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龍騰小隊加郭維、太史慈和諸葛亮在議事廳議事,越來越臨近龍騰小隊將要離開三國將魂世界的日子了,所以他們要抓緊一切時間把能想到的事情都解決掉。
諸葛亮已經被任命為徐州長史,但他還沒有去上任,他必須在龍騰小隊離開之前盡快把以後發展的思路整理好。
而張遼也被他們召迴在路上,迴頭張文遠需要和諸葛亮一起去徐州上任,孔明負責政事,他負責軍務。
而太史慈則和郭維在北海鎮守青州。
按照慣例,負責情報的九畝先把最新的情報與大家分享。
“袁術終於確定的登基的日期,就在幾天後,改年號為仲氏。”
諸葛亮微微一笑:“此舉必遭人怨,術氣數已盡也!”
九畝點點頭,繼續介紹:“曹操、劉表、劉璋、劉繇、馬騰、張魯均已經表明對袁術的指責,甚至連袁術同父異母的兄弟袁紹也發聲討伐,曹操和劉表甚至明言,如果袁術真的登基,必遭二人攻擊!”
那年問郭維:“我們是不是也需要發出公告?”
郭維點點頭:“此為天下民意。”
那年拍板:“那我們就由陶公和孔謂的名義,發出兩份公告吧,共同聲討袁術的大逆不道之舉,至於出兵就算了吧?咱們還是悶頭發展民生的好。”
眾人失笑,都讚同那年的提議。
九畝繼續介紹情報:“孫策已經攻下了會稽,收了嚴白虎父子,並定都於會稽。”
李木豪插口:“那劉繇呢?”
九畝介紹:“劉繇退向南方的山越之地丹徒,勢力大減。”
那年微笑著說:“看來孫策是徹底站穩腳根了,迴頭他盡取江東之地後,可能與我們還有一戰。”
郭維和諸葛亮卻夷然不懼,特別是太史慈反倒露出興奮的表情,能與江東小霸王交手,確實讓他期待。
看到這裏那年放心了,太史慈現在一心守護家鄉,再無可能跑到孫策那邊去了。
紅雲問:“其他人呢?”
九畝介紹:“其他人沒什麽大動靜,馬騰與曹操小規模接觸了一下,吃了點小虧,又退迴去了。”
諸葛亮笑曰:“西涼兵馬時常侵擾曹操屬地,足矣!”
“那劉備呢?”李木豪好奇地問。
九畝笑了:“劉備現在在劉表手下任職,被劉表派去駐守新野,就是一個小官了。”
眾人皆失笑了,包括了諸葛亮在內。
把眾諸侯的動向簡單介紹了一遍以後,郭維總結:“諸雄自顧不睱,正是我方大力發展的好時候。”
眾人皆認同,“廣積糧,高築牆”正是他們現在的最應該做的。
最後李木豪好奇地問:“那郭嘉現在在做什麽?”
九畝看了看太史慈,太史慈抱了抱拳,介紹道:“奉孝先生這幾日隻在北海城中四下走動,我已派軍中四位好手一路相伴,奉孝先生倒也悠閑,他似乎是隨意走動,特別喜歡去市井棚屋,多數時間是與普通百姓對坐聊天。”
“哦?”那年感興趣了,他問:“知道奉孝先生都聊些什麽嗎?”
太史慈又介紹:“不外乎生活如何,你們來北海之後的變化,以及對你們的印象如何。”
那年點點頭,正待繼續發問,突然一光頭少年笑著步了進來,同時說:“我說怎麽在北海看到一位這麽悠閑的文人雅士,原來你們把郭嘉給劫了過來。”
一見是枯木迴來了,那年他們大喜,九畝立刻給小和尚端上的熱茶。
問及枯木此行,枯木嚴肅了,他說:“四處戰亂,民不聊生!小僧一人之力,杯水車薪啊!不過迴來青州地界,就發現百姓都在談論土地新政,努力付出,政府就會發放土地,這讓百姓們充滿了希望,看來這一陣子,你們幹的不錯!”
