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王朝祥瑞五年正月剛過,楚地江夏郡的局勢變得異常緊張起來。
相關的軍情、民情的奏報雪片似地飛入位於君山湖畔的楚王府。
君山城章華台雲夢閣。
老楚王命人在閣中設下坐席,每桌上都放有泡好了的君山茶,霧氣嫋繞,茶香四溢,飄滿閣中,如是在平時,倒不失為談書論道的好氛圍。
今天有資格來這雲夢閣品茶的人,不是楚王府重要屬吏,便是居住在君山城的楚地高門大族的代表人物。
大風王朝自洛城之變後,割據各地的實力藩王已經開始效仿前朝的封國治理,除了已經設立的治軍製度以外,地方的官吏設置也做了改革,從國相到地方縣令,官製健全,儼然成了一個獨立的諸侯國。
端坐在閣中王位上的老楚王,一改往日的垂暮之色,顯得頗有精神。
兩邊的席位上,坐著的都是老楚王的肱骨之臣。
國相昭永,神鳳步軍主帥景虎,驍龍騎軍主帥章雄,滄浪書院祭酒謝觀,荊州刺史範陽,交州刺史劉萇。
眾人臉色凝重,個個正襟危坐地看著主位上的老楚王,按照以往慣例,若非有特別重大的事情,老楚王是不會齊召眾人來此雲夢閣喝茶的。
一開始閣中氣氛便嚴肅、沉悶,完全不符合品茶該有的氛圍。
老楚王微微一笑,說道:“眾位都是孤王的左膀右臂,我楚地的中樞棟梁,今日召集眾位來此,原因想來大家也都知道了。”
坐在右邊首席上的謝觀,是一位典型的士林夫子模樣,麵清目朗,雖然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齡,但風采依然,他首先發聲:“王爺,老夫有一言,兵戈之事,事關死生存亡的大事,不到萬不得已,能不動就不動,我楚地好不容易有這麽幾年的安寧,實是百姓之福。”
這謝觀不但是楚地謝家的家主,還執掌著天下四大書院中的滄浪書院,他一生嗜書如命,博獵經史,尤為精研王道之學,是楚地最有名的讀書人,同時也是天下士林中儒門一派的聖人。
有評價說,楚地士林氣運十分,這謝觀就獨占了八分,可見對其的評價之高。
老楚王微微額首,對於謝觀的話不置可否,而是端起案幾上繪著神鳳圖案的精美茶杯,說道:“這是今年的君山新茶,大家都嚐嚐,感覺一下今年的新茶味道相比往年如何?”
眾人不明所以,都端起了案幾上的茶杯,低頭細細品嚐了一口,然後閉眼迴味。
剛才第一個亮明觀點的謝觀,對於老楚王不接他的話,也沒有放在心上,那認真品茶的模樣,是眾人之中最有風範韻味的。
老楚王見席上眾人有模有樣,頓時哈哈大笑,全然沒有因前方危機而憂慮的樣子,倒真像是請他們來品嚐的一般,“眾位感覺如何?”
