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差不多。」衛聽瀾含糊地支吾幾聲,靈機一動道,「對了,我去給你打洗漱的熱水吧?」
他生怕自己逗留久了會露馬腳,也不等祝予懷答應,便匆忙地跑了。
祝予懷望著他離去的背影,捧著茶水定了良久,才抬起手來,輕輕碰了下自己的嘴唇。
昨夜……是夢嗎?
祝予懷迴想起那個用力迴吻自己的人,又像被燙到似的收迴了指尖。
濯青、濯青的力氣那麽大,怎麽可能會被自己輕而易舉地撲倒呢?更別說縱容著他醉酒冒犯了。
祝予懷捂了下自己的臉,耳根後知後覺地開始發燙。
所以,他怎麽會做那樣荒唐的夢啊!!
跑出屋去的衛聽瀾心如擂鼓,迴頭望向祝予懷臥房窗戶上的新窗花,到這會兒才覺出一絲苦澀的落寞來。
忘了也好,昨夜……就當是一場偷來的夢吧。
*
崇文殿中,宮人輕手輕腳地往香爐裏填了新香。
明安帝宿醉不適,嫻妃正替他按摩著穴位。福公公在一旁打開食盒,捧出裏頭精緻的白玉碗,呈到了禦案前。
嫻妃柔聲開口:「這靈芝露既能解酒,也能解乏,是臣妾今晨親手熬的。聖上昨夜行宴疲累,嚐一些吧?」
明安帝「嗯」了一聲,沒有睜眼,隻隨意抬了下手:「先替朕試試冷熱。」
福公公便將湯勺和玉碗放到了嫻妃麵前。
嫻妃臉上笑意淡了些,舀起一勺慢慢咽下,道:「冷熱正好。聖上,臣妾餵您?」
明安帝這才睜開眼,就著她的手嚐了一口:「愛妃有心了。」
禦案下方,有宮人抬來畫屏,掛上了一幅墨色嶄新的長卷。
長卷描繪的是後宮妃嬪與臣女們行宴的情景,畫中的年輕姑娘們容色各異,姿態細節刻畫得十分精細,顯然是宮廷畫師的手筆。
明安帝掃了一眼,問福公公:「這歲宴圖,元舜看過沒有?」
福公公躬身笑了笑:「太子殿下不肯看,讓奴才先呈給聖上您過目呢。」
明安帝輕哼一聲:「自己的婚事都不上心,全丟給朕像什麽話。」
嫻妃在旁打著圓場:「這婚姻之事,到底要聽從父母之命。太子殿下向來對聖上有孺慕之心,最是懂事,也興許是害羞呢。」
明安帝這才麵色稍霽,又嚐了幾口靈芝露,隨口問道:「愛妃昨夜也在宴上,依你看,哪家的女兒當得起東宮的太子妃?」
嫻妃福了下身:「臣妾見識淺薄,不敢妄議。」
「你啊……」明安帝有些無奈,「朕知道,你與安荷情同姊妹,心裏還是在意她的孩子的。安荷不在了,你便是元舜半個母親,說說吧,朕又不會治你的罪。」
嫻妃微微抿唇。
他口中的「安荷」,是太子的生母,貞靜皇後謝安荷。
她垂下眼,斟酌著說:「依臣妾愚見……柳家女蕙心蘭質,喬家女溫婉賢淑,或許與太子殿下脾氣相合。」
宮人抬近了畫屏,讓明安帝能更清楚地辨認畫中人的容貌。
兩個姑娘的坐席挨在一起,柳家女傾身而笑,正在與喬家女附耳說悄悄話,兩人一個活潑靈動,一個安靜羞澀,很是有趣。
明安帝看了須臾,有些感慨:「倒讓朕想起還在王府的時候了。」
他看著看著,像是陷入了某些迴憶,神情有些恍惚:「那時你與安荷剛嫁給朕,也總愛這樣湊在一處說話。膽子也大得很,還敢把朕晾在一邊,不許朕來聽。」