被小和尚誇獎,大家都感覺麵上有光,特別有九畝,道士可不能被和尚給比了下去。
兩天後,郭嘉前來請示,希望能去下麵的郡縣隨意走走。
既然已經定下來了讓郭嘉隨意行動,他的申請自然得到了大家的同意,不過下麵郡縣不比北海城內,郭嘉體弱,遇上危險怎麽辦?光靠四個護衛遠遠不夠,但派大批士兵保護,又被郭嘉嚴辭拒絕。
枯木此時站了出來:“我剛好也要四處轉轉,了解一下青徐二州下麵百姓對於新政的看法,還有縣丞、村守等是否陽奉陰違,不如我與奉孝先生同行吧?”
大家一聽都拍案叫好,有了枯木在,就不用擔心郭嘉的安全了。
一周以後,泰山羊氏家族派人求見,泰山羊氏是高門望族,出過好幾位朝廷要員,後世有名的羊祜就出自泰山羊世家族,泰山羊氏家大業大、土地眾多,郭維等人一向對這些世家大族十分警惕,推行新政可能最大的阻力就來自於他們。
此時正是推廣新政的時候,羊氏家族主動求見,有何目的呢?
羊氏來人見到郭維、諸葛亮和龍騰小隊後,自稱羊氏族長之弟,他代表泰山羊氏向刺史府獻上重金,同時承諾擁護新政,他們會拿出部分土地貢獻給州府,由州府分配下去,以犒勞擁有軍功之人。
龍騰小隊和郭維他們好奇了,為何泰山羊氏家族會主動表明忠心?
羊氏來人明言,原來是郭嘉和枯木前去拜訪了羊氏,郭嘉直言如果反對新政,不異於螳臂當車,而且百姓安居樂業,才能平息戰亂,而這些的根本就是土地,此言最終打動了羊氏族長,方有此行此舉。
那年他們都動容了,原來是郭嘉和枯木打動了羊氏家族,枯木還好理解,他本來就善於說服人,而且他就是北海的人,但郭嘉為什麽要幫他們?
又是一周後,琅琊郡的幾戶世家也聯合來北海,其中包括了琅琊最大的王氏,然後是顏世,當然還包括了此時還未崛起的諸葛世家。
聯合代表借著拜訪徐州長史諸葛亮的名義,同樣向郭維和龍騰小隊承諾貢獻土地、擁護新政!
大家一問,果不其然,這是郭嘉和枯木去了琅琊郡。
如果沒有郭嘉此舉,諸葛亮夾在新政和家族之間,肯定十分為難,他本打算在他奔赴徐州上任的途中,先迴琅琊郡,親自去做家族內的工作。
但可以想象此行一定不會順利,他甚至有可能被家族攆出!
此時的家族觀念十分盛行,而向世家大族索要土地,不異於虎口拔牙。
諸葛亮向著琅琊郡的方向深鞠一躬:“奉孝兄救我,亮深感大恩!”
四天後,郭嘉迴到了北海,枯木自然一路相陪。
在議室廳內見到一路奔波的郭嘉,雖然他有些風塵仆仆,但精神卻分外的好,甚至有些容光煥發。
將郭嘉請入上座之後,郭維站起來向著郭嘉抱拳深鞠一躬,由衷地說:“奉孝兄力勸世家依附,新政太行、王屋已除,此乃高義也,維由衷佩服!”
郭嘉淡淡一笑:“你雖與我互為殘魂,但我不是幫你,嘉隻是不忍世家不識大勢,新政乃民心所向,阻擋隻是自取其辱罷了。”
然後他正色地說:“孟德公對吾有知遇之恩,嘉殘軀雖不能迴,但已修書一封,已送往許都,吾勸孟德公效仿貴方新政,以順天下大勢,望諸位見諒!”
