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水畔,一處偏僻的渡口,破敗荒涼,顯然是荒廢已久了,早已經沒有往來的行人。
江左岸上,四人四馬,人是驕子,馬雄如龍。
其中兩人並肩而立,一人臉色茫然,頗有些感慨之色。一人眼中神采奕奕,顯得躊躇滿誌。
兩人都舉目望著茫茫水麵。
荊水靜流,波瀾不起。
兩岸青翠的蘆葦中,夾雜著幾點灰黃,一陣風吹過,發出嘩啦啦的聲音,各色不知名的鳥兒在其中戲耍,嘰嘰喳喳好不歡快。
趙翊收起滿臉的感慨神色,俯身從地上撿起一塊小石片,斜著身子揚手甩了出去,小石片在水麵上蕩起了一連串的水漂,猶如在水麵上跳躍的魚兒,最後力竭後沉入水底。
站在趙翊身旁的是孫景略,頭戴葛巾,身穿灰色長袍,標準的文士打扮,此時的孫景略早已經不是那個落魄君山城的遊學士子,而是一位佩戴一州刺史官印的地方大員。
往日眼中的沉鬱陰霾一掃而光,精神煥發,神采飄揚。
他看到趙翊小孩子玩耍的舉動,也童心忽起,俯身撿起一塊小石片,如趙翊一般朝水麵甩去,脫手而出的小石片如一隻病懨懨的鳥兒,吃力地在水麵上跳躍幾下便沉下水去了,比起趙翊先前打出的水漂,相差天壤之別。
孫景略也不在意,拍了拍手掌,麵帶微笑地自嘲道:“果然是文弱書生,手無三兩氣力,比不得沙場征戰的殿下,手裏握有千鈞之力。”
年輕世子瞥了他一眼,不屑地說道:“你這馬屁拍得一點水準都沒有,這話如是巫刀那小子說出來,我聽著倒還有些小自得。”
孫景略聳了聳肩,做出一副坦然的樣子,說道:“看來我拍馬屁的本事實在欠佳,以後還是別拿出來丟人現眼了,不過我還是要說一句,殿下居然敢聖心獨斷,讓我這個落魄書生一步登天,孫某不但心中感激,也真心拜服,必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年輕世子點點頭,稱讚道:“這幾句說得還不錯,馬屁的檔次提高了好幾個台階。”
隨即年輕世子收起嬉笑,臉色變得嚴肅,一雙桃花眼眸中又透著一些擔憂,“孫兄,這次你能挺身而出,答應去武州城,我代表楚王府感謝你。我們都知道,如今的交州刺史一職,可不是什麽高官厚祿、尊榮地位,而是一個燙手的山芋,隨時都會將性命丟掉。”
孫景略咧嘴笑了笑,將雙手背負在身後,舉目望著水麵,說道:“死,有輕於鴻毛,有重於泰山,孫某自幼讀聖賢之言,稍長便遊曆天下,訪求山野名師,修習修身治國之學。如今生逢亂世,正當輔佐明主,一展所學,做出一些功業來,相比於心中的那份理想,些許危險又有什麽好害怕的。”
孫景略的這番話雖然說得風輕雲淡,但聽在年輕世子的耳裏卻是感慨萬千。
世人常說,士子愛功名,猶如人之愛美色。
但年輕世子覺得,他身旁的這位讀書人,心中所想的除了對功名的渴望外,還有更深一層的期盼,隻是他暫時還體會不到而已。
時下的武州城,乃至整個楚地都如眼前的荊水,水麵波瀾不驚,水下早已激流洶湧,一著不慎,就會船翻人亡。
“聽說這荊水出自雲夢大澤,孫兄對雲夢澤可有過了解?”趙翊岔開話題道。
孫景略搖了搖頭,“隻在書上讀到過,並未親臨其境。”
年輕世子抬頭看天,天空灰朦,暗雲連綿。
他似乎沒有再談下去的興致,扭身招了招手,口中道:“拿酒來!”
