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慈母定居北海,被龍騰小隊安排守護慈母的左承祖自然也算解放出來了,他被郭維任命為北海巡視,以了解民生民願。


    聽聞龍騰小隊迴歸,他帶著一位他的好友前來拜見。


    其實紅雲早一步迴來了,但左丞祖估計還有重男輕女的思想,他非要等那年等人迴歸,才來拜見。


    見到那年等人後,他介紹此人是其好友,名為“劉義遜”,也曾是孔融座下客卿,隻是不擅言辭,所以不被孔融看重,在那日孔融要殺左丞祖之後,劉義遜害怕了,也躲了出去,孔融派人找過他一次,但他避而不見,孔融本來也就不看重他,也就由他去了。


    此次左丞祖帶其前來,是想替好友謀個一官半職。


    那年等人仔細打量這位劉義遜,確實有些眼熟,龍騰小隊之人記憶力都不錯,這才想起,那日他們初見孔融,此人確實也在座,隻是陪居末席,又一言不發,所以龍騰小隊早就忘了此人。


    簡單閑聊幾句之後,那年等人發現劉義遜此人確實不苟言談,但思維縝密、嚴以律已、並不會阿諛奉承,同時極其重視規定。


    那年等人驚喜地對視一下,紅雲在識海中說:“此人讓我想起黑狼叔,當然此人統兵肯定不行,但確對是個好治安官!”


    九畝也有同感,他在識海中補充:“那是你們靈妖界的叫法吧?我們那叫法官!我感覺此人可行,當個判案神探估計不太行,但當個鐵麵無私的包拯絕對沒問題!”


    李木豪在識海中好奇地發問:“包黑子探案不行嗎?我以為他和神探狄仁傑差不多呢!”


    九畝衝他翻了個白眼,幹脆沒理他,自從李木豪打趣他有心上人後,九畝就一直不願理會李木豪。


    那年一聽夥伴們都這麽說,所以微笑著開口:“不知這位劉義遜先生可願負責北海治安?以維護法紀嚴明?”


    劉義遜明白負責治安其實就是得罪人的工作,嚴了容易得罪權貴,鬆了則不為當權者所不喜,但他也深知自身性格,此職位確實非常適合與他。


    劉義遜當即跪倒拜謝:“屬下願為!”


    那年忙將他扶起,並且叮囑道:“我們這以後不許行跪拜禮,左丞祖沒有告訴你嗎?”


    劉義遜有些臉紅,喃喃道:“丞祖確有提醒,但屬下給忘了。”


    那年和藹地說:“迴頭切記!不過我們隻是刺史之師,並無實權,官職派遣需要長史任命,我這就修書一封,你們帶給慶之長史吧,我們提的建議,他應該不會拒絕。”


    左丞祖和劉義遜大喜過望,不敢再磕頭了,二人深鞠三躬後,帶著那年的書信離去了。


    龍騰小隊幾人相視一笑,北海的人才越來越多了,他們以後也會越來越輕鬆。


    晚上,他們和郭維相聚一堂,唯缺太史慈,太史慈還在軍營內和臧霸繼續重新整編軍隊,二軍剛一合並,就與關羽對戰,現在總算得閑了,他們首先要把青徐二州的士兵打散,然後再混編進去山賊,還要按能力特長分出兵種,這些都是繁重的工作啊,所以他匆匆來看過那年等人之後,又趕迴了軍營。


    那年他們有些自責了,他們需要盡快給太史慈找些幫手了,一個臧霸還遠遠不夠,隻有更多的武將加入,才能讓太史慈不必這麽忙碌,也才能讓太史慈有精力參與議事,同時他總在軍營,怎麽可能遇上心愛的姑娘啊?


    媒妁之言那年他們沒有考慮過,他們來自山外,還是希望婚姻能以兩情相悅為基礎。


    郭維一見麵就抱怨那年,他剛任命一個治安官,這裏那年又介紹了一位,這不讓他為難嗎?


    那年等人好奇了,還有啥人才是他們所不知道的?


    原來在他們去濮陽期間,北海又有一人前來投奔,名孫邵,字子邵,龍騰小隊沒人能想起此人,在曆史上應該並不出名,但郭維與他聊過後,知道此人在內政方麵很有想法,屬於很有能力的人才,剛好彌衡底下缺一位負責律法之人,所以郭維已經任命孫邵負責這一方麵了。


    那年他們失笑了,原來他們也有被人才主動投奔的一天啊,深感榮幸!