眾人看向了枯木,枯木雙掌合什說到:“我也同意了,如果曹操也能實行土地新政,可以減少流民,利國利民,百姓也能少受一些苦。”
得,大家一看枯木都同意了,那還有什麽好說的,雖然曹操這樣就知道了郭嘉在他們手上,但他們也無懼,況且曹操真能學習他們的新政,也確實對天下百姓有利,也同樣有利於天下歸一、結束戰亂。
見郭嘉身在“囚禁”,依然心念蒼生,大家都由衷地佩服,也許這就是這個時代精英們的蒼生理念吧。
那年開口:“奉孝先生,我們已經商議好,希望奉孝兄能加入我們,你也見過我們新政對百姓之百利,是否可以同推此策啊?”
郭嘉笑了,他拱了拱手,歉意地說:“吾及孟德公座下客卿,孟德公對我有知遇之恩,豈可隨意改弦易張?”
被郭嘉拒絕,也在那年他們的意料之中,那年隻好誠懇地說:“奉孝先生之忠貞,那年佩服!但我們無法將先生送迴,還請先生見諒。”
見那年直言相告,反而讓郭嘉微微吃驚,隨即他微笑著說:“勿須掛懷,此乃立場所至,幾位先生對嘉恩禮有加,嘉已心滿意足!”
見郭嘉並不介意,那年舒了口氣,他歉意地說:“我們會立刻想辦法將奉孝兄的家人接來,以後奉孝兄就在北海做個閑散富翁吧,我們可保證奉孝兄一家衣食無憂、悠閑恬靜。”
郭嘉一聽,嘴角綻開笑容,繼而朗聲大笑!
眾人有些莫名其妙,相互對視一眼,發現隻有諸葛亮歎息一聲,低下了頭。
那年他們看向了諸葛亮,但諸葛亮並不開口解釋。
終於郭嘉笑完,淡淡地說:“北海龍騰,果然名不虛傳!可惜你們山外之人歸終要迴歸山外,不然與君共事,也是美事!”
那年一聽,趕忙相勸:“就算我們走了,你依然可以與慶之兄、孔明兄共事啊,你們都是識大義、有大才之人,相信你們一定能相處的很好!”
郭嘉歎息:“惜郭某命不久矣,不能目睹漢複強盛,甚憾啊!”
那年又進行勸解:“放心,隻要先生不再操心勞累,也許還有十年壽元,還可以看看國家一步步恢複生機的。”
此時郭嘉正視著那年說:“吾與慶之先生互為殘魂,總會被人知曉,那年先生就不怕受製於人?”
那年自信地承諾:“有我們在,無人再能挾持先生,先生請放心。”
郭嘉曉有興趣地追問那年:“那你們走了之後呢?”
那年一時語塞,原本十分尷尬地郭維這時插話了:“隻要有維一天,就無人能動奉孝兄,請奉孝兄放心!”
郭嘉淡然一笑,擺了擺說:“你我既為同魂,心智自然相距不遠,怎不知此事終為隱患,恐受人鉗製。”
見郭維剛想反駁,郭嘉繼續淡然地說:“吾知那年先生有醫術在身,嘉已提前服下毒藥,距今已有三日有餘,毒已入心腑,那年先生也無力迴天了吧?”
那年慌忙上前一探,然後麵如死灰,向著郭維等人搖了搖頭。
郭嘉的魂魄已經開始逐步消散,那年曾經在孫堅身上見過,這種情況在此世界上,就是陸地神仙來了也救不了郭嘉了。
郭維悲痛地歎息:“奉孝兄何苦來哉!”
郭嘉此時更加無力了,他努力地對郭維說:“同魂之後,望慶之兄能力施新政、廣救百姓,以承吾誌!”
見郭維急忙點頭,郭嘉微微一笑,歎息曰:“吾去也!”然後長舒一口氣,身體慢慢軟倒在木椅之上,一代鬼才郭嘉郭奉孝,就此撒手人寰了!
眾人全都愣在了當場,紅雲漸漸紅了眼框,而那年他們也鼻子發酸,不敢出聲,因為隻要張口,就無法忍住眼淚了。
郭維站起衝郭嘉的遺體三鞠躬,哽咽地說:“你我雖屬同魂,但境遇不同,奉孝先生高義,維不如也!但奉教兄所托,維終身不敢忘,定不負兄之誌!”