一個身形嬌小、身穿暗紫色玄甲的女子,從馬背上的包裹裏拿出一小壺酒來,從容走到趙翊身邊,躬身遞過來。
趙翊伸手接過酒壺,側身麵對著孫景略,麵帶微笑說道:“孫兄,咱們喝一口,權當是給你踐行了。”
年輕世子先喝了一口,然後將手裏的酒壺遞給孫景略。
接過趙翊手中的酒壺,孫景略臉上變得凝重,拱手道:“殿下放心,孫某定不會辜負你和老師的期望。”
說完,也喝了一大口。
孫景略伸手抹了一把嘴唇,臉色舒展開來,揚了揚手中的酒壺,說道:“殿下,你這踐行酒怕是有史以來最簡陋的了。”
年輕世子看了他一眼,轉身朝馬兒走去,到了巫刀身邊的一匹棕色馬兒旁邊,年輕世子伸手拍了拍馬背上的行囊,扭頭笑著道:“都給你準備好了,夠你一路上喝的了。”
跟在年輕世子身後的孫景略無奈搖頭道:“有酒無肴,殿下你可真是持家有道啊。”
年輕世子嬉笑道:“沒辦法,一大家子人都要吃飯,能省下一點是一點嘛。”
孫景略躬身作揖,“那就多謝殿下破費了。”
一手握刀,一手拽著馬韁繩的巫刀瞥了兩人一眼,歎了一口氣,側過身去不再看兩人,那名身材嬌小的女子低頭抿嘴微笑,也是對兩位身份不俗的年輕公子的行為看不下去了。
年輕世子掃視巫刀和嬌小女子一眼,嘴裏哼了一聲,前者神情懶散,毫無反應。後者立馬收起笑容,臉色劇變,誠惶誠恐。
趙翊衝巫刀喊道:“巫刀,你跟著孫大人去武州城,貼身保護他的安全,如果孫大人少了一根毫毛,你知道後果的。”
巫刀轉過身來,低頭答應,隨即又抬頭看著趙翊,皺著眉頭道:“殿下,你這算不算公報私仇?此去武州城,我能護著孫大人留下性命就已經很不錯了,還讓他毫發未損,這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年輕世子捫心歎息,杜黃庭給他配備的這幾名貼身護衛,一個個都是性情古怪,沒上沒下,巫劍是如此,巫刀更是變本加厲,隻有那名新出現的名叫魅影的嬌小女子,對他畢恭畢敬,不敢有一絲的怠慢。
趙翊對孫景略拱手道:“孫兄,咱們就此別過,一路保重。”
孫景略拱手作揖,口中道:“殿下保重。”
趙翊點點頭,擠出滿臉笑容。
孫景略從巫刀手中接過馬韁繩,然後翻身上馬,坐下的馬兒亂踏著碎步,馬背上的孫景略勒緊韁繩,深深地看了一眼趙翊後,一扯韁繩,坐下的馬兒扭頭轉身,朝著南邊小跑而去。
馬上的巫刀衝趙翊拱手,然後也一扯韁繩,打馬追上前麵的孫景略。
趙翊負手而立,舉目望著南去的兩騎絕塵,一雙桃花眼眸中又露出一絲憂色。
孫景略此番去武州城,實在是兇多吉少,至於能否改變交州的局麵,年輕世子的心裏也沒有底,好在他已經做了兩手準備,文治不行,那就武攻。
當日謝觀舉賢不避親,推薦了自己的門生和兒子,臨危受命交州的刺史和別駕,年輕世子當場就答應了。
按理說,一州長官的任命,至少要和那位楚國百官之首的國相商議一下的,但趙翊、包括謝觀、景虎都沒有這麽去做,老國相和其他楚地官員一樣,都是從任命令書得知的。
年輕世子的如此做法,當然令得這位百官之首的老國相氣憤填膺,臉色越發變得陰沉,但是他並沒有出聲反對,反而表現得很讚同年輕世子的任命。
其他的世家也沒有表露出反對的意思。
這種反應就很不正常了,都說戰場形勢變化莫測,其實廟堂風雲更是波詭雲譎。
作為年輕世子貼身護衛的嬌小女子,靜靜地候在一旁,全副精力警惕著周圍的情況,任何風吹草動,都沒有逃過她的耳朵和眼睛。
直到往南奔去的兩騎隱沒在蒼翠的大山中,趙翊才收迴目光,他心不在焉地伸手撫摸了一下馬頭,輕聲道:“咱們走吧。”
嬌小女子看著年輕世子,神色猶豫了一下,才問道:“殿下,我們去哪兒?”