    那年笑著給郭維解釋,律法編撰還是由孫邵負責,他隻需要製定法案的草案就行,然後由郭維拿到會議上討論,而劉義遜則是負責實施的,憑他鐵麵無情的性格,一定能勝任此職,而且二者職位相隔甚遠,根本就不衝突。


    郭維這才釋懷,同時建議那年等人盡快把官府的組織架構給設計出來,他們的架構肯定借鑒了很多山外的成功經驗,和三國有很大的不同,郭維也需要盡快學習和熟悉。


    龍騰小隊都汗顏了,他們其實也不太懂這些,但已經到了這步,趕鴨子上架他們也必須考慮這方麵的內容了。


    好在他們在外界雖然隻是剛剛離開學校的學生,但耳熏目染之下,還是知道一些行政所需要的職務的,其實隻要按軍務、政務、律法三方麵去考慮就簡單多了。


    最終他們決定任命孫邵為青州參議,負責律法製定,而劉義遜為北海功曹,負責北海的治安。


    商議完畢,李木豪伸了個懶腰,說:“現在我們的人才終於滿足基本需要了吧?”


    郭維歎息搖頭:“一府之事,多如牛毛,我們還遠遠不足矣!”


    紅雲突然提議:“咱們再設立一個工學院吧,專門研究一些機關弄巧之術,比如設計個水利設施啊,攻城器械之類的,你們不是用一個小木馬就把諸葛亮給忽悠來了嗎?咱們何不繼續這方麵的研究呢?也利國利民啊。”


    那年一拍巴掌:“好主意,但誰去負責呢?咱們幾個都不合適吧?”


    言下之意他們都懂,他們幾個都有遠超這個時代的知識,去了不知道哪些能說哪些不能說,反而麻煩。


    紅雲說:“我早有人選,咱們這個議會女的太少了,青瞳又不在,就我一個女的,這樣可不行!所以這個工學院我是專為一個人設計的……”


    沒等紅雲說完,九畝脫口而出:“黃月英?”


    李木豪大驚,指著紅雲說:“咱們剛把人家老公給忽悠來,你就打人家老婆的主意,太卑鄙了吧?”


    紅雲一挑眉,對著李木豪說:“怎麽地?諸葛亮可是你們忽悠來的,我可沒有參與,我要參與的話,早就一並把黃月英給拿下了,哪還有什麽試用期?還不是你們太笨!”


    被紅雲鄙視了,那年卻點讚:“也好,這樣的話,即能發揮黃月英的才幹,也有利於打動諸葛亮,還能促進女性地位的提高,一舉三得,我讚成!”


    見那年表示讚成了,紅雲盯著李木豪說:“你有意見?”


    李木豪喃喃道:“我哪敢有意見?學姐說了算!嘿嘿”


    紅雲又看向了九畝,還沒等紅雲開口,九畝已經高舉雙手:“我完全讚同學姐的意見!”


    紅雲又看向了郭維,郭維早聽明白了這位“黃月英”原來是諸葛亮夫人,一見紅雲看過來,忙道:“吾雖不了解諸葛夫人之能力,但幾位弟妹如此推崇此女,想來一定能勝任此職,維沒有意見!”


    紅雲大喜,樂滋滋地說:“那就是全票通過!這事就這麽定了,迴頭議室廳就不是我一個女的了,哈!”


    然後她又苦惱地說:“那誰去說服她呢?”眾人的手一起地指向她,連郭維都不例外。


    紅雲一跺腳:“我去就我去,你們能說動諸葛亮,我就不信我說服不了黃月英!”


    李木豪繼續剛才的話題:“咱們還需要哪方麵的人才?”


    那年開口:“管理方麵禰衡、陳登、糜竺,內政方麵有陳珪、孫邵、左丞祖、劉義遜等人,外交有孫乾,再加上個臥龍先生做參謀,目前還行,隻是能領兵之人太少,除了子義兄和臧霸,就隻有慶之大哥和孔明先生能做軍師了,陳登也有統兵之才,但現在內政離不開他,我們竟然沒有再拿得出手的武將,這遠遠不夠啊!”


    眾人一想也是,張遼目前還不能來,甘寧也不知道跑哪去了,還不知道他願不願來,到哪找武將呢?