最終郭嘉離世,全魂的郭維悲痛欲絕、淚灑綸巾。
諸葛亮已經被任命為徐州長史,但他還沒有去上任,他必須在龍騰小隊離開之前盡快把以後發展的思路整理好。
而張遼也被他們召迴在路上,迴頭張文遠需要和諸葛亮一起去徐州上任,孔明負責政事,他負責軍務。
而太史慈則和郭維在北海鎮守青州。
按照慣例,負責情報的九畝先把最新的情報與大家分享。
“袁術終於確定的登基的日期,就在幾天後,改年號為仲氏。”
諸葛亮微微一笑:“此舉必遭人怨,術氣數已盡也!”
九畝點點頭,繼續介紹:“曹操、劉表、劉璋、劉繇、馬騰、張魯均已經表明對袁術的指責,甚至連袁術同父異母的兄弟袁紹也發聲討伐,曹操和劉表甚至明言,如果袁術真的登基,必遭二人攻擊!”
那年問郭維:“我們是不是也需要發出公告?”
郭維點點頭:“此為天下民意。”
那年拍板:“那我們就由陶公和孔謂的名義,發出兩份公告吧,共同聲討袁術的大逆不道之舉,至於出兵就算了吧?咱們還是悶頭發展民生的好。”
眾人失笑,都讚同那年的提議。
九畝繼續介紹情報:“孫策已經攻下了會稽,收了嚴白虎父子,並定都於會稽。”
李木豪插口:“那劉繇呢?”
九畝介紹:“劉繇退向南方的山越之地丹徒,勢力大減。”
那年微笑著說:“看來孫策是徹底站穩腳根了,迴頭他盡取江東之地後,可能與我們還有一戰。”
郭維和諸葛亮卻夷然不懼,特別是太史慈反倒露出興奮的表情,能與江東小霸王交手,確實讓他期待。
看到這裏那年放心了,太史慈現在一心守護家鄉,再無可能跑到孫策那邊去了。
紅雲問:“其他人呢?”
九畝介紹:“其他人沒什麽大動靜,馬騰與曹操小規模接觸了一下,吃了點小虧,又退迴去了。”
諸葛亮笑曰:“西涼兵馬時常侵擾曹操屬地,足矣!”
“那劉備呢?”李木豪好奇地問。
九畝笑了:“劉備現在在劉表手下任職,被劉表派去駐守新野,就是一個小官了。”
眾人皆失笑了,包括了諸葛亮在內。
把眾諸侯的動向簡單介紹了一遍以後,郭維總結:“諸雄自顧不睱,正是我方大力發展的好時候。”
眾人皆認同,“廣積糧,高築牆”正是他們現在的最應該做的。
最後李木豪好奇地問:“那郭嘉現在在做什麽?”
九畝看了看太史慈,太史慈抱了抱拳,介紹道:“奉孝先生這幾日隻在北海城中四下走動,我已派軍中四位好手一路相伴,奉孝先生倒也悠閑,他似乎是隨意走動,特別喜歡去市井棚屋,多數時間是與普通百姓對坐聊天。”
“哦?”那年感興趣了,他問:“知道奉孝先生都聊些什麽嗎?”
太史慈又介紹:“不外乎生活如何,你們來北海之後的變化,以及對你們的印象如何。”
那年點點頭,正待繼續發問,突然一光頭少年笑著步了進來,同時說:“我說怎麽在北海看到一位這麽悠閑的文人雅士,原來你們把郭嘉給劫了過來。”
一見是枯木迴來了,那年他們大喜,九畝立刻給小和尚端上的熱茶。
問及枯木此行,枯木嚴肅了,他說:“四處戰亂,民不聊生!小僧一人之力,杯水車薪啊!不過迴來青州地界,就發現百姓都在談論土地新政,努力付出,政府就會發放土地,這讓百姓們充滿了希望,看來這一陣子,你們幹的不錯!”