嫻妃稍顯羞愧:「都是臣妾少時不懂事,聖上恕罪。」
她手中捧著靈芝露,說話間不小心落了一滴在禦案上,一下子變了臉色,慌張地擱下碗要告罪:「聖上,臣妾並非有意……」
明安帝扶住了她,眼中浮起一絲愧色:「蘭書,你怪朕嗎?」
嫻妃似乎愣了一下:「臣妾不敢。」
「不敢,那便還是怪的。」明安帝逐漸攏緊她的手,「你從前不像這般如履薄冰,處處謹慎。安荷病重時,曾囑託朕善待你……這些年,到底是朕輕忽你了。」
「聖上……」嫻妃麵露怔忡,被他拉進懷裏抱住了。
福公公察言觀色,領著宮人們悄悄退了出去。
殿宇中薰香裊裊,隻剩下明安帝的低聲嘆息。
「蘭書啊,蘭書……安荷去後,朕身邊的知心人便隻剩你了。」
*
新歲伊始,明安帝下了一道冊文,將嫻妃的位分提了提,晉為皇貴妃。
消息傳到江貴妃那兒,她隻輕笑了一聲:「裴蘭書也真沉得住氣,到現在才打出這張底牌。」
這些年來,裴家在朝堂上風頭漸盛,嫻妃又育有一子,明安帝多疑,生怕裴家起了不該有的心思,所以一直按著嫻妃的妃位,不讓她掌管後宮。
相較於裴家,明安帝對已然沒落的江家反而更放心。
在定遠伯戰死之後,他便痛快地晉了江貴妃的位分,以示對江家的撫慰。
但現在卻不一樣了。
齊瓚遭人報復慘死之後,明安帝對江家的防備和懷疑達到了頂峰。
在這種時候,嫻妃想要更進一步,明安帝自然樂意順水推舟。
既用情,又用利,她這步棋走得很穩。
趙鬆玄神色泰然:「東宮要選太子妃,裴家這是著急了。」
太子一旦成婚,得了妻家的助力,東宮的地位就會越發難以撼動。
他生怕自己逗留久了會露馬腳,也不等祝予懷答應,便匆忙地跑了。
祝予懷望著他離去的背影,捧著茶水定了良久,才抬起手來,輕輕碰了下自己的嘴唇。
昨夜……是夢嗎?
祝予懷迴想起那個用力迴吻自己的人,又像被燙到似的收迴了指尖。
濯青、濯青的力氣那麽大,怎麽可能會被自己輕而易舉地撲倒呢?更別說縱容著他醉酒冒犯了。
祝予懷捂了下自己的臉,耳根後知後覺地開始發燙。
所以,他怎麽會做那樣荒唐的夢啊!!
跑出屋去的衛聽瀾心如擂鼓,迴頭望向祝予懷臥房窗戶上的新窗花,到這會兒才覺出一絲苦澀的落寞來。
忘了也好,昨夜……就當是一場偷來的夢吧。
*
崇文殿中,宮人輕手輕腳地往香爐裏填了新香。
明安帝宿醉不適,嫻妃正替他按摩著穴位。福公公在一旁打開食盒,捧出裏頭精緻的白玉碗,呈到了禦案前。
嫻妃柔聲開口:「這靈芝露既能解酒,也能解乏,是臣妾今晨親手熬的。聖上昨夜行宴疲累,嚐一些吧?」
明安帝「嗯」了一聲,沒有睜眼,隻隨意抬了下手:「先替朕試試冷熱。」
福公公便將湯勺和玉碗放到了嫻妃麵前。
嫻妃臉上笑意淡了些,舀起一勺慢慢咽下,道:「冷熱正好。聖上,臣妾餵您?」
明安帝這才睜開眼,就著她的手嚐了一口:「愛妃有心了。」
禦案下方,有宮人抬來畫屏,掛上了一幅墨色嶄新的長卷。
長卷描繪的是後宮妃嬪與臣女們行宴的情景,畫中的年輕姑娘們容色各異,姿態細節刻畫得十分精細,顯然是宮廷畫師的手筆。
