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除此之外曲弘盛也沒有別的什麽選擇,有一句話他們說錯了,三條腿的□□不好找,兩條腿有才華的人也不多。


    曲弘盛沒得選擇,捏著鼻子收了新徒弟。


    新徒弟比石樹有一個優點,無論你罵他什麽,他都不放在心上,笑笑嗬嗬的。


    可好脾氣有什麽用,曲弘盛又不是要培養一個公關,他要的是有才華的徒弟。


    而且他罵徒弟就是教徒弟,徒弟不把他的話放心上,自然也沒有半點長進,簡直是對牛彈琴。


    曲弘盛身體一向挺好,就教了人幾天,差點氣出心髒病。


    本來曲弘盛就不是個會教人的老師,現在他罵人都不罵了,反正罵了也沒用,反而還顯得他像個神經病。


    原本給石樹準備的那個劇本,終於開機了,曲弘盛幹脆讓新徒弟導戲。


    新徒弟自信滿滿,讓拍就拍,不說他拍的不好,但對鏡頭感的掌控差得很,畫麵的空間感,光影美學等等,有,但不多。


    而且在曲弘盛看來,新徒弟根本就沒有什麽藝術細胞,拍出來的東西沒有半點靈氣。


    就像一個死記硬背公式的學生,找個題就往裏套,也不管套的對不對。


    曲弘盛沒法和人溝通,最終隻好架上機器,擺好角度,所有一切都準備好,隻讓新徒弟喊一聲開拍。


    手把手教都沒這麽誇張。


    劇組的其他人看著感慨頗多,有人羨慕有這麽好的老師,什麽都不用幹,隻要每天跟前跟後,最後署個名,就有了一部「成名作」。


    也有人暗地裏搖頭,這不還是曲弘盛自己的電影嗎?說什麽是給徒弟的,從旁指導,這電影就從頭到尾都是曲弘盛拍的,和他徒弟沒有半毛錢關係。


    曲弘盛也算是在這一行裏幹了大半生,他引以為豪的電影事業,從來沒有讓他感覺這麽累過。


    他一身才華,一世盛名,再有一個優秀的徒弟繼承衣缽,那他的人生就完美了。


    可他怎麽也想不到,會在合意的徒弟這個事情上翻了車。


    原計劃拍攝100天的電影,曲弘盛拍到三分之二心態徹底崩了。


    他在某一天丟給新徒弟一句「你自己拍吧」,就離開了劇組。


    不止新徒弟傻眼,劇組的所有人,都不知道這事情要怎麽辦了。


    製片人更是急得嘴角起泡,曲弘盛怎麽能說甩手就甩手不幹?


    都幾歲的人了,還這麽任性不靠譜?


    投資人可都是看在他曲弘盛這塊招牌上才投的錢,他這是要砸自己的牌子?


    但也知道,什麽道理在曲弘盛麵前都不好使,他說走就走,頭也不迴。


    特麽的,下次再也不和這種人合作了!


    折壽!


    ……


    石樹的電影已經粗剪出了第一個版本,他特地找溫立秋給他看了。


    雖然還不是一個完整的版本,但整體看下來,已經能品出一些東西。


    那種屬於石樹的鏡頭語言,強烈的個人風格,溫立秋無法用言語來表述,但隻要看了電影就有一種不看署名,就知道是誰的作品。


    非常不一樣。


    溫立秋第一次清晰地感受到,曲弘盛為什麽那麽看中石樹。


    有一個石樹這樣的徒弟,就像是一個導演有了一部歷經時間,依舊能成為經典的作品。


    名導,高徒。


    溫立秋第一次如此直觀的看懂了曲弘盛。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曲弘盛就想當一個人人稱道的伯樂。


    「怎麽樣?」


    石樹在溫立秋看完他的電影粗剪後,緊張的等待他的評價。


    溫立秋嘆了一口氣,把石樹的小心髒搞得抽了一下,然後就聽他說:「樹哥,把這劇剪成網大浪費了。」


    這意思就是,誇讚。


    石樹旋轉的一顆心暫時放了下來,不過他還是不夠自信。


    「別別,你和我說實話,別說客套話。」


    溫立秋一臉堅定的再一次給出了肯定:「樹哥,這種事情我不會說客套話,片子要是不行,我硬安慰你,等到上映了,觀眾也會給你真實的反饋。」


    別說有什麽觀影門檻,看不懂和不好看,觀眾還是分得清的。


    高雅藝術如芭蕾、歌劇、交響樂……可能會有很多人說自己欣賞不來,但很少有人會吐槽難看難聽。


    觀眾可能不明白嗨c的厲害,但你唱破音了總不會聽錯。


    石樹被溫立秋的話安慰到了,是的,一部電影好不好,放到市場上就會得到答案。


    而且,溫立秋沒有騙人的必要。


    石樹又找了於常、樂安和周舟、黃微他們一起看粗剪出來的片子。


    所有人給他的反饋都是一樣的,好看。


    有人單看故事性,有人關注光影聲畫,和石樹熟悉的這些人知道他需要被肯定,一個個誇起來也毫不吝嗇。


    當然他們也會指出自己不喜歡,或者不太理解的點,與石樹理性探討。


    石樹也不是那種半點不好都經不起說的人,大家給出的意見,他會聽,會考慮,但並不會直接按著人說的去改。


    他逐漸找到了自己的節奏,溫立秋不斷地對他重複,電影是導演的藝術,是屬於他的表達,是他的作品,他的想法最重要,演員和其他一切都隻是他的工具,這句話他一直都知道,不過知道和深切感受到那是兩迴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娛樂圈吃瓜看戲的日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清月與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清月與海並收藏在娛樂圈吃瓜看戲的日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