被小和尚誇獎,大家都感覺麵上有光,特別有九畝,道士可不能被和尚給比了下去。
兩天後,郭嘉前來請示,希望能去下麵的郡縣隨意走走。
既然已經定下來了讓郭嘉隨意行動,他的申請自然得到了大家的同意,不過下麵郡縣不比北海城內,郭嘉體弱,遇上危險怎麽辦?光靠四個護衛遠遠不夠,但派大批士兵保護,又被郭嘉嚴辭拒絕。
枯木此時站了出來:“我剛好也要四處轉轉,了解一下青徐二州下麵百姓對於新政的看法,還有縣丞、村守等是否陽奉陰違,不如我與奉孝先生同行吧?”
大家一聽都拍案叫好,有了枯木在,就不用擔心郭嘉的安全了。
一周以後,泰山羊氏家族派人求見,泰山羊氏是高門望族,出過好幾位朝廷要員,後世有名的羊祜就出自泰山羊世家族,泰山羊氏家大業大、土地眾多,郭維等人一向對這些世家大族十分警惕,推行新政可能最大的阻力就來自於他們。
此時正是推廣新政的時候,羊氏家族主動求見,有何目的呢?
羊氏來人見到郭維、諸葛亮和龍騰小隊後,自稱羊氏族長之弟,他代表泰山羊氏向刺史府獻上重金,同時承諾擁護新政,他們會拿出部分土地貢獻給州府,由州府分配下去,以犒勞擁有軍功之人。
龍騰小隊和郭維他們好奇了,為何泰山羊氏家族會主動表明忠心?
羊氏來人明言,原來是郭嘉和枯木前去拜訪了羊氏,郭嘉直言如果反對新政,不異於螳臂當車,而且百姓安居樂業,才能平息戰亂,而這些的根本就是土地,此言最終打動了羊氏族長,方有此行此舉。
那年他們都動容了,原來是郭嘉和枯木打動了羊氏家族,枯木還好理解,他本來就善於說服人,而且他就是北海的人,但郭嘉為什麽要幫他們?
又是一周後,琅琊郡的幾戶世家也聯合來北海,其中包括了琅琊最大的王氏,然後是顏世,當然還包括了此時還未崛起的諸葛世家。
聯合代表借著拜訪徐州長史諸葛亮的名義,同樣向郭維和龍騰小隊承諾貢獻土地、擁護新政!
大家一問,果不其然,這是郭嘉和枯木去了琅琊郡。
如果沒有郭嘉此舉,諸葛亮夾在新政和家族之間,肯定十分為難,他本打算在他奔赴徐州上任的途中,先迴琅琊郡,親自去做家族內的工作。
但可以想象此行一定不會順利,他甚至有可能被家族攆出!
此時的家族觀念十分盛行,而向世家大族索要土地,不異於虎口拔牙。
諸葛亮向著琅琊郡的方向深鞠一躬:“奉孝兄救我,亮深感大恩!”
四天後,郭嘉迴到了北海,枯木自然一路相陪。
在議室廳內見到一路奔波的郭嘉,雖然他有些風塵仆仆,但精神卻分外的好,甚至有些容光煥發。
將郭嘉請入上座之後,郭維站起來向著郭嘉抱拳深鞠一躬,由衷地說:“奉孝兄力勸世家依附,新政太行、王屋已除,此乃高義也,維由衷佩服!”
郭嘉淡淡一笑:“你雖與我互為殘魂,但我不是幫你,嘉隻是不忍世家不識大勢,新政乃民心所向,阻擋隻是自取其辱罷了。”
然後他正色地說:“孟德公對吾有知遇之恩,嘉殘軀雖不能迴,但已修書一封,已送往許都,吾勸孟德公效仿貴方新政,以順天下大勢,望諸位見諒!”
眾人看向了枯木,枯木雙掌合什說到:“我也同意了,如果曹操也能實行土地新政,可以減少流民,利國利民,百姓也能少受一些苦。”
得,大家一看枯木都同意了,那還有什麽好說的,雖然曹操這樣就知道了郭嘉在他們手上,但他們也無懼,況且曹操真能學習他們的新政,也確實對天下百姓有利,也同樣有利於天下歸一、結束戰亂。
見郭嘉身在“囚禁”,依然心念蒼生,大家都由衷地佩服,也許這就是這個時代精英們的蒼生理念吧。
那年開口:“奉孝先生,我們已經商議好,希望奉孝兄能加入我們,你也見過我們新政對百姓之百利,是否可以同推此策啊?”
