑裏,細看,他似乎比其他人站得還稍微高了那麽一點,那一幫都是識字都費勁的粗人。唯一可以詢問的人選,那就隻有被請來教書的烏作善烏先生了。
趁著眾人散去,烏先生獨自走到營門前,陸旋叫住了他:「烏先生,我收到了一封信,想請你幫我看看。」
「陸旋啊,你不是識字嗎?」烏作善這樣說著,伸手接過了精心保存的信紙。看著紙上那五個字,他忽然笑起來,看向陸旋的眼神帶著點揶揄:「是有情人所寫的吧?」
陸旋低咳一聲:「烏先生,還請告知這詩句的後文。」
烏作善將信紙疊好交還給他,一麵往外走,一麵將後麵的詩句念了出來,字字清晰。
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
第107章 軍馬
比獨自想念更折磨人的是兩廂情願卻隔山水,一紙素箋隻承載寥寥數筆墨痕,餘下留白與紙外無邊的,盡是相思。
那封遲遲未能下筆的迴信,一耽擱就延宕到了季秋之月,陸旋那番不知該如何凝練成字句的情意藏在心底,空了就去軍馬場餵馬刷毛,找點事做以分散心神。
西南當地歷來產良駒,年年朝廷都會大量購入,是朝廷軍馬重要來源之一。
因西南山地丘澤地形獨特,使得本地馬匹身形不及其他地域馬種高大,但勝在身姿靈活,矮小的身體適宜在山間林間疾奔,並且筋骨強健耐力長,不畏山路險路,翻山越嶺如履平地,往來西南與中原的商人普遍用它進行長途運輸。但有一個馬種在西南一眾矮馬中鶴立雞群,產自地勢較高地區的烏蠻馬。
烏蠻馬高大體壯,同時兼具驚人耐力與負重能力,甚至優於大部分北方馬種。一匹上好的烏蠻馬能換到與之體重相當的鹽或茶,一度成為土司進獻朝廷的貢品。
敘州營房邊上就是官府軍馬場,有馬倌專司養馬、馴馬,自行繁育延續良種。
軍馬至少兩歲之後方能上戰場,一旦被選入軍中,它的餘生將在軍營度過。如果能幸運在戰場上活下來,它將與士兵一同征戰十年到十五年不等。十六歲以後便算是老馬了,軍馬充足時可以免於上戰場,但直至死亡那一刻它都是軍馬,和營中士兵並無二致。
駱將軍對兩個晚輩毫不吝嗇,自己獨女已出嫁,幾乎將陸旋和魯北平當做親生兒子看待,關照之處麵麵俱到,前些日子給他們兩人各贈了一匹烏蠻馬。
魯北平那匹馬毛色棗紅,名為赤旌。陸旋那匹通身皮毛烏黑髮亮,沒有一根雜毛,唯有四蹄雪白,名為踏白,今年五歲,正是精神體力最為充沛的壯年時期,在精挑細選的軍馬群中儼然是最魁梧威風的一匹。陸旋每迴來給它刷毛,它都要纏著陸旋出去跑上一圈才痛快。
此外,那匹被陸旋從莫哥山扛迴來的小馬駒也養在軍馬場。駱忠和說,誰撿迴來的誰負責,讓陸旋自己想辦法處置,陸旋看著殺了吃都沒幾斤肉的馬駒頭疼,索性扔進了軍馬場的馬駒欄裏,任它與其他小馬一起馴養。
軍馬場母馬生下的小馬駒會被單獨圈養,每日按時放它們與母馬相聚吃奶,吃完奶仍是要各自迴欄。誰知道那沒爹沒娘的小馬駒帶著娘胎裏來的一身壞脾氣,在馬駒欄裏橫衝直撞、挑釁鬥毆,沒幾天就被把其他馬駒咬得遍體鱗傷,剩不了幾個沒遭殃的。
這可給負責養馬的陶大叔心疼壞了,養了三十多年的馬,這兒的馬駒連爹娘都是他親手養大的,是最好的種,哪兒能讓外邊來的野馬撒野?
陶大叔把它拎了出來,單獨栓到了一邊,那傢夥掙紮個不停,搖得栓繩的鐵環叮噹作響,還踢人咬人呢!