席上眾人麵上都點頭說好,心下裏卻各懷腹議,平時老楚王有事都是直接說,從來不像今天這麽雲裏霧裏的,按說這些天前方的奏報雪片似地飛來,說明事情已經到了很危險的地步了,可老楚王卻依舊是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一點也看不出著急。
“孤王也覺得不錯,那些讀書人不都常說什麽‘卻道雲夢何所有,請君一品君山茶’,詩非好詩,茶卻是好茶。”
老楚王一口喝盡杯中茶,自己又給添上,這哪是在商談軍國大事,倒真像是在品茶論道了。
國相昭永認真地琢磨老楚王的話,一時也不得要領,他貴為楚王府的國相,是楚地屬官之首。昭永少年時期便跟隨老楚王,經曆過不少的風風雨雨,算得上是楚地資格最老的老臣了,如今兩鬢雖已白,但神氣仍在。
昭永為官,一直兢兢業業,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因為品性溫和,與人為善,倒是左右逢源,把楚地的小小官場協調得中正平和,諸事皆順風順水的,因此昭永被一幫官場同僚尊稱為“子陽翁”。
隻是世人不知道的是,這位品性溫和的“子陽翁”,實則是一位修習縱橫之學的策士,隻不過昭永趕上了大風王朝安定繁榮的好時期,沒有用武之地。
許多個把酒對月的夜晚,昭永都會舉杯邀月來安慰自己,並常說:“如此雖是我昭永的不幸,卻是天下百姓的大幸。”
驍龍騎軍主帥章雄,是一員衝鋒陷陣的猛將,性格粗豪,喝酒喝茶從未有心思來細細品味,哪能品嚐出個中滋味。但是他粗是粗,卻一點都不傻,今日老楚王明麵上是邀大家來喝茶,說的也是品嚐的事,章雄心裏敞亮,這是該說事的時機還未到罷了。
景虎少年入軍旅,此時剛過不惑之齡,性格沉穩睿智,執掌神鳳軍,端得驍勇善戰,且頗有謀略,好讀兵書,有將略之才,是楚地軍中靈魂式人物。
景虎早得老楚王的旨意,也同老楚王達成了共識,此時便沒有過多的表露,隻在一旁靜靜觀看。
範陽和劉萇是荊、交兩州的地方官員,與大風王朝官製不同的是,楚地的州郡官長隻有治理地方之權,沒有統兵之權,州郡的駐軍都是由領軍的校尉統領,這也是老楚王做的官吏改製之一。
兩人見老楚王身邊的幾位文武大臣都沒有表態,便也就閉口不言,裝作認真傾聽的樣子。
正當眾人各自在心裏猜測老楚王話中的意思時,隻聽見老楚王話鋒一轉,不再似之前的輕鬆口吻:“不過,如此好茶,卻要被人搶去了,孤王心裏不甘啊!”
聽了老楚王的話,席上眾人變得沉默,雲夢閣中,時間仿佛停止了流淌。
章雄環顧了一下眾人,心裏的話早已經是憋不住了,他挺直身板,向老楚王道:“王爺,東海王那老小子一直就心比天高,老想著吞了我楚地,伸脖子是一刀,縮脖子也是一刀,依我看咱們不能退縮,為了楚地百姓的安寧,也為了咱們辛苦打下的基業,咱們得和東海王那老小子幹到底,他不是自詡什麽武道天下第一嗎,鳥!我章雄就不怕他。”
章雄一番連說帶罵,說得慷慨激昂,打破了雲夢閣中的沉鬱氣氛
老楚王哈哈一笑,稱讚道:“都說你章雄是個粗人,可是這賬算得倒是蠻清楚的嘛!”
被老楚王當眾一誇,章雄爽朗的笑了笑,一張被風雨打磨得頗為粗糙的臉露出些不好意思的表情。
“逞一時血氣之勇,換不來我楚地的萬世安寧,我們還是得將各方麵的因素估計的足一些,一旦開戰,那就是生靈塗炭啊!”右邊首案上的謝觀滿臉憂慮道。
未等老楚王開口,左邊次席上的景虎一拍案幾,說道:“章將軍說得好!”