    這時他們又想起了管亥,管亥武力不錯,統兵能力應該也還行,而且如果能降,還自帶幾萬兵馬呢?


    就是不知道枯木遊說管亥怎麽樣了?所以他們商議決定,立刻派人去尋找枯木,並且他們還擔心,這麽久沒有枯木的消息,枯木不會遇上什麽危險了吧?


    第二天,還沒等他們尋到枯木的消息,枯木就先行傳迴來了消息:管亥重傷垂死,但枯木的功法隻能吊著管亥,讓管亥不至於斃命,但想要好轉,還得需要那年前去,隻要那年他們能救活管亥,管亥願降!


    眾人大喜,緊急召開了正式會議,參會人員除龍騰小隊四人外,還有郭維、太史慈,再加一旁聽之人——諸葛孔明。


    他們先商議決定了軍事調動,由太史慈領一部人馬入駐徐州,一方麵警惕西麵的袁術和南麵的劉繇,另一方麵威懾下邳,以防有心之人在政務交接之時,煽動做亂。


    臧霸則駐守北海,加強練兵的同時,守衛青州,諸葛亮虛領了軍師一職,雖然諸葛亮一度婉拒,但他也看出實在沒人了,隻好虛領了此職,以監督臧霸。


    陳登先留在北海,與禰衡搭伴管理民生,同時推行他在下邳實行的農耕政策。


    郭維則與太史慈同行,入下邳,接替陶謙的管理權,同時和糜竺搭檔,加緊恢複民生和組建下邳的管理層。


    至於郭維最關心的組織架構,初步定為軍務、政務、律法三條線,相互之間不得隨意幹涉。


    至於具體職位,隻能見人下菜了,如果真遇上合適的人才,到時再想個名稱都行!


    此舉讓諸葛亮失笑了,但也讓他感受到了民主是什麽感覺。


    組織架構中的最高權力機構,就歸這個會議廳所有,以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主抓立法權,也可以說,行不行由他們這幾人說了算。


    參會人員初步定於這幾人,增加人選需參會人員兩人以上推薦,再投票決定是否吸納,超過七成讚同即可入選,退選也同樣依據此原則。


    旁聽的諸葛亮陷入了沉思,他原本以為這幾位山外之人雖然口頭上不戀權勢,但難免會受誘惑而變節,現在看來,此舉也徹底堵住了這幾名山外之人一家獨大的可能,原來他們是真的不是為了權勢而來!


    最後商定了龍騰小隊的分工,龍騰小隊也必須打散了,現在手頭的工作千頭百絮,由不得他們再集體行動了。


    李木豪入駐臧霸軍,監督臧霸的同時,學習臧霸的練兵之法,同時增加李木豪以後領兵的可能性。


    紅雲則必須將呂布殘魂送迴,迴來後協助禰衡管理徐州,郭維不在,那年也要離開,隻能辛苦她了。


    當然她還有一項重要工作,隻是不能在會上提議,就是太史慈的終身大事,或者說綠筠的夫婿人選,這個隻能由她出馬了。


    此事說小也小,說大也大,弄不好也許會影響到他們這個初創小團體的穩定和團結。


    同時和太史慈、郭維去下邳,同行的還有九畝,九畝則負責與糜氏商行對接,全麵接管情報工作,而且還要負責搜尋水鏡先生的下落,這事關青瞳師姐,九畝也對情報工作十分熱心,所以他開心地接了下來。


    如果九畝能發現甘寧或者其他人才的消息,那更是驚喜了。


    至於那年,則不用說,他需要深入沂蒙山區,去救治那個重傷垂死的太平軍渠帥——管亥。


    在會議的最後,諸葛亮聽聞張遼有心投靠,十分驚異,這可是機密啊,竟然沒有避諱的在他麵前隨意談起!


    此舉讓諸葛亮十分感動,出於對他一個“外人”信任的迴報,他提出了一個建議,此建議則需要紅雲改道。


    這是一個能讓呂布與劉備反目,再引曹操進攻呂布的連環之計,此計如果成功,則張遼投奔而來的日子屈指可數了!


    眾人一聽大喜,郭維、太史慈也擊案就絕,在此之前,隻是龍騰小隊對諸葛亮信心有加,他二人還有心存懷疑,此計之出,二人歎服了。


    自此,這次正式會議圓滿結束,會後參會人員各奔東西,為了他們共同的理想,分別去努力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萬域大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道孜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道孜然並收藏萬域大能最新章節