趙翊翻身上馬,手提著韁繩,扭頭往東南方向看去,口中道:“先去羅浮山。”
兩騎南疆異種,馬蹄翻飛,聲震荒野,揚起一道塵土,很快也隱沒在蒼翠的大山裏。
江左岸上,四人四馬,人是驕子,馬雄如龍。
其中兩人並肩而立,一人臉色茫然,頗有些感慨之色。一人眼中神采奕奕,顯得躊躇滿誌。
兩人都舉目望著茫茫水麵。
荊水靜流,波瀾不起。
兩岸青翠的蘆葦中,夾雜著幾點灰黃,一陣風吹過,發出嘩啦啦的聲音,各色不知名的鳥兒在其中戲耍,嘰嘰喳喳好不歡快。
趙翊收起滿臉的感慨神色,俯身從地上撿起一塊小石片,斜著身子揚手甩了出去,小石片在水麵上蕩起了一連串的水漂,猶如在水麵上跳躍的魚兒,最後力竭後沉入水底。
站在趙翊身旁的是孫景略,頭戴葛巾,身穿灰色長袍,標準的文士打扮,此時的孫景略早已經不是那個落魄君山城的遊學士子,而是一位佩戴一州刺史官印的地方大員。
往日眼中的沉鬱陰霾一掃而光,精神煥發,神采飄揚。
他看到趙翊小孩子玩耍的舉動,也童心忽起,俯身撿起一塊小石片,如趙翊一般朝水麵甩去,脫手而出的小石片如一隻病懨懨的鳥兒,吃力地在水麵上跳躍幾下便沉下水去了,比起趙翊先前打出的水漂,相差天壤之別。
孫景略也不在意,拍了拍手掌,麵帶微笑地自嘲道:“果然是文弱書生,手無三兩氣力,比不得沙場征戰的殿下,手裏握有千鈞之力。”
年輕世子瞥了他一眼,不屑地說道:“你這馬屁拍得一點水準都沒有,這話如是巫刀那小子說出來,我聽著倒還有些小自得。”
孫景略聳了聳肩,做出一副坦然的樣子,說道:“看來我拍馬屁的本事實在欠佳,以後還是別拿出來丟人現眼了,不過我還是要說一句,殿下居然敢聖心獨斷,讓我這個落魄書生一步登天,孫某不但心中感激,也真心拜服,必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年輕世子點點頭,稱讚道:“這幾句說得還不錯,馬屁的檔次提高了好幾個台階。”
隨即年輕世子收起嬉笑,臉色變得嚴肅,一雙桃花眼眸中又透著一些擔憂,“孫兄,這次你能挺身而出,答應去武州城,我代表楚王府感謝你。我們都知道,如今的交州刺史一職,可不是什麽高官厚祿、尊榮地位,而是一個燙手的山芋,隨時都會將性命丟掉。”
孫景略咧嘴笑了笑,將雙手背負在身後,舉目望著水麵,說道:“死,有輕於鴻毛,有重於泰山,孫某自幼讀聖賢之言,稍長便遊曆天下,訪求山野名師,修習修身治國之學。如今生逢亂世,正當輔佐明主,一展所學,做出一些功業來,相比於心中的那份理想,些許危險又有什麽好害怕的。”
孫景略的這番話雖然說得風輕雲淡,但聽在年輕世子的耳裏卻是感慨萬千。
世人常說,士子愛功名,猶如人之愛美色。
但年輕世子覺得,他身旁的這位讀書人,心中所想的除了對功名的渴望外,還有更深一層的期盼,隻是他暫時還體會不到而已。
時下的武州城,乃至整個楚地都如眼前的荊水,水麵波瀾不驚,水下早已激流洶湧,一著不慎,就會船翻人亡。
“聽說這荊水出自雲夢大澤,孫兄對雲夢澤可有過了解?”趙翊岔開話題道。
孫景略搖了搖頭,“隻在書上讀到過,並未親臨其境。”
年輕世子抬頭看天,天空灰朦,暗雲連綿。
他似乎沒有再談下去的興致,扭身招了招手,口中道:“拿酒來!”