明安帝掃了一眼,問福公公:「這歲宴圖,元舜看過沒有?」
福公公躬身笑了笑:「太子殿下不肯看,讓奴才先呈給聖上您過目呢。」
明安帝輕哼一聲:「自己的婚事都不上心,全丟給朕像什麽話。」
嫻妃在旁打著圓場:「這婚姻之事,到底要聽從父母之命。太子殿下向來對聖上有孺慕之心,最是懂事,也興許是害羞呢。」
明安帝這才麵色稍霽,又嚐了幾口靈芝露,隨口問道:「愛妃昨夜也在宴上,依你看,哪家的女兒當得起東宮的太子妃?」
嫻妃福了下身:「臣妾見識淺薄,不敢妄議。」
「你啊……」明安帝有些無奈,「朕知道,你與安荷情同姊妹,心裏還是在意她的孩子的。安荷不在了,你便是元舜半個母親,說說吧,朕又不會治你的罪。」
嫻妃微微抿唇。
他口中的「安荷」,是太子的生母,貞靜皇後謝安荷。
她垂下眼,斟酌著說:「依臣妾愚見……柳家女蕙心蘭質,喬家女溫婉賢淑,或許與太子殿下脾氣相合。」
宮人抬近了畫屏,讓明安帝能更清楚地辨認畫中人的容貌。
兩個姑娘的坐席挨在一起,柳家女傾身而笑,正在與喬家女附耳說悄悄話,兩人一個活潑靈動,一個安靜羞澀,很是有趣。
明安帝看了須臾,有些感慨:「倒讓朕想起還在王府的時候了。」
他看著看著,像是陷入了某些迴憶,神情有些恍惚:「那時你與安荷剛嫁給朕,也總愛這樣湊在一處說話。膽子也大得很,還敢把朕晾在一邊,不許朕來聽。」
嫻妃稍顯羞愧:「都是臣妾少時不懂事,聖上恕罪。」
她手中捧著靈芝露,說話間不小心落了一滴在禦案上,一下子變了臉色,慌張地擱下碗要告罪:「聖上,臣妾並非有意……」
明安帝扶住了她,眼中浮起一絲愧色:「蘭書,你怪朕嗎?」
嫻妃似乎愣了一下:「臣妾不敢。」
「不敢,那便還是怪的。」明安帝逐漸攏緊她的手,「你從前不像這般如履薄冰,處處謹慎。安荷病重時,曾囑託朕善待你……這些年,到底是朕輕忽你了。」
「聖上……」嫻妃麵露怔忡,被他拉進懷裏抱住了。
福公公察言觀色,領著宮人們悄悄退了出去。
殿宇中薰香裊裊,隻剩下明安帝的低聲嘆息。
「蘭書啊,蘭書……安荷去後,朕身邊的知心人便隻剩你了。」
*
新歲伊始,明安帝下了一道冊文,將嫻妃的位分提了提,晉為皇貴妃。
消息傳到江貴妃那兒,她隻輕笑了一聲:「裴蘭書也真沉得住氣,到現在才打出這張底牌。」
這些年來,裴家在朝堂上風頭漸盛,嫻妃又育有一子,明安帝多疑,生怕裴家起了不該有的心思,所以一直按著嫻妃的妃位,不讓她掌管後宮。
相較於裴家,明安帝對已然沒落的江家反而更放心。
在定遠伯戰死之後,他便痛快地晉了江貴妃的位分,以示對江家的撫慰。
但現在卻不一樣了。
齊瓚遭人報復慘死之後,明安帝對江家的防備和懷疑達到了頂峰。
在這種時候,嫻妃想要更進一步,明安帝自然樂意順水推舟。
既用情,又用利,她這步棋走得很穩。
趙鬆玄神色泰然:「東宮要選太子妃,裴家這是著急了。」
太子一旦成婚,得了妻家的助力,東宮的地位就會越發難以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