“敢問景將軍所說的好,好在哪裏?輕易與東海王大動幹戈,禍福難料啊!”國相昭永問道。
景虎微微一笑,向老楚王一拱手,說道:“有三好,一好,我楚國地處四戰之地,若我楚地之人都沒有像章將軍一般的敢戰之心,那又如何能在強敵環伺下生存?這二好,現在形勢有利於我楚國,一來西北的戎國忙於東進中原,二來我們已經暗中與琅琊王達成了聯合抗擊東海王的協定,三來目前南疆的各蠻夷部落沒有北上的跡象,我們除了要防備西邊的成都王以外,可以騰出大部分的實力來對抗東海王的入侵。”
昭永微微點了點頭,算是對景虎觀點的認可,老楚王則是會心一笑,事前為了能盡快統一大家的認識,不貽誤時機,老楚王特意與景虎詳細分析過其中的利弊,景虎的一番話,算是給大家吃了一記定心丸。
“還有第三好呢?”謝觀問道。
景虎不緊不慢地喝了一口茶水,才繼續說道:“這第三好,通過此戰,正好可以讓各方勢力看看我楚國的實力,我們敢於和東海王對抗,相信可以震懾一下西邊的成都王。”
“哈哈,景將軍好一個‘三好’妙論,真是精彩絕倫,王爺,老夫讚同出兵了。”坐在右邊首席上的謝觀大笑著說道。
老楚王兩眼精光一閃,掃視了一下左右末席上的範陽和劉萇,沉聲問道:“兩位刺史大人的意見如何?也都說說。”
範陽和劉萇對望一眼,同時拱手道:“屬下讚同出兵。”
老楚王聽後,高聲大笑起來,朗聲道:“好,既然眾位已然達成共識,那麽就讓我們君臣一體,楚地上下一心,共同麵對此次劫難。”
------
位於君山城西的景府,門第與主人的身份倒十分的貼切,大門左右臥著一對石虎,暗紅色大門上嵌入一對豹頭門環,大門正上方掛著一塊門匾,上麵書著“景府”兩字,據說這兩個字是老楚王親筆書寫的。
景府後園,有一處名為“修園”的庭園,園子不大,卻極具山水特色,池子中假山聳立,池子邊上花草成蔭,一株上了年月的桃樹此時已經鮮花怒放,極其爭豔。池子的另一邊,幾株木芙蓉,亭亭玉立,如絕色佳人臨水而照,波光花影,令人賞心悅目。
一條石板長廊連到池中的亭台水榭,在一片水色花木中,頗顯得曲靜暗幽。
一身寬大長袍的景虎靜靜地躺在亭中放置的一張藤椅上,閉目養神,他的懷裏抱著一隻白色的狸貓,也在眯眼昏睡。旁邊的石桌上,放著一副茶具和幾樣精致點心,一位長相俊俏的婢女在一旁安靜地伺候著。
樹上偶爾有幾隻鳥兒停留,嘰嘰喳喳地叫著,池子中的魚兒暢快地遊著,爭相地冒頭爭食。
兩個身影一前一後地走進修園,走在前麵的是一位二八佳人,身穿鵝黃色繡花對襟長裙,梳著楚地流行的少女頭式,容色溫柔,內含剛健,正是有楚地“兵家才女”之稱的景蘭。她身後跟隨的是一名男子,虎步穩健,剛毅勇猛,是一個不怒自威的高大少年,他是景家的嫡親長子景鬆,他還有一個身份:神鳳軍斥候營校尉。
兩人走進亭子,對著藤椅上的景虎見禮:“父親。”
藤椅上的景虎緩緩睜開眼睛,對兩人微微點頭示意,衝一旁的侍女揮了揮手,那名俊俏侍女躬身離開了,景鬆和景蘭也退到一側,安靜地看著景虎,等候父親的示下。
景虎用手輕輕地撫摸著懷裏的白色狸貓,輕聲說道:“我景氏一族自先父立誓效命老楚王起,便執掌著楚王府步軍主力神鳳軍,到現在已經兩代人了,可以說我景氏一族的命運已經和楚王府緊緊地係在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說到這裏,景虎拍了一下懷裏的白色狸貓,狸貓驀地睜開眼睛,蹬腿從景虎身上跳下來,喵叫一聲離開了亭子。
景虎從藤椅上站起身來,將雙手背在身後,望著池子中爭食的魚說道:“這次東海王派軍進犯江夏郡,意圖很明顯,就是想試探一下我楚國的反應,如果我們一味後退,那必將迎來東海王的大軍進攻。因此,王爺決定派鬆兒的斥候營秘密北進,連同江夏守軍共同禦敵,務必一戰將來犯之敵殲滅,使得東海王對我楚國產生顧慮。”