郭嘉笑了,他拱了拱手,歉意地說:“吾及孟德公座下客卿,孟德公對我有知遇之恩,豈可隨意改弦易張?”
被郭嘉拒絕,也在那年他們的意料之中,那年隻好誠懇地說:“奉孝先生之忠貞,那年佩服!但我們無法將先生送迴,還請先生見諒。”
見那年直言相告,反而讓郭嘉微微吃驚,隨即他微笑著說:“勿須掛懷,此乃立場所至,幾位先生對嘉恩禮有加,嘉已心滿意足!”
見郭嘉並不介意,那年舒了口氣,他歉意地說:“我們會立刻想辦法將奉孝兄的家人接來,以後奉孝兄就在北海做個閑散富翁吧,我們可保證奉孝兄一家衣食無憂、悠閑恬靜。”
郭嘉一聽,嘴角綻開笑容,繼而朗聲大笑!
眾人有些莫名其妙,相互對視一眼,發現隻有諸葛亮歎息一聲,低下了頭。
那年他們看向了諸葛亮,但諸葛亮並不開口解釋。
終於郭嘉笑完,淡淡地說:“北海龍騰,果然名不虛傳!可惜你們山外之人歸終要迴歸山外,不然與君共事,也是美事!”
那年一聽,趕忙相勸:“就算我們走了,你依然可以與慶之兄、孔明兄共事啊,你們都是識大義、有大才之人,相信你們一定能相處的很好!”
郭嘉歎息:“惜郭某命不久矣,不能目睹漢複強盛,甚憾啊!”
那年又進行勸解:“放心,隻要先生不再操心勞累,也許還有十年壽元,還可以看看國家一步步恢複生機的。”
此時郭嘉正視著那年說:“吾與慶之先生互為殘魂,總會被人知曉,那年先生就不怕受製於人?”
那年自信地承諾:“有我們在,無人再能挾持先生,先生請放心。”
郭嘉曉有興趣地追問那年:“那你們走了之後呢?”
那年一時語塞,原本十分尷尬地郭維這時插話了:“隻要有維一天,就無人能動奉孝兄,請奉孝兄放心!”
郭嘉淡然一笑,擺了擺說:“你我既為同魂,心智自然相距不遠,怎不知此事終為隱患,恐受人鉗製。”
見郭維剛想反駁,郭嘉繼續淡然地說:“吾知那年先生有醫術在身,嘉已提前服下毒藥,距今已有三日有餘,毒已入心腑,那年先生也無力迴天了吧?”
那年慌忙上前一探,然後麵如死灰,向著郭維等人搖了搖頭。
郭嘉的魂魄已經開始逐步消散,那年曾經在孫堅身上見過,這種情況在此世界上,就是陸地神仙來了也救不了郭嘉了。
郭維悲痛地歎息:“奉孝兄何苦來哉!”
郭嘉此時更加無力了,他努力地對郭維說:“同魂之後,望慶之兄能力施新政、廣救百姓,以承吾誌!”
見郭維急忙點頭,郭嘉微微一笑,歎息曰:“吾去也!”然後長舒一口氣,身體慢慢軟倒在木椅之上,一代鬼才郭嘉郭奉孝,就此撒手人寰了!
眾人全都愣在了當場,紅雲漸漸紅了眼框,而那年他們也鼻子發酸,不敢出聲,因為隻要張口,就無法忍住眼淚了。
郭維站起衝郭嘉的遺體三鞠躬,哽咽地說:“你我雖屬同魂,但境遇不同,奉孝先生高義,維不如也!但奉教兄所托,維終身不敢忘,定不負兄之誌!”
最終郭嘉離世,全魂的郭維悲痛欲絕、淚灑綸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