等陸旋來看踏白,陶大叔專程向他告狀,要好好教訓教訓那小東西。
「仕,雲。」班賀念出他的名字,「令堂令尊對你期望很高啊,仕途坦蕩,平步青雲。我若是說,世子還得繼續待在這兒,世子能甘願在此等待?」
婁仕雲有些失望,他以為班賀是來帶他走的:「那我還要待多久?」
「沒有確定期限。」班賀說,「是我囑咐他們讓你來打鐵的,世子有氣找我一人就行,不要牽連其他人。」
婁仕雲眉宇間顯出些許怒意,卻也不傻:「你就是不信我能吃得了苦!」
班賀坦然承認:「對。」
婁仕雲氣得直喘氣,像隻憤怒的牛犢:「我偏要讓你知道我有多能吃苦!」
他沖了出去,或許是又迴到了那個火爐前。班賀不在乎,徑直離開軍器局,迴他的虞衡司官署。
收到班賀的迴信多時,但陸旋遲遲沒有再動筆寫下第二封信,他時時念著那張紙上的五個字——平等交易似的,一個字隻能換來一個字。
「明鏡暗不治。」
這句詩的意思他明白,明鏡沒有擦拭而黯淡,但班賀顯然不會隻是字麵意思,應當與「上言加餐飯」一樣,出自某首詩,真正的含義在後文裏。
讓一個習武之人讀幾首詩詞尚能商量,但要他專門去念詩背詩未免太強人所難,有這個時間他還不如多去背幾本兵書。不能領會迴信的意思,陸旋幾乎夜不能寐,心中千萬隻手抓撓,京城裏的牽腸掛肚此刻變成了抓心撓肝。
掃視周圍一圈,陸旋仿佛處於一個文化深坑裏,細看,他似乎比其他人站得還稍微高了那麽一點,那一幫都是識字都費勁的粗人。唯一可以詢問的人選,那就隻有被請來教書的烏作善烏先生了。
趁著眾人散去,烏先生獨自走到營門前,陸旋叫住了他:「烏先生,我收到了一封信,想請你幫我看看。」
「陸旋啊,你不是識字嗎?」烏作善這樣說著,伸手接過了精心保存的信紙。看著紙上那五個字,他忽然笑起來,看向陸旋的眼神帶著點揶揄:「是有情人所寫的吧?」
陸旋低咳一聲:「烏先生,還請告知這詩句的後文。」
烏作善將信紙疊好交還給他,一麵往外走,一麵將後麵的詩句念了出來,字字清晰。
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
第107章 軍馬
比獨自想念更折磨人的是兩廂情願卻隔山水,一紙素箋隻承載寥寥數筆墨痕,餘下留白與紙外無邊的,盡是相思。
那封遲遲未能下筆的迴信,一耽擱就延宕到了季秋之月,陸旋那番不知該如何凝練成字句的情意藏在心底,空了就去軍馬場餵馬刷毛,找點事做以分散心神。
西南當地歷來產良駒,年年朝廷都會大量購入,是朝廷軍馬重要來源之一。
因西南山地丘澤地形獨特,使得本地馬匹身形不及其他地域馬種高大,但勝在身姿靈活,矮小的身體適宜在山間林間疾奔,並且筋骨強健耐力長,不畏山路險路,翻山越嶺如履平地,往來西南與中原的商人普遍用它進行長途運輸。但有一個馬種在西南一眾矮馬中鶴立雞群,產自地勢較高地區的烏蠻馬。
烏蠻馬高大體壯,同時兼具驚人耐力與負重能力,甚至優於大部分北方馬種。一匹上好的烏蠻馬能換到與之體重相當的鹽或茶,一度成為土司進獻朝廷的貢品。
敘州營房邊上就是官府軍馬場,有馬倌專司養馬、馴馬,自行繁育延續良種。
軍馬至少兩歲之後方能上戰場,一旦被選入軍中,它的餘生將在軍營度過。如果能幸運在戰場上活下來,它將與士兵一同征戰十年到十五年不等。十六歲以後便算是老馬了,軍馬充足時可以免於上戰場,但直至死亡那一刻它都是軍馬,和營中士兵並無二致。
駱將軍對兩個晚輩毫不吝嗇,自己獨女已出嫁,幾乎將陸旋和魯北平當做親生兒子看待,關照之處麵麵俱到,前些日子給他們兩人各贈了一匹烏蠻馬。
魯北平那匹馬毛色棗紅,名為赤旌。陸旋那匹通身皮毛烏黑髮亮,沒有一根雜毛,唯有四蹄雪白,名為踏白,今年五歲,正是精神體力最為充沛的壯年時期,在精挑細選的軍馬群中儼然是最魁梧威風的一匹。陸旋每迴來給它刷毛,它都要纏著陸旋出去跑上一圈才痛快。
此外,那匹被陸旋從莫哥山扛迴來的小馬駒也養在軍馬場。駱忠和說,誰撿迴來的誰負責,讓陸旋自己想辦法處置,陸旋看著殺了吃都沒幾斤肉的馬駒頭疼,索性扔進了軍馬場的馬駒欄裏,任它與其他小馬一起馴養。
軍馬場母馬生下的小馬駒會被單獨圈養,每日按時放它們與母馬相聚吃奶,吃完奶仍是要各自迴欄。誰知道那沒爹沒娘的小馬駒帶著娘胎裏來的一身壞脾氣,在馬駒欄裏橫衝直撞、挑釁鬥毆,沒幾天就被把其他馬駒咬得遍體鱗傷,剩不了幾個沒遭殃的。
這可給負責養馬的陶大叔心疼壞了,養了三十多年的馬,這兒的馬駒連爹娘都是他親手養大的,是最好的種,哪兒能讓外邊來的野馬撒野?
陶大叔把它拎了出來,單獨栓到了一邊,那傢夥掙紮個不停,搖得栓繩的鐵環叮噹作響,還踢人咬人呢!
等陸旋來看踏白,陶大叔專程向他告狀,要好好教訓教訓那小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