“父親放下,鬆兒必定不辱使命。”景鬆應道。
景虎點點頭,對這個兒子他是放心的,然後又說道:“王爺的意思是將那個趙翊編入你們斥候營當一名普通士卒。”
景蘭皺了皺眉,說道:“隻怕那小子不會同意。”
景虎額首道:“這個我們不用理會,同不同意在於他自願,不用去強求。”
“父親,王爺對那小子……”
景虎揮了揮手,打斷了景蘭的話,“我們不用去猜測王爺的心思,王爺這麽做自有他的道理。”
“是,父親。”
景蘭盡管心裏有一大堆的疑惑,但父親既然說了,也隻好收在肚子裏。
“鬆兒,這件事你去和趙翊說。”景虎對景鬆吩咐道。
“是,父親。”
景鬆倒是也見過趙翊一麵,那是一個偶然的機會,那日他正訪友歸來,在大街上碰到一群公子哥在為難一個少年,那群公子哥景鬆都認識,都是楚地權貴大族家的公子,整日裏遊手好閑,不務正業,打著聚友論文的旗號,專幹些欺男霸女的勾當。
景鬆當時看那群公子哥對那少年動手動腳,而那少年卻一直在賠笑道歉,一副膽小怕事的樣子。
後來是景鬆的隨從提醒說那少年是景蘭帶迴來的客人,景鬆才出麵解了少年的圍,不過景鬆心裏最看不起膽小怕事沒骨氣的人,因此對那少年沒有好感,隻是留下一句“沒事少出來逛”的話,便轉身走了。
既然父親說王爺要那小子進入斥候營,景鬆也就不多問,一口答應。
景虎突然一臉疼愛地看著景蘭,笑道:“我的寶貝女兒,景家的一朵鮮花,也該是到了嫁人的時候了。”
景蘭到底是女兒身,對父親突然提及自己的婚姻大事,一時不及反應,一張俏麗羞得通紅了。
“父親!”景蘭嬌喊道。
景鬆和景蘭走後,景虎猶自盯著池子中的魚,喃喃地自語道:“平靜的水麵下,暗流已經湧動,有朱雀乘風,卻也還有玄武當權、白虎持勢、青龍騰行、勾陳得位啊!”
相關的軍情、民情的奏報雪片似地飛入位於君山湖畔的楚王府。
君山城章華台雲夢閣。
老楚王命人在閣中設下坐席,每桌上都放有泡好了的君山茶,霧氣嫋繞,茶香四溢,飄滿閣中,如是在平時,倒不失為談書論道的好氛圍。
今天有資格來這雲夢閣品茶的人,不是楚王府重要屬吏,便是居住在君山城的楚地高門大族的代表人物。
大風王朝自洛城之變後,割據各地的實力藩王已經開始效仿前朝的封國治理,除了已經設立的治軍製度以外,地方的官吏設置也做了改革,從國相到地方縣令,官製健全,儼然成了一個獨立的諸侯國。
端坐在閣中王位上的老楚王,一改往日的垂暮之色,顯得頗有精神。
兩邊的席位上,坐著的都是老楚王的肱骨之臣。
國相昭永,神鳳步軍主帥景虎,驍龍騎軍主帥章雄,滄浪書院祭酒謝觀,荊州刺史範陽,交州刺史劉萇。
眾人臉色凝重,個個正襟危坐地看著主位上的老楚王,按照以往慣例,若非有特別重大的事情,老楚王是不會齊召眾人來此雲夢閣喝茶的。
一開始閣中氣氛便嚴肅、沉悶,完全不符合品茶該有的氛圍。
老楚王微微一笑,說道:“眾位都是孤王的左膀右臂,我楚地的中樞棟梁,今日召集眾位來此,原因想來大家也都知道了。”
坐在右邊首席上的謝觀,是一位典型的士林夫子模樣,麵清目朗,雖然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齡,但風采依然,他首先發聲:“王爺,老夫有一言,兵戈之事,事關死生存亡的大事,不到萬不得已,能不動就不動,我楚地好不容易有這麽幾年的安寧,實是百姓之福。”
這謝觀不但是楚地謝家的家主,還執掌著天下四大書院中的滄浪書院,他一生嗜書如命,博獵經史,尤為精研王道之學,是楚地最有名的讀書人,同時也是天下士林中儒門一派的聖人。
有評價說,楚地士林氣運十分,這謝觀就獨占了八分,可見對其的評價之高。
老楚王微微額首,對於謝觀的話不置可否,而是端起案幾上繪著神鳳圖案的精美茶杯,說道:“這是今年的君山新茶,大家都嚐嚐,感覺一下今年的新茶味道相比往年如何?”