一個身形嬌小、身穿暗紫色玄甲的女子,從馬背上的包裹裏拿出一小壺酒來,從容走到趙翊身邊,躬身遞過來。
趙翊伸手接過酒壺,側身麵對著孫景略,麵帶微笑說道:“孫兄,咱們喝一口,權當是給你踐行了。”
年輕世子先喝了一口,然後將手裏的酒壺遞給孫景略。
接過趙翊手中的酒壺,孫景略臉上變得凝重,拱手道:“殿下放心,孫某定不會辜負你和老師的期望。”
說完,也喝了一大口。
孫景略伸手抹了一把嘴唇,臉色舒展開來,揚了揚手中的酒壺,說道:“殿下,你這踐行酒怕是有史以來最簡陋的了。”
年輕世子看了他一眼,轉身朝馬兒走去,到了巫刀身邊的一匹棕色馬兒旁邊,年輕世子伸手拍了拍馬背上的行囊,扭頭笑著道:“都給你準備好了,夠你一路上喝的了。”
跟在年輕世子身後的孫景略無奈搖頭道:“有酒無肴,殿下你可真是持家有道啊。”
年輕世子嬉笑道:“沒辦法,一大家子人都要吃飯,能省下一點是一點嘛。”
孫景略躬身作揖,“那就多謝殿下破費了。”
一手握刀,一手拽著馬韁繩的巫刀瞥了兩人一眼,歎了一口氣,側過身去不再看兩人,那名身材嬌小的女子低頭抿嘴微笑,也是對兩位身份不俗的年輕公子的行為看不下去了。
年輕世子掃視巫刀和嬌小女子一眼,嘴裏哼了一聲,前者神情懶散,毫無反應。後者立馬收起笑容,臉色劇變,誠惶誠恐。
趙翊衝巫刀喊道:“巫刀,你跟著孫大人去武州城,貼身保護他的安全,如果孫大人少了一根毫毛,你知道後果的。”
巫刀轉過身來,低頭答應,隨即又抬頭看著趙翊,皺著眉頭道:“殿下,你這算不算公報私仇?此去武州城,我能護著孫大人留下性命就已經很不錯了,還讓他毫發未損,這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年輕世子捫心歎息,杜黃庭給他配備的這幾名貼身護衛,一個個都是性情古怪,沒上沒下,巫劍是如此,巫刀更是變本加厲,隻有那名新出現的名叫魅影的嬌小女子,對他畢恭畢敬,不敢有一絲的怠慢。
趙翊對孫景略拱手道:“孫兄,咱們就此別過,一路保重。”
孫景略拱手作揖,口中道:“殿下保重。”
趙翊點點頭,擠出滿臉笑容。
孫景略從巫刀手中接過馬韁繩,然後翻身上馬,坐下的馬兒亂踏著碎步,馬背上的孫景略勒緊韁繩,深深地看了一眼趙翊後,一扯韁繩,坐下的馬兒扭頭轉身,朝著南邊小跑而去。
馬上的巫刀衝趙翊拱手,然後也一扯韁繩,打馬追上前麵的孫景略。
趙翊負手而立,舉目望著南去的兩騎絕塵,一雙桃花眼眸中又露出一絲憂色。
孫景略此番去武州城,實在是兇多吉少,至於能否改變交州的局麵,年輕世子的心裏也沒有底,好在他已經做了兩手準備,文治不行,那就武攻。
當日謝觀舉賢不避親,推薦了自己的門生和兒子,臨危受命交州的刺史和別駕,年輕世子當場就答應了。
按理說,一州長官的任命,至少要和那位楚國百官之首的國相商議一下的,但趙翊、包括謝觀、景虎都沒有這麽去做,老國相和其他楚地官員一樣,都是從任命令書得知的。
年輕世子的如此做法,當然令得這位百官之首的老國相氣憤填膺,臉色越發變得陰沉,但是他並沒有出聲反對,反而表現得很讚同年輕世子的任命。
其他的世家也沒有表露出反對的意思。
這種反應就很不正常了,都說戰場形勢變化莫測,其實廟堂風雲更是波詭雲譎。
作為年輕世子貼身護衛的嬌小女子,靜靜地候在一旁,全副精力警惕著周圍的情況,任何風吹草動,都沒有逃過她的耳朵和眼睛。
直到往南奔去的兩騎隱沒在蒼翠的大山中,趙翊才收迴目光,他心不在焉地伸手撫摸了一下馬頭,輕聲道:“咱們走吧。”
嬌小女子看著年輕世子,神色猶豫了一下,才問道:“殿下,我們去哪兒?”
趙翊翻身上馬,手提著韁繩,扭頭往東南方向看去,口中道:“先去羅浮山。”
兩騎南疆異種,馬蹄翻飛,聲震荒野,揚起一道塵土,很快也隱沒在蒼翠的大山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