眾人不明所以,都端起了案幾上的茶杯,低頭細細品嚐了一口,然後閉眼迴味。
剛才第一個亮明觀點的謝觀,對於老楚王不接他的話,也沒有放在心上,那認真品茶的模樣,是眾人之中最有風範韻味的。
老楚王見席上眾人有模有樣,頓時哈哈大笑,全然沒有因前方危機而憂慮的樣子,倒真像是請他們來品嚐的一般,“眾位感覺如何?”
席上眾人麵上都點頭說好,心下裏卻各懷腹議,平時老楚王有事都是直接說,從來不像今天這麽雲裏霧裏的,按說這些天前方的奏報雪片似地飛來,說明事情已經到了很危險的地步了,可老楚王卻依舊是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一點也看不出著急。
“孤王也覺得不錯,那些讀書人不都常說什麽‘卻道雲夢何所有,請君一品君山茶’,詩非好詩,茶卻是好茶。”
老楚王一口喝盡杯中茶,自己又給添上,這哪是在商談軍國大事,倒真像是在品茶論道了。
國相昭永認真地琢磨老楚王的話,一時也不得要領,他貴為楚王府的國相,是楚地屬官之首。昭永少年時期便跟隨老楚王,經曆過不少的風風雨雨,算得上是楚地資格最老的老臣了,如今兩鬢雖已白,但神氣仍在。
昭永為官,一直兢兢業業,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因為品性溫和,與人為善,倒是左右逢源,把楚地的小小官場協調得中正平和,諸事皆順風順水的,因此昭永被一幫官場同僚尊稱為“子陽翁”。
隻是世人不知道的是,這位品性溫和的“子陽翁”,實則是一位修習縱橫之學的策士,隻不過昭永趕上了大風王朝安定繁榮的好時期,沒有用武之地。
許多個把酒對月的夜晚,昭永都會舉杯邀月來安慰自己,並常說:“如此雖是我昭永的不幸,卻是天下百姓的大幸。”
驍龍騎軍主帥章雄,是一員衝鋒陷陣的猛將,性格粗豪,喝酒喝茶從未有心思來細細品味,哪能品嚐出個中滋味。但是他粗是粗,卻一點都不傻,今日老楚王明麵上是邀大家來喝茶,說的也是品嚐的事,章雄心裏敞亮,這是該說事的時機還未到罷了。
景虎少年入軍旅,此時剛過不惑之齡,性格沉穩睿智,執掌神鳳軍,端得驍勇善戰,且頗有謀略,好讀兵書,有將略之才,是楚地軍中靈魂式人物。
景虎早得老楚王的旨意,也同老楚王達成了共識,此時便沒有過多的表露,隻在一旁靜靜觀看。
範陽和劉萇是荊、交兩州的地方官員,與大風王朝官製不同的是,楚地的州郡官長隻有治理地方之權,沒有統兵之權,州郡的駐軍都是由領軍的校尉統領,這也是老楚王做的官吏改製之一。
兩人見老楚王身邊的幾位文武大臣都沒有表態,便也就閉口不言,裝作認真傾聽的樣子。
正當眾人各自在心裏猜測老楚王話中的意思時,隻聽見老楚王話鋒一轉,不再似之前的輕鬆口吻:“不過,如此好茶,卻要被人搶去了,孤王心裏不甘啊!”
聽了老楚王的話,席上眾人變得沉默,雲夢閣中,時間仿佛停止了流淌。
章雄環顧了一下眾人,心裏的話早已經是憋不住了,他挺直身板,向老楚王道:“王爺,東海王那老小子一直就心比天高,老想著吞了我楚地,伸脖子是一刀,縮脖子也是一刀,依我看咱們不能退縮,為了楚地百姓的安寧,也為了咱們辛苦打下的基業,咱們得和東海王那老小子幹到底,他不是自詡什麽武道天下第一嗎,鳥!我章雄就不怕他。”
章雄一番連說帶罵,說得慷慨激昂,打破了雲夢閣中的沉鬱氣氛
老楚王哈哈一笑,稱讚道:“都說你章雄是個粗人,可是這賬算得倒是蠻清楚的嘛!”
被老楚王當眾一誇,章雄爽朗的笑了笑,一張被風雨打磨得頗為粗糙的臉露出些不好意思的表情。
“逞一時血氣之勇,換不來我楚地的萬世安寧,我們還是得將各方麵的因素估計的足一些,一旦開戰,那就是生靈塗炭啊!”右邊首案上的謝觀滿臉憂慮道。
未等老楚王開口,左邊次席上的景虎一拍案幾,說道:“章將軍說得好!”
“敢問景將軍所說的好,好在哪裏?輕易與東海王大動幹戈,禍福難料啊!”國相昭永問道。
景虎微微一笑,向老楚王一拱手,說道:“有三好,一好,我楚國地處四戰之地,若我楚地之人都沒有像章將軍一般的敢戰之心,那又如何能在強敵環伺下生存?這二好,現在形勢有利於我楚國,一來西北的戎國忙於東進中原,二來我們已經暗中與琅琊王達成了聯合抗擊東海王的協定,三來目前南疆的各蠻夷部落沒有北上的跡象,我們除了要防備西邊的成都王以外,可以騰出大部分的實力來對抗東海王的入侵。”
昭永微微點了點頭,算是對景虎觀點的認可,老楚王則是會心一笑,事前為了能盡快統一大家的認識,不貽誤時機,老楚王特意與景虎詳細分析過其中的利弊,景虎的一番話,算是給大家吃了一記定心丸。
“還有第三好呢?”謝觀問道。
景虎不緊不慢地喝了一口茶水,才繼續說道:“這第三好,通過此戰,正好可以讓各方勢力看看我楚國的實力,我們敢於和東海王對抗,相信可以震懾一下西邊的成都王。”
“哈哈,景將軍好一個‘三好’妙論,真是精彩絕倫,王爺,老夫讚同出兵了。”坐在右邊首席上的謝觀大笑著說道。
老楚王兩眼精光一閃,掃視了一下左右末席上的範陽和劉萇,沉聲問道:“兩位刺史大人的意見如何?也都說說。”
範陽和劉萇對望一眼,同時拱手道:“屬下讚同出兵。”
老楚王聽後,高聲大笑起來,朗聲道:“好,既然眾位已然達成共識,那麽就讓我們君臣一體,楚地上下一心,共同麵對此次劫難。”
------
位於君山城西的景府,門第與主人的身份倒十分的貼切,大門左右臥著一對石虎,暗紅色大門上嵌入一對豹頭門環,大門正上方掛著一塊門匾,上麵書著“景府”兩字,據說這兩個字是老楚王親筆書寫的。
景府後園,有一處名為“修園”的庭園,園子不大,卻極具山水特色,池子中假山聳立,池子邊上花草成蔭,一株上了年月的桃樹此時已經鮮花怒放,極其爭豔。池子的另一邊,幾株木芙蓉,亭亭玉立,如絕色佳人臨水而照,波光花影,令人賞心悅目。
一條石板長廊連到池中的亭台水榭,在一片水色花木中,頗顯得曲靜暗幽。
一身寬大長袍的景虎靜靜地躺在亭中放置的一張藤椅上,閉目養神,他的懷裏抱著一隻白色的狸貓,也在眯眼昏睡。旁邊的石桌上,放著一副茶具和幾樣精致點心,一位長相俊俏的婢女在一旁安靜地伺候著。
樹上偶爾有幾隻鳥兒停留,嘰嘰喳喳地叫著,池子中的魚兒暢快地遊著,爭相地冒頭爭食。
兩個身影一前一後地走進修園,走在前麵的是一位二八佳人,身穿鵝黃色繡花對襟長裙,梳著楚地流行的少女頭式,容色溫柔,內含剛健,正是有楚地“兵家才女”之稱的景蘭。她身後跟隨的是一名男子,虎步穩健,剛毅勇猛,是一個不怒自威的高大少年,他是景家的嫡親長子景鬆,他還有一個身份:神鳳軍斥候營校尉。
兩人走進亭子,對著藤椅上的景虎見禮:“父親。”
藤椅上的景虎緩緩睜開眼睛,對兩人微微點頭示意,衝一旁的侍女揮了揮手,那名俊俏侍女躬身離開了,景鬆和景蘭也退到一側,安靜地看著景虎,等候父親的示下。
景虎用手輕輕地撫摸著懷裏的白色狸貓,輕聲說道:“我景氏一族自先父立誓效命老楚王起,便執掌著楚王府步軍主力神鳳軍,到現在已經兩代人了,可以說我景氏一族的命運已經和楚王府緊緊地係在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說到這裏,景虎拍了一下懷裏的白色狸貓,狸貓驀地睜開眼睛,蹬腿從景虎身上跳下來,喵叫一聲離開了亭子。
景虎從藤椅上站起身來,將雙手背在身後,望著池子中爭食的魚說道:“這次東海王派軍進犯江夏郡,意圖很明顯,就是想試探一下我楚國的反應,如果我們一味後退,那必將迎來東海王的大軍進攻。因此,王爺決定派鬆兒的斥候營秘密北進,連同江夏守軍共同禦敵,務必一戰將來犯之敵殲滅,使得東海王對我楚國產生顧慮。”
“父親放下,鬆兒必定不辱使命。”景鬆應道。
景虎點點頭,對這個兒子他是放心的,然後又說道:“王爺的意思是將那個趙翊編入你們斥候營當一名普通士卒。”
景蘭皺了皺眉,說道:“隻怕那小子不會同意。”
景虎額首道:“這個我們不用理會,同不同意在於他自願,不用去強求。”
“父親,王爺對那小子……”
景虎揮了揮手,打斷了景蘭的話,“我們不用去猜測王爺的心思,王爺這麽做自有他的道理。”
“是,父親。”
景蘭盡管心裏有一大堆的疑惑,但父親既然說了,也隻好收在肚子裏。
“鬆兒,這件事你去和趙翊說。”景虎對景鬆吩咐道。
“是,父親。”
景鬆倒是也見過趙翊一麵,那是一個偶然的機會,那日他正訪友歸來,在大街上碰到一群公子哥在為難一個少年,那群公子哥景鬆都認識,都是楚地權貴大族家的公子,整日裏遊手好閑,不務正業,打著聚友論文的旗號,專幹些欺男霸女的勾當。
景鬆當時看那群公子哥對那少年動手動腳,而那少年卻一直在賠笑道歉,一副膽小怕事的樣子。
後來是景鬆的隨從提醒說那少年是景蘭帶迴來的客人,景鬆才出麵解了少年的圍,不過景鬆心裏最看不起膽小怕事沒骨氣的人,因此對那少年沒有好感,隻是留下一句“沒事少出來逛”的話,便轉身走了。
既然父親說王爺要那小子進入斥候營,景鬆也就不多問,一口答應。
景虎突然一臉疼愛地看著景蘭,笑道:“我的寶貝女兒,景家的一朵鮮花,也該是到了嫁人的時候了。”
景蘭到底是女兒身,對父親突然提及自己的婚姻大事,一時不及反應,一張俏麗羞得通紅了。
“父親!”景蘭嬌喊道。
景鬆和景蘭走後,景虎猶自盯著池子中的魚,喃喃地自語道:“平靜的水麵下,暗流已經湧動,有朱雀乘風,卻也還有玄武當權、白虎持勢、青龍騰行、